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革命研究大纲
产业革命是产业的质的飞跃,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产业革命的研究是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对产业革命的研究至今仍然极不全面、系统、深入,分别研究历次产业革命的论著很多,从整体上综合研究产业革命的论著太少。为了促进这一重大课题的探讨,这里特按照依次由产业革命的内涵、条件、历程(含历次产业革命的背景、内容、特点)、作用、规律等部分构成的理论框架,提出一个产业革命研究大纲和相应的基本观点,以抛砖引玉,充实和完善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一、产业革命的概念
1.产业革命的内涵
产业革命是指产业及其各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其内容包括单个产业和产业总体的根本性变化,具体来说主要是旧产业的衰退、新产业的形成、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基础的根本性变革。产业革命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产业革命是一般而言的产业的根本质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发生过三次产业革命,狭义产业革命专指第一次产业革命。由于产业革命是在工业化的进程开始时才出现的,最早的产业革命是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小生产、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演变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所以狭义的产业革命又称为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不仅是产业的根本质变,而且是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先导,并会引起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形式的根本性变革的经济技术革命。
2.产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产业革命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的,只是在具备一些必要条件的特定的时期内才可能发生。以往产业革命的实践表明,产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
(1)科学技术必须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及其各个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尤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要提高一个层次,没有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产业革命的历程证明,产业革命必然伴随着科技革命,与三次产业革命相对应,也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而且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正是由于以经典力学、微积分的形成和发展、“化学革命”、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才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也是由于以电磁学的创立、电机、内燃机、炼钢法的发明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才导致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还是由于以“物理学革命”、原子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的创立、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遗传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明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三次产业革命才有可能形成。
(2)必须积累相当数量的资本。产业革命是产业的巨变,意味着新的产业要诞生,产业结构和布局要大调整;产业革命也是生产技术革命,意味着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采用,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改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资本积累,产业革命只能是无米之炊。
(3)市场经济必须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新兴产业和实现根本性变革的产业的产品具有大量潜在的市场需求,是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采用的前提条件,而且需要大量生产要素由传统产业流向新兴的或经过根本变革的产业,这又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调节作用,清除投资和贸易的种种障碍。这些要求只有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才可能更好地得到满足。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产业革命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产业革命最先发生的国家更是如此。
(4)至少必须初步形成自主企业制度和企业家队伍。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产业革命要靠企业和企业家的行动去实现;产业革命也是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以企业的创新为基础,企业的创新首先是企业家的创新。企业要形成创新机制,推进产业革命,必须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企业家经营。“企业家是产业革命的英雄、变革的伟大代表”,是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必须“使企业家们得以不受限制投资的垄断倾向所限而自由地扩大投资”。[88]所以,自主企业制度和企业家的存在,也是产业革命的重要条件。
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产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并不完全相同,除了上述4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之外,还可能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而且上述基本条件的具体内容也不一定完全一样。产业革命往往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发生,然后再向其他国家扩散,产业革命扩散并不一定必须完全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充分具备上述基本条件,产业革命扩散的成效会更大。比如,苏联在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在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情况下,用20年时间完成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任务,并不完全具备上述4个基本条件,但是苏联并不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源地,而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扩散地,并且沙皇俄国在重工业和电气化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
二、产业革命的历程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人类社会先后发生过三次产业革命。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渐进的,都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期。确定每一次产业革命发生的年代和持续的时间,都是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为标准,一般不包括产业革命向其他国家扩散的时间。因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状况极不平衡,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国家连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任务都没有完成。每一次产业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政治条件都不完全相同,具体内容也不一样,都会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和产品,存在不同的特点。
1.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
