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团队培养方案
接下来,真正的团队培养方案诞生了,并被应用到真实的环境中。同样,为了运行顺利,在这样的方案中,执行每一个练习必须遵守下面一组基本的应用原则:
1.集合团队进行初始项目概况培训:有必要在团队培养实验室举行一个开张聚会,以便让员工对项目有一个整体了解。这样一个开张会议包括旨在回顾以下问题:
■ 概括基本目标:团队必须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在最终结果方面需要何种绩效改善,以及何种类型的协作是必要的。创新的水平和复杂性问题需要概括,例如,需要什么样的团队相互作用和协作,绩效可能成长的速度,以及这种成长的自然限制,等等。
■ 方案概览:对方案进行一个基本的、概要式的浏览是一个好主意。它可以让团队意识到期望的目标;认识到这样一些问题,如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努力,使用何种战略和技术,方案随着时间的进展程度,等等。
■ 传播领导的承诺:让未来的团队理解,领导(团队和管理层)对于构建高效创新团队的承诺是重要的。这会从各方面强化诚信。
■ 设定期望水平:未来的团队需要有一个现实的期望水平,包括一个高效团队意味着什么、团队可能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和行为。团队领导可以问每一个成员,他们期望什么,他们可能预想的构建一个高效团队的限制是什么。这种反馈有助于团队设定他们的期望,还有助于领导明确团队培养的初始疑虑或担心。
2.准备方案:在真正的团队培养方案认真地开始前,首先应该适当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 团队培养档案:给每一位团队领导建立他们自己的相关正式文件(如上所述)的文件夹,以便他们遵守和监督自己的和整体的团队绩效的成长。文件夹还要包括作为每个成员自己参考定做的团队培养战略和方法。同样,附录A提供了涉及这一信息的有用样板。
■ 时间和地点的概况:交流实际项目处于何时何地的进展情况,对于培养诚信和行动中的严肃感是重要的。此时,项目将表现出正式工作实践的氛围。还有,每一个团队成员需要一份自己完成的紧凑的日程表,因此会议日期要尽早明确,沟通要尽早进行。这还为可能需要的任何旅行和费用提供了预警。
■ 参加人员概述: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有可能,公开参加每个项目行动的人员名单。这同样提供确定性的氛围。然而,要对参加一定项目的人员作一个精确的描述,有时是不可能的,原因很多。新员工总是不断到来,项目的变化可能需要重新集中注意力或重新部署安排员工,人们可能离开,人们或许完全不可能在某一天达到预订目标。毕竟,创新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活动。
■ 熟悉战略:要求团队成员在参加第一次会议之前,深入了解项目档案中的基本战略。
3.将项目付诸行动:最后,是项目自身的实现。同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 在一个连续的方法中指导每一个练习:每一个练习需要遵守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逻辑顺序。附录A的样板提供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这既有助于项目的连续性,又有助于已经学过的信息和课程的吸收。一个不连续的组织中的不连续的项目只会导致混乱。
■ 在执行前以团体的形式回顾每一个练习:团组中的每一个人在练习开始前,必须熟悉每一个练习。这为团组提前思考和理解练习的目的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有:
——练习的目的和目标;
——浏览基本的过程;
——每个成员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要求;
——确定时间的分配;
——描述和演示所需要的任何特别材料;
——具有乐趣。
■ 询问问题:就是允许每一个团组得到与它们特定处境相关的信息,毫无疑问,这会进一步改善理解。
■ 迅速启动练习并且迅速实现目标:同样,这会有助于理解和简化过程。
■ 一旦练习开始则不要干涉团组:停止或干预是混乱的另一源泉。然而,团组陷入困境,或者偏离过程,一定要停下来并且干预,重新回到“回顾每一个练习阶段”,然后重新开始练习。
■ 总结每一个练习:在规定时间结束的时候,我们必须对每一个练习做出决定性的结论。这使得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 质询每一次的练习会议:这进一步澄清和加强了信息的吸收和已经学过的功课。以下这些问题,你可以在质询的过程中询问每一个团组:
——你感觉练习如何?
——你学到了什么?
——这个练习能够满足你的期望吗?
——你喜欢练习中的什么内容?
——你愿意做什么不同的工作吗?
——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合适的答案吗?
4.一些要点:以下这些重要问题会使整个项目更有效,运行更顺利:
■ 执行的焦点:随着团队成员沿着绩效曲线前进,他们进展的速度可能不同,每一个团队技能的熟练程度可能不同,结果是,一些练习可能需要在较深的层面上浏览,直到概念和因之产生的行为按照需要出现。
■ 监督“S”形曲线的情况:因为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速度前进,要求员工自我监督他们沿着“S”形曲线的进展情况是重要的。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试图达到目标的项目就能够按照需求进行。
■ 最后阶段:如果没有一个最后阶段或下一步战略,那么一个项目培养方案就可能忽视宗旨和目标,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导致不必要的政治后果。用简单的话说,我们要为目标期团队培养的最后阶段规定标准(即团队目前运行在高效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