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冷战后的俄朝关系

冷战后的俄朝关系

时间:2023-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冷战后的俄朝关系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美苏争霸的历史大背景,苏联将朝鲜视为其在东北亚的战略盟国,大力给予朝鲜资金、技术、人才、军事等方面的援助,苏朝之间保持了长达40多年的友好关系。之后,俄罗斯将恢复在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作为其对外战略的重要环节,积极增进同朝鲜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使俄朝关系不断升温并有了新的进展。

冷战后的俄朝关系

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美苏争霸的历史大背景,苏联将朝鲜视为其在东北亚的战略盟国,大力给予朝鲜资金、技术、人才、军事等方面的援助,苏朝之间保持了长达40多年的友好关系。苏联也以支持朝鲜作为远东战略前沿的方式,确立了在朝鲜半岛的强势影响地位。20世纪90年代,受苏联解体及两极国际体系结束的影响,苏朝结束了过去的特殊友好状态。苏朝关系也演变为俄朝关系。叶利钦执政初期奉行亲西方政策,不仅中断了与朝鲜几十年来的传统友谊和经济联系,还采取了一系列恶化俄朝关系的举措,致使两国关系走向低谷。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就是叶利钦执政后期,受内外因素的制约,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大幅压缩,不仅其在东欧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丧失殆尽,其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形势也愈趋严峻。这迫使俄罗斯不得不重新审视朝鲜半岛在其对外战略中的作用,重新认识与朝鲜保持正常关系的重要性。于是,俄政府开始调整对朝政策,使处于低谷的俄朝关系开始走向缓和。之后,俄罗斯将恢复在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作为其对外战略的重要环节,积极增进同朝鲜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使俄朝关系不断升温并有了新的进展。

一、冷战后俄朝关系的演化

(一)苏联解体后俄朝关系疏远恶化

1990年,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苏联基于其缓和对西方关系调整的需要,对朝鲜半岛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实现了同韩国关系的正常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朝传统的特殊友好关系。经济上突出表现为1991年苏联要求与朝鲜双边贸易改为现汇结算方式,即按世界市场价格以硬通货币结算,这对外汇紧缺的朝鲜经济打击很大,当年两国贸易额骤减了70%。同时,苏联要求朝鲜第二年用外汇支付留学生费用,朝鲜则立即决定撤回在苏留学学生。但是,苏联并没有完全放弃朝鲜,双方基本上保持了正常的国家关系。苏联一再强调,苏韩关系的发展无论如何不影响彼此与第三国的关系。俄朝关系真正走向疏远乃至恶化是从苏联解体开始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原苏联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联邦成员很自然地成为原苏联的继承国,走上了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苏朝关系也随之演变为俄朝关系。此时的俄罗斯内忧外患,发展环境极其恶劣,主要表现在:国内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失业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外部环境紧张,冷战刚刚结束,受冷战思维的影响,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一步东扩,使得俄罗斯的边境安全成为隐患。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兹·布热津斯基在他的重要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写道:“俄罗斯成为一个麻烦甚多的民族国家,在地理上没有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通道,在东、西、南三面都面临着会与邻国爆发削弱自己的冲突的潜在危险。”(1)

基于上述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在执政初期做出了完全倒向西方的外交抉择,强调从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各个领域向西方靠拢。他认为,这一时期俄罗斯主要的外交任务是最大程度减少西方国家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惜一切手段争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各领域的广泛合作。俄罗斯期待西方国家也能出台援助自己的计划,认为没有西方大规模贷款和投资,俄国就不能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所以必须把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好关系看做对外政策的基础。叶利钦这一时期的外交实际上是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继续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西方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为价值取向,以全面融入西方国际政治机制和安全系统为最终目标,以争取西方政治扶植与经济援助来实现政治经济转轨为核心任务,在外交实践上以西方国家为主要合作对象。这种做法导致俄罗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丧失了自己的立场而盲目追随西方。对此,正如1992年俄外长科济列夫对报界发表的谈话所说:俄罗斯外交构想的实质是,“要为俄罗斯的改造创造有利的条件,俄罗斯应当加入最积极发展的民主国家行列”(2)。显然,叶利钦执政初期的外交政策突出的是要同西方发达国家一体化,把全部赌注压在依靠西方的经济援助来进行改革上。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东北亚战略也是与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亲西方政策一致的,其目的是要争取与亚洲的“西方国家”日本和韩国建立关系并通过发展经济合作取得他们的经济贷款,利用他们的财力和技术优势开发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这一外交思想对俄朝关系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俄罗斯民族是个好走极端的民族,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3)如果说以往苏联在朝鲜半岛奉行“向朝鲜一边倒”的政策的话,那么现在的俄罗斯在朝鲜半岛则开始奉行“向韩国一边倒”的政策。执政的叶利钦政府不仅中断了与朝鲜几十年来的传统友谊和经济联系,还采取了一系列恶化俄朝关系的举措。

政治上,俄罗斯领导人主张俄朝“在意识形态上的纽带已经断绝”,两国关系已不那么重要了,因而需要“修改部分苏朝条约的内容”(4)。并且还公开指责朝鲜的政治制度和人权状况,指责朝鲜领导人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所持的“僵硬”立场。除了1992年1月俄总统特使、外交部前副部长罗高寿访问了朝鲜外,到1993年,两国高级外交接触已经停止。

经济上,1992年俄罗斯终止了对朝鲜的多项经济援助,并取消派64名科学家赴朝鲜帮助开发原子能工业的合作计划。1992—1994年间,俄朝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减少,1992年为2.92亿美元,1993年为2.22亿美元,1994年为0.96亿美元。从1992年到1994年,俄朝之间的贸易额总计为6.1亿美元,与这三年内俄韩之间总计约为38亿美元的贸易额相差甚远。(5)

军事上,1992年,俄罗斯终止了对朝鲜的军事援助,并且一再拒绝朝鲜关于加强军事合作的要求,使两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基本上名存实亡。1993年朝鲜核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为了显示其与美日韩三国的立场一致积极向朝施加压力,并称“不再保证无条件地支持朝鲜”(6)。针对1991年到期后自动延长五年的《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俄罗斯方面认为条约已经不符合自己在朝鲜半岛的政策,不符合俄朝关系和东北亚出现的新的现实情况,并于1993年对条约中的某些重要条款给出了新的解释,比如该条约规定:“一旦缔约任何一方遭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的武装进攻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和其他方式的援助。”(7)新的解释指出,该条款目前只适用于朝鲜遭到攻击时而不适用于朝鲜发动进攻时。1994年6月2日,叶利钦在莫斯科正式宣布,该条款已经废止,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至此俄朝关系降到冰点。