(1)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条件。第一次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轻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根本性变革,是18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发生的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转变的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兴起,随后在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展开,主要是因为:
①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扩大。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西欧国家扩大贸易和追求黄金的海外探险热潮中,葡萄牙人伽马绕过非洲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一系列的地理大发现,对西欧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使得世界市场骤然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直接引起残酷的海外殖民掠夺,形成西欧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带来巨额的廉价的黄金流入,引发欧洲的“价格革命”,导致物价飞涨,使得手工工场场主和商人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一切促使商业、航海业和工场手工业空前高涨,为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②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西欧工场手工业到18世纪已经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更是使得分工和专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劳动工具逐步改进,技术不断进步,培养出一批技能熟练的工人,为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批具有冒险精神和创新观念的企业主——最早的企业家,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制度向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演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③资产阶级革命和“圈地运动”。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对外实行大规模殖民扩张,保护和发展对外贸易,对内扫清封建割据、等级特权、人身依附农奴制等障碍,加剧“圈地运动”,促使小农经济破产,奖励和保护科学技术发明,为产业革命提供有利的政治条件和大批拥有人身自由而且“自由得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也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也为产业革命的兴起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
④资本的原始积累完成。通过“圈地运动”对农民的剥夺,形成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和大租佃农场主,积聚了数量庞大的资产;通过对手工业工人的长期残酷的剥削,工场主攫取了大量的利润;通过“血与火”的海外殖民掠夺,一部分欧美国家更是积累了巨额的原始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89]18世纪中叶的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必要的资本。
⑤科学研究的巨大进展。16~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和大发展的年代。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是欧洲教会统治下的漫长中世纪,是黑暗、愚昧、科学技术发展几乎停滞的1000年。黑暗必然走向光明,第一次科学革命终于在16世纪发生。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研究的基础上,将力学三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综合起来,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波义耳的化学元素概念和拉瓦锡的燃烧理论,把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化学革命”;费尔马和笛卡儿创立了解析几何,以莱布尼茨和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创造了微积分。这些都为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为机器大生产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在上述这样的历史背景、经济、技术和政治条件下,第一次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随后在美、法、德等国发生和完成。
(2)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过程和内容。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的机械化。由于棉纺织业是英国18世纪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幼弱产业,面临本国处于垄断优势地位的毛纺织业和国外棉纺织业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技术革新。1733年英国钟表匠约翰·开伊发明了飞梭,1764年织工兼工匠哈格利夫斯发明了新型的珍妮纺纱机,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纺织机最初以手动、水力和风车作动力,受到自然条件等限制,不能满足需要,急需提供新的动力机械。英国工匠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蒸汽机,纺织机转向以蒸汽为动力,引起了能源革命,燃料由木柴转向煤炭。
纺织机和蒸汽机是“机器时代”的象征,但只有“创造机器的机器——工作母机”的生产发展才是“机器时代”的基础,亨利·莫兹利和约瑟夫·布拉默发明的车床,标志着机械制造业的诞生。工作机、动力机和工作母机的生产和使用,扩大了对重要原材料铁的需要。“德比一家积三代之努力”发明的炼焦法,使铸铁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制铁业也迅速扩大。海外棉花的大量进口、煤炭和铸铁的运输及其他物流的扩大,伴随着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引起了轮船和铁路业的发展。1807年美国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制造出第一艘成功航行的轮船,标志着蒸汽动力船取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1814年英国发明家史蒂芬逊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造成了第一辆实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公共交通用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机械工业和制铁工业的兴旺。各产业部门广泛采用蒸汽机作动力,制铁工业应用焦炭冶炼法,则带来了煤炭业的蓬勃发展。制酸、制碱方法的发明,合成染料、香料、杀虫剂、解毒剂和化学肥料的制造,使化学工业兴起。各类产业的开拓和发展,极大地增加了资本的需求和流动,又推动了银行的扩张、证券业的形成和发展。物流、资金流和世界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以轮船,火车和电报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新型通讯业的兴起。
第一次产业革命,就是这样主要通过各种机械的发明、使用和改进的推动作用,在各种产业的互相关联、相互带动和生产技术革命、运输革命、通讯革命、能源革命和金融创新的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中,逐步展开和完成,使产业发展由手工技术时代进入机械化时代,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变化,形成了由以纺织业为主的消费资料部门,以普通机械和运输机械(火车、轮船)为主的劳动资料部门,以制铁业为主的原材料部门,以煤炭业为主的能源部门,以铁路、海运为主的运输部门,以电报、邮轮、火车为主要手段的通讯部门构成的工业部门格局。
(3)第一次产业革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第一次产业革命是实现蒸汽化、机械化的产业革命。纺织机、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采用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社会生产的蒸汽化、机械化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作用,人类社会才由手工技术时代进入机械化时代,使得社会生产由长期依靠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转向蒸汽动力,由手工生产转向机器大生产。
②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以英国为中心的产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和完成,新型纺织机、蒸汽机等标志性技术和产品,首先在英国诞生;由手工工场制度向机器工厂制度的转变,首先在英国实现;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首先在英国形成,英国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
