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验与政策支持

经验与政策支持

时间:2023-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小企业创业:经验与政策支持肖建忠 杨树旺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摘 要:小企业创业的论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关键词:全球化 创业 程式化经验 政策支持一、经济全球化下小企业创业的理论1.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暗含着一个命题,即企业创业行为对于创新的媒介作用系统地嵌在行业周期中。他认为“企业家体系”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小企业创业:经验与政策支持

肖建忠 杨树旺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小企业创业的论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创业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先阐释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创业的经济学理论,然后根据实证研究寻求程式化的经验,最后分析了鼓励创业的政策支撑体系的着力点。

关键词:全球化 创业 程式化经验 政策支持

一、经济全球化下小企业创业的理论

1.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暗含着一个命题,即企业创业行为对于创新的媒介作用系统地嵌在行业周期中。近年来的理论或者经验研究表明,在位者的作用不可能不与产业周期的阶段发生联系。Williamson(1975)提出,“在产业的建立时期,新产品的设计相对粗糙,制造技术相对非专业化,企业面临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与此相反,当一个行业进入到成熟期或衰退期,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变得越来越标准化与差异化,Williamson认为在此阶段,“管理、制造以及市场技术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发展的程度,市场可能在增长,而且是一个可以预测或者更有规律的增长”,这时的创新行为相对较少。

在产业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导入期是新兴产业的萌芽期,新产品开发出来,市场成长很慢;在成长期,企业的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已经创造出新的需求或者已经替代了原有的老产品,市场销售得到爆炸性的增长;在成熟期,产品销售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产品销售处于稳定状态,并出现市场能力的过剩;在衰退期,由于新产品的开发,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步被新产品或替代品所侵蚀,产品销售规模在递减。

在任何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中,始终存在着企业的创业和退出。大部分的创业和退出对行业中的主导厂商制造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率低;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集中度就会提高,而后逐步保持稳定;随着产业的衰退,厂商退出率上升,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新进入的企业无需支付研究与开发费用,再加上其他因素,许多行业都存在新进入的企业虽然规模小,但与原有大企业相比在成本上相差无几甚至更低的现象。

2.企业创新理论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执行了(生产要素和经营要素的)新的组合。

从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学者研究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进程中的作用。罗斯韦尔(R.Rothwell)则根据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管理结构的不同特点,论证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温特(S.Winter)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家体系”(E-preneund Regime)和“常规体系”(Routinized Regime)是两种技术体系的概念,其中资本密集型、广告密集型、高度集中行业属于常规体系,而创新活动密集、知识密集、熟练劳动力相对重要、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属于企业家体系。他认为“企业家体系”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上述研究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并不处于劣势(李庚寅,黄宁辉,2001)。据欧盟统计,中小企业R&D的单位投入所产出的新产品是大企业的3.5倍;中小企业利用政府资助的效率也远远高于大企业,美国大企业R&D支出中的26%来自联邦政府资助,而中小企业这一比例仅为11%,但中小企业却能创造出美国50%以上的创新成果。近年来,发达国家政府注重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扶持,在美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鼓励与引导,较多采取对R&D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间接扶持政策,而较少采用政府的直接的财政补贴。

3.分工理论

随着生产知识的积累,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劳动分工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专业化生产能力的增强,而专业化生产能力的增强一般是要以资产专用性的增强为前提的。在资产专用性增强的条件下,企业若要大规模投资购置专用设备,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础之上的。第一,大批量生产的结果是,产品的价格下降;第二,产品价格下降的结果是,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销售额的增加;第三,市场规模扩大和销售额增加的结果是,虽然企业降低产品价格会导致单位产品的利润减少,但企业的利润总额会增加。只有在这3个连续性假设全部成立的条件下,企业才能顺利收回初期的大规模专用设备投资,完成资本的循环,实现资本增值。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消费需求已呈多样化态势,市场竞争已从主要依靠商品的价格竞争转向商品的差异化竞争。在这一变化了的市场环境中,假设二就有可能不成立了。若假设二不能成立,在技术上领先的企业也就无法获得很高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表明:在信息时代,由于企业在组织结构创新方面的相互模仿变得更加容易,使得各国的生产组织形式表现出一些基本类似的特征。这种企业组织结构上的趋同性可能会使一国的制造业企业无法通过组织结构创新来获得能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的市场领先地位。

