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素质不高两大方面。由于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首要的问题,所以解决人口问题,首先必须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但是,提高人口素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问题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发展必须防止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互相协调。只有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才能增强人口的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有能力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节约而高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新的清洁的可再生的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和知识经济需要提高人口素质。我国21世纪将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也可以说是知识经济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要素主要是知识、智力、人力资本,劳动力也以智力型劳动力为主。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人口素质,特别是文化科学素质,实现现代化和发展知识经济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稳定低生育水平需要提高人口素质。生育观念落后、人口素质低下,仍是造成我国人口数量过多的主要因素。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进一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提高其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能力,这也需要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提高人口素质能够极大地促进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出生人口质量是决定人口素质的基础和前提,衡量出生人口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出生缺陷发生率。据有关资料,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出生缺陷有50万~60万人,因此,必须大力提倡优生优育,建立预防、控制、指导体系,搞好计划生育医疗保健服务,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目前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残疾人,数以亿计的文盲和半文盲,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不到5%,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消除城乡的贫困现象,搞好医疗卫生事业,降低发病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真正普及中小学教育,扩大高等教育,发展成人教育和终生教育,重视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搞好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的道德修养,以实现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
(原载《中国人口报》2000年9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