导致俄朝关系疏远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在于俄朝双方在基本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上的分歧以及俄罗斯对朝鲜战略地位的认识变化。在俄罗斯看来,冷战结束后朝鲜已经失去了它作为苏联在东北亚与美国抗衡的战略前沿阵地的价值,新独立的俄罗斯极力显示其与西方世界在意识形态上的同一性,因此这一时期俄朝关系的恶化就难以避免了。这一时期的朝鲜,则不断抨击叶利钦的亲西方政策。俄朝双方在意识形态上产生了重大分歧。冷战时期苏联和朝鲜更多的是基于意识形态的一致性才成为盟国的,由此保持了40多年的友好关系。苏联解体后,相同的意识形态这一维系俄朝两国关系的纽带断然消失了,俄朝关系便不可避免地逐步疏远。另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身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已不能像过去那样向朝鲜提供援助,使得俄罗斯对朝鲜的影响力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进了两国关系的疏远恶化。

俄朝关系的疏远恶化对俄罗斯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这致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为削弱。在许多有关朝鲜半岛和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俄罗斯几乎都成为局外人。在朝鲜“核开发”与“导弹开发”问题中,俄罗斯所提出的意见没有得到相关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在建立朝鲜半岛安全机制问题上,俄罗斯也一直未能参与中美朝韩“四方会谈”。与中美日三国相比,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大国角逐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已从地区事务中的‘主角’沦为‘配角’”(8),仅可以发挥无足轻重的、次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由于俄朝军事同盟不复存在,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与美日的关系又更为密切,这使得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基本处于孤立的境地。另一方面,与朝鲜关系的疏远及恶化损害了俄罗斯的经济利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朝鲜对俄罗斯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和设备一直有较大的需求,俄朝关系的恶化使俄罗斯几乎丧失了朝鲜市场,这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的经济衰退。此外,俄罗斯“一直对东北亚地区多国经济合作期望甚高,希望能借此搭上亚太经济发展的快车,带动俄经济的增长”(9),但是俄朝关系的恶化阻碍了其与东北亚地区多国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同样不利于俄罗斯经济的振兴。

(二)叶利钦执政后期俄朝关系趋向缓和

叶利钦执政后期调整外交政策,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首先,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俄朝关系的疏远恶化,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削弱,在朝鲜半岛地区事务中有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向。其次,俄罗斯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俄罗斯独立之初,虽然将发展同西方大国的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不断向西方示好,梦想融入“西方文明世界”大家庭,争取西方的“马歇尔式”援助;但事实上在1992—1995年间,西方实际给予俄罗斯的援助不足承诺的一半。具体来说,1992年西方曾提出24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实际只兑现了150亿美元。1993年西方又提出了43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而俄罗斯实际得到的只有50亿美元。1994年和1995年,西方援俄速度进一步放慢,直至1996年俄罗斯大选前夕,为支持叶利钦连任,西方才又提出102亿美元的新援助计划。(10)更要紧的是,西方1993年开始酝酿的北约东扩,“从根本上动摇了俄罗斯对西方的看法,成为对双方关系影响重大但又难解的矛盾焦点,也使俄对西方‘一边倒’的政策归于失败”(11)。再次,俄罗斯对冷战后的俄韩关系也越来越感到不满。俄罗斯推行“重韩轻朝”政策的一个基本动力就是希望通过发展俄韩关系,引进韩方的资金和技术,促进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开发;但俄韩经贸关系发展的状况却远不能满足俄罗斯的利益要求。截至1994年底,“俄韩双边贸易额仅有22亿美元,韩国向俄罗斯的投资额也只有4000万美元,且多集中在饮食和服务业上,这与中韩同期116.6亿美元和7.6亿美元的数额相去甚远”(12),而中韩建交要比苏韩建交晚近两年。与此同时,随着韩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自主意识的提高,在处理如朝鲜半岛核危机与半岛和平机制的建立问题上,韩国表现出明显的排斥俄罗斯的倾向,这更使俄罗斯对韩国心怀不满。1998年7月发生的俄韩互逐外交官事件,便是双方关系降温的一个例证。

以上因素迫使叶利钦对其执政前期的外交政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全面反思。1993年出台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把追求和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拒绝完全倒向美国的大西洋主义,推行“双头鹰外交”。该外交政策构想认为,俄罗斯应同那些有助于自己复兴的国家坚持发展关系,尤其是邻国、经济实力强大的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强调俄在独联体地区的特殊利益;认为同西方国家有利益一致也有矛盾的地方;俄罗斯争取稳定的与美国的关系,目标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长期目标是建立盟友关系。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徽。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所以俄罗斯的双头鹰外交政策指的就是要兼顾对欧洲和对亚洲的外交关系。这一外交政策调整的实质是,要以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以恢复俄大国地位为中心、东西方并重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其中该政策的亚太部分被称为“新东方政策”。一般认为,俄罗斯“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加大东方外交力度,全面恢复和发展同亚太国家的关系;加强经济外交,扩大同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推进亚太安全机制的建立;寻求亚太国家对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支持;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保障俄东部地区的安全和亚太地区的稳定。

在这种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俄罗斯开始着手恢复东方外交,修复与亚太国家的关系。在对朝鲜半岛政策上体现为从“亲韩远朝”向“朝韩并重”转变,主要表现为在保持对韩国友好政策的同时,着重调整对朝鲜政策,恢复与朝鲜的传统友好关系。俄罗斯认为,从目前半岛形势看,俄如能在不牺牲与韩国友好关系的同时恢复与朝鲜关系的正常化,“就会得到可观的红利”;“俄的政策首先要符合俄罗斯本身的利益”。俄方“不想牺牲南北双方中一方的利益而同另一方建立关系”(13)。叶利钦政府认识到,恢复俄罗斯在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是其外交任务之一,而对朝关系好坏则是决定这一任务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叶利钦政府为缓和俄朝关系做出了许多努力。1994年9月,俄副外长帕诺夫访问了朝鲜,向金正日转达了叶利钦总统关于愿意与朝鲜发展正常睦邻关系的信件,提出愿与朝鲜发展正常关系。这次访问使中断了4年之久的俄朝副外长级磋商得以恢复,从而俄朝关系开始走出停滞状态。1995年俄朝双方高级官员互访开始增多,9月,俄政府主动提出缔结《俄朝友好合作条约》以取代到期的《苏朝互助条约》的建议,表现出俄希望改善与朝鲜关系的意愿,一年后朝鲜回复了响应文本草案。从1996年初开始,随着强调“全方位”外交和调整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俄罗斯进一步调整了对朝鲜的政策,明确表示希望与朝鲜保持睦邻友好关系。1996年4月,俄罗斯代表团访问朝鲜,双方决定恢复经济磋商和定期政治对话,加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并转达了叶利钦总统给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关于俄罗斯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和互利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同朝鲜发展关系的愿望。俄罗斯在国内经济尚未走出困境的情况下,表示愿意在机械工业、石油、煤矿、电力等八个领域向朝鲜提供大规模援助。这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4年之后首次宣布向朝鲜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充分体现了俄罗斯对恢复和发展对朝关系的重视。从1997年起,俄朝两国举行副外长级磋商,开始商讨新的双边关系条约。1997年1月,俄副外长卡拉奇宣布:“俄已决定与朝鲜建立完全正常的军事技术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涉及向朝鲜提供武器,而且包括提供武器零配件、交换军事代表团和培训军官。”(14)1997年7月,俄副外长阿法纳西耶夫再次提出希望恢复与朝鲜的传统友谊,在年底前签订新的友好条约,并向朝鲜提供资金,以帮助它偿还欠原苏联的20亿美元债务。1999年双方草签了《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这是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法律基础。2000年2月,《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将有义务不与第三国缔结反对缔约另一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条约和协定,不参与任何行动和措施。“该条约可以说是两国关系新阶段的开始,对推进俄朝在安全、经济及更多领域进一步扩大友好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的签订,结束了90年代初出现的两国关系倒退和停滞的局面,两国关系的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5)