4.小企业集群理论

仇保兴(1999年)认为:“小企业集群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制度性办法(另一种相类似的制度性办法就是‘企业集团’。从‘中间性组织’的谱系来看,企业集团处于靠近层级组织的一头,而小企业集群则处于纯市场组织的另一端)。”接着,他继续解释道:“具体地来说,小企业集群就是一群独立自主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两种组织之间,它比纯市场组织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借助于这种特殊组织结构,小企业之间建立长久的交易关系而不一定需要以契约来维持,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作。因此,集群内的每个小企业都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小企业集群的定义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自主,但相互之间又有着特定关系的小企业所组成。(2)在这一特定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3)这类互动行为包括小企业间的交换与适应。(4)交换行为是为了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而适应则是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以便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适应也意味着集群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即有动态化的特点。(5)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6)小企业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无须用契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5.联盟理论

正如林契(Lynch,1993)所指出的,企业一味通过内在能力扩张组织,从而应对未来的竞争,这种竞争观点似乎已逐渐过时;对许多企业来说,同供应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建立联盟代表了未来竞争的方向。战略联盟是企业间通过许可协议(Licensing Arrangements)、合资合作经营(Joint Ventures)和企业联合(Consortia)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形式,是企业既竞争又合作(Co-Opetition)的一种典型形式,合作者不必等同地贡献资金、技术或其他资源,但必须是一种双赢;合作者共享某些资源,如共同进行研究和产品开发、共享专利、共享营销网络或后勤系统、共用同一生产基地等,内部化地利用合作者的适当的特长,增进各自的竞争地位(Kay,1998)。如医药行业,Merck、EliLilly、Fujisawa和Bayer 4家公司通过许可协议,联盟者之间交换使用各自新药的权利,以支持全产业的创新和分摊新药研发和分销的高昂固定费用;在IT行业,惠普公司和Com21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适合惠普宽带网络传输系统的电缆调制解调器,Sun微系统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的网络业务单位共同开发并生产硬件、软件一体化的网络服务产品。据统计,战略联盟的平均寿命为3~4年,大约45%的战略联盟成功,成功机会远远高于企业间购并(A&M),并且与内部成长相比,战略联盟的风险与成本都比较低(Hefner,1994)。

为什么企业间采取联盟战略而不采取交换、妥协降级和随机应变等其他合作战略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张力,同时提高了企业生产多样化、定制化产品的能力(贾良定,2002)。企业越来越把规模、范围和速度融为一体。而要实现三种经济性的融合,不仅需要企业内部通过多功能团队(如质量小组)、横向过程集成、工作轮换等方式打破部门间的樊篱,建立人和加工工艺之间松散联系的动态网络,而且需要企业与外部企业建立比市场交换更加紧密、而比管理协调弱些的战略联盟。

二、企业创业的程式:产业组织学的经验结果

管理学研究企业家创业一般从制度环境、企业家的特征以及两者的结合这些方面出发,由于每一个要素包含非常多的变量,本文力图结合前面所介绍的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梳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些结论。产业经济学研究小企业创业有7个程式化的结论,需要说明的是,产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中对于创业是以进入来界定的。[1]

第一,相对较高的利润预期所引致的创业(进入)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这方面,Dixit(1989)有经典的论述,他认为企业在不完全信息下的进入和退出行为有一定的滞后性,他进一步将其解释为当某种行为的缘起发生反转时,企业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必然滞后,即使存在很小的沉入成本也是如此。这种滞后可以用以下基本公式来反映:

