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聪明人的冒险生意经
对于很多人来说,追求财富是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然而,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拜金主义者在“聪明人”中却少得可怜,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是合法地赚大钱的。这些“君子们”知识面广,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只要有钱可赚,他们不会放过一切机会,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所有赚钱的机会,他们甚至巧妙地把军营作为放高利贷的最佳场所,以赚取高额利润。
但凡成功的生意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生意就是时机,就是冒险和谨慎之间的战争。潘石屹的成功就是冒险式做生意的典型。
1963年,潘石屹生于甘肃天水农村,小时候父亲是“右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命运的第一次转变出现在1977年,这年秋天,父亲平反了,一家人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天水县城。
回城之前,潘家必须将家里所有的粮食拉到县城粮站交公,换成甘肃省粮票,这个任务落到了长子潘石屹的肩上。200多斤粮食,一辆平板车,20多里土路,对年仅14岁的“小潘”来说,这趟送粮路的艰辛不言而喻,“两个坡道怎么拉也上不去,只好在路边等人帮忙。”
不久,潘石屹转学到县城高中,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漂泊,“从农村到县城,感觉到生活很有希望!”潘石屹认为,这是他人生的开始。一年后,潘接到来自省城兰州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由于当地的通讯水平落后,潘石屹很晚才拿到录取通知书,当他一个人踉踉跄跄来到兰州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站在教学楼前,一身行囊的潘石屹不知道应该找谁报到。
“赶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太累了,坐在楼梯口一会儿就睡着了,”潘石屹回忆说,中午时分,迷迷糊糊的他才被人推醒过来。“你是我们班的,跟我来吧!”叫醒潘的是他的班主任金老师。
金老师将这个迟到的学生带到了教室,介绍给同学们认识。“我忘记当时自己说了一句什么话,印象很深的是我刚一开口,全班便哄堂大笑。”潘石屹猜测,那可能和自己的口音有关,直到今天,他的西北乡音依然无改。
“那时候,整天都是低头走路的,从来不看天,到毕业了也不知道学校教学楼究竟有多高。不像现在,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先看看他的高楼。”潘说,那是一段埋头读书的日子。
两年后,在全年级600个学生中,潘石屹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位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三年大专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
1987年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南下广州、深圳。“从冰天雪地的北方来到鸟语花香的广州,突然觉得这真是天堂。尤其是深圳,每个人都过得那么开心。”
春节一过,潘石屹便变卖家当,辞职南下深圳。到达南头关时,他身上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由于没有边境通行证,这笔“创业资本”首先是花了50元请人带路,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偷爬进了深圳特区。
潘石屹
现实的深圳并不像走马观花时看到的那么美好温馨。潘石屹为三餐奔波,不久进了一家咨询公司,“其实就是皮包公司,电脑培训、给香港人当跑腿、接待内地厂长经理旅游,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
由于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深圳的生活始终让潘石屹感到非常压抑。两年后,公司正好要到刚刚建省的海南设立分号,认为“不能错过历史机遇”的潘主动请缨南下海南,迎来了他自认为最多姿多彩的人生阶段。
1991年下半年,海南的经济正遭受着第一次低潮。和许许多多的淘金者一样,潘石屹和冯仑几个人成天混迹于海口的街边排档、沙滩浴场,“无聊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绕岛一周,回来时已经满脸胡子。”有一段时间,一位女士和他们几个人走得比较近,大家自认为意气相投,常常一块喝酒聊天。直到有一天,这位女士来到潘冯注册的“万通公司”办公室参观了一番,从此不辞而别。多年以后,当潘偶然再次遇到这位女士时,不忘对此问个究竟。女士坦言,“你们唯一的一张办公桌上都是厚厚一层尘土,和这样的人交往,实在怕惹是非!”
在成立海南万通之前,冯仑、潘石屹等人计划承包一家叫做“大地公司”的国有小企业,按照双方约定,冯潘每年向原来的厂长缴纳数千元管理费,大地公司由冯潘经营。合同签订,冯潘接手了大地公司的印章,当他们正准备开展业务时,不料第二天,老厂长便骑车赶了过来,要回了印章,撕毁了合同。原来,经过一夜反思,想到冯潘的境况,稳重的老厂长还是觉得不妥,他想“不能因为几千块钱惹了大麻烦!”这也才有了后来重新注册的“万通”。
多年以后,这位老厂长特地跑到已经发迹的潘石屹的办公室里叙旧,“早知道,当年就让你们干了,现在大地也成大企业了!”双方相视大笑。
“初到海南,感觉就是热闹。街道上谈恋爱的、作诗的、弹吉他的,什么都有。每个人都有梦想,就是没钱。”回忆这段历史,潘石屹神情自然。
不久,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个砖厂,潘石屹出任厂长。这个厂高峰的时候有400多工人,少的时候也有100多号人,由于地处山区,管理起来并不容易。
“小偷经常光顾,夜里提供照明的小发电机一个月内被偷过三次,”潘石屹像讲电影故事一样回忆着。“人刚刚躺下,电灯突然灭了,那肯定是发电机被偷了,于是跑出去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动了、弃机而逃。”更麻烦的是民工情绪问题,有一天,潘厂长正在自己的卧室——一个废弃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块砖头破窗而入,他发现,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谈工资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去跟他们谈!”