俄罗斯调整对外政策,大力缓和对朝关系,不仅是俄罗斯现实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且体现了它对朝鲜半岛战略地位的重新定位,也体现了俄罗斯重新认识到了亚太地区的重要性和其外交战略东移的事实。在此期间,俄罗斯表现出了对恢复与朝鲜关系的极大热情,呈现出在处理与朝鲜关系及相关国际事务中积极主动的特点。

俄罗斯积极缓和对朝关系显然使之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发言权大为增强,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也有所提高。对俄罗斯来说,坚持同朝韩两国同时改善关系就掌握了向日本施压的砝码,增强了俄罗斯处理对日关系的主动性;坚持同朝韩同时发展关系也增加了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这对美国企图主导东北亚地区事务的图谋有很大的牵制作用。俄罗斯重返朝鲜半岛,直接受到美国的压制。在美国看来,控制和支配朝鲜半岛就等于拿到了制约中俄两国的钥匙,保持在朝鲜半岛的既定战略地位事关美国的亚太战略大局。为此,美国极力排斥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事务上发挥作用。为了与美国相抗衡,俄罗斯需要寻求其他亚太国家的支持。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轴,俄罗斯不可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得到日本的支持。这样,朝鲜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价值就凸显出来。

叶利钦政府调整对外政策缓和对朝关系也表明,俄罗斯已经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其外交政策。俄罗斯在朝鲜半岛南北和谈态度上更趋主动,试图在南北和谈中起中介作用。俄罗斯一度很担心朝韩两方在美国的主导下实现统一,并且维持同美国的军事同盟,使驻韩美军一直推进到俄罗斯的边境线,严重威胁俄罗斯的政治和安全利益。因此,俄罗斯一度认为应该阻止朝鲜统一。但由于朝韩两国都致力于朝鲜半岛的统一,阻止南北统一无疑将进一步影响俄罗斯与朝韩的关系。因此,在叶利钦执政后期,俄方努力地维护和改善与南北方之间的关系,而在俄韩关系进展不顺的情况下,俄罗斯更加重视与朝鲜关系的改善,力图与朝鲜再形成一种超越一般国家关系的特殊关系,这是俄罗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在解决有关朝鲜半岛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谋得一席之地,又在一定意义上让朝鲜成为俄罗斯牵制美国的一张“王牌”。“俄罗斯与朝鲜保持的这种特殊友好关系是美国可望而不可即的,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威胁;而对俄罗斯而言,正可凭此加大与美国就维护全球战略稳定问题讨价还价的砝码。”(16)事实证明,叶利钦执政后期对朝关系的缓和是务实而富有成效的,这“为普京时代恢复和加强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以及推动俄罗斯在朝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和东北亚地区新的安全机制构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平台,留下了一笔可资利用的外交遗产”(17)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叶利钦总统执政后期,俄罗斯逐渐重新认识到俄朝关系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外交努力改善同朝鲜的关系,但苦于俄罗斯国内经济长期衰退、政局动荡不安影响了俄罗斯外交活动的实施,而且俄罗斯外部生存环境也很严峻:西线北约东扩气势逼人,南线俄境内外领土争端和民族冲突迭起,客观上分散了俄罗斯的注意力,再加上朝鲜对先前俄罗斯的“背叛”犹耿耿于怀,以至于叶利钦政府的努力效果并不显著,俄朝关系的发展较为缓慢,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中的外交颓势并未完全扭转过来。

(三)普京执政时期俄朝关系进一步改善

1999年底,叶利钦总统突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由当年8月刚刚担任政府总理的普京代行总统职务。2000年3月,代总统普京在大选中获胜,入主克里姆林宫,5月7日正式担任俄罗斯总统,从此,俄罗斯进入了所谓的普京时代。此时的俄罗斯千疮百孔,内忧外患,正处于一个十分困难的历史时期。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经济持续了七年的严重衰退期。1998年,俄罗斯又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体系接近崩溃,其综合国力也跌落到了谷底。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50%。尽管1999年3月以后俄罗斯经济有了增长的势头,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俄罗斯背负着所欠西方的巨额外债,使俄罗斯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经济的衰退和外债的大量增加也导致了俄军事实力的下降。另外,俄罗斯90年代中后期实施的“东西方并重”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尽管满足了国内民众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大国心理,但却没有使国家的外部政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时,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和对外关系都面临空前的危机。俄罗斯面临着沦为世界二流国家,甚至是世界三流国家的危险。

普京总统对俄罗斯积弱的现实及其在世界上的位置有着清醒的认识。对国际形势、地区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基本估计,是一国制定对内对外政策、开展外交活动最基本的背景依据之一。在富国强民治国理念的指导下,普京就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在经济方面,调整经济政策,振兴经济。在产权结构上,保持国家的合理控制,反对全盘私有化。强调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建立有效财政金融体系,打击官僚资本集团,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在政治方面,加强总统权威,拓展权力空间;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分离。在外交方面,推行全方位外交。“外交政策是其国内政策的对外延续,国家根本利益的认定总是以国情认知和国力定位为基础的,这既是普京外交思维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普京外交思维现实主义原则的一个基本体现。基于此,普京提出俄罗斯联邦成功的外交政策应当建立在使其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保持平衡的基础之上。”(18)普京推行与俄罗斯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全方位外交,强调将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置于对外政策的首要地位,反对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化,突出强调军事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实行务实外交政策。2000年6月,普京政府正式出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确定了新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纲领,明确俄罗斯对外活动的主要方向是:重点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睦邻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优先发展与欧洲国家关系;实现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该构想中还强调指出,亚洲在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中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俄罗斯本身属于这一迅速发展的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普京绝不会忽视亚洲的存在。普京还为俄罗斯外交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原则,主要有:“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取决于俄能否成功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经济领域里的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国家利益;继续实行多极化外交;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将坚持独立的立场,但不寻求单边对抗、特别是不同美国对抗。”(19)