③第一次产业革命是由纺织业开始逐步向重工业推进的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以轻纺工业发展为核心展开,首先是实现纺织业的机械化,然后引起机械制造业的形成和发展,再带动制铁业和煤炭业的兴旺,同时推进蒸汽轮船和铁路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一般都是从纺织工业开始,再扩展到其他轻工业,然后发展到重工业。
④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社会进入工业经济社会的产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革命。工业革命的过程也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发展必然使大批农民变为工人,工业生产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决定企业必然向城市集中,形成城市化的趋势,农民在变为工人的同时也成为市民。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才使得人类社会由漫长落后的农业经济社会开始向发达繁荣的工业经济社会过渡,不仅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而且使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逐步在全世界普及。
⑤第一次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革命。工业革命用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制度取代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创造出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得多的社会生产力,形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825年在英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并且周期性地出现,表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还需进一步变革和发展。
2.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1)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条件。第二次产业革命是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根本性变革,是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生在美、德、英、法等国的产业革命。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仍然是发生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革命,带来的是发达的工业化,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深化,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也是工业革命。我们觉得为了与第一次产业革命相区别,还是不把第二次产业革命也称为工业革命为好。
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发生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其内容主要有:电磁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力传输技术的发明;电话的发明,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创造;提炼煤油和石油技术的创造,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机械制造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汽车、飞机的发明;炼钢技术的创造,平炉、转炉炼钢法的发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丰硕成果,既为第二次产业革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科学技术条件,又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
②工业革命深化的客观要求。第一次产业革命虽然实现了产业的根本性变革,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蒸汽机热效率低、笨重、操作不方便、运行不完全、易爆炸,其作用存在很大局限性,非常需要发明新的动力机械;以煤炭作能源,太单一、体积大、热值低、污染重,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迫切要求开发新能源;铁制的机器强度不够、韧性缺乏、易破碎、不耐久,特别需要研制新型材料;以轮船、火车、电报为主要手段的通讯业,无法快速传递大量信息,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通讯技术创新。这些都需要进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为新的产业革命提供了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积累了充足的资本,为新的产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有利条件。
③国家干预的影响。从19世纪后30年开始到20世纪前40年,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趋尖锐,垄断的特征十分明显,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出现,甚至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的空前大危机;西方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战争连绵不断,以至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完全靠市场机制已经无法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难以维持社会稳定,西方国家纷纷实行程度不同的国家干预。而且,产业的变化和发展往往受到备战和战争的严重影响,比如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军事工业的发展都会影响产业的构成和变化。这些情况对新的产业革命,既可能发挥促进作用,也可能形成障碍。
(2)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内容。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许多产业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与电力产业和电器制造业的兴起。能源动力部门的革命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最主要的内容,第二次产业革命又是从能源动力部门的革命开始的,“电气化”则是能源动力革命的核心。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伏打电池”,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制作出直流电动机模型,1832年法国皮克西兄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1834年英国仪器制造商克拉克制成第一台商用直流发电机,1880年前后开始修建中心发电站,1890年以后水力发电站出现。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改进,工业的动力机械迅速完成了由蒸汽机向电动机的转换,产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引起了制造业、运输业、化学工业、通讯业等各个产业部门的巨大变化。以发电、输电、配电三大环节为主要内容的电力产业形成,生产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灯泡、电风扇、电话、电工仪表等的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电动、电镀、电解、电焊、电热、电火花加工等新工艺先后出现,光电、声电、半导体、自动控制等新技术逐步产生,使整个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电气化”时代。
②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与机械制造业变革。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既是能源动力革命的重要内容,又引起机械制造业的巨大变化。1872年德国工程师斯托兹第一个制造出具有现代特征的燃气轮机,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研制成功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第一台汽油机,1892年德国机械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机。内燃机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很快在许多领域取代蒸汽机,成为更为重要的动力机械,导致汽车制造业的兴起,推动了飞机制造业的发展,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业的内燃机车、轮船,农业的拖拉机、收割机,军事的坦克、战车、军舰、潜艇、战斗机,以及发电、排灌、工程机械、矿业机械等许多方面,带来机械制造业的革命性变革。