E=γ(πe-F)+μ

上式中的E指特定时间对某些行业的进入,πe是对进入后收益(现值)的预期,F是进入成本(包括绝对成本或进入者与在位者的产品差异、资本集中程度、最小经济规模等),事实上F被用来衡量进入的最低利润水平,γ表示进入者对行业超额利润反应的灵敏程度。一些行业的案例研究已经较为准确的估算了γ值,结果显示利润预期所引致的进入确实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行业利润与进入之间的计量的不对称。在中长期内(5~10年),行业间利润的差异相对稳定,进入率的波动不会太大;而行业内利润波动是构成利润预期的主要因素,这意味着进入更多地表现为行业内变量。因此,要更完整地解释进入行为,必须深入地研究短期的、多时间段的行业结构特征,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业间的差异上。

第二,创业(退出)在大部分行业是普遍的,但进入率远远高于市场渗透率。在三位数、四位数以及五位数的行业普查中,大部分行业进入现象相当普遍。例如1974~1979年的英国,87个三位数制造业行业中,每年平均有18~96个企业进入到每个行业中。进入率相当高(从2.5%到14.5%),但是市场渗透率(进入者的销售额与行业总销售额的比例)要适度得多,新企业对市场的渗透并不激烈。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因为进入者的规模比在位者的规模要小得多,例如在美国1963~1982年的行业普查中,进入率平均在41.4%~51.8%之间波动,然而进入者的市场渗透率平均为13.9%~18.8%。这表明尽管进入各行业的企业数量相当多,但这些企业大多规模不大(Dunne,et al.,1988)。

第三,尽管创业(退出)是普遍的市场选择现象,而且进入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表现得并不显著,但是事实上“行业内”的波动远甚于“行业间”的波动。进入率在特定行业中不会持续高涨或者持续降低,在经济繁荣时期进入率有上升,但在不同行业里没有同步高涨,进一步表明行业之间比较弱或者比较少的关联。这一点在中长期内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美国不同行业之间5年内进入率的相关系数在0.6~0.8之间波动,市场渗透率的相关系数仅为0.3,在全部相关系数中,进入率在行业间的波动仅有43.2%(Geroski,1995)。这项实证研究的结果非常有意义,因为决大多数衡量行业竞争的手段(进入率除外)一般都表明行业内的差异非常模糊:市场集中程度在不同行业之间是不同的,但这些差异在长期内会持续下去,进入壁垒也相对固定,因此特定行业的结构差异在长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第四,(创业)进入与退出相互作用,进入率与退出率高度正相关,净进入率和市场渗透是总体进入率的适度平滑。一般观点认为进入与预期的收益成正比,而退出正好相反,那么从逻辑上来说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相反变化的。然而我们要指出的是“进入率与退出率高度正相关”,高利润既吸引了进入行为,也导致了相当的退出行为。因为进入与退出存在于一个演进的过程中,相当数量的新企业取代了在位企业。进入的一个影响就是“老”的企业被“新”的企业所取代,如果市场上存在很多的退出者,这也为企业将来的进入预留了部分空间,即竞争效应。在这种情况下,退出可以被看做一种对将来的进入决策至关重要的潜在的退出。而且可以进一步认为过去的进入(退出)影响将来的进入(退出),即累计效应。行业超额利润引致进入,而亏损时企业退出,这也意味着行业中企业的数量随着进入和退出行为而变动。简而言之,进入、退出是行业(市场)动态演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量“新”的企业取代“老”的缺乏效率的企业,行业中企业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组织效率的优化,激励在位企业绩效的改善。

第五,多数进入者的存活率(Survival Rate)比较低,即使是成功的创业者也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一般为10年)以达到在位厂商的平均规模。新企业取代老企业的机制是创业的明显结果。影响进入者生存的因素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表现,例如Audretsch(1995)的国际比较研究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重新进入”行为比多元化进入方式更普遍,但成功的可能性比后者要低。“重新进入”企业在某些行业已经取得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新的进入方式下成为新进入者的优势。例如在美国(1963~1982年),重新进入率在15.4%~22.5%之间波动,而同期多元化方式进入率在2.8%~5.3%之间波动,前者的市场渗透率也高于后者4~5个百分点。然而,多元化方式进入的企业成功的机会却高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进入规模较大。

