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并非始于当代社会,而是以中古时代一些国家和地域之间的贸易交往和通商为起点和雏形的。这是基于社会分工发展和范围扩大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相应,同时也是生产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与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是各个国家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步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必然要促进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就会逐步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进程。当然,各式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以及殖民政策,大大地加速了这一进程。从另一种角度即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同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所预言的“世界大同”社会观,或者更精确地说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相通的。就这种意义而言,所谓经济全球化为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就21世纪的现阶段而言,经济全球化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论社会经济制度如何,无论是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要想求得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进行相互交流,大力发展国内外贸易,在资金、资源、科技和人才诸多方面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求得共同发展。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般说来有资源、劳动力和市场优势,但却缺少资金、科技、人才和管理经验。而发达国家却有资金、科技、人才和管理经验,短缺的是资源和市场等。所以,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就成为扩展国际市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力组织和发展跨国公司,正是为适应世界形势的这种发展要求。当然总体说来,经济全球化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作为核心力量和重要渠道,开始引起了一定范围的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和发展,发达国家将会进一步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和过渡到知识即科技型经济时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之所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前苏联和东欧若干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使得斯大林曾经提出和推行的世界两种经济体系和两个平行市场的发展和竞争逐步趋于统一。目前,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不再独立存在。同时也意味着在政治上“冷战”时代的基本结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所属跨国公司趁机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战略目标,使原有的推行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已经基本消除。二是由于高新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大批高新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出,为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与此同时,“关贸总协定”向世界贸易组织的转型与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一定的重要作用,而且今后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国内外理论界的认识还有很大分歧,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还有观望和静观待变的。总体来说,大约有4种观点:
第一种,所谓“新左派”观点。他们认为现有的所谓全球化,等于西化或者说帝国主义化。认为现代跨国公司所充当的角色,首先是通过在经济上控制发展中国家,在此基础上进而实行政治上的控制。认为新帝国主义比传统帝国主义更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
第二种,所谓“资产阶级新自由派”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全球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限制各国政府的行政干预和限制福利政策,迫使政府遵守贸易和金融的共同规则。大力称赞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其倡导的4项原则:即非歧视性贸易原则、互惠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公平和透明性原则。强调信息资源共享和机会均等。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是反动,而是一种历史性进步。
第三种,所谓“转型学派”。其观点介于“新左派”和“新自由学派”之间,他们力图将两种学派的观点求得平衡,企图扮演一种“中庸之道”的角色。
第四种,所谓“怀疑学派”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一种梦想,是“天方夜谭”。认为在19世纪末的金本位制时期已经出现过全球化,结果并不成功。认为现在所说的全球化本质上不过是一种区域化,只是“三大区域”的金融和贸易合作,决不是全球化。认为现在的区域经济对区域以外都具有排他性和自我保护性,因而认为区域化的本质,不是推动而是反对全球化。
中国也有一种观点反对经济全球化,也把全球化说成是一种“梦想”。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从理论上来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与扩大,逐步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打破国界和洲界,特别是随着高新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网络发展的全球化,从而就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客观必然性。其实,跨国公司逐步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与扩大,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实践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和重要形式。当然,经济全球化自然要经历一个由自发性转变为自觉性的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弊会有所不同,有利大利小和弊大弊小问题,因而会引起各种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也是很自然的事。但从总体上来看,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总是在推动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换句话说,总是利大于弊,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即公开、公平、公正和平等竞争原则的贯彻执行,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就会逐步推动各个国家走上共同发展和繁荣富强的道路。
当然,我们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问题时,并非否认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而且这种问题和矛盾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经济上的利弊关系、经济安全与风险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利弊关系、政治、法制和社会体制方面的利弊关系,等等。在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时期内,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贫富差距在扩大,对贫困劳工群体的剥削在扩大,南北差距在扩大,犯罪全球化和非法移民在扩大和增加,利用经济制裁、禁运、封锁和关税贸易壁垒等种种手段扼杀他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甚至利用种种手段干预一些国家的内政。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联合国宪章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研究各种问题和矛盾,兴利除弊,应对和解决各种经济和贸易摩擦乃至政治摩擦,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正常和健康发展,以造福于人民和社会,从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