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代文稿征集考析

历代文稿征集考析

时间:2023-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说写实,反映了当时书坊向社会上公开征求各种科举考试试卷、登科录的现实。书坊征集文稿之举,至少在南宋时已出现。系为征集乡贤杨维祯佚文遗稿所为。是书牌记上另有一印记,表明这部五册十一卷的文集售价“每部纹银陆两”。启事最后指明了征稿交付的两处地点,“在杭付花市陆雨侯家中,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汪复初寓”。李渔先后推出的广受欢迎的各种系列的连续出版物,几乎无一例外的受惠于其征文征稿之举。

历代文稿征集考析

袁 逸

一、开 篇

清代小说经典《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中有这么一段文字:“……见一个新书店里贴着一张整红纸的报帖,上写道:‘本坊敦请处州马纯上先生精选三科乡会墨程。凡有同门录及朱卷赐顾者,幸认嘉兴府大街文海楼书坊不误。’公孙心里想道:‘这原来是个选家,何不来拜他一拜?……’”

古代的书坊即是今天的出版社和书店,前店后场,自产自销,经营灵活。小说写实,反映了当时书坊向社会上公开征求各种科举考试试卷、登科录的现实。书坊征集试卷为的是从中选编刊行,供众多应试者作为范文程式学习;当然,被选中的试卷是有可观的报酬的。这位马纯上先生便是被文海楼书坊聘请来作主编的,具体负责应征作品的甄别筛选。书坊这样做并非是为希望工程献什么爱心。遍观当今书市林林总总的试题选集、高考辅导漫天飞舞的现象即可明了,赚考生的钱从来是出版商轻车熟路的一条致富门径。在科举盛行的大背景下,与科举有关、为科举服务的各类书卷资料大行其道,书坊主趋之若鹜,各显神通,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程式、试卷、注释、范文,乃至登科录(即上述所谓同门录,类似今之同学录,汇编同一届考中登科者姓名资料等,以为日后便宜联络)层出无穷;以权威为号召,以时新作标榜,以灵验作诱饵,瞄准各类考生的腰包,屡试屡爽。能耐大的出版商甚至可以买通考场工作人员乃至考官,抢先获取各科优秀的试卷;科举初兴时的唐代就有印卖试卷的记载,此后更是代有发展,至明清尤盛。你想啊,府县考秀才,省城考举人,京城考进士,年年复年年,一波接一波,考生如潮,求之若渴,该是多么广阔的市场!像文海楼这样以征集编印试卷为主要业务的书坊在古代决不在少数,而征集科举资料也仅仅是古代书坊向社会征集出版来源的内容之一。

二、历代书坊征集文稿例举:内容、方式与特点

古代书坊向社会公开征集的除了试卷之类,还有其他很多,举凡诗文信札、公文案牍、法书画稿乃至见闻传说等,凡适合编集出版的有卖点的,俱在征集之列。借助社会广泛的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成就自己编书、出版、赚钱的事业,这是书坊征集文稿的普遍的动因。

书坊征集文稿之举,至少在南宋时已出现。其时,京城临安的陈解元书籍铺连续编刻了《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等,均系汇集选编时人之作。其运作方式为广泛约请当时稍有文名者撰稿,略成规模后随时刊印,次第推出,一段时间下来,遂有了这么一套系列性的集子。到了元代,有了更确切的例证。元蒋子正《山房随笔》载:“吉州罗西林集近诗刊,一士囊诗及门,……曰:‘将见汝主人,求刊诗。’”这位士人无疑是知悉了罗西林征集当代诗作的信息后,才按图索骥,上门应征的。应征的目的为使自己的诗作借助出版商之力得以刊印流播,而李氏建安书堂的征书启更是一篇早期征文广告的典型之作。其云:“本堂今求名公诗篇,随得随刊,难以人品齿爵为序,四方吟坛文友幸勿责其错综之编;倘有佳章,毋惜附示,庶无沧海遗珠之叹云。李氏建安书堂谨启。”

