9 明知亏损还生产——经营决策与停止营业点
停止营业点,是指完全竞争厂商进行生产的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厂商生产的收益恰好能够弥补生产所需的可变成本,此时,厂商可以生产,也可以不生产。在临界点以外,如果收益大于可变成本,厂商就会继续进行生产。如果收益小于可变成本,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五一”“十一”“春节”期间都是商场销售的旺季,而其余的月份,比如从6月份开始,商场就进入了销售淡季,“旺季”那种不停订货、调货、卖货的动人情景早就烟消云散,代之而来的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景象。为了应对淡季,商家们使出浑身解数,但很多时候还是难以改变萧条的局面。在销售淡季,商家们显然是亏损的,但他们还是继续经营,原因何在?同样,在旅游淡季,一些旅游线路几乎全线降价,如三亚某旅行社某年11月推出“北京三亚5天4晚游”特价线路,价格2600元/人起。从北京到三亚的单程机票全价是2300多元,该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价格连乘飞机的费用都不够。为什么旅行社能推出这么低的旅游价格呢,不是要赔本了吗?为了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有必要介绍成本的相关知识。
◆成本
企业要进行生产,就要购买原材料,雇佣劳动力,租用场地,还得购买机器设备,这些都构成企业生产的成本。在短期生产中,随着产量的变动,有些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如固定资产、车间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这些短期内不能改变投入数量的生产要素称为不变要素,购买不变要素所花费的成本称为不变成本或固定成本。显然,短期中不变成本是固定的,不管是多生产产品还是少生产产品,这部分投入是必需的。而有些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随产量的变化而调整,产量增加,这部分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产量减少,这部分要素的投入数量减少。这些短期内可以改变投入数量的要素称为可变要素,购买可变要素所花费的成本称为可变成本,如水费、电费、汽油费等。显然,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产量的减少而减少。如果企业不生产,则可变成本为零。
短期内企业购买所有要素的支出总和就是企业生产的总成本,它是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生产成本越低,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强。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许多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减薪裁员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总成本。如为了降低人工成本,精简柜台人员,银行在城市各区域建立多个自动存取款机网点;大型国有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实行下岗分流等。
企业生产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就是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企业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所以,企业应该适当地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是越大越好,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的性质不同,其最优生产规模的大小也不相同,企业的最优规模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如对于一个手工豆腐坊来说,也许4人是最优的生产规模,一人负责进货,二人负责生产,还有一人负责销售,此时,各员工分工明确,工作量的分配也较为合理,生产效率最高。如果员工超过4人以上,就会存在人员过多,效率低下的问题。如果员工少于4人,可能工作就忙不过来。对于一个机械厂来说,最优生产规模有可能是300人,而对一个大型石化企业来说,其最优生产规模也许是2000人。所以,生产规模的大小不是绝对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生产规模和产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短期内有些要素可以改变,有些要素不能改变,长期内所有的要素都可以改变,不存在不变要素与可变要素之分。长期和短期不是以时间长短为界限来划分的,而是以能否对全部的生产要素进行调整来界定的,换言之,就是以能否改变生产规模来界定的。对不同的行业来说,改变生产规模所需时间不一样,因而不同企业生产的长期和短期时间也不一样。对豆腐坊来说,如果生意特别好,一周就可以将生产规模扩大一倍,那么,一周内的生产就是它的短期生产,一周以上的生产是长期生产。而对石化厂来说,扩大生产规模可能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所以,三年或五年内的生产是它的短期生产,三年或五年以上的生产是长期生产。
◆成本与停止营业点
成本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盈亏。盈利,企业就一定生产;亏损,企业就需要考虑是否继续生产的问题。那么,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停止生产呢?我们需要了解停止营业点的含义。
所谓停止营业点,是指完全竞争厂商进行生产的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厂商生产获得的收益恰好能够弥补生产所需的可变成本,此时,厂商可以生产,也可以不生产。在临界点以外,如果收益大于可变成本,厂商就会继续进行生产;如果收益小于可变成本,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厂商进行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要有利润可赚,任何一个厂商都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很显然,在决定是否要继续生产时,企业首先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如果收益大于成本,企业进行生产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收益与成本相等,企业就能保持盈亏平衡。如果收益小于成本,企业就亏损。亏损并不意味着非得停止生产,企业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是否生产就取决于生产获得的收益能否弥补可变成本。如前文所述,企业的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产量为零时,可变成本为零。但企业的固定成本在其建成之后就已经存在了,在短期内不论生产不生产和生产的多与少,其数量都不会变动。所以,如果企业生产获得的收益能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并且还能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时,企业虽然亏损,但与不生产的情况相比,亏损要小一些,生产是可行的。
下面我们以拖鞋生产企业为例分析企业是否进行生产的条件。
假设企业生产拖鞋的总平均成本是6元/双,其中的4元是平均不变成本,2元是平均可变成本。当拖鞋的销售价格不同时,企业是生产还是不生产呢?