对普京政府来说,巩固发展同中国、日本等亚洲大国的友好关系自然不言而喻,参与朝鲜半岛事务也是俄罗斯亚太外交的重要一环。俄罗斯在朝鲜半岛地区外交工作的重点是确保俄罗斯平等参加解决朝鲜问题,同朝鲜和韩国保持平衡的关系。在此外交原则的指导下,普京开始加强对朝外交关系,广泛地同韩朝两国发展关系,以确保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事务处理中不再充当“配角”,而是充当“主角”。普京政府积极改善对朝关系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朝鲜半岛地区形势的变化。由于朝鲜在东北亚独一无二的地缘战略位置,作为近邻的俄罗斯认为,那里局势的发展变化对俄罗斯的安全、对它在亚太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重要意义。俄罗斯的战略企图是通过参与朝鲜半岛和平进程,恢复在东北亚的影响力,抵制美国从亚洲对俄罗斯的战略合围,从而确保其亚太战略的实施,并以此为起点,推动其整个对外战略在其他战略方向的发展,最终实现其重振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重点是确保半岛局势的稳定,设法参加半岛多边建立和平新框架的进程,增加其在亚洲及东北亚的分量,在多极化时代为其进军亚太和参与构筑远东安全框架奠定基础。因此,“它既要同汉城加强长期的经济联系,同时又不愿失去苏联时代对平壤的影响,积极地利用与朝鲜的传统盟国地位和近年来与韩国关系的有效进展等有利条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大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谋求成为平衡半岛局势发展的一支独特力量”(20)。但是,普京总统开始执政以后,朝鲜半岛的地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6月,朝鲜和韩国实现了50年来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为半岛南北方的亲人互访和经贸合作开辟了新渠道,从而为朝鲜半岛南北方的和平统一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2000年11月,朝韩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双方草签了《投资保障协议书》、《防止双重关税协议书》、《关于商业纠纷协调程序的协议书》和《财务结算协议书》。此后,朝韩军方开始军事事务级会谈,讨论设立北南共同管理区问题。同月末,朝韩第二次离散家属访问团进行互访。而俄罗斯则面临着被排除在半岛和平进程之外的危险。

其次,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关注日益增强。美国、日本都试图把影响力扩展到朝鲜,试图主导朝鲜半岛非核化和建立新的和平机制的进程。1994年10月至1995年6月,美朝先后达成若干项“框架协议”。2000年4月,日本与朝鲜重新启动了已中断9年的两国邦交正常化谈判,打破了双方关系的僵持局面。2000年10月,日朝关系改善取得新进展,日本政府宣布将向朝鲜提供50万吨大米的粮食援助。美朝关系也取得重要进展。朝美发表联合声明,一致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随后,金正日的特使、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会晤,就两国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转交了金正日致克林顿的信函。就此,美朝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决定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改善两国关系,以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双方认为可以通过“四方会谈”等诸多途径缓解半岛紧张局势;表示要加强两国经济合作,支持国际社会反对恐怖主义的努力。此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朝鲜,受到金正日两次接见,双方就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时,西方许多国家如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先后与朝鲜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中朝两国继续保持传统友好关系,中国在朝鲜半岛地区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俄罗斯认为,俄罗斯和中国对朝鲜半岛的传统影响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如果自身不能有效对朝鲜半岛施加影响,俄罗斯对此地区的作用就有可能被日益增长的中国势力所取代。然而,与上述大国相比,由于俄罗斯独立后与朝鲜关系的恶化,俄罗斯在半岛事务中的影响力几乎化为乌有。1996年6月,韩美两国提出的有关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举行朝鲜半岛和平“四方会谈”的建议就说明了这一点。

再次,俄罗斯认为与不同国家间经济的合作,将会有利于增加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而经济依存度的提高又会使国家之间在政治、安全等方面更加相互依赖,这既有利于维持国家间的相对和平相处,更有利于俄罗斯发挥其大国影响,从而在东北亚地区事务中争得更大的发言权。另一方面,从俄罗斯国内情况看,虽然总体经济明显恢复并得到发展,但同美日等世界大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依旧是制约俄罗斯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仍处于困境之中,如何利用远东地区特殊的地缘位置,加强与东北亚各国包括朝鲜半岛国家的经济联系,以带动远东地区的经济恢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俄罗斯经济现仍处于困难时期,而其觅待开发的远东地区是使它未来摆脱经济困境的要素之一。但是,远东经济的顺利发展只有在俄通过与东北亚国家实行更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加入世界经济关系体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21)

上述情况使普京政府认识到,要想恢复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影响力,遏制美日等国在朝鲜半岛日益增长的影响,必须在保持与韩国良好关系的同时,尽快恢复和发展同朝鲜的传统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积极参与朝鲜半岛事务,进而推动在东北亚建立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多边机制,利用俄罗斯的军事优势,保持其在亚洲的大国地位,重新恢复其世界大国的影响力。正如一位俄罗斯学者所指出,正是“俄罗斯利益驱使我们必须同时发展同平壤和首尔的睦邻、互利关系”,“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两个国家重大问题的进程”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22)

俄朝关系的升温始于2000年2月俄外长伊万诺夫的朝鲜之行。当时,两国外长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这一条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取代了苏朝在1961年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朝鲜在评价新条约的签署时,称它为发展两国关系的新开端。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评价俄朝新的国家间条约说,“2000年是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关系中的转折点。新的内容广泛的国家间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冷却画上了句号”(23)。2000年7月19日至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平壤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有史以来俄罗斯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朝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访问期间,普京和金正日举行了会谈,就导弹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金正日在会谈中表示,朝鲜的导弹技术纯粹是和平性质的。如果其他国家愿意向朝鲜提供火箭推进器,朝鲜甚至愿意完全利用外国技术进行和平宇宙研究。对此,普京呼吁那些声称“受到朝鲜导弹威胁的国家”帮助朝鲜实施和平宇宙研究计划。访问期间,俄朝双方还签署了《朝俄共同宣言》,就加强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署了多项协定。在宣言中,双方表示将反对所有侵略和战争阴谋并将为维护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做出积极的努力。俄罗斯支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实现自主和平统一,朝鲜支持俄罗斯遵守反导条约和分阶段裁军的努力,俄朝一致反对在亚太地区部署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并呼吁进一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双方表示将加强贸易、经济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深化两国政府、立法机关和社会团体间的联系,实现国防、科学教育、文化保健、社会保障、环保旅游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还决定成立政府间贸易经济科技合作委员会,以便在金属、动力、运输、原油、天然气和轻工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宣言的签署,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实质性的内容。双方还宣布,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将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在方便之时访问俄罗斯。俄朝双方都认为,普京的此次朝鲜之行是俄朝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一度冷淡的俄朝关系迎来新转机。朝鲜媒体认为,朝俄首脑会谈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朝俄关系将由此迈向新的台阶。