③石油提炼与石油工业的形成。能源由煤炭向石油的发展,也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燃机的广泛运用,使得从煤炭中提炼煤焦油、生产煤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寻找新的液化能源。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掌握石油分馏提炼技术,1859年8月世界第一口用钻机打的油井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溪”喷油,开采和提炼石油的石油工业兴起。发电要靠煤炭和石油,内燃机更是离不开石油,电气化、内燃化都要以石油化为基础,石油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源。石油工业的发展导致“石油化”时代的到来,并且为石油化学工业——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新的炼钢法与钢铁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叶,随着铁路、轮船、车床、武器等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钢铁,铸铁的性能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推动了新炼钢法的产生。1856年英国工程师首创转炉炼钢新技术,1864年德国西门子和法国的马丁发明平炉炼钢法,极大地促进了钢铁生产的发展,1865~1870年世界钢产量增加70%,钢铁工业成为支柱产业,钢铁成了机械制造的主要原材料,可以说机械化也是“钢铁化”。
⑤电话和无线电通讯与通讯业的革命。信息传输和交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深化、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新的通讯技术和手段,实现远距离、高速度、大规模的信息传输。在电报发明之后,1876年美国的贝尔和华生制成了最早的实用电话,1896年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在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收发表演,1900~1901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和雷波金创制出了无线电话接收机。正是这些发明创造,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讯技术的革命,形成了新型的通讯产业。
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通过电力、机械制造、钢铁、石油、通讯等产业部门的兴起和发展,使产业发展进入电气化、石油化、钢铁化的新阶段。再次使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新格局。
(3)第二次产业革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实现电气化、石油化和钢铁化的产业革命。电力和电器、内燃机、新炼钢法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社会生产的电气化、石油化、钢铁化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作用,能源才由煤炭发展到石油,动力机械才由蒸汽机发展到电动机和内燃机,机械制造的原材料才由木柴、铸铁发展到钢材,通讯技术和手段才由普通交通工具传送发展到有线和无线电通讯,交通工具才由火车、轮船发展到汽车、飞机。
②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在几个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同时发生的产业革命。如果说第一次产业革命在几个主要发生地还有先后之分的话,第二次产业革命几乎是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同时兴起。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高度发展,交通和通讯的日益发达,再加上这些国家较好的工业基础。
③第二次产业革命是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产业革命。如果说第一次产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纺工业的话,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重点是电力产业、机械制造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通讯业等部门的兴起和发展,这些基本上都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都属于重工业,并且日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变成以重工业为主导。由于轻纺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第二次产业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演进。
3.第三次产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今)
(1)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条件。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取代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根本性变革,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并且仍在继续的、主要在发达国家首先发生的、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时代演进的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后期,第三次科学革命开始发生。相对论、量子理论、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等相继诞生,完成了物理学的伟大革命;高分子化学的创立,也使化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核酸、蛋白质结构、遗传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创建和发展,则实现了生物学的革命;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第三次科学革命,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比如:核物理的研究实现了核爆炸,建成了核反应堆,促成了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电子运动规律、电磁辐射的研究,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巨大发展;电子学、数理逻辑、电磁和机械技术的综合作用,诞生了电子计算机;高分子化学带来了合成材料新技术和新产业;分子生物学直接引发了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更是差不多集中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成果。
②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基础和不足。第二次产业革命虽然实现了社会生产的电气化、石油化、钢铁化和通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比如:重工业的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要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换代,发展节能降耗技术、环保技术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的稀缺性,使经济增长受到限制,传统能源出现危机,必须开发更为丰富、清洁性能更好的新能源、新材料;陆地的资源已经消耗巨大,需要更多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地球的空间有限,人类还需要在太空中去寻求新的生存空间,要求大力发展宇航技术和产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并不能消除高温、高压、高空、高速度、剧毒对人们的威胁,还需要进一步实现自动化,甚至“无人化”;通过两次产业革命,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能力已经特别强大,劳动生产率也大幅度提高,需要更多地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各种服务行业,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这些都要求进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且,第二次产业革命还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新的产业革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③国际竞争的强烈影响。