第六,创业对行业生命周期以及技术创新行为有深刻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Gort和Klepper(1982)对美国46种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这些行业大部分经历了大约10年的进入阶段,接着是每年5%的企业退出或行业收缩阶段。高的进入率通常与技术进步或效率提高相联系。由于在位厂商相对于寻求市场机会而言,更倾向于保护现有的“租金”,进入就被视为引入创新的动力。进入与创新行为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Baldwin和Gorecki(1991)对加拿大制造业中的进入者与在位者生产率的比较研究表明,24%的效率的提高归功于进入者。格罗斯基(1989)对英国三位数行业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而且外资企业进入的效应要远远小于国内企业的进入。毋庸置疑,如果进入或潜在进入的威胁是决定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那么两者在激励效率的改进和降低成本上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七,进入者的规模(Scale)和进入后的存续年限(Age)与企业的成长相关联。进入时有一个或多个新(产品或服务)的卖方出现在市场上,并且展开营业活动,新的生产能力被创造出来,扩大了整个行业(在位者)的生产能力,因此上述过程经常是与进入时的新企业的规模密切相关的。这里首先要追溯到吉伯拉特法则(Gibrat Law)。吉伯拉特法则是在企业进入退出与行业动态发展的经验分析中的一条重要的定律。法国经济学家吉伯拉特对企业规模与成长和行业动态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后人称之为吉伯拉特定律。吉伯拉特认为,企业成长是一个随机过程,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过于复杂,无法对其准确预测和把握,不同规模的企业成长率并不会因为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十分复杂,此后的研究就不断拓展视角,形成了多样性的研究结论。在产业组织领域的扩展研究则发现企业成长的可能与进入规模和存续年限负相关(Audretsch,1999)。被修订后的吉伯拉特定律可以表述为:

img129

上式中的Sit是厂商在t时期的规模,Sit-1是厂商在t-1期的规模,ε则是一个独立于企业初始规模的随机变量。

根据双对数方法,吉伯拉特法则可以用计量的方式进行经验验证:

logSit=α+βlogSit-1t

当β=1时,吉伯拉特法则才成立,相应地,当β<1或β>1时,法则不成立。从对美国、葡萄牙、德国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进入者的进入规模(中值)是显著小的,但这种小是有效率的、次优的,那些成功的进入者将会成长起来。因此,一个企业的进入规模越大,在达不到MES的情况下,成本劣势也越大,企业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小。当然在实证检验中,吉伯拉特法则与有些国家的实际表现不一。例如张永生(2003)总结如下:在OECD国家、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和中国,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呈现倒U形,企业规模有先缩小再扩张的趋势。

三、鼓励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的非线性竞争环境下,政策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鼓励和促进企业的创新。在此方面的政策工具也比较多,有学者将其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促进企业创业的政策工具

img130

资料来源:Claire Nauwelaes&Rene Wintjes(1999).SME policy and regional dimension of innovation: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innovation policy.SME POL final report,Oslo.

1.发挥创业者的活力,形成市场导向的产业集群

微观主体的创业活动是企业集群发育的动力,以创业者(企业家)为主导的企业网络所营造的区域集群式创业机制将是企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机制。一方面,在区域要素条件和产业要素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个体的创业认知,促使其产生创业意愿并做出创业决策;另一方面,众多个体创业的结果又改善了等区域要素条件和产业要素条件,由此而逐渐建立起来并得以不断完善的区域创业机制,又使更多的个体加入到创业者的行列中,扩大并优化了企业网络的组成结构。如此循环不已,最终形成以创业者为主体的企业间联系网络——企业集群。

2.政府角色的创新

政府应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政府职能的边界,政府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即使有些企业确实需要政府保留经营,也应采取市场化手段或实行民主化管理的方式。因此,城市发展是严格受到市场规律制约的过程,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政府的职能不是代替市场,而是为企业的成长发展创造有利的平台和充分竞争的环境。

