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富的觉醒

财富的觉醒

时间:2023-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财富的觉醒——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道路金 碚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不是从意识形态理想出发的社会变革,而是从最实际的经济和社会现实问题考虑所进行的探索。30年前绝没有人能够想像得到今天的中国竟然已经改变成现在的样子。所以,承认中国仍然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思想解放和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所得出的第一个真理性认识。

财富的觉醒——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道路

金 碚(1)

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不是从意识形态理想出发的社会变革,而是从最实际的经济和社会现实问题考虑所进行的探索。从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改革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是“逼上梁山”的“反叛” ,即对计划经济的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反叛。按照当年的法统,那是大逆不道是可能要坐牢杀头的。30年来,改革开放一路走过,今日回首,真的是“换了人间” 。30年前绝没有人能够想像得到今天的中国竟然已经改变成现在的样子。是什么力量让13亿人口的中国在这短短的30年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观察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但有一种力量的作用肯定是具有决定性的:那就是亿万人民追求财富的欲望所产生的强大而持续的经济动力。改革开放释放了这种巨大能量,就产生了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力,让中国彻底改变面貌。

一、改革开放起点:承认追求个体财富的正当性

30年前的改革,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因为传统的意识形态观念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为什么人民终于不再容忍传统意识形态的禁锢,而甘冒极大的风险,以“违法” 、 “违规” 、 “违反政策”的行为走上改革险途?那是因为:实在是太穷了。也就是说,是极度的贫穷和巨大的国际差距(原以为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等待我们中国人去解放他们,未曾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们中国人的生活竟如此贫穷! )让中国必须思想解放:从理想主义的幻想(意识形态目标)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解放思想就是要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怎样让实践来检验真理?首先要承认和面对现实。中国的现实是什么:贫穷!所以,承认中国仍然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思想解放和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所得出的第一个真理性认识。基于这一认识,必然得出结论:贫穷是最大的敌人,创造财富是最迫切的要求。 “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唯一正确的政策选择。

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我们党实际上也曾实行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后来才一度偏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 、“突出政治”的方向。那么,实行改革以后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以前的经济建设政策有什么区别呢?

改革开放以前,进行经济建设从根本上和方向上说是依赖着计划经济的动力机制。计划经济的基本动力机制是:以公共财富积累为目标和依靠指令性指标的分解和执行。也就是说,在计划经济制度逻辑下,发展经济的动力来自对公共财富的追求,公共财富的主体是国家,所以,计划经济制度必须构建一套以追求国家财富为目标的体制和机制。也就是实行全社会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加之社会动员体制)。所以,从根本的动力机制上看,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是由追求公共财富目标的欲望所推动的。(2)而追求个体财富(个人财产和企业利润)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动力机制很难保证生产积极性的长期维持,效率低下的问题难以根本解决,特别是,庸懒、懈怠和依赖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可遏制地蔓延,将腐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基础。结果是使国家和人民在追求崇高目标(大公无私,无条件完成国家计划指标,以实现国家强大)的口号下,却走向了普遍贫穷的深渊。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而突破口就在:要承认追求个体(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正当性,将经济发展的动力基于个体收入和财富的追求上。所以,在政策上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要承认微观主体的经济责任制(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和企业的自负盈亏等)和经济刺激。

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制度逻辑上,无论社会发展到怎样的水平,创造了多少财富,都不会形成很多的个人财富(在严格的理论逻辑上个人完全不可能有财富积累),个人所获得的仅仅是“消费资料”或“消费基金” ,完全没有个人财富的积累机制,财富积累完全是社会计划中心(国家或政府)的职能。所以,在意识形态上,个人追求财富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企业(工厂)追求利润也是不正当的(“利润挂帅”受到谴责)。但是,改革开放后,承认了微观主体的经济责任制和经济刺激制度,以至承认和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实际上就是承认了追求个人财富和进行个人财富积累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甚至还要鼓励和表彰“勤劳致富” ,“万元户”以至“百万富翁” 。同时,也承认了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经济主体。

可以说,改革开放一开始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引入财富创造和积累机制奠定了认识基础。这虽然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此后的事实表明,它对计划经济是一种颠覆性的冲击。因为,只要承认追求个体财富的正当性,整个社会就将不可阻挡地发生脱胎换骨式的革命性变化。