第二次产业革命不仅促进了国内生产的集中、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且推动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加剧国与国之间、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极大地激发各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引发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④国家干预的作用和军备竞赛的刺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战后美苏争霸的冷战,引发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美欧国家和苏联都运用政府的力量,投入庞大的经费,进行原子弹、氢弹、火箭、导弹、作战飞机、航空母舰、间谍卫星等先进武器的研究和制造,开展为了军事目的的科学技术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制造技术等的发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资多、风险大、见效慢,私人企业一般无力也不愿从事,往往主要由政府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直接投资或支持、扶植高新技术的发展。比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法国和欧盟的“尤里卡”计划等,都对第三次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发挥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环境保护、海洋开发利用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2)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内容。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内容更为广泛、丰富和深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原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原子能工业等新能源产业。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揭开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序幕。1942年12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在物理学家费米领导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20世纪50年代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纷纷先后建立核电站,核潜艇、核动力航空母舰先后下水,掀起了开发利用原子能的高潮,形成新兴的原子能产业。现在,核电在各国电力生产中已占相当大的比重,有的国家如法国1985年核电就达到了全部发电量的64.8%,2001年提高到78%。而且,能够使“海水变石油”的受控热核聚变能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将给人类带来更丰富、更清洁的能源。在原子能开发利用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产业也在加速发展。
②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改进和广泛应用,以通讯卫星、无线电话、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传真机、Email为标志的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网、电信网、传媒网及三网互联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技术诞生,生产、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和运用信息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形成,与这些技术相关的产业兴起和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最主要的内容。1945年底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标志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计算机时代,是人类智力解放道路上的重大里程碑。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带来机器人、“无人工厂”的出现,使社会生产由机械化、电气化走向自动化、电子化。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录像机、复印机等现代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实现了网上交流、网上通讯、网上查询、网上贸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增长最快的新的主导产业。
③空间技术与宇航工业。空间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制造业产生,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苏联上天;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宙飞船上天,成功进行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实现“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表明人类宇宙航行时代的开始; 1971年苏联的空间站送入航行轨道;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人类的空间飞行进入一个新阶段。
④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与各种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第三次产业革命在许多领域发生,除上述领域之外,还有: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合成材料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的突飞猛进,激光技术、纳米技术、超导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光导纤维、纳米材料、特种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制造,人工合成蛋白质、基因农产品、克隆动植物、生物医药的发明和生产,等等。
⑤第三次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二次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大幅度下降,需要流向别的产业就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和各种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推动了第三次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保险业、商业、会计、教育、交通和通讯服务、旅游业、法律、各种生活服务等第三次产业的发展,也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已经达到70%左右。
(3)第三次产业革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的产业革命。电子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最主要的标志。如果说机械化、蒸汽化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电气化、石油化、钢铁化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则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
②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广度、深度空前的产业革命。由第三次科技革命引发的第三次产业革命,领域十分宽广、深入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从新能源、新材料到机械电子化、自动化;从太空、海洋到生命科学领域;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空间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太阳能开发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合成材料技术到电子计算机产业、信息产业、宇航工业、原子能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光纤制造业、生物制药产业,等等,形成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新技术群和新产业群。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领域之广阔、研究之深入、变化之巨大、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