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削弱,实际上所有成功发展经济的例子都采用灵活的国家干预和产业政策。美国、日本和东亚新工业经济的情况证明了工业化不是从完全的自由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当然,政府功能要有明确的范围、行为方式和目标,“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种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等。

3.培育企业家创业的区域环境

第一,创造有竞争力的区位环境。产业聚集区的成长离不开区位环境建设。硬环境一般已受到政府重视;而软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区域成长的关键因子,故应成为政府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弹性措施。成功区位的软环境因素包括:风险投资的易获得性;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技术熟练的劳动力集聚;比较令人满意的政府政策;大学或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的人群;辅助支持的服务业;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区位环境是增强企业生命力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政府必须致力于区位软环境建设。

第二,培育本地化的创新网络。为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吸引外部投资是必须的。因为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或起飞阶段,外部资金的进入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仅仅依赖外部要素的进入而缺乏内部的积累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发展潜力必将受到外部环境的严重制约。创新网络的重要依托是本地化的行为主体,只有通过本地化的根植性,才能从本地的创新环境中持续汲取创新源泉。作为一种创新环境,产业集聚区内由于企业网络的形成及各行为主体在多边交易过程中的不断学习与学习系统的不断积聚而使创新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或水平的提高是产业聚集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创新能力同样也是企业、区域、国家竞争能力的体现。

第三,努力消除阻碍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制度壁垒。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新制度催生新产业,造就新经济。政府维持市场秩序、消除产业进退的政策性壁垒的功能是其内在属性。政府也应当在税收、政府公共支出等方面对企业家精神提供合理的政策扶持,鼓励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系统集成。

4.发展商业服务市场

现有的理论和政策建议有“就事论事”的嫌疑,例如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中小银行等;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建立信息服务机构等,这些思路有其片面性。商业服务市场体系从市场软环境上着手,对于提升创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可存续性具有不容忽视的支撑价值。

我国对服务行业的需求高于发达国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提供中间产品的服务业主要以商贸餐饮和交通仓储等低层次的服务业为主,而商务服务的投入偏低。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计算机服务、法律服务、会计和财务服务、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广告业、建筑设计、工程评估、技术测试、员工招募与培训以及促进商业联系,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其特点是技术和知识含量高。2005年中国公布的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中,商务服务业作为一个新的领域被列入统计范畴,但是比重较低,这也预示了其发展的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Audretsch D.,T.Mahmood.New firm survival:new results using a hazard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5,77: 97-103.

[2]Audretsch D.B.,Santarelli E.,M.Vivarelli.Start-up size and industrial dynamics:some evidence from Italian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9.17:965-983.

[3]Baldwin J.,P.Gorecki.Entry,exit and productivity growth.in Geroski P.A.and J.A.Dixit,A.K.1989.Entry and Exit Decisions under Uncertain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7(3):620-638.

[4]Dunne T.,Roberts M.J.,Samuelson L.Patterns of firm entry and exit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8,19:495-515.

[5]Hefner,Loretta L.Strategic alliances and the human resource implications for record managers.Records Management Quarterly,1994,28(3):13-19.

[6]Kay,Neil M.Clusters of collaboration:the firm,joint ventures,alliances and clubs.in Foss,Nicolai J.and Loasby,Brian J.(eds.) Economic Organization,Capabilities and Co-Ordination:Essays in Honour of G.B.Richardson.London:Routledge,1998:222-242.

[7]Lynch,RobertP.Business alliances guide:thehidden competitive weapon.John Wiley&Sons,1993.

[8]Schwalbach(eds.)Entry and market contestability: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9]Geroski P.A.What do we know about en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5,13:421-440.

[10]Gort M.,S.Klepper.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Economic Journal,1982,92:630-653.

[11]Williamson O.E.Markets,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5:9-10.

[1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13]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4]李庚寅,黄宁辉.中小企业理论演变探析.经济学家,2001(3).

[15]贾良定.专业化、协调与企业战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英国国际发展部.中小企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注释】

[1]当然,创业和进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更狭窄,主要指新企业的建立;后者含义更宽,但是最普遍的进入是新建企业式的进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