这则征文广告说得够明白,其一,征求的是当代诗坛名流之作,或其他有分量受青睐的“佳章”;以便打名人品牌,掏买家口袋,获取尽可能好的出版效益(包括名声和金钱)。其二,运作灵活,刊印速度快捷。凡应征来稿,稍成卷帙即行刊印,其规模视稿源多寡可能有初编、二编……乃至补编等。其三,编集方式以到稿时间先后为序,而无法照顾到著者名望大小、爵位高低、资历深浅等,颇类时下流行之“排名不分先后”。这也突出反映了其时出版业在市场运作条件下以需求为导向,抢时间,讲实效的灵活经营理念。

在明清两代,因私家出版业的高度发展及激烈竞争,各书坊不得不更加重视图书题材的选择与经营特色的个性化。于是,通过征集途径主动地获取大量优质而适销的文稿便被越来越多的书商用于经营实践中,也于是,今天的我们仍能通过这些鲜招叠出、争奇斗艳的征稿广告依稀领略数百年前出版业前辈攻城掠地、生猛鲜活的商战场景。

明天启年间,苏州酉酉堂书坊刊印了《明文奇赏》一书,该书卷端印有一则“征启”,系为该书续集的编印征稿。所征内容题材自然与初集相仿,应征的方法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愿与征者,或封寄,或面授,须至苏州阊门,问的书坊酉酉堂陈龙山,当面交付”。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绍兴诸暨枫溪露萧堂陈善学刻本《陈眉公评杨铁崖全集》,书前牌记有朱印一方,印文:“文集浩繁  工尚未竣  四方如有逸稿同志者  幸速付梓  裒成全璧。”系为征集乡贤杨维祯佚文遗稿所为。是书牌记上另有一印记,表明这部五册十一卷的文集售价“每部纹银陆两”。

崇祯年间,杭州陆云龙峥霄馆书坊刊行了《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书中所刊征稿启事更是周详无遗。该启事先是拟定了若干待编书名,次详列征集内容,如“刊《行籍二集》,征名公制诰、奏疏、诗、文、词、启、小札”;“刊《续西湖志》,征游客咏题嘉隆后杭郡名宦人物”;“刊《型世言二集》,征海内异闻”等等,共开列了七个选题。启事最后指明了征稿交付的两处地点,“在杭付花市陆雨侯家中,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汪复初寓”。从征集的内容看,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热衷的题材,从征集的规模与交付地点看,这家书坊规模不小实力不低,似是连锁企业或合资企业。

三、李渔芥子园书坊征集文稿实例

到了清代,征稿最频运用最为得心应手的当推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兼书坊主李渔。李渔其人,可说是中国出版史上的奇人怪才,也算得上是清代出版业的一面夺目的旗帜,单凭其轰动一时、名播数百年热销不衰的经典之作《芥子园画传》,便足以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其翼圣堂(后期为芥子园)书坊在日常经营中广泛地运用征文征稿手段,取得不俗业绩。李渔先后推出的广受欢迎的各种系列的连续出版物,几乎无一例外的受惠于其征文征稿之举。如《资治新书》系列,有初集、二集、三集;初集卷首“征文小启”云:“名稿远赐,乞邮致金陵翼圣堂书坊。稿送荒斋,必不沉搁。”在《资治新书三集》出版预告中,其雄心仍在延续,征稿仍未见停息,“《资治新书》初集、二集前已行世,三集续刊已久,旦夕告成。一应吏牍名篇,伏祈遄赐”。

如《尺牍》系列,其《尺牍初征》书首有“征尺牍启”称:“今即以《初征》为媒,见斯集者,谅有同心;倘蒙不鄙,悉为邮寄,则仆得以竟此鸿愿,岂独《二征》、《三征》、《四征》而已耶!西湖流寓客李渔敬启。”其为《尺牍二征》定的体例也不忘鼓励天下名士从速应征,多多奉献各自信函,“编征到名稿,随录随刊,不分次第,……总以所得先后为序”。

