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道德与网民隐私
(一)网民隐私的现状
网络是个开放的统一的系统,网络系统内的数据只需录入一次,该数据信息就有可能传遍整个网络。
目前,我国的公民面临着网络隐私被网络完全泄露的危险,通常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和组织对我们的资料了如指掌。
在网络上,私人生活被展现在网上,所谓的“人肉搜索”,可以全面地在网上展现你的资料,使你无处遁形。
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在2001年,美国发生一起命案。少女埃米被一素不相识的男子枪击致死。凶手在案发之前与死者从未谋面,只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网上跟踪她,并获知其工作日程和日常习惯,最后在埃米下班途中伺机杀害了她。在我国,民法通则中虽然也有关于个人隐私的条例,但要真正利用起来却并不容易。这些条例不仅个别、零散、抽象,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旧的法律系统在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面前,也已经漏洞百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方面的滞后,甚至成为西方国家设置贸易壁垒的一个借口。某纺织企业老板在欧盟国家搜集客户信息时,就曾遭遇到了类似的阻止:“你们(中国)没有个人信息保护法,(我国)客户资料面临泄露的风险。”到目前为止,德、法、英、日等50多个国家都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可以说,个人信息缺乏法律保护不仅存在“侵犯隐私权”的内忧,甚至招来“贸易壁垒”的外患。尽管这两年来“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呼声很高,但仍没有被列入立法计划。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息服务,就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否则,个人信息会有被扭曲、异化的危险。(2)
(二)网民隐私泄露的途径(3)
1.手机定位
只需一个短信授权,别人就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定位查知你所在的位置。一家武汉公司开设了“手机定位网”,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手机定位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或者网络,查到对方手机所处位置———前提仅仅是,对方发送一条短信授权。换言之,若有人偷偷使用你的手机发送授权短信,即可随时跟踪你的动向。
广东也出现区域性的定位服务,深圳一家公司就提供全省范围内的短信定位服务。同样的,一部手机发送了定位短信和授权短信,别的用户就可以通过短信查到持机人的位置。
2.公司监控
在一些公司里,为了防止员工不当使用网络,员工的个人邮件、聊天记录、电脑活动状态都被公司秘密监控。这种监控是为了让公司领导了解员工的网上行为,但也侵害了员工的个人隐私。
3.网络搜索工具
网络搜索引擎,如google、baidu等,通过其强大的信息提供和服务功能,汇聚了大量的用户信息,并能将所有的个人信息都搜集到一起,这是网络隐私的最大威胁。
虽然,这些网络搜索工具都声称最大限度保护个人隐私,但通过这些搜索工具还是能找到某个特定的对象以及这个对象的所有信息。
4.黑客
黑客是网民隐私的重要威胁之一,黑客通过其高超的技术入侵到其他网络用户的电脑中,并获取用户系统的最高权限,可以随意地获取、修改乃至删除用户信息。
黑客通常利用木马程序获取对远程计算机的控制,最近,有黑客获取大量的网上银行账号信息,并以信息打包的方式出卖,很多网上银行用户蒙受惨重的损失。
5.电话记录
美国《今日美国报》曾刊登这样的消息,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1年“9.11”事件后开始通过一些电信服务商秘密收集数千万美国人的电话记录。
报道说,“9.11”事件后不久,美国国家安全局以查找和追踪恐怖分子为由,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韦里孙通讯公司和贝尔南方公司等三大电信服务商签署了一份合同,通过这些电信商收集美国各地的家用和商用电话记录,并收入一个专用数据库。知情者称,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而国安局的最终目标是要将美国境内拨打的每一个电话都收入这一数据库中。
后来美国媒体又披露了国安局从事的又一起涉嫌侵犯公民隐私的活动。美国媒体报道说,“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未经法庭允许便授权国安局对境内居民的国际通信进行窃听。《今日美国报》说,与上次的境内窃听事件一样,国家安全局收集美国人的电话记录也没有经过法庭允许。
6.其他
还有其他的一些泄露网民隐私的途径,比如一些网络小游戏,这些小游戏网络需要输入你真实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对你个人的许多方面做出测试。当你在享受测试结果带来的满足时,殊不知你的信息早被网络公开散布了。
(三)企业道德和网民隐私的关系
在网民隐私泄露的问题中,涉及到一些企业的道德问题。比如说通信公司可以把你的信息不经本人的同意转移给一些企业和组织,比如银行通过信用卡或者你的详细信息一并转移给其他企业或组织,比如一些需要填写真实注册信息的网络站点,在获得你的信息后不经你的同意随便地转移给其他的企业或组织,等等。这些企业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眼见的只有利益,何曾考虑到网民的隐私保护呢?
对于一般的网络用户,在互联网发生交易行为时,往往必须提供自己的诸多信息。用户不能左右信息的提供要求,那么,用户的信息一旦放到网上,只有由企业或其他组织决定信息的前途了。
网民信息的保护需要企业道德的支持,一旦企业道德建立起来了,网络信息安全就指日可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