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费品贸易的分类

消费品贸易的分类

时间:2023-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2 消费品贸易的分类消费品即生活资料,是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类别。农产品贸易就是指以农业生产的商品作为贸易客体而进行的贸易。2.按照消费者购买的特点分类按照消费者购买的特点,可以将消费品贸易分为日用消费品贸易、选购消费品贸易和特殊消费品贸易。

3.2.2 消费品贸易的分类

消费品即生活资料,是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类别。按照不同的标准,消费品贸易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方式:

1.按照消费品的用途和使用价值分类

按照消费品的用途、使用价值,可以将消费品贸易分为农产品贸易和日用工业品贸易。

(1)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贸易就是指以农业生产的商品作为贸易客体而进行的贸易。它联系着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包括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储存和销售各个环节。在这里,要注意对农业这个概念的理解,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从狭义上来看,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包括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然而,不论对农业的定义是狭义或是广义,农产品按用途划分,都具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是直接用来被人们消费的农产品,一是作为原材料为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由于在这里要研究的是最终消费商品,因而这里所说的农产品贸易仅指第一种类型的农产品贸易,即被用于直接消费的农产品贸易。

农产品贸易对于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需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出口创汇,为国家积累资金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独特特点,农产品贸易具有不同于其他贸易类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季节性。农业生产的产品都与其自然基础密切相关,农产品的生长都具有其自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性,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都是有其客观过程的,是具有季节性的,因此,以农产品为贸易对象的贸易也就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有淡季和旺季之分,通常在旺季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贸易活动。② 地域性。农产品的生长离不开外界的自然环境,土地、阳光、气候、雨水等要素都对农产品的生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些因素又是明显具备地域性的,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在不同的区域中,适宜生长的农产品的种类自然也就存在着差别,从而使得农产品贸易也就具有了产区或非产区的特点。③ 生化性。农产品都是一些鲜活产品,具有容易变质、易腐烂、易遭虫蛀、易碰伤等特点,这就要求在农产品贸易的收购、运输和存储中采用特殊的方法,以适应农产品的这种生化性特征。④ 分散性。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形式决定了我国现在的农业产业化程度并不高,在全国范围内还普遍存在着小规模、分散的自然农业,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的生产是分散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具有很强的分散性,而其消费却是集中在城市地区的,这也就决定了农产品贸易在收购、运输和储存上的分散性特征。⑤ 不稳定性。农产品的生产与自然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农业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行业从一开始就具有“靠天吃饭”的特征,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产品可以做到反季节生产,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客观规律性,农产品的生产仍然具有丰年、平年、歉年和灾年之分,在不同的年份,农产品的产量会有很大波动,从而,农产品贸易也就具备了不稳定性,其流量在各个年份是不同的,为了稳定农产品贸易就必须在丰年和灾年之间做好平衡的工作。⑥ 政策约束性。由于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其本身受自然条件影响力大的特点,政府在农产品贸易中,一般会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控农产品的贸易,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2)日用工业品贸易。日用工业品是相对于生产资料工业品而言的,它主要包括棉纺织品、百货用品及家电产品等。日用工业品贸易就是以日用工业品作为贸易客体而进行的贸易,它联系着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消费,包括商品的收购、运输、储存和销售各个环节。

日用工业品同农产品一样,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消费品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贸易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生产的集中性和流通的多向性。日用工业品与农产品不同,它的生产并不受制于外界的客观自然条件,从而其生产也就不像农产品那样,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并散落地分布在全国各地。日用工业品的生产由于其现代化工业生产特征,生产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地区,包括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但是,由于日用工业品满足人们日常消费的特点,其消费却是分散的,遍及从城市到农村的各个地方,从而,日用工业品贸易明显具有收购的集中性和流通多向性的特点。② 购销差异性。日用工业品的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流程,当产品设计出来并投入生产,都具备一个稳定的产量,进行的是一种周期性的批量生产。但是与生产的稳定性不同,日用工业品的消费却是多变的,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消费者的收入、购买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等等,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市场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需求的变化,一种商品的生命周期将不断缩短,消费者对于日用消费品的购买会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也会变大,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生产的稳定性和消费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也就使贸易活动存在着购销差异,在进行贸易时,必须注意平衡供求关系,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③ 相关性和替代性。日用工业品作为现代化工业的产物,在其内部各个商品之间是具有相关性和替代性的。相关性是指某种商品的消费是必须与其他商品的消费结合起来配套使用的,比如随身听和磁带、CD、电池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互相配套使用的关系。在贸易活动中,必须注意到商品各个品种间的相关性,要形成一个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互相配套的贸易体系。而替代性是指商品间由于具有相似的使用价值,从而消费者可以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替代消费的情形,比如鞋类中的布鞋、运动鞋、皮鞋等,由于日用工业品的这种替代性,在贸易活动中必须安排和组织好替代商品的销售贸易活动。

2.按照消费者购买的特点分类

按照消费者购买的特点,可以将消费品贸易分为日用消费品贸易、选购消费品贸易和特殊消费品贸易。

(1)日用消费品贸易。日用消费品是消费者必须经常购买以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的必需品,如肥皂、牙膏、味精、蔬菜等。消费者在这种商品的购买上通常具有习惯性的特点,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挑选,并且希望随时随地都可以购买到这种商品。因此,在进行贸易时必须处理好批发和零售的关系,在销售上应尽可能的靠近居民区。

(2)选购消费品贸易。选购消费品是消费者并不经常购买的价格较高的商品。消费者在这种商品的购买上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各个商品的质量、价格、款式、包装、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与日用消费品不同,消费者对于这种类型的商品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进行贸易时,要注意商品品种的购进选择问题。

(3)特殊消费品贸易。特殊消费品也是消费者并不经常购买的价格较高的商品,它和选购消费品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划分,主要视消费者个人的购买力而定。在这种消费品的购买上,消费者往往愿意花费比选购消费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挑选,并且十分注重商品的品牌信誉问题,在购买中是不愿意接受替代品的。在进行贸易时,应注意货源的购进和销售渠道的便捷等问题。

3.按照消费品的耐用程度分类

按照消费品的耐用程度分类,可以分为易耗消费品贸易和耐用消费品贸易。

(1)易耗消费品贸易。易耗消费品是指在一次性的较短时间内使用后便丧失其功用的商品,如卫生纸、食品等,这类商品一般需求弹性较小,在进行这类贸易时,要注意保持货源的充足,以满足人们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

(3)耐用消费品贸易。耐用消费品是指在长时间内可以反复不断使用的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它们的价格一般很高,消费者在购买后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重新购买。但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也较大,在贸易时必须要做好对市场的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