再如《四六》系列,其《四六初征》封面上也刊有“二集即出,名篇速寄”的征集广告。

李渔之后,接替的掌门人其女婿沈心友照样得心应手地运用着从岳丈那里学来的征稿编书手段,继续开发着长效拳头产品;其《画传合集·例言》中的征稿广告是这样写的:“是书成后,本坊嗣刻甚多,祈宇内文人,不惜染墨挥毫,籍光梨枣,或寄金陵介子园甥馆,或寄武林抱青阁书坊。”

事实证明,李渔及其介子园以征文征稿来拓展和获取优秀的出版资源是相当成功的。其所编的《资治新书》收录有当代上千篇文告、文移、条议及判语等,若没有踊跃的应征是难以办到的;而若无李渔本人至诚至勤的作派,征文的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像纪元其人,曾在杭州做推官多年,后升迁安徽;这样的角色肯定会有许多的官方文件奏章等。李渔为征集其手头的资料,竟不辞辛苦跑到了安徽其任职地,“走力索稿于先生,先生惠予数十幅”,收获还是不少。李渔编印《尺牍》系列,目标瞄准的也是当代名家的书信,采取广告征稿与信函特约相结合的方法,稿源也甚富足。在致当代名士吴梅村函中,其再三动员老先生翻箱倒柜,将自己的信函抄录寄送,“至于尺牍新篇,尤望倾庋倒箧”。在复杜于皇信中,其委婉解释“来牍九首,拙选已登其八,惟复何元方一札,过于抹倒时人,未免犯忌,故逸之”。杜氏积极应征,送交九件信札,被录用八件;其中一件没有采用是因为内容涉嫌抹黑当世者,恐有负面影响或纠纷,李渔为此专函解释,可见其细致负责。

《芥子园画传》及李渔编辑出版的其他优秀出版物,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现实业绩共历史贡献俱佳的典型,也是古代出版商运用征稿策略最为成功的经典案例。

四、民间自发征集文稿资料事例

还应提及一点,古人之征集文稿资料,也有出自非商业目的的,尤其是民间自发的征集行为。利用出版物或信函广泛传播征集信息,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以达到自己收集特定文稿资料的目的,是古代民间征文征稿的内涵。

1.为编撰著述之需征集

其较早者可溯至宋慈。南宋时期,宋慈编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录》,该书完成后,有感于已有案例的欠缺及总体的不满意,宋慈在该书序中向各界吁请不吝赐稿:“贤士大夫或有得于见闻及亲所历涉,出于此集之外者,切望片纸录赐,以广未备。慈拜禀。”由此看,宋慈对自己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期许甚高,他是有意再作补充修订,出一部案例更丰富、内容更完备的修订版的。

有清一代大家黄宗羲在从事其伟大的文献工程《明儒学案》过程中,也借助于征集文稿的手段;其《明儒学案·发凡》中写道:“是书搜罗颇广,然一人之闻见有限,尚容陆续访求。……海内有斯文之责者,其不吝教我,此非末学一人之事也。”《明儒学案》之成为一代文献巨典,与天下学人共襄盛举分不开。

朱彝尊在编著《词综》一书时,也是广发英雄帖寻求帮助,其《词综发凡》中恳请四方学人藏家重点帮其搜集以下资料:“计海内名山、苔龛石壁,宋元人留题长短句尚多。好事君子惠我片楮,无异双金也。” 朱彝尊的本意,也是想通过广泛征集,“别为拾遗附于卷末”。

全祖望当年为编著《甬上耆旧诗》及《续甬上耆旧诗》,不仅四处致函征集求助,如向钱蜇庵征其个人诗;更是频繁拜访,“遍求之里中故家及诸人后裔,或闷不肯出者,至为之长跪之请之”(董秉纯《鲒埼亭文集外编题词》)。

蒲松龄为著《聊斋志异》一书,广泛采集民间神怪传闻,友朋乡邻辗转托请,求索故事素材,“久之,四方同仁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聊斋自志》)。一代名著的诞生,征稿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实在不可低估。