普京选择在八大工业国首脑会议召开之前访问朝鲜是有用意的。在八国峰会上,有关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朝鲜半岛局势的问题成为主要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与朝鲜有关。美国的NMD计划遭到包括其西方盟国及中、俄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但美国坚持要继续研制,其公开的理由是朝鲜、伊拉克、伊朗等“无赖国家”发展导弹威胁美国的安全。因此,在访朝前普京已暗示将与朝方讨论朝导弹问题。访朝期间,俄罗斯与朝鲜在导弹方面达成了一致协议,从而增强了普京在八国峰会上的发言权,有利于俄罗斯提升在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也是俄罗斯调整亚洲战略,积极推进同朝鲜、韩国均衡发展关系的结果。此后,朝鲜与俄罗斯在平壤签署了关于朝鲜东海铁路改建和现代化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项备忘录,俄罗斯将帮助朝鲜改造金刚山通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海线铁路。俄罗斯可以向朝鲜提供燃料、化肥、机械设备等,而朝鲜的轻工产品和劳动力亦是俄方所需要的。若两国关系继续改善,俄罗斯还可能建设进入朝鲜半岛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这一切都将给俄能源出口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俄罗斯在加强与朝鲜关系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与韩国的关系,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俄韩两国在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已转入了平缓发展阶段,两国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与叶利钦执政后期相比,朝鲜方面一改过去的冷漠,面对普京执政以来对朝鲜的重视及其不间断的高层造访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2001年4月27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兼人民武装力量部长金一哲出访俄罗斯,双方签署了军事工业和军事技术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及两国国防部军事合作协议。2001年7月26日—8月16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24天的国事访问,就俄朝双边关系及经济合作和朝鲜半岛局势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与普京总统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共识。在外交和安全领域,俄朝两国一致认为:(1)朝鲜的导弹具有和平性质;(2)维护《反弹道导弹条约》体制;(3)俄罗斯对朝鲜要求驻韩美军撤走表示理解;朝鲜认为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具有影响力,同时俄朝两国确定了今后开展军事与经济合作的框架。(24)会谈后,两国首脑在此基础上签署了《莫斯科宣言》。金正日此次访俄,不仅推动了两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而且体现出近年来俄朝确定的双边关系新框架进入了巩固和落实阶段。

2002年8月20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乘坐专列驶入幅员辽阔的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始了他自2001年以来对俄罗斯的第二次访问。这次访问得以实现是由于俄朝双方从各自利益出发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从俄罗斯方面看,这次邀请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俄,其目的是通过强化与朝鲜的关系,进一步参与朝鲜半岛事务,以扩大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外交影响。同时俄罗斯希望作为美朝谈判的斡旋人为美国提供合作,以此换取美国对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支持。在日朝对话方面,俄也希望能发挥作用促进日朝关系改善,以换取日本增加对俄的投资。另外,俄罗斯还希望西伯利亚铁路与朝鲜半岛南北铁路早日连接,以架起一座从韩国釜山经朝鲜、俄罗斯直至欧洲的新的“欧亚铁路大陆桥”,从而带动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访俄目的则是重新确认朝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俄朝双方领导人会晤期间,商讨了有关贯通西伯利亚与朝鲜半岛之间铁路的计划、增进俄朝之间政治互信,确立双方定期会晤机制、加深经济合作等问题。俄朝两国的紧密接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整个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看,俄朝两国的再次紧密接触,有助于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局势的进一步缓和,有助于朝鲜与美、日、韩对话的继续推进,也有助于未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朝俄领导人的这次会晤对两国关系的深化发展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俄罗斯来说,增加了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而且使俄罗斯成功地充当了半岛局势的斡旋者,有利于其国际地位的提升,进而可以在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谋取更多的利益。而对于朝鲜而言,密切同俄罗斯的关系也符合朝鲜的国家利益,一方面有利于朝鲜寻求摆脱美、日所施加的政治和安全压力,另一方面“还会增加其在与美国谈判时讨价还价的筹码,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25)

普京第二任期内,俄罗斯在许多方面都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总体来说,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国家的声誉和总统的威信都有了很大提高。俄罗斯与朝韩两国都竭力保持着良好关系。对朝鲜而言,俄罗斯始终是其与日本和美国的困难关系中善意的伙伴和天然的调停人。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为了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2005年将一枚二战爱国勋章授给了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日。此举俄罗斯邀请金正日访问莫斯科同样引人注目,显示俄罗斯准备在朝鲜半岛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2006年8月9日,朝鲜驻俄罗斯大使馆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授勋仪式,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梅赞采夫代表俄罗斯政府,追授已故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及夫人金正淑“为胜利做出贡献”勋章。这具有特别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俄罗斯媒体认为,俄政府有意借颁发勋章这种形式追念俄朝两国的传统友谊,以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

普京任总统八年,俄罗斯内政和外交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外交方面,俄罗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按照“非意识形态化”和“务实”原则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全方位对外关系,强调俄外交的目标是要为国内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从俄罗斯对自身世界大国身份的认知与定位及对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到依托欧亚、面向欧美的外交战略布局,再到独联体一体化的外交战略优先选择,以及对能源和军事两大外交支柱和强国后盾的认识与“应用”,所有这些,都是普京给俄罗斯做出的外交贡献。普京以恢复俄罗斯在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作为其亚太外交的重要环节,这是进入新千年后俄罗斯大力加强对朝鲜外交力度的主要原因,深刻地表现了对俄罗斯大国地位衰退的逆反和拯救,十分鲜明地展现了俄罗斯的强国意识和民族复兴的目标。普京的对朝政策既是叶利钦执政后期调整对朝政策的继续,同时又有新的发展。普京执政以来,“通过与金正日三次会晤,使俄朝关系达到俄独立以来空前的密切程度,俄在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的传统影响力正在恢复和逐步加强,初步达到了《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中提出的‘确保俄平等参与解决朝鲜问题,同朝韩两国保持平等的关系’的目标”(26)。可见,普京政府执政时期,俄罗斯与朝鲜两国的关系有了新的突破性的进展。

(四)梅德韦杰夫上台后俄朝关系的进展

在2008年的上半年,俄罗斯顺利地完成了权力交班仪式,梅德韦杰夫众望所归的高票当选为新一任俄罗斯总统,成为继叶利钦和普京之后的第三位俄罗斯联邦总统。2008年7月15日,俄罗斯政府公布了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新构想》,这是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后颁布的第一份外交政策指导文件。

梅德韦杰夫批准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新构想》是在2000年普京《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的基础上,根据俄罗斯国内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及其对俄外交提出的任务和挑战修订而成的。在国内,俄罗斯总统选举实现了政权的平稳交接,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俄罗斯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良好的政治保证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国际上俄罗斯仍面临地缘政治和安全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北约拒绝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美国在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建立军事基地、在东欧建立反导系统、在独联体国家培植“颜色革命”。这些因素促使俄罗斯在一系列国际问题和地区政策上调整了立场和应对策略。