③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引起产业结构再次优化升级的革命。首先,第三次产业革命促使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取代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并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提高产业总体的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其次,第三次产业革命使得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加速发展,成为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类型;最后,第三次产业革命不仅使物质生产部门的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而且导致产业结构总体也以第一、二次产业为主体转变为以第三次产业为主体,第三次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比重最大的产业。
④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主要在发达国家兴起并且还未完成的产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已经实现发达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纷纷兴起第三次产业革命。虽然苏联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其发展是畸形的,偏重于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和军事工业的发展。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信息化、网络化正在推进之中,自动化还没有广泛地实现,能源革命也没有完成,石油和电力依然是能源的主体,海洋的开发刚刚开始,生命的奥秘还没有完全揭开,宇宙航行更是任重道远。这一切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仍将继续进行。
三、产业革命的作用
产业革命对产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会产生巨大的决定性的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革命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产业革命则是产业发展的推进器。产业革命以科技革命为先导,导致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落后产业的消亡或改造,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带来一次产业总体规模的大扩张、产业技术基础的大变革、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大提高、产业的大发展,使单个产业和产业总体的面貌都焕然一新。
2.产业革命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产业高效发展的实质是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要求提高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产业革命能够使产业的技术基础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促进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一个档次,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是实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3.产业革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产业发展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产业的发展,也就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创新的作用要通过产业革命来体现,制度创新的作用只有引起产业的优化才能真正实现。因此,产业革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其作用不亚于技术革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转换。产业革命会引起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向机械化,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电气化,第三次产业革命将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迈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
四、产业革命的规律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三次产业革命,通过对这三次产业革命的分析,可以发现产业革命具有以下规律性或共同特征:
1.科技革命导致产业革命的规律
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践都表明,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前提。首先发生的是科学革命,然后是技术革命,进而引发的是产业革命,没有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不可能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等到科技革命完成之后再发生产业革命,而是科技革命起步之后,产业革命才可能兴起,并且伴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化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相辅相成。
2.产业革命在部分国家首先发生的规律
各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也不一样,社会制度环境也有差别,产业革命不可能同时在所有的国家发生,一般是首先在经济技术最先进、各方面条件更优越的国家兴起和完成。而且,如果产业革命必要的条件不具备,甚至连一次产业革命的任务都可能不能完成,更不谈三次产业革命。当今世界上就有国家连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任务都没有完成,至今还没有实现工业化。
3.产业革命具有扩散、辐射、示范、加速效应的规律
产业革命首先在部分先进国家发生的规律,并不意味着后进国家永远不可能赶上先进国家。因为,产业革命还具有扩散效应、辐射效应、示范效应和加速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国家产业革命形成的新技术和新产业,能够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可以很快向别的国家扩散;而且后起的国家完成同样的产业革命任务所需的时间存在缩短的趋势,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的国家往往持续的时间较长,后完成产业革命的国家花费的时间则能够大大减少。所以,后发国家可以采取恰当措施,创造必要条件,发挥后发优势,加快产业革命步伐,赶上发达国家。
4.产业革命首先在部分领域突破的规律
产业革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同时兴起和完成,一般都是首先在一个或几个领域首先突破,然后再向其他领域扩展,逐步实现产业总体的根本性变革。比如:第一次产业革命最早从纺织领域开始;第二次产业革命首先在电力、动力机械、石油、钢铁部门兴起;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发生的领域最为广泛,但也不是在所有领域同时进行,首先也只是在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和石油化工等方面出现。
5.产业革命是多方面革命并存的革命
产业革命本身包括产业各个方面的根本变革,既有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关联变动,又有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组织变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换;既有能源革命、材料革命,又有生产技术、工艺和工具的革命。产业革命还会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变革,既是生产结构的变化,又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既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又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
6.产业革命由市场主推政府助推的规律
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践证明。产业革命主要是在市场的推动下完成的,政府只是发挥了辅助作用;如果主要由政府导向和推进,就可能出现产业发展的畸形化,很难全面高效地完成产业革命的任务,如前苏联的情况。产业革命的实现机制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辅之以政府的促进作用。因为,市场机制的作用更有助于促进技术进步、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更有利于产业的更新换代、优化升级,自动实现短线产业、瓶颈产业、新兴产业的扩张和发展,长线产业、传统产业、衰退产业的收缩、改造或消亡;政府的辅助作用则能够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持和扶植幼小产业、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基础产业、瓶颈产业、短线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限制、压缩、改造、淘汰落后产业、长线产业、传统产业、衰退产业。
参考文献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4.