张岱《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一书,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历举绍兴明际殉义诸贤,成百有八像,附以图赞。其中的不少先贤遗像即从民间广泛征得,艰辛备尝,终得如愿。该书卷首有撰者自序:“见吾越大姥之立德、立功、立言以三不朽垂世者,多有其人,追想仪容,不胜仰慕。遂与野公徐子沿门祈请,恳其遗像,汇成一集,以寿枣梨。供之塾堂,朝夕礼拜,开卷唔对。垂示无穷,而终于不朽。”

2.为家庭喜丧庆贺征集

举凡祝寿、新婚、乔迁、儿孙诞生、获得宝物等值得庆贺的均是对外征集的理由,明清时期,此类以家庭庆贺为由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稿的极为普遍,其中又以贺寿最多。如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为其父亲阎再彭六十岁、七十岁寿辰,曾两次向海内名士广发征集诗文函,李邺嗣、邵子湘等俱有应征之作;邵子湘《答阎百诗书》称:“使者尺函六百里,而索言于仆,窃计尊公先生寿辰,佳文充栋,海内能言之士,大略在是矣。”名士毛晋曾编印有《以介编》一书,该书其实是其六十岁生日征集众友的祝贺诗文汇编。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中收有其为《瑶华集》一书所作的序,序称:“《瑶华集》者,长水李生寅生乞言于海内之名人魁士,以寿其嫡母沈夫人,而刻之以传者也。”

悼作也是家族征集的另一类别。清代著名的藏书家袁寿阶为悼念其母,“遍求名公卿诗文以为表彰,集刻《霜哺遗音》一册”。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一文,为悼亡女而作,与袁枚《哭妹文》同为千古祭文。是书刊刻之际,征得题词者百余人,如杭州谭献、德清俞樾、乌程施补华、越中平步青等,均系名重当时的人物。

还有诸如为诗友聚会、家园落成而征集的。明崇祯八年,越中名士祁彪佳于寓山筑建园林别墅,阅二年园成,一时文朋诗友纷至沓来,征得诗篇二百余,是为《寓山志》。

3.为图征诗文

此亦为民间诗文征集最为常见之现象。举凡有值得庆贺或纪念之事件,先以绘图,再以图展示朋好,并在圈内广泛征求,或面请,或函告,乃有朋友转托的,所集诗文再以汇刻分送之。

例一:洪亮吉为《机声灯影图》征诗。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洪稚存太史亮吉,幼孤贫,母太夫人教之读书。一日,太史从受《仪礼》,至“夫者,妻之天”,太夫人恸绝良久,呼曰:“吾何戴矣!”遂废此句。太史贵后,绘《机声灯影图》,遍求名辈诗笔表扬。同时巨人长德,咸有题咏,见之嘉、道诗文集中甚多。

例二:乾嘉间顾修作《桂阴课子图》征友辈诸人诗。计有:吴玉辉、宋金庭、徐畿、章光祖、方薰、何琪、桑云柯、释禅一、高桐、吴展成、沈德相、周春、祝德麟、方春池、陈逵、李方湛、曹宗载、陈大纯、许淙、宋琏、陆丙、包玉亭、邱璋、王文治、贾朝琮、邱壑、计士增、邱孙锦、余集、许宝善、戴光曾、阮亨、金熙泰、斌良、朱文照,共三十五人诗收入《读画斋题画诗》;该书有清嘉庆元年(1796)刻本。

例三:费耕亭为《篝灯课读图》征序跋。道光年间解元(乡试第一名)费耕亭请同年王世绂为绘此图,以志母德。座师那某题卷首并作序。作跋的有林则徐,梁章铖、王引之等。费氏后人还求张之洞跋卷尾。

例四:潘曾沂为《临顿里新居图》征诗。潘世恩购苏州临顿里新居,其子潘曾沂请人绘成《临顿里新居图》,向友朋广泛征诗。石韫玉《独学庐五稿·文》卷一《临顿里新居图记》有:“征予为之记。……群公赋诗,斐然成章”之描述。