第一种情况,企业盈利。假设每双拖鞋的售价是7元,则企业生产每双拖鞋获得的收益除了弥补4元不变成本和2元可变成本外,还有1元的超额利润。此时,企业是盈利的。在长期,企业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拖鞋的生产。
第二种情况,企业不亏不盈。如果拖鞋的售价从每双7元降为每双6元,则企业生产每双拖鞋所获得的收益刚好能够弥补4元的不变成本和2元的可变成本。此时,企业生产不亏不盈,经济利润为零,它会继续进行生产。我们把企业既没有利润也没有亏损的情况称为收支相抵或盈亏平衡。
第三种情况,企业亏损,但仍进行生产。如果每双拖鞋的售价从6元降为5元,则企业从每双拖鞋获得的收益除了能够弥补2元的可变成本以外,还有3元可以弥补一部分不变成本,但不能弥补所有的不变成本,所以企业是亏损的。亏损是否意味着停止生产呢?如果企业不生产,那么它亏损的将是所有的不变成本的总和,包括购买机器设备的费用、租用场地的费用等。如果生产,虽然企业的亏损情况得不到扭转,但每双拖鞋获得的收益不仅能够弥补2元的可变成本,还能余下3元来弥补不变成本,企业的亏损量小于不生产时的亏损。此时,企业生产比不生产划算一些。
第四种情况,亏损,可以生产也可以不生产。如果拖鞋的售价从每双5元降为每双2元,则企业生产获得的收益仅能够弥补2元的平均可变成本,4元的平均固定成本不能弥补,此时,企业亏损。如果厂商选择生产,生产获得的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的弥补,厂商亏损的是所有不变成本。如果厂商不生产,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亏损额仍然是所有不变成本。此时,厂商生产与不生产都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停止营业点是厂商决定是否进行生产的分界点。
第五种情况,亏损,停止生产。如果每双拖鞋的售价从2元降为2元以下,则企业生产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全部可变成本,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此时,企业肯定会停止生产。因为,企业不生产的亏损量最多为不变成本的总和,而进行生产的亏损不仅包括全部的不变成本,还包括一部分可变成本,显然,不生产要比生产强。
综上所述,停止营业点是短期内厂商决定是否进行生产的临界点。在短期内,即使处于亏损,只要产品价格大于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企业进行生产就是明智的。当然,企业不会永远甘于亏损的状态,从长期来看,企业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从亏损的状况中撤出,所以,停止生产是明智的。
◆停止营业点的应用
在现实中为什么有些企业已经亏损,却还在经营?我们可用停止营业点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以城市中的商场和小店铺为例。商场的成本主要包括两块,一块是不变成本,另一块是可变成本。不变成本主要是店面的租金,一般情况下,商场柜台的租期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在租期内,租金成本是固定的,与商品出售量没有关系。商家的可变成本包括进货的成本、商品包装成本、营业税等各项支出,这些支出随着商品出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决定是否营业时,商家必须对营业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当营业收益可以弥补全部成本并能有所盈利时,商家当然会选择继续营业。如果营业收益不足以弥补全部成本,商家是否一定停业呢?这取决于营业收益与可变成本的比较,如果收益大于可变成本,商家就会继续营业。如果收益少到不能弥补可变成本时,商家就会停止营业。
再以旅行社低价促销的例子为例。短期内,旅行社的成本包括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包括旅行社租用办公室、使用大客车等资源所带来的成本。可变成本包括汽车的汽油费、景点的门票费、机票费等,这些成本随着游客数量的变动而变动。如果旅行社揽不到业务,各种可变成本都不用支付,但旅行社办公室、汽车的租赁费等固定成本还是要支出的。根据停止营业点的分析,只要每位乘客支付的费用大于或等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可变成本,旅行社经营就是可行的,这就是三亚某旅行社以“特价路线”吸引消费者的原因。
又如城市中很多人家离上班地点较远,如果乘公交车上班,既费时又费力,因此,很多人决定自己开车上下班。但开车就要考虑汽油费问题,每月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的油费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所难以承受的,而几人拼车则不失为一个减轻开车费用的好办法。如果上下班时能拉两位没车的本单位同事,每位同事象征性地交点油费,不但开车人的开车费用下降了,搭车人也免去了挤车的烦恼,何乐而不为呢?
在很多行业中,不变成本往往来自楼房和设备的折旧和维修,以及所借资金的利息,管理者的工资等,这部分成本往往占总成本的80%左右,而经营时所消耗的物品、电力、水、雇员等可变成本仅占总成本的20%左右。这些行业在淡季经营时,只要经营的收益能够弥补经营时的可变成本,虽然有一定的亏损,但营业总比停止营业要好,因为营业至少能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这也是在淡季一些饭店、游乐场、旅游景点出现门可罗雀的景象,但仍然坚持营业的原因。当需求不旺时,这些行业常常用降价或打折的办法吸引消费者,但是无论商家采用价格战还是淡季折扣,商品的价格都不能低于平均可变成本,若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则商家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就无法继续经营了。
综上所述,短期内,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不能简单地考虑收益和成本的比较,还要进一步考虑企业的最小可变成本。在短期内,只要生产能够弥补所有可变成本,企业生产总要比不生产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