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
吉尔博特·C.菲特、吉姆·E.里斯.美国经济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石川滋.发展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编写组.科学技术史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
植草益.新产业革命.世界新产业革命,北京:时事出版社,1984.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第1、2、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原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产业经济学》,收入《发展经济学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
【注释】
[1]吕政.努力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日报,2002-11-25.
[2]徐立京.新型工业化:中国特点的工业化道路.经济日报,2002-11-18.
[3]参见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4]斯大林论工业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336.
[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4.
[6]简新华.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经济学动态,1997(9).
[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魏礼群.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日报,2002-12-30.
[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10]辜胜阻.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战略选择.2001年2月武汉市社会经济信息化与数字城市研讨会论文.
[11]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2]苏民.信息产业成为工业第一支柱说明了什么.经济日报,2000-12-7.
[13]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联合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科技竞争力主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4]辜胜阻.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战略选择.2001年2月武汉市社会经济信息化与数字城市研讨会论文.
[15]徐匡迪.工业化、信息化与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求是,2001(1).
[16]辜胜阻.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战略选择.2001年2月武汉市社会经济信息化与数字城市研讨会论文.
[17]苏民.信息产业成为工业第一支柱说明了什么.经济日报,2000-12-7.
[18]简新华等.产业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5.
[19]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89;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71.
[20]尽管他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看不出霍夫曼定理,但是7个样本国家的石油、化工和金属制造业的份额上升趋势还是明显的。参见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71-176.
[21]为何中国没有采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常的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得出的结论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开始工业化时,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和抗美援朝战争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重工业。二是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在工业化道路的产业选择上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三是旧中国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严重影响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急需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四是对生产资料增长更快理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这些研究可参见:吕政等.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1);简新华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代经济研究,2004(1);王骏.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
[22]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重新重工业化开始于1993年,理由是从1993年开始,我国的重工业呈快速增长趋势(1993年重工业增速为22.2%,超过了轻工业的19.9%),但是这一判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随后的1994年到1998年,重工业的增速一直低于轻工业,这一时期反而成为了我国的第三次轻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参见魏后凯.中西部工业与城市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04);二是1993年重工业的快速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得到延续,没有成为一个连续的趋势。
[23]参见何振红.中国:如何迎接工业之“重”.经济日报,2004-2-13(9).
[2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经济日报,2003-12-1(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我国开始步入重工业化阶段.经济日报,2004-2-9(5);何振红.中国:如何迎接工业之“重”.经济日报,2004-2-13(9).
[25]庞贝.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首选地: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化.香港商报,2004-2-26.http://www.cnwnc.com/20040226/ca795151.htm.
[26][美]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6-26.
[27]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增订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64-268.
[28]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73-87.
[29]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251-253.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7-69.
[30]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4.
[3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增订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84.
[32]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
[33]谷源洋,林水源.世界经济概论(上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9.
[34]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定义,轻工业除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还包括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但是从对资源的直接消耗来看,轻工业主要是直接消费农产品,对矿产资源是间接消耗。
[35]王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http://www.w3.org/ TR/html4/loose.dtd.
[36]如日本是资源使用集约程度很高的国家,但是在1955~1975年的重化工业时代,其钢铁消费仍增长了9倍以上,能源消耗增长了6倍以上,其中石油消费增长了21倍,都成倍地高于同期GNP增速。
[37]中国在1980年到2000年间,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而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年均仅增长4.6%,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GDP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一番。
[38]DAVIDSTANNERS and PHILIPPEBOURDEAU.Europe’s environment the dobris Assessment,Luxembourg:OOPEC,1995:420-421.