俄政治分析家认为,继承普京的政治路线,融入梅德韦杰夫的风格,是《俄罗斯对外政策新构想》的突出特点。《俄罗斯对外政策新构想》系统地阐述了一个较长时期内的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原则和优先方向,明确地传达了俄罗斯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制定国际议程、构建世界新秩序的抱负和恢复自身大国地位的信心。具有梅德韦杰夫色彩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新构想,与八年前普京担任俄总统时批准的外交政策构想相比,既有整体上的战略继承性,又包含着适时的策略调整。八年前通过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突出俄外交要以建立多极化的世界秩序为目标,而新的外交政策构想则强调要努力维护联合国的最高权威,在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协调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新的外交政策构想不再延续前面文件中多次使用的“大国”(great power)概念,而开始使用带有鲜明梅德韦杰夫色彩的“新俄罗斯”概念。该文件强调弱化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的作用,给外交政策赋予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扩大了俄罗斯未来要发展合作的国家的覆盖范围。相对于八年前普京的外交政策构想,该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发展所谓“三驾马车”(俄罗斯、中国、印度)以及“金砖四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被提及的合作伙伴还有俄罗斯在欧洲的主要能源进口国和俄罗斯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武器进口国(伊朗、土耳其、埃及、阿尔及利亚、沙特、叙利亚、利比亚和巴基斯坦)。在地区问题上,俄准备积极参与解决朝核问题。新构想还指出,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已经提升,不仅有能力参与落实国际议事日程,而且有能力参与制定这一日程。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表述证明,梅德韦杰夫领导的俄罗斯准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8年8月31日,梅德韦杰夫在接受国内三家电视台的访问时,阐述了外交政策的五项原则:第一项是维护国际法。俄罗斯承认,规定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二项是建设多极世界。梅德韦杰夫认为单极化是不能接受的。他说,俄罗斯不能接受由一国作出所有决定的世界格局,就连美国这样的大国也不能这样做,认为这种世界格局不稳定,面临各种冲突的威胁。第三项是不愿与任何一国对抗。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不打算与世隔绝,俄罗斯将尽可能地与欧洲、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第四项是保护俄罗斯公民的利益。梅德韦杰夫指出这是外交政策无可置疑的优先任务。他强调,俄罗斯还将保护国外俄罗斯企业的利益。第五项是重视对俄友好地区。梅德韦杰夫解释说,范围并不仅限于俄罗斯的邻国,正如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俄罗斯也有一些特别优待的地区。这些地区有俄罗斯的友邦,俄罗斯将悉心关注这些地区。

由上述《俄罗斯外交政策新构想》的出台和梅德韦杰夫外交政策五项原则的阐述,不难看出,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俄罗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立场更趋强硬;确保独联体传统势力范围仍然是梅德韦杰夫外交的优先方向,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为俄罗斯的重要外交财富;重视多边外交、发展务实性和全方位对外关系构成了梅德韦杰夫外交的鲜明特色。

在俄罗斯多方外交政策的图谱中,亚太地区具有日益增长的重要意义。而继续同半岛国家朝鲜发展外交关系自然成为梅德韦杰夫亚太外交的一部分。自从俄罗斯加入“六方会谈”,参与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以来,俄罗斯和朝鲜的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虽然朝鲜对俄罗斯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做出的1695和1718号决议(反对进行核试验)表示了不满,但并没有影响到两国的关系发展。俄罗斯将俄朝两国的关系定位为“睦邻友好关系”。2008年是朝鲜成立60周年,也是苏(俄)朝建交60周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朝鲜成立60周年纪念日当天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致贺电,祝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梅德韦杰夫在贺电中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俄朝两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共同开发了大量的合作项目。梅德韦杰夫说,两国传统的睦邻友好关系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相信两国关系将继续得到加强和发展,并为朝鲜半岛及全亚洲的和平、稳定与安全作出贡献。梅德韦杰夫强调,俄罗斯将继续为加强两国传统睦邻友好关系而努力,在所有领域大力发展双边关系。

改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2009年3月17日就苏联(俄罗斯)与朝鲜经济文化合作协议签署60周年向朝鲜内阁总理金英日致贺电说,俄罗斯愿与朝鲜发展政治和经济合作。根据俄政府新闻局的消息,普京在贺电中说,俄方高度评价与传统友好邻邦朝鲜的合作,并愿意扩大和加深两国间政治、经济、科学及文化交流,共同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普京说,两国于1949年签署的经济文化合作协议是双边关系中第一份国家间协议,为两国发展经济、文化和其他各领域平等互利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梅德韦杰夫主政后,俄朝双方的高层互访不断进行。2008年10月在“六方会谈”积极推进之时,朝鲜外相朴义春14日起程前往俄罗斯,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朴义春就任朝鲜外相后首次访问俄罗斯。朴义春10月15日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举行双边会谈,就增进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达成了协议。朝鲜与俄罗斯再度确认了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朝鲜还要求俄罗斯持续提供经济援助。会谈后,拉夫罗夫与朴义春共同签署了俄朝2009年至2010年交流计划。2009年4月23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乘专机抵达平壤,开始对朝鲜进行为期2天的访问。在访问期间,拉夫罗夫与朝鲜外务相朴义春举行了会谈,讨论俄罗斯与朝鲜的双边关系发展,以及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局势问题。朝鲜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代理委员长文在哲和拉夫罗夫在平壤签署了朝俄政府间2009年至2010年文化及科学交流计划书。2009年4月23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当天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了来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拉夫罗夫请金永南转交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一封亲笔信。2009年11月24日,俄罗斯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抵达平壤访问。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崔泰福在平壤与米罗诺夫举行会谈,就加强两国议会间友好合作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说,当天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同日,朝鲜内阁总理金英日会见了米罗诺夫。据俄塔社报道,米罗诺夫在动身访问朝鲜前说,议会外交将会在加强俄朝关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俄罗斯还重点援助朝鲜建设基础设施。如俄罗斯曾经帮助朝鲜修建高压输电线,帮助朝鲜改造陈旧老化的输电线路,并为朝鲜输送电力。朝鲜铁道相金勇三专程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计划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签署协议,建立一家俄朝合营公司。通过俄朝边境的铁路大动脉,俄罗斯与朝鲜半岛的经贸往来将会越来越紧密。若俄罗斯成功吸引韩国投资该铁路,铁路运营后,俄罗斯、朝鲜、韩国三方都将从中获利。在资源开发方面,俄罗斯也加强了同朝鲜的联系。在第十一次俄朝林产业委员会会议上,两国就木材加工合作议案达成一致。双方协议在2008年使阿穆尔地区的用材生产增加到72万立方米,不久的将来扩大到100万立方米。朝鲜将为这项合作输送2000多名工人,俄罗斯则负责提供森林资源、器材及技术指导。

二、朝核问题与俄朝关系

(一)朝核问题的由来

要全面分析研究俄朝关系,就不能不提到朝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1994年10月,朝美在日内瓦签订《朝美核框架协议》,朝鲜冻结其核设施,美国牵头成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负责为朝鲜建造轻水反应堆并提供重油,以弥补朝鲜停止核能计划造成的电力损失。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后,美国宣布朝鲜“已承认”铀浓缩计划,并指控朝鲜正在开发核武器。朝鲜则表示,朝鲜有权开发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同年12月,美国以朝鲜违反《朝美核框架协议》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随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上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朝鲜表示无意开发核武器。朝鲜核危机正式爆发。