半年后砖厂停产,潘石屹重回海口。随着经济低潮的来临,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决定留下来碰碰运气。“理个发两块钱还要砍价砍成一块。晚上睡在沙滩上,还要把衣服埋在沙堆里,生怕被人偷了。在别人房间看春节联欢晚会看了一半,便被人家赶走了。”
1991年8月,潘石屹与人合伙注册成立万通公司,高息借贷1000多万元炒房。随着海南经济第二波热潮的到来,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万通积累下了超过千万元的资金。“虽然后来又赔掉了,但让自己找到了胆量。”1992年8月,潘石屹预感到海南房产泡沫不能持久,于是他撤离海南,北上京城。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的潘石屹,无意中听旁桌的人讲,北京市给了怀柔几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没人愿意做。
潘石屹抓住了这个机会。不过多久,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入设立程序。正在潘石屹暗自欢喜的时候,却接到了有关部门的一个电话:“你们捅娄子了,几个部委领导要共同听你们汇报工作。”潘石屹来到国家体改委。“一进门,几十位‘大人物’排成一排,我在前面讲,豆大的汗水不停地滴在材料上。”潘石屹说。
一位领导提醒潘石屹:“小伙子别太紧张,我们只是来听听新政策的实践情况的。”最后,一位司长拿着潘带过来的“股权证”样本称赞道,北京人做事就是规范,一张股权证都这么正规,外地企业有的就拿收据代替,这算是对北京万通的一点正面表扬。这一次,北京万通挖到数亿元的利润,潘石屹开始崭露头角。
1994年4月,潘石屹认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作的张欣,同年10月两人结婚。1995年9月,潘石屹离开万通与妻子创办红石实业,随后开创出SOHO中国的大局面。
潘石屹充分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沉锚效应”,从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中获取了胆识和勇气,这种胆识和勇气支配着他从事难度系数更高的尝试。
无独有偶,上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宣布的75号跨州高速公路修建计划,令山德士的店面突然间变得一文不值,这也摧毁了这位肯德基创始人之前所有的努力。
无奈之下,山德士不得不变卖了心爱的汽车旅馆,发现卖的钱连债务的一半都还不上。当他把所有银行存款都用来还债之后,65岁的他发现自己破产了。
三年前,山德士成功地将自己的炸鸡秘方“卖”给了盐湖城一家餐馆的老板,对方每卖出一只炸鸡,他就可以获得5美分的收入。山德士决定仿效这个做法,将自己的美味炸鸡卖给全美国。就这样,他开着老福特车上路了,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不过命运之神并没有那么快光顾山德士,几乎没有人相信这种新型的连锁授权销售方式。山德士被拒绝了1009次,在第1010次时才得到了一句“好吧”的回答。好在凭借连锁授权收入,山德士不仅将自己的餐馆重新开张,而且在短短的5年内,将近400家肯德基炸鸡连锁店在北美大陆上开张。
现如今,山德士的肯德基已遍布全球。
如果说潘石屹利用“沉锚效应”,在年轻的时候就锁定了自己的冒险式成功;如果说山德士老先生用自己65岁创业高龄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启示之门”,那么有一个群体我们不能不提,这个群体的冒险经验已经成为现代冒险领域的一个经典。这个群体就是温州商人。
温商是世界上最有胆识的商人群体。2003年温州市统计年鉴表明,共有40多万温州人活跃在全球的87个国家和地区。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法拉盛人气最旺的超市,老板几乎是清一色的温州人。有人戏言,温州打个喷嚏,全球都要感冒。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走出去”的温州人,“目前在美国约有24万温州人,他们以经营小商品、开餐馆等行业起家,投资领域已涉及贸易、房地产开发、服装制造及销售,对美国经济有无法代替的推动作用。”美国浙江温州工商总会名誉会长朱海风介绍时说。
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曾经指出,温州模式的最可贵之处在于温州人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温商的创业精神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敢于冒险,二是善于变通,三是勇于创新。在创业成功路上,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创业精神,温商各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可以模仿的,而其创业精神不可模仿。
温商是世界上最能创业的群体。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问题、 信息资源、 管理能力,在温商面前很自然地不成问题。他们通过“以资金为纽带联合打拼”、“借鸡生蛋”、“虚拟经营”等经商法则轻松地解决了资金问题;他们凭借无处不在的商会网络及时地获取了最新的商业信息;他们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和外部人才的引入,强化了组织的管理能力。
温商是世界上最会算计的商人。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上,他们精于人情世故,主张堂堂正正的精明。在金钱应用上,他们主张把钱花在刀刃上。在经营成本上,他们锱铢必较,住最廉价的房子、吃最便宜的饭菜。另一方面,他们看准一个项目之后,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大量的钞票“砸”下去,温州人投资买房的举措可称得上是独一无二。另外,温商十分热衷慈善事业,几百万、几千万的捐助他们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温商是世界上最善于创新的商人。温州人的模仿能力是十分惊人的,他们把打火机、眼镜、低压电器等商品拆开再重装一遍之后,就能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产品了。在模仿的基础上,温商不断地学习、求新、求变,进而巩固自己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温商是世界上最敢于冒险的商人。“平安二字值千金,冒险半生为万贯”的观念使温州人胆大包“天”、胆大包“海”、胆大包“地”,由此创造了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他们认为,头道汤的味道最好,先人一步的生意最赚钱。事实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冒险,一分成就。温商的成功经验证实了一句话:唯冒险者生存。
温商是世界上最懂得运用人脉的商人。在关系取向的商业社会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一种宝贵的资本。有企业家在接受《英才》杂志的采访过程中称:“花20万元认识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圈子很值得。”温州人信奉朋友就是财富,有义就有利。他们和朋友间的利益并不是直接金钱上的交往,而是互相帮助。他们借助政策和政府的公关需求,巩固企业的根基,已经成了温州商人的“共识”。善于利用关系资源的温州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轻松地眺望广阔的商业猎场。
冒险家不单要有聪明人的生意经,也要有智者豁达宽广的胸怀和知足常乐的心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