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兽药种类及特性
一、兽药的定义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家畜、家禽、鱼类以及其他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饲料药物添加剂)。
二、兽药分类及特性
目前经营和使用的兽药主要有四大类:兽用生物制品、兽用中药及中成药、兽用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饲料药物添加剂。
(一)兽用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应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有关疾病的制剂,通称生物制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菌苗,可分为死菌苗与活菌苗两种。死菌苗一般系选用免疫性好的菌种在适宜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将细菌处死即成。活菌苗一般选用无毒或毒力很低但免疫性很高的菌种培养繁殖后制成,如结核活菌苗等。与死菌苗相比,活菌苗具有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较好,维持免疫时间较长等优点。
疫苗,用病毒或立克次氏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经组织培养后加以处理制造而成。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活疫苗的优点与活菌苗同。另一类是死疫苗或灭活疫苗。
类毒素,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后,使变为无毒性但仍有免疫性的制剂,称为“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等。
免疫血清,是抗菌、抗病毒血清的总称。
血液制品,如冻干血白蛋白、两种血球蛋白等。
诊断用品,用于检测相应抗原、抗体或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类制品,供诊断用,如结核菌素等。
除上述生物制品外,还有用基因工程等制成的免疫制剂及其他制品等。
生物制品多是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制成,从化学成分上看,多具蛋白特性,而且有些制品本身就是活的微生物。因此,生物制品具有蛋白质或生物所具有的特性,对保存条件要求极其严格。
(二)兽用中药及中成药
中药材: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动植物及矿物类药材。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等各种剂型。
兽用中药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有些中兽药,特别是补虚药和复方制剂,能够使动物机体产生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力。如党参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六味地黄丸对细胞免疫和抗体形成有促进作用。
抗感染作用明显。清热类药在抗病原微生物方面效果显著。如板蓝根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等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杀灭与抑制作用,并能预防病毒、致病性真菌和原虫感染。此外,它还能激发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功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的形成。
能减少抗药性。抗生素大量使用导致的抗药性及药物残留对畜禽生长与人体健康造成的直接危害,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而中药应用多为复方,以复方中多种成分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不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有效地抑制、杀灭病原微生物。
减少毒副作用。中药大多是天然植物,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甙类、挥发油、树脂类、有机酸、氨基酸等。中药不同于抗生素、化学合成药、激素等,对机体生理功能无明显损伤等毒副作用。
增强抗应激能力。某些中药能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如党参、刺五加等可使小动物抗高温和耐低温能力明显提高;用延胡索、党参、刺五加结合维生素C、维生素E使用,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
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功能。黄芪具有增强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促进血清和肝肌蛋白质的更新,而当归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
(三)兽用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1.抗生素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在低浓度下选择性地杀死他种生物或抑制其机能的化学物质。主要用微生物发酵法生物合成,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用化学法合成。
按化学结构分类及特性如下。
(1)多肽类:多肽类抗生素吸收差、排泄快、残留少、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性,不易与人用抗生素发生交叉抗药性。主要有杆菌肽锌、粘杆菌素、维吉尼亚霉素、硫肽霉素、恩拉霉素和阿伏霉素等。
