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供给学派评说
供给学派的产生,从经济思想发展史上来说,它是对凯恩斯主义的直接否定。从经济实践需要看,它是适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从需求不足到供给不足,也即资本主义经济从经济过剩到经济衰退、停滞膨胀这一经济背景巨大变化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肯定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是适应了经济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供给学派作为这样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有它一定的合理成分。
首先,供给学派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所面临的主要结症的看法和对凯恩斯主义恶果作出的揭露,比较符合当前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与凯恩斯时代完全不同的新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经济衰退、停滞膨胀。凯恩斯主义在统治资产阶级经济学30余年后,在70年代以来的“滞胀”中陷入了深刻的危机,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被逐渐淘汰,供给学派等保守主义经济思潮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现象。其次,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是经济生活中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供给学派强调增加供给或增加生产、提高生产率,把凯恩斯颠倒了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又颠倒过来,肯定了生产对消费的支配作用,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某些合理的成分。最后,供给学派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调整政府干预的内容与作用方向,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鼓励储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
但是,供给学派与其他所有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一样,具有许多实质性错误和局限性。第一,供给学派完全承袭了“萨伊定律”的衣钵,反对国家干预,信奉自由竞争,这不过是一种过时的复古思潮。第二,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供给学派却没有也不可能倒退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中去,而是企图通过国家干预来刺激供给。我们应该看到,供给学派在社会哲学基础和宏观经济理论方面是非常贫乏的,它本身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凯恩斯主义进行对抗。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侧重分析市场机制的作用,试图通过减税、精简规章制度等措施来恢复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增长。这些现象被里根政府所采纳而使该学派在80年代初的几年里辉煌过一阵,但由于该学派的观点既没有历史上有力的证据,又缺乏理论分析的合理推断,而且在政策方面也没能取得显著成效,因而很快便衰弱下去。供给学派著名的拉弗曲线并不是掌握大量数据,通过历史统计验证而得出的。正如赫伯特·斯坦所指出:“它缺乏有说服力的理由和依据,使人相信本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的税收总额变动与税率缩减程度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供给学派为了突出他们反凯恩斯主义的性质,他们就借“萨伊定律复旧”之名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形成直接对抗。实际上,在经济政策方面,供给学派与凯恩斯主义都承认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供给和需求的自动均衡,因此,他们都需要国家干预。他们的分歧在于这种干预的程度、内容以及作用的方向上。供给学派认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症结在于供给不足,需求过旺,需要借助于国家的干预,特别是通过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实行供给管理,刺激投资。同时,在他们看来,政府过多的限制企业的规章条例,削弱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动力机制,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他们反对这种“过多”、“过细”的国家干预。供给学派在经济政策方面的这些看法,可以说比较接近当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调增加供给,在一定范围内也许能够填补一些凯恩斯主义造成的新“陷阱”,但是,即使这个“陷阱”被填平,供给过剩也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又会以比凯恩斯主义以前的更加剧烈的形式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是生产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它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本身。
80年代初期,美国里根政府推行供给学派经济学,试图从增加供给上提高生产率和消除通货膨胀,为此大力推行减税政策。但是,80年代美国的现实是,低税率却带来了低储蓄率、高利率和低投资率,生产率从80年代末也开始明显的缓慢下来。更为糟糕的是,连续实行减税,政府的支出并没有相应减少,由此造成了美国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据统计,里根政府两届任期内赤字共达1.34万亿美元,从而使联邦政府债务高达2.7亿美元。庞大的财政赤字,一方面使得美国的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极大地妨碍了资本投资,另一方面,高利率又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变成美元资产,迫使美元汇率上升,从而使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下降。所以,供给学派经济学在里根政府的第二任期内就开始失宠,并且,再也难以找回往昔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