为使朝核问题和平解决,中国政府积极斡旋,于2003年4月促成由中国、朝鲜和美国参加的朝核问题三方会谈。为了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积极进行多方斡旋,促成首轮由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组成的六方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并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2007年2月13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同年7月,朝鲜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2007年10月,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通过《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根据这一文件,美国和朝鲜同意继续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向实现建立全面外交关系迈进。11月,朝鲜开始对宁边三个核设施实行“去功能化”。后因朝美在核计划申报问题上产生分歧,文件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截至2008年6月,六方会谈已进行到第六轮。2009年5月25日,朝鲜再次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满和广泛关注。

朝鲜半岛自朝鲜战争以来一直存在着军事对峙,朝核问题实际上是冷战对抗的延续。朝鲜指控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美国则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核问题的僵局在于:朝鲜希望与美国直接对话,而美国则倾向于多边外交施压;朝鲜希望美国采取主动,给予安全保证,美国则希望朝鲜先行放弃发展核武器计划。朝鲜认为,朝鲜核问题是由美国敌视朝鲜政策造成的,要解决核问题首先需美国转变对朝政策。朝鲜重申,只要美国不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也就不能放弃核遏制力。为解决问题,朝鲜一直要求与美国进行直接对话,并多次提议与美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美国则要求朝鲜先行放弃核计划,并坚持认为处理朝核问题的恰当方式是通过多边对话。

(二)朝核问题对俄朝关系的影响

朝鲜与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彼此相连,朝鲜核问题能否妥善解决首先关系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问题。具体来说,如果朝鲜成为有核国家,那么将会对俄罗斯的东部安全造成很大的潜在威胁。出于战略平衡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东北亚其他无核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甚至连中国的台湾地区都有可能试图效仿研制核武器以增强各自的防卫力量,这必会导致亚洲的军备竞赛。而且一旦爆发东北亚地区的核武器冲突,俄罗斯自身的国家安全将难以避免地遭受损害。同时,随着朝鲜核问题的不断升级,俨然已成为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而且朝鲜核问题涉及美国、日本等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国的利益,俄罗斯要重新恢复其在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需要借助对朝鲜核危机进行国际斡旋调停的机会,通过与其他大国的斡旋与协调参与国际事务,争得在朝鲜半岛的话语权,提高其大国影响力,展现其大国风范。所以说,朝核问题事关东北亚安全,也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

朝鲜核危机为俄罗斯搭建了一个难得的展示其大国地位的外交舞台,俄罗斯已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特殊角色。从20世纪90年代朝核问题凸现以来,俄罗斯一直对其予以充分的关注。2002年新一轮朝核危机出现以后,俄罗斯立即表现出了极大的外交热情,包括普京在内的俄政府高官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俄罗斯的立场。六方会谈之前,俄罗斯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活动,先后同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就此进行了外交磋商。从2003年8月开始,俄罗斯参加了全部四轮六方会谈,并充分利用了这一多边国际协调机制,发挥了其重要的建设性作用。2005年9月19日,参加第四轮北京六方会谈的俄罗斯代表团团长阿列克谢耶夫在会谈结束后对媒体解释,如果朝鲜不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俄罗斯不可能向其提供能源援助。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爆。当日,俄罗斯方面表示应该立即号召六方会谈中的五国,就这一问题展开紧急磋商,以统一各国立场。2007年1月30日,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表新闻公报,称韩俄两国外长达成共识,两国定于2月8日举行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中紧密合作,推动各方为解决朝核问题达成实质性的协议。(27)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召开前夕,俄罗斯上议院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马尔格罗夫表示,如果朝鲜放弃核计划,俄罗斯可以免除朝鲜欠俄罗斯的债务。俄罗斯方面曾表示,作为六方会谈的参会国和中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国家,俄罗斯曾经积极参与,现在和将来也会积极参与六方会谈。2007年7月1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证实,朝鲜已在14日关闭了宁边核设施。与此同时,朝鲜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对此进行监督。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卡梅宁15日在莫斯科向媒体表示,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是解决朝核问题的一个积极因素。2009年4月,朝鲜驱逐了所有国际核检查人员,并宣布重启核设施,退出六方会谈。一周以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抵达朝鲜,这是自朝鲜宣布将抵制六方会谈后的首次高端访问朝鲜。

朝鲜在2006年10月9日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后,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2009年5月25日朝鲜再次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并发表新闻公报称,朝鲜的核试验将对保卫国家和民族自主权,保证朝鲜半岛及周边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消息一经发出,立即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呼吁朝鲜在维护地区稳定和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度等方面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声明说,朝鲜的核试验沉重打击了国际社会加强核不扩散制度的努力,破坏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确定的禁止类似试验的国际准则。声明说,俄罗斯的出发点是朝鲜半岛核问题只能在六方会谈范围内解决。俄外交部官方网站刊登的声明说,朝鲜的行为使东北亚紧张局势升级,威胁到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指出俄罗斯方面承认朝鲜的合理担忧,但认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可以确保其安全。俄罗斯地区发展部26日说,原定于5月28日至29日在平壤举行的俄朝两国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将无限期推迟。俄朝两国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67年的苏朝经济和科技问题磋商委员会。俄朝两国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6年在平壤举行。俄地区发展部没有说明推迟会议的原因,但这一决定在朝鲜25日进行核试验后作出,其针对性是很显然的。

众所周知,朝鲜核问题的产生是美苏冷战的产物。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上苏联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作为核技术输出国的俄罗斯,最能了解或评估朝鲜核计划的进展情况。朝鲜核能研究的开展得益于苏联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援助。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了其核能研究。1962年又在苏联的援助下在宁边成立了原子能研究所,1965年从苏联引进用于研究的原子能反应堆,苏联还帮助朝鲜培训了一批核技术人才,从而使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经过近30年的努力,到20世纪90年代初,朝鲜已经基本建成了从铀矿开采到核废物处理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其次,俄罗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历史上对朝鲜半岛事务具有传统影响力,而且有着与朝鲜半岛接壤这一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这些优势因素决定了俄罗斯在未来朝核问题的解决中将担当重要的责任,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解决朝核问题难以回避俄罗斯的参与,而且它也成了俄罗斯与中、美、日等国就此问题讨价还价的有力筹码。未来随着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更加灵活与务实,俄罗斯在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对未来俄朝关系发展的思考

世纪之交,俄朝两国确立了新型国家关系的原则和基础,建立了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友好合作的国家关系。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俄朝两国都努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次的双边合作、对话与交流。但是,诸多因于俄朝两国和国际社会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影响因素,正在并将继续制约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俄朝两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滞后的经贸合作影响两国关系的深远发展。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贸关系越来越成为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内容,成为连接国家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与朝鲜间的经济关系曾一度陷入低潮,双边贸易额逐年下降。按照俄经济发展部所公布的数字,俄罗斯与朝鲜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到2001年只有1.15亿美元,比1991年下降了80%。朝鲜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和韩国,俄朝经贸合作远远落后于这两个国家。无论从地缘政治利益,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俄朝双方都应该重视双边的经济合作。普京执政后,十分重视改善和加强与朝鲜的经贸关系,但俄朝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近年来依然缓慢,并且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俄罗斯经济正处于转轨期,面临很多不稳定因素,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再加上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俄罗斯国内经济面临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对朝鲜的投资难有大的进展。在俄朝关系发展中,俄罗斯对朝鲜的经济投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资金短缺影响投资的追加,进而影响两国的合作关系。朝鲜经济状况亦不容乐观,特别是俄方要求实行现汇结算的贸易方式,是俄朝经贸关系发展的严重障碍。