(2)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均由链霉菌发酵产生,为广谱抗生素,对畜禽呼吸系统疾病和家畜的细菌性腹泻非常有效,连续低浓度投药具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而且还能促进产蛋和增加泌乳量。但四环素类抗生素属人畜共用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欧洲已禁止该类抗生素作为促生长抗生素应用。
(3)大环内酯类:是具有大环内酯环的抗生素的总称,因含有氨基糖而呈碱性。该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支原体都有抑制作用。同类中不同的产品生物活性差别很大,如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活性最强,对多种耐药细菌有抗药活性。此类抗生素主要从肠道中吸收,能产生交叉耐药性,主要包括泰乐菌素、北里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4)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5)氨基糖苷类:是分子中含有一个环己醇的配基,以糖苷键或与氨基糖相结合(有的与中性糖结合)的化合物,也称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一种是抗菌性抗生素,如新霉素、状观霉素和安普霉素;一种是驱线虫性抗生素,如越霉素A和潮霉素B。尽管作用不同,但此类抗生素有一个共同点,即在肠道内不易被吸收。
(6)其他类:如制霉菌素等。
2.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以及某些放线菌、螺旋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对某些原虫及病毒性疾病也有效。抗菌增效剂可使磺胺类药物抗菌作用增强。
3.喹诺酮类
该类药物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重视,也是世界各国开发的热点,如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
4.其他合成化学治疗药
除以上几种外还有其他合成化学治疗药,如呋喃西林等。
5.抗寄生虫药
抗寄生虫药又分为抗蠕虫药、抗原虫药和杀虫药三大类。
6.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该类药物有中枢神经兴奋药、镇静催眠药、安定药、镇痛药等。
7.影响组织代谢药物
该类药包括激素、酶类等。
8.解毒药
该类药包括有机磷中毒、重金属中毒、氰化物中毒等的解毒药。
9.消毒防腐药
该类药包括酚类、酸碱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
10.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
该类药包括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用药等。
11.其他类
该类药包括抗过敏药、诊断用药等。
(四)饲料药物添加剂
该类添加剂主要包括抗菌促生长添加剂、抗寄生虫添加剂等。
三、兽药剂型
按剂型分类主要有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固体剂型四类。
(一)液体剂型
溶液剂:指非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注射剂:分注射粉针和注射针剂,是指可注射药物经过严格消毒或无菌操作制成的水溶液、油溶液、混悬剂、乳剂或粉剂,如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等。
合剂:指两种以上(包括两种)可溶性或不溶性药物制成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如复方甘草合剂等。
此外还有酊剂、乳剂、煎剂、浸剂及流浸膏等剂型。
(二)气体剂型
气体剂型兽药是以气体为分散介质。它是指液体或固体药物利用雾化器喷出的微粒制剂,可供皮肤和腔道局部应用,或由呼吸道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也可用做空间消毒、除臭和杀虫等。
(三)半固体剂型
软膏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制成易于涂布的一种外用半固体剂型,一般具有滋润皮肤和收敛、消炎防腐等局部作用。
浸膏剂:是将药材的浸出液浓缩除去溶剂后的膏状或粉状的半固体或固体剂型,如甘草浸膏。除有特殊规定外,浸膏剂每5g相当于原生药2~5g。
糊剂:与软膏剂相似,但含粉末状药物较多(25%~75%),硬度较大,多由收敛药、消炎药等加适量赋形剂组成。
(四)固体剂型
散剂:将一种或多种药物粉碎后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如复方敌菌净粉等),供内服或外用,是广泛使用的一种药物剂型。
可溶性粉剂:也称饮水剂,是由一种或几种药物与助溶剂、助悬剂等辅料组成的可溶性粉末。投入饮水中使药物溶解,均匀分散,供动物饮用。如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
预混剂:是一种或几种药物与适宜的载体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制成供添加于饲料的药物添加剂。将其掺入饲料中充分混合,可达到使微量药物成分均匀分散的目的。如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
片剂:指一种或几种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扁平或上下面略有凸起的片状制剂,主要供内服,如土霉素片、维生素C片等。片剂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机械化生产、服用方便,适宜于个体给药。缺点为某些片剂溶出速率及生物利用率差。
颗粒剂: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制成的干燥小颗粒状物,如甲磺酸培氟沙星颗粒等,主要用于内服、混饮等。
胶囊剂:是将固体、半固体或液体药物装在以明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胶壳中的制剂,如鱼肝丸胶囊等,对光或湿热敏感的药物制成胶囊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丸剂: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加适宜的辅料制成的球形或椭圆形内服固体制剂,如藿香正气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