二、市场经济模式:经济人行为的社会福利意义

如果说从1978年到80年代末,对计划经济的突破还只是在纵向动力机制结构(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是推动经济运行的主动力)中,引入追求个人收入和实现企业自负盈亏的激励因素,并试图以此弥补计划经济体制纵向动力不足的缺陷(即所谓“市场调节为辅” ),那么,199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当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布:“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彻底性改革。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计划经济基于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而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则基于追求个体财富的微观动力;前者的运行直接基于对社会总体目标的关注和追求,后者的运行则是将社会总体利益的实现基于对个体利益的关注和追求。用学术性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市场经济相信即使人人遵循“经济人”行为原则(即一切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整个社会也能够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目标。而计划经济则认为,如果追求个体利益为主导性的行为准则,则整个社会生产将陷入混乱,更不可能实现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

所以,当中国认定了要走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实际上就是对整个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彻底的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制度的“信仰”变革。如果坚持计划经济,则追求社会目标(社会财富)的行为才是道德的和合法的,追求个体财富(个人收入财富和企业利润)是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至少是很不高尚的。而如果搞市场经济,则追求个体财富不仅是合法和道德的,而且所有微观经济主体(个人和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是可以最有效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因此,市场经济制度主张最大限度地保护追求个体财富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当然也必须对追求个体财富的行为进行规范、调控甚至管制)。因为,市场经济的“信仰”基础是:相信最大限度地保护追求个体财富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就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和调动蕴藏在社会最基层中的创造财富的巨大积极性(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为),就能最大限度地解放社会生产力;并且相信无数的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为,能够促使整个经济向着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所焕发出来的个体积极性和追求财富的动力机制是极其强大的。允许和鼓励微观主体更主动和自由地追求个体财富,确实能够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导致社会财富的大量涌现。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所创造的成就令世界震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让全球耳目一新。

三、融入全球经济:财富创造的机制变革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和趋向全球化的。中国决心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实际上也就决定了必须和必然走向同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接轨的方向。所以,中国义无反顾地,甚至不惜付出一定代价地申请进入“世界贸易组织” (其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这意味着,中国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要承认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基本秩序和竞争规则,将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市场经济体系。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进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一个影响深刻和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资本的国际俱乐部,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国际资本全球扩张和竞争的要求。人类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具有无限追逐财富的极大扩张性,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和竞争规则,资本对财富的追逐将演变为掠夺、侵略和战争。世界贸易组织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中建立的一个资本全球化竞争的规则体系。这一规则体系承认和保证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公平”地追逐财富的权利,从而避免因财富竞争而导致相互间的不正当封锁(垄断)和军事冲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有勇气到这一资本的国际俱乐部去参加竞争,尽管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个世界性的资本俱乐部的许多规则对我们并不十分公平。

有人认为,中国的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开放所推动的。因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然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与国际接轨”几乎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别无他选的方向。如果说,此前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全是主动的,那么,此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成为国内要求和国际压力“内外夹击”下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由自主”的。

当进入国际市场经济的全球竞争体系后,中国必须接受世界财富创造和积累机制的基本规则。当前的国际市场经济规则首要的是维护资本全球化自由竞争的权利,所以,世界贸易组织本质上是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即要求各国政府承诺不得限制资本进行自由贸易和自由的国际投资。

中国是一个资本实力弱小的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能够承受得起激烈的国际竞争吗?人们曾经担心,由于资本是财富积累的产物,缺乏财富积累的历史决定了中国企业将不是国际资本的竞争对手。但是,事实并没有人们原先料想的那么严重。中国企业凭借其“杀出一条血路”的拼搏精神和不惜代价的竞争行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打出了一片天地,而且市场占有范围迅速扩大。

中国人原本是一个财富积累意识非常强烈的民族。为了获取收入和财富,中国人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人更愿意付出辛劳和努力;而且,中国人更倾向于缩减当前消费,进行储蓄和投资,以获得更多的未来财富和留给下一代的遗产。所以,中国是全世界储蓄率和投资率最高的国家。可惜,历史的动荡和灾祸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让中国人的财富梦想破灭。尽管中国人经历了数千年的财富追求,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一个勤劳、节俭、愿为创造和积累财富而比其他民族付出更多的民族,却不得不长期因财富之梦的破灭而失望,这可以说是一个世界历史上最典型的“中国悖论”和“中国悲剧” 。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历史上千载难逢的太平年代,中国百姓终于不再被扼杀财富梦想,可以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创造和积累属于自己的财富了。于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财富意识在今天又一次觉醒!这一觉醒,看似静悄悄地发生,而其巨大和顽强的爆发力,则让全世界都惊叹,大呼估计不足,甚至似乎感受到了“中国威胁” ,同时更是不得不承认受到了“中国教育” ,即必须学习中国人的勤劳精神和拼搏意志,否则就将在竞争中衰败。