朝鲜对俄债务清还问题是摆在两国面前的一大难题。朝鲜对俄的债务是前苏联时代的遗产,作为两国之间特殊“政治关系”的证据一直搁置在那里。在俄朝政府间委员会俄方会议资料中提到,朝鲜欠俄罗斯的债务总额达到88亿美元。这些债款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苏联借给朝鲜主要用来建设发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当时苏联借出的债款总数目达到38亿卢布,但由于多年来利息和汇率的变化,所以双方对在折合成美元后的总数目上也存在着分歧。俄方按现行汇率来折算,认为债务总额有80多亿美元;但朝鲜方面坚持认为,所欠债务由于在苏联解体后汇率和利率的急剧变动,不能按当前的行市换算。朝方计算的债务总额在50亿至60亿美元。由于缺乏相应的协议,这已成为阻碍俄朝之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对于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很不利的,对双边关系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俄罗斯方面在2002年金正日访俄前夕曾经指出,债务问题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并反复表示,必须确定债务的数额、偿还方式和偿还期限。而朝鲜方面曾提出由俄罗斯提供新的贷款以便对苏联时期技术援建的四个火电站、冶金厂和石油加工厂进行改造和现代化。但俄罗斯坚持必须首先解决债务问题,这显然已成为制约俄朝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06年年底的债务协商会议上,这个问题迎来了转机。俄罗斯外贸银行与朝鲜贸易银行考虑到利息与汇率的变动幅度,决定将全部债务定为80亿美元。2006年12月17日至22日举行的债务协商会议上,对俄减免朝债务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俄罗斯政府已经原则同意免去朝鲜所欠80%的债务,大约64亿美元,旨在通过经济优惠措施鼓励朝鲜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而此事的具体细节朝俄两国仍需通过外交途径进行磋商。朝鲜要求减免所有债务,俄罗斯则强调要有一定的回报。但问题是,即使俄罗斯减免部分债务,朝鲜要偿还剩余债务也十分困难,因此朝鲜强烈要求减免所有债务。两国在这一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债务问题的解决将为俄罗斯更加有效、具体地研究在经济和能源方面向朝鲜提供额外援助创造更多的机会。俄朝双方要想进一步深入发展双边友好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朝鲜半岛周边大国为维持和扩大对朝鲜半岛事务的影响力,相继调整了各自的政策。美国出于维护其在全球及东亚霸权利益的考虑,不断对其全球与东亚战略进行调整。朝鲜半岛基于突出的战略地位与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成为美国实施其全球与东亚战略的重要支点。朝韩首脑会晤后,美国重新审视和修改其原有的对朝鲜半岛所持的强硬的军事立场和态度,逐步扩大与朝鲜的接触。尤其在朝美核框架协议签署后,美国更是着力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力促朝鲜半岛能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式演变。日本对外政策的目标是确保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日本谋求同时与朝鲜半岛南北方保持与发展关系,日本以与朝鲜和韩国的交叉外交手段,通过参与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和全世界所关注的朝鲜核危机问题的解决,欲增强日本在朝鲜半岛事务上的发言权,以期作为实现其“政治大国”的重要表现。同时,日本要利用朝鲜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扩大经济实力,并利用它作为“桥头堡”向中国东北、俄罗斯西伯利亚乃至蒙古扩展,以便最终在该地区形成以日为主导的东北亚经济圈。美国、日本等大国对朝鲜的关注以及美朝、日朝关系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未来俄朝关系的发展。

对于俄朝关系来说,如何从友好关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新基础。俄罗斯不断增进同朝鲜的友好合作,不仅可以增强俄对朝鲜半岛事务的发言权,更能够提高俄罗斯在整个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战略性地位,提升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所能发挥的广泛影响。俄罗斯作为世界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以及拥有巨大崛起潜力的经济大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分量不言而喻。俄罗斯对朝外交的走向,不仅与俄朝友好睦邻合作关系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而且事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与美苏争霸的国际大背景,苏朝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苏联也以支持朝鲜作为其远东战略前沿的方式,确立了其在朝鲜半岛的主角地位。冷战后,俄罗斯与朝鲜的关系渐趋冷淡乃至恶化,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对半岛的影响力也一度下降。普京执政以来,实行东西方并举又有所侧重的全方位外交,大幅度调整了俄罗斯的远东政策,使其与朝鲜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梅德韦杰夫总统领导下的俄罗斯外交表现出很大的活力,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其自身实力的提高和新的更具吸引力与实用性的半岛政策的出台,在朝鲜半岛问题未来的解决过程中,俄罗斯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因此,发展并加强俄朝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有利于半岛的长期和平与稳定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俄朝关系达到最终和解并向良性方向发展仍需要双方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深入发展两国关系,俄朝两国政府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共同努力:双方都应该重视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加强双边经济合作,积极推进经贸关系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并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应该说俄罗斯与朝鲜的经济合作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双方拥有不小的合作潜力,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俄朝双方还应注意协调与其他大国在朝鲜半岛地区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应加强与中国在东北亚问题上的对话与交流。

(毕盼盼 供稿)

【注释】

(1)[美]兹·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2)潘德礼:《俄罗斯十年——政治·经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668页。

(3)张树华:《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79页。

(4)李健、刘国:《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评析》,《当代韩国》2007年夏季号。

(5)李健、刘国:《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评析》,《当代韩国》2007年夏季号。

(6)冯绍雷、相蓝欣:《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3页。

(7)徐魁:《苏联概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73页。

(8)汪权:《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政策的调整》,《当代亚太》2002年第1期。

(9)陈峰君:《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04页。

(10)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373页。

(11)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05页。

(12)冯绍雷、相蓝欣:《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13)冯绍雷、相蓝欣:《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6页。

(14)冯绍雷、相蓝欣:《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15)吴迪:《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演变及其前景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李健、刘国:《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评析》,《当代韩国》2007年夏季号。

(17)李健、刘国:《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评析》,《当代韩国》2007年夏季号。

(18)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377页。

(19)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376页。

(20)潘广辉:《冷战后的俄罗斯与朝鲜半岛》,《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4期。

(21)潘广辉:《冷战后的俄罗斯与朝鲜半岛》,《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4期。

(22)[俄]弗拉基米尔·库扎里:《东方的经验》,[俄]《红旗报》2000年7月18日。转引自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23)刘清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朝鲜半岛政策与朝核立场》,《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1期。

(24)参见吴迪《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演变及其前景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5)冯绍雷、相蓝欣:《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4页。

(26)[俄]伊·伊万诺夫著,陈凤翔等译:《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

(27)参见袁胜育等著《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2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