例五:梁章臣为《梁鸿祠图》征诗。前此,梁章臣发起在苏州为汉高士梁鸿建祠,待落成,绘图征诗,石韫玉等俱有诗应征。

例六:瞿氏兄弟为《虹月归来图》征诗。清同治九年(1870),太平军退出常熟,著名的瞿氏铁琴铜剑楼第三代主人瞿秉清、秉渊兄弟从避难处载书返乡,为志纪念,请吴浚作《虹月归来图》,又遍征名士题咏,响应者计有唐文治、翁同龢、丁祖荫、邵章、王祖畲、邵松年、吕钰等数十。又,该瞿氏向有绘图征诗之传统,经眼的就有《荫棠检书图》、《子雍先生乔梓画像》、《良士检书图》等征诗典故。

此外,若张鸿述“先君子五十三岁曾请吴丈灌英绘《拥书图》,当日名流题咏极盛”;《光绪嘉兴府志》载沈涛“辄绘图征诗,倡和成帙”;俱是。

4.为各色名目征集

更有许多奇异之征文名目,如为奇石征文。清嘉庆十三年(1808),海宁马汶以数百金购得绉云石,遂辟园置石,并广征友朋题咏,有曹宗载、高登奎等十数人响应。这些征文后均被收入《绉云石小志》中。

有为殉节烈妇征文的。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记述了江南吴承绂孝廉英年早夭,其妇誓以身殉葬,数次自缢未遂,后得亡夫兆示,改穿彩服后终成功自缢,慷慨赴死。乡人奇其事,遂隆重征诗以表彰之,一时响应“作者甚众”,纪晓岚自己也作了两首律诗应征。

有为纳妾征文的。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万历四十一年(1613)十二月十一日这天,载有其很不情愿地为某人纳妾献贺诗的事:“(周)公美之郎字九倩者,少年纳一妾,大征诗以鸣得意,余亦勉作小艳诗以应之。”看来,这个大名士李日华在平时也没少得别人的好处,《味水轩日记》中隔三差五地记载有其收受各色人等种种请客送礼的事。所以吃了人家嘴软,拿了人家手短,尽管种种不情愿,这把年纪的老头还得装模作样写艳词来为毛头小伙的风流事捧场。

四、几点思考

1.征文征稿的行为模式古今一脉相承

从上述种种征文征稿史实中,我们已明了:历代的征文征稿虽花样翻新,但概括起来看无非两类:一是出版商的经营行为;一是个体或家庭的特定需求所致,且多为使庆贺纪念活动更显隆重热闹。再回头看今天,社会上的那些征文征稿活动也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这两类:报刊出版机构的主题征文活动,及社会机构、企业团体为特定事件、特定纪念日开展的征文活动。传续有源,随时有变,一脉相承。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让我们敬畏有加。

2.书坊征集文稿的兴盛是出版业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

私家出版业的征文征稿现象,起兴于宋,盛行于明清时期,绝非偶然。熟悉中国出版史的人都知道,宋代是我国印刷出版业勃兴之时,雕板印刷、活字印刷各显其能,伴随着大量民间书坊的涌现,图书出版业的市场化运作已达到相当的程度。而到了明清两代,印刷出版业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民间私营书坊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远超两宋,其经营理念、手法更显成熟,自然,市场竞争也愈趋激烈。市场竞争使然,经济利益驱动,书坊主要生存发展,要在竞争中取胜,须有胜人一筹的奇谋良策。征集文稿所以广受出版商青睐,在于其得以广泛的借用社会智力资源与文献资源,在出版业僧多粥少、优秀稿源供不应求背景下争得稀缺资源,显示个性优势,占领行业制高点。

