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薪万元还差一半

年薪万元还差一半

时间:2023-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21篇 年薪6万元还差一半[1]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人民大众生活水平也有了根本的改善。主要是党的十六大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要达到相当的比例”。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小排量车出台了种种限制性规定,这与轿车进入家庭的大趋势背道而驰。6万元乘以5等于30万元。

第21篇 年薪6万元还差一半[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人民大众生活水平也有了根本的改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是硬道理。”那么,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反映到个人层次应该是什么样子?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模式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经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的比重逐步增加,直到成为社会的主要阶层。其含义大概有二:一是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大多数人比较富裕。换句话说,中产阶级比重的增加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分配从“两头大中间小”变成“两头小中间大”。当然,作为过程,总需要打破以前的平衡,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实现“共同富裕”。

在中国,讲“××阶级”太刺激了,“××阶层”要好一些。更规范的提法是“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是党的十六大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要达到相当的比例”。至于我们所说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否就等于国外所说的“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呢?暂且就把它们当成基本一样的“比较富裕的、中等生活水平”的概念吧。

现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就算是比较富裕了,从而达到“中等阶层”了;二是能不能用收入来衡量,这样可以使问题更加简单明了;三是收入多少能算得上“中等收入”,定量说明可以避免文字的过分模糊性。

首先考虑第一个问题。关于生活水平,中国与外国情况不同,整个社会在进步,中国的“中等水平”可能永远也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那么,能不能找到某种既照顾“国际标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判断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回忆我们有过的一些提法,总的进化趋势是从“温饱”到“小康”。那么,达到“小康”的标志是什么?“小康”是否就是达到了具有国际意义的“中等阶层”?换句话说,所谓的“中等阶层”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我们最好把复杂的问题稍微简单化处理。是否可以这样来认识:所谓“温饱”是指“衣”与“食”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所谓“小康”是指“住”与“行”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所谓“中产阶层”是指“衣食住行”都解决后,还有能力考虑提高生活质量,能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从事学习、旅游、健身、投资与发展。

也许上述仍然是模糊的概念,比如“温饱”之时也不是没有房子住。因此,这里的“住”与“行”也得有个标准,比如人均面积以及家里能供得起一辆汽车,等等。当然,就是汽车也有不同的档次。粗略地讲,养一辆车,每年要1万元左右吧。

一个比较相近的概念是恩格尔系数。总的来讲,在总支出中,用于“吃”的比重越大,其生活水平就越差。用于“吃”的比重低到一定程度,就达到了“小康”,再低到一定程度就达到了“中等阶层”?这个指标肯定与上述指标方向一致、密切相关。实际情况要比单纯的“吃”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把所谓的“中等阶层”生活水平定义为“有能力追求提高生活质量”?从全社会来说,在工业品基本告别短缺之后,“提高生活质量”也应该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共同的方向。

第二个问题是能不能把收入当成最重要的指标。毫无疑问,收入是生活的基础;没有收入就没有支出,也就没有生活。但是,收入不能等于支出,更不能完全等于生活水平。一方面,汇率高低影响着收入水平的国际比较;另一方面,生活消费品的物价水平直接影响消费档次和实际内容。所以,购买力评价也许更符合实际。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物价水平也高,两个因素相互抵消,实物消费水平比如住房面积可能和我们的一些地方相差不多。有些项目中外反差很大,比如汽车,人家挣得多,汽车便宜;我们挣得少,汽车昂贵,这样我们就比人家差得太多。

就是国内也很不平衡。比如说房价,普通城市一两千元一平方米,北京、上海动辄上万元一平方米。因为北京的房子不仅仅是卖给北京居民的,而是全国买北京!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奥运会之后,房价的“泡沫”也不一定被吹破。同样的道理,就是成都的新房,一半以上的买主不是成都人。其结果,大城市里居民的住房水平并不一定比小城市强。

反过头来再说车。先不去讲航空、铁路、地下铁等情况,单说家庭小轿车,受政策影响非常之大。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小排量车出台了种种限制性规定,这与轿车进入家庭的大趋势背道而驰。在成都却没有此类羁绊,才造就了轿车普及率高居全国第三!

总之,收入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孤立地、绝对地看是不科学的,应该较全面地分析生活的水平和内容。

第三个问题是收入具体数量上的判定。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态度。“6万元到50万元”这个区间太大了,因为6万元的实力比50万元相差一个数量级!好在我们下面集中讨论“入围标准”在6万元以上。

显然,这个标准还很不够。我们仍然采用“住”和“行”的标准。先说车,就算是“经济型轿车”也得8万元吧。一个家庭一年的积蓄还不能买一辆车,这能算“中等阶层”吗?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志之一是拥有一辆“本田雅阁”,在中国5年不吃不喝买不到一辆这样的车能算得上“中产阶层”吗?当然,假如拿2万多元的吉利、QQ等说话,可能还有些眉目。不管怎么样,6万元的收入水平还需要再升一升,或者说轿车的价格水平还需要再降一降。

再来看住房。国外一般认为正常的房价应该在户均年收入水平的5倍左右。6万元乘以5等于30万元。30万元在中小城市可以买到不错的住房,在北京能买什么?比如三环路边一处商品房,80万元到200万元一套,所谓的80万元的一套是建筑面积80平方米,使用面积大概只有50平方米。倾尽15年以上的收入只能买来一套50平方米的住房,这也叫“中等阶层”?

总之,6万元标准在中小城市也许不错了,但在大城市远远不够,最少也得10多万元吧。当然这是动态的数字,还要看物价的走势。

我同意一些学者的观点,所谓“中产”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状态,而不只是一种经济状态。君不见,某些大款活得很累,贪官污吏狼心狗肺。因此,如果过分关注收入,可能会丢失人生最本质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