中国人财富意识的觉醒,使“奇迹”发生了。短短30年,物质财富大量涌流,货币金融财富迅猛增长,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发生了“改头换面”的极大变化。过去。 “中国人”几乎就是“穷人”的代名词,而今天,“中国人”居然越来越使许多外国人产生“有钱” 、 “富裕” 、 “出手大方”的联想。确实,中国财富积累的规模快速扩大。中国正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制造出越来越多的“富豪” ,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也让世界刮目相看。统计资料毋庸置疑地显示了: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政府收入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个人也开始了家庭财富积累的历史。

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有其自己的规律。特别是,财富自身具有强大的增值能力,当然,如果处置失当也会贬值和“缩水” 。所以,保护财产安全,并且让财富创造更多的财富,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富觉醒的一个重要的观念标志。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这是对中国经济社会深入洞察的一个重大的观念解放和政策进步。这实际上也是肯定并且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应是劳动收入的获得者,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消费者,而且也应成为投资者和财富积累者。这也就是明确肯定了,民间财富积累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强大,不仅仅表现为公共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表现为民间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四、创造财富文明:刚刚开始的民族复兴历史

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正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比较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中华民族完全没有因30年经济发展的辉煌业绩就自感满足和骄傲的理由。从民族振兴的历史看,不经历数百年的艰苦奋斗和财富积累绝成不了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中国财富创造和积累的历史还刚刚开始,绝不能浅尝辄止,夜郎自大,忘乎所以,半途而废。相反,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排除一切阻碍、诱惑和得意忘形心态,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以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更加科学的态度进一步创造财富文明的新成就,让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持续推进。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任何的所得必然要有相应的付出。改革开放30年,我们确实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根本上说,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取决于愿意为此付出的代价。现在人们公认,我们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付出了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和劳动者低收入的代价。尽管过去的“血拼”有其历史的理由,不能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脱离历史客观地责备过去,但是,无论如何,未来的发展绝不能再继续走过去的道路。科学发展道路必须更加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善待劳工和关注民生。这正成为近年来非常强烈的社会呼声,表明中国的财富创造过程必须矫正原始积累的偏差,走向更加文明的道路。这是一种明显的历史进步。

同样的问题是,获得文明也要付出代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善待劳工和关注民生,也都“没有免费的午餐” 。实现任何美好的愿望,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牺牲。所以,承诺一种美好的目标,首先必须充分估计到有多大的可能或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实现目标。在发动和推进改革开放的时候,邓小平是充分估计到为此可能付出的代价的,例如“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收入分配差距,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所忍耐。他也警告说,如果导致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则是不能承受的代价,如果那样,就是改革的失败。今天,中国已经发展到需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善待劳工和关注民生的阶段,也有条件在这些方面做出更多的承诺。但是,也绝不能忘记,为此我们有能力承受多大的代价?我们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是否能够取得真正的成效,而不至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今天同30年前相比,改革开放的财富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0年前,是在极度贫困的基础上开始改革的,按今天的标准,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完全没有个人财产(“万元户”就是了不起的富人了)。今天的改革则是在有了相当数量的财富积累基础上继续深化变革过程。从财富结构看,这两个时期的改革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财富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财富的拥有者从主要是国家和国有企业,转变为民众也成为越来越多财富的拥有者,也就是说,中国的财富结构已经显著地“大众化” 。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并存的广大群众的财富增长态势。其次,过去民众所拥有的财富基本上是流量性的,即表现为现期收入,由收入的储蓄所形成的存量资产很少,基本上没有积累意义,因为民众所拥有的只是“消费基金(资金)” ;而现在,民众所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存量财富(家庭财产),而且,不动产的拥有量也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中国民众财富具有了显著的“存量化”特征。第三,过去的财富主要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特别是,民众所拥有和积累的基本上是微薄的实物财富;而现在,不仅国家和企业拥有巨额的虚拟资产,而且民众也拥有和积累了规模巨大的虚拟资产。所以,财富的“虚拟化” ,或者说财富结构中虚拟资产的比重越来越高,是中国财富形态变化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正因为财富形态趋向“大众化、存量化、虚拟化” ,所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富形成过程不仅是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还表现为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或者说,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过程如果不能同财富的保值和增值过程相配合,就不可能保持良性的和可持续的状态。因此,在财富形成过程中,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已经成为财富创造和积累的互补性过程,一存俱存,一损俱损。

