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转移加快了传统农区城镇化步伐

产业转移加快了传统农区城镇化步伐

时间:2023-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多、钱少、底子薄,这是皖北传统农区宿州的典型特点。近几年,适应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这一趋势,宿州合理发展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城镇化进程上了一个较大台阶。宿州市政府负责同志说,没有产业转移,就没有宿州工业化、城镇化的势头,也没有宿州的今天。

人多、钱少、底子薄,这是皖北传统农区宿州的典型特点。近几年,适应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这一趋势,宿州合理发展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城镇化进程上了一个较大台阶。

与单个项目引进模式不同的是,宿州着眼打造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中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心、新型家具产业集聚基地,“三区”共进,承接整个产业链条。截至目前,来自广州、温州、泉州等沿海地区的百丽、康奈、鸿星尔克等25家国内知名制鞋企业入驻产业城,一批配套企业也随之而来,出现了“榕树经济”效应,制鞋产业正在向整鞋和鞋材加工、商贸物流、研发创意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是客观规律,也是宿州正在演绎的一场实践。以制鞋产业城为例,鞋业制造、生产配套、中心商贸、商住综合4个功能区正在兴起。为吸引和留住产业工人,制鞋产业城还启动了较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目前已吸纳5万多人就业居住,一批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了“在园区就业、在城区安家”。

宿州“整体承接——‘三区’共进——产城一体”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经济由递进式增长向跨越式发展的转变。据估计,三个产业城建成后,工业产值有望超过2000亿元。宿州市政府负责同志说,没有产业转移,就没有宿州工业化、城镇化的势头,也没有宿州的今天。

宿州的实践,实际上是通过政策性金融为工业化、城镇化注入了“第一推动力”,通过承接外来产业解决了钱少、人多、底子薄的问题,通过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健了工业化、城镇化的筋骨。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只是“空城”,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也难以持续。从我国城镇化的历程来看,当初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城镇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外产业转移。现在,东部沿海发展面临土地、人工成本等制约,一些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出去。这些产业在广大中西部地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遗憾的是不少项目在向海外转移。我们认为,有必要完善政策、加强引导,促进东部产业更多地向中西部转移,为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加油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