3.印刷业的发达普及是文稿征集被民间普遍运用的基础条件

明清时期,民间家庭的喜庆祝贺活动之所以日益普遍而频繁地采用征集诗文的方式来增加气氛,以志纪念,不仅仅是这一方式时尚,有面子,更因为其时民间印刷业的发达,印刷业务的日益普及、便民。尤其是在清代,城市的大街小巷遍布各类书坊、刻字铺、印章店,纷纷承揽各种订货加工业务,其便利、灵活、收费合理、个性化服务等特点,为民间征集诗文的盛行提供了善其始终的出路保证。前述《以介编》、《瑶华集》、《霜哺遗音》等书即是此类产品的冰山一角。

4.广泛的社会人脉是征集文稿者的通行证

无论是出版商还是民间个人,征集文稿资料人人可为,但效果却可能千差万别。这是因为,相关的条件是否具备十分重要。相对于个人家庭而言,出版商从事文稿征集有更便利的条件,因为他手中有传播媒体——书,借助于书的销售传播,出版商的征文广告可在更广泛的范围更迅速地被知晓,从而达到目的。普遍而言,征文成效的好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当事者的人脉关系。那些搞家庭征文的人,一定是社会上有相当名望者,其社会交游也一定是广泛而出色的,其中也必定与当时的某些名人有或深或浅的交情;否则,即使有想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断难成事。

就出版商而言,欲染指文稿征集要有起码的资本,除了当老板的人脉要旺,其书铺的品牌和声誉也十分要紧;出的书好,紧俏热销,社会影响大,愿意应征者就多,因为可以就此借光,更有面子,也可期待获取更好的报酬。李渔及其介子园的大获成功就印证了这一点。出版商之征集文稿并呈现“马太效应”现象,应征者越众,名家大师的来稿越多,所出的书越受欢迎,后续跟进的应征者也会越多,好的稿件也更愿意奉献;反之,那些默默无闻的末流书商却恐怕连试一试的自信都没有。

5.文稿征集伴生名士的宠幸与烦恼

因为众多出版商把征稿看着是拓展业务、扩大赢利的有效途径,社会上那些稍有名望的学者文人便成了出版商争相抢夺的香饽饽,门前纷至沓来。且不说钱谦益、吴梅村这样的大家,像清朝毛先舒这样名望并非太著者,也频受青睐;史料记载,孙默于扬州刻《国朝名家诗余》时即已向其征集词作,但被谢绝了。而李渔编集《四六初征》时,也想到了毛先舒,这次毛先生有了积极响应,其《寄笠翁书》写道:“四六数章,皆里巷语,知不足当高瞻,幸论次之,并送往。”

频繁而无休止的上门征稿形同骚扰,让许多名家不胜其烦。明代名相李东阳在其《杂记》一文中表述了其对此类现象的鄙薄:“至于姻戚乡党,转相征乞,动成卷帙,其辞也互为蹈袭,陈俗可厌。”明代学者李日华也被声名所累,穷于应付,不胜其苦;不仅被迫应邀为纳妾者写艳诗唱赞歌,其《味水轩日记》中更有“客有年六十征诗称寿者,漫应之”之类的无奈。

6.文稿征集为社会文献的发掘与存续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历代文稿征集活动,无论是发自坊间或个人,无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个人特定需要,其对于历史文献的保存与传播都起到了特殊和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非主流的大量流散于社会各层面的文献类型如公文、案牍、信函等,文稿征集活动起到了发掘、汇总、整理、出版、传播与保存的诸多作用;而这些,恰恰是当政者不屑一顾的。对于那些缺乏足够名望又无力出版个人文集的大量文化人来说,文稿的征集出版为他们作品的发表和传播提供了机会和便利,为他们著述传世、后世留名的普遍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也为历史留存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料。

历代征文征稿的史实异彩纷呈,如珍珠散落在历史文献的角落,本文所为即是将这些黯然埋没的珍珠捡拾起来,拭拂串联,至于能否做成一串好看的项链,尚有待于识者鉴评。

参考文献

萧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6年。

袁逸:《作为出版商的李渔》, 光明日报, 2000年11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