[39]DAVIDSTANNERS and PHILIPPEBOURDEAU.Europe’s environment the dobris assessment,Luxembourg:OOPEC,1995:415.
[40]孙常敏:世纪转变中的全球人口与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484.
[41]袁文平,刘恒.中国工业就业状况分析.财经科学,1999(6).
[42][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60-61.
[43]如钱纳里在分析“资本与劳动的替代”问题时指出重工业比轻工业、食品与农业、服务业的资本密集度要高。霍利斯·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35-136.
[44]有关重工业不利于吸收劳动力的问题,还可参见新古典的价格—刺激思想学说,参见[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223-226.以及张培刚对“制造业的特点”的论述,参见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增订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496.
[45]转引自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增订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495.
[46]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98.
[47]简新华,魏珊.产业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76-186.
[48]简新华,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代经济研究,2004(1).
[49]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50]吉尔伯特·菲特,吉姆·里斯.美国经济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63,355,448.
[51]雷达.富国纷纷看上中国资金.环球时报,2006-2-20.
[52]简新华等.产业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5.
[5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89.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71.
[54]尽管他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看不出霍夫曼定理,但是7个样本国家的石油、化工和金属制造业的份额上升趋势还是明显的。参见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71-176.
[55]为何中国没有采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常的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得出的结论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开始工业化时,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和抗美援朝战争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重工业。二是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在工业化道路的产业选择上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三是旧中国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严重影响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急需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四是对生产资料增长更快理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这些研究可参见:吕政等.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1);简新华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代经济研究,2004(1);王骏.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
[56]对于中国工业化的开始时间,一种观点认为始于1861年的洋务运动,如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一种观点认为起始于新中国建立后的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如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社会科学研究,2002(5);本文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但是从实践来看,从1949年开始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重工业就得到了优先发展。参见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109-110.
[57]参见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13.
[58]也有学者认为这一阶段是“并行增长的轻重工业”,理由是统计口径的不同导致了对重工业的低估。参见江小涓.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61-63.
[59]魏后凯.中西部工业与城市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04.
[60]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412.。
[61]参见何振红.中国:如何迎接工业之“重”.经济日报,2004-2-13(9).
[62]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经济日报,2003-12-1(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我国开始步入重工业化阶段.经济日报,2004-2-9(5);何振红.中国:如何迎接工业之“重”.经济日报,2004-2-13(9).
[63]谷源洋,林水源.世界经济概论(上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9.
[6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1.
[65]参见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7.
[66]有研究表明,1999~2003年,我国轻工业对重工业的影响因子为0.95。
[67]数据根据《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第46页的数据计算得出。
[68]费洪平,李淑华.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基本情况及应明确的若干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0(5).
[69]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计算得出。
[70]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推算。
[71]柯炳生.工业反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时事报告,2005(2): 10.
[72]蒋建平.深思远虑话农业.经济工作导刊,1994(7):47.
[73]陈吉元.轮到工业反哺农业了.中国粮食经济,1996(3):51.
[74]林毅夫.中国还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南方周末,2003-7-17.
[75]仲大军.廉价劳动力与中国工业化的问题.开放导报,2004(4): 77.
[76]孟雷.工业反哺农业仍需耐心等待.经济观察报,2005-3-14.
[77]关珊珊.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性及政策选择.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1.
[78]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农民日报,2005-5-28(3).
[79]杜鹰.农村政策核心和主线是加速劳动力转移.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07-18.
[80]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39-40.
[81]朱四海,熊本国.工业反哺农业实现机制刍议.中国农村经济,2005(10):8-11.
[82]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39.
[83]曾祥炎.工业反哺农业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次序.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18.
[84]刘合心.对工业反哺农业新阶段的思考.新东方》,2005(4):40.
[85][美]舒尔次.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6]刘艳飞.浅谈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北京农业,2005(2):1~2.
[87]柯炳生.工业反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时事报告,2005(2) 10:
[88]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E-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876.
[8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