以上变化决定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基础的根本性变化,即中国已经从贫困基础上的改革转变为财富基础上的改革。由于民间财富基础已经从单一的“消费资金剩余”型,转变为“大众化、存量化、虚拟化”和“创造、积累、保值、增值”的高度复杂的财富基础,所以,利益结构也发生了多元化、差异化、阶层化,甚至集团化的演变。现在,任何一个经济现象都会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如果原油涨价,产品油不涨价,石油开采企业有利,石油加工企业不利,消费者有利,但石油加工企业的股票拥有者却不利。再如,商品房价格上涨,对于想买房的人不利,但对于拥有商品房特别是已经贷款购买了商品房的人却有利,对于拥有房地产公司股票的持有人也有利。所以,人们发现,似乎越来越难有所谓帕累托改善的空间(在不使任何人受损的条件下使一些人的状况有所改善),一些人的福利改善(财富增加)几乎总是要以另一些人的福利(财富)损失为代价。因此,财富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将在更为复杂的利益结构和多元利益诉求条件下推进。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机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

更重要的是,30年改革开放所焕发的巨大生产力,形成了一定的财富实力基础,也基于一个重要的条件,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要素比较优势,实际上就是以低价格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获得了很强的市场价格竞争力。从这一意义上说,30年所形成的财富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依靠了资源、环境、劳动的大量投入所换取的。因此,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这样的财富创造和积累方式也必须改变。正因为这样,进入21世纪后,关于“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人们认识到,只有以负责任的方式创造和积累财富,才能形成真正可持续的财富文明。也就是说,财富文明必须体现为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不仅要对自我负责,而且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对世界负责。这样,一方面,市场经济是高度竞争的,财富的创造、积累、保值、增值归根到底都必须在竞争中实现,这种根本机制没有改变,而且将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现代财富文明要求寻求双赢或多赢的博弈过程和竞争格局,让各利益阶层各得其所。这两方面的协调共存才能形成“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财富基础。

正因为如此,今天正在进行和未来将要进行的改革开放,将是一个更加充满利益博弈的过程。如何“统筹”各方面的利益,使失衡和可能失衡的关系得到平衡,是中国新时期创造更伟大的财富文明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因此,中国所经历的30年改革开放历程,只是整个中华民族崛起的一个序幕。

五、结语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财富觉醒的30年。追求财富是发展的动力,因为它冲破意识形态束缚,消除庸懒、懈怠和依赖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财富意识觉醒的深刻社会意义更在于:树立了全社会普遍的自我负责的精神——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体面的生活,任何人如果在其一生中不能创造和积累(或者继承)一定的财富,就不可能终生保持稳定的可以满意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消费支出)。

正因为30年来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和财富行为,形成了具有巨大的财富创造和财富增值潜力的市场空间,全世界的企业和投资者都不愿错失中国的财富机会,今天的中国才能成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的国家,并受到普遍的尊重。即使是敌对国家也不得不对中国表示“善意”和“尊重” ,因为,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中国,它们都不得不认识和承认自己国家的收入、就业、供应和产品市场,以至财富增值都同中国密切相关;尽管意识形态上可以不妥协,不相谋,但是,财富的力量和财富的欲望却是不可抵御的,不与中国合作甚至同中国对抗不过是一种损人更损己的愚蠢行为,也是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蔑视。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财富的觉醒是中国获得国际尊重的物质基础。

当然,财富意识的觉醒绝不是让“不择手段” 、 “财大气粗”和“为富不仁”的劣行泛滥。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 、 “金钱是万恶之源”的“财富诅咒”更不应成为现实悲剧。财富意识是市场经济的动力源泉,财富的觉醒是市场经济伟大创造力的体现。但是,现代财富文明并不是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统治。在基于现代财富文明的市场经济制度下,追求财富不仅是一种个人负责精神,即意味着准备承受压力和竞争,自力更生,自强自尊;而且追求财富也应该和必须是一种社会责任行为,它意味着财富形成过程中的个体行为也要具有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它要求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过程不仅只对个体是可以持久和代际相继的,而且应该和必须是,对社会、世界和人类也是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1.黎德福、陈宗胜:《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是否存在快速的效率改进? 》[J],《经济学》(季刊)2006年10月。

2.保健云:《论中国改革的目标选择与经济制度变迁方向》[J],《经济体制改革》2007(3)。

3.高尚全:《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N],《光明日报》2008年1月8日。

4.王永钦等:《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1)。

5.新望:《中国改革步入新境界——从十七大报告看新时期改革的特点和任务》[J],《中国改革》2007(12)。

6.张卓元:《中国改革开放的六条基本经验》[N],《中国改革报》2007年1月8日。

7.张宇:《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特征与基本经验》[J],《理论视野》2007(3)。

8.沈宝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J],《中国改革》2007(10)。

9.金碚:《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的轨迹与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7(5)。

10.金碚:《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私经济行为》[J],《江苏社会科学》1993(3)。

【注释】

(1)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笔者曾经证明,实际上在公有制经济制度中也必然存在私经济因素,这些私经济因素也是公经济增长的动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