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收支失衡研究的文献回顾与评价
一、国外学者关于国际收支失衡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贸易余额角度
Mann(2004)认为,美国进口超常发展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商品需求结构上,美国对外国商品拥有较高的收入弹性,这是导致其进口远大于出口重要原因,同时,美国在金融账户保持大量顺差,从而保证其拥有较高支付能力,使得贸易赤字能够得以长期维持。Obstfeld和Rogoff(2005)从汇率的角度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人为压低汇率,导致了美国商品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处于竞争的劣势,发展中国家货币操纵是导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根本原因。Hansmann(2006)研究表明,经常账户差额状况决定于通货膨胀率和汇率的变化,汇率传导机制扭曲成为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因素。
(二)储蓄投资角度
Gourinchas(2006)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拥有较高的储蓄水平,国内金融资产供不应求,而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成熟的金融市场,是国际资本首选投资场所。因此,全球经济失衡实质上是经济结构差异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供给与需求的失衡。Bernanke(2005、2007)认为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储蓄过剩。一方面欧洲老龄化、亚洲高预防性储蓄以及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石油出口国巨额经常账户顺差等因素综合导致了全球储蓄过剩;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实力和美元国际霸权地位的优势使得全球过剩资金投向了美国市场,从而导致了美国利率水平的下降和资产价格的上涨,这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支持了美国居民消费,推动了美国经常账户的逆差增长。这种观点将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归结为国外储蓄过剩,因此在美国政客中得到了普遍认同。但是,显然这是美国推卸责任的一种借口,因此遭到了众多学者的反驳。Cline(2005)的研究认为,预算赤字增长意味着公共储蓄的下降和国内支出上升,国内利率上升,吸引了大量国外资本流入美国,结果进一步恶化了经常项目赤字。虽然这些假说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却不能解释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财政赤字增加与经常项目赤字缓和同时存在的现象。
(三)国际资本流动角度
Dooley,Landu and Garber(2003、2004、2009)研究认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大量出口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和促进出口,需要大量美元以满足日常支付和平抑汇率波动的需要。与此同时,美国需要为国内高消费、高投资,以及巨额财政赤字融资,在这两方面作用下,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向中心国家,双方在这种稳定的体系中都获得了彼此想得到的政治经济利益。Cooper(2001,2005),Gourinchas&Rey(2005)等学者从美国金融优势角度进行了解释,其逻辑大致是:美国金融业发达,金融资产流动性和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具有较强吸引力,因此,发展中国家通常将购买美国资产作为对外投资的首选,美国利用流入的资本进行FDI和其他高收益投资,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债务约束,保持了经常账户逆差的持续性。Blanchard,Giavazzi and Sa(2005)研究认为,在世界利率给定的前提下,当国内外金融资产不是完全替代的情况时,由于美国相对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其他国家对于美国金融资产需求上升导致了大量资本流入和经常账户赤字。
(四)国内需求角度
国际经济研究所Mussa(2005)认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贸易逆差成因显著不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美元升值,是20世纪80年代贸易赤字不断膨胀的主要因素。而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逆差与美国经济繁荣、国民财富水平提高所导致需求增长密切相关。Erceg,Guerrieri和Guest(2005)对美国1970年以来的财政和贸易赤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财政赤字的提升引发国内需求增长,进而会导致贸易余额赤字扩大,二者之间正相关关系十分显著。
(五)经济结构角度
从经济结构着手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P.Stephen,T.Klick和A.Thirwall运用结构分析法验证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指出发展中国家长期供给不足是由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的,并表现为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失衡。他们认为国内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长期失衡决定了国际收支失衡,经济结构问题又是引起长期供求关系失衡的根源。他们指出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单一和经济结构落后是诱发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因素。首先,经济结构老化导致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由技术进步而诞生的国外新产品替代本国原有产品占据国际市场,加上缺乏流动性等因素,在旧有的经济结构呈现出衰退特征,出口增长缓慢而又无法实现进口替代的条件下,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状况开始出现。其次,经济结构单一导致的国际收支结构失衡。一方面,经济结构单一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畸形化,产品结构单调,出口商品价格弹性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导致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单一,国内供给不足,对外部产品依赖性日益增强,产业技术水平低下导致进口替代空间被大幅压缩,国际收支失衡状况日趋严重。最后,经济结构落后导致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经济结构落后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高度化水平低,尤其是产业发展水平滞后,导致进出口商品的需求结构差异显著,本国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收入弹性高,而外国对本国产品则表现为完全相反的需求结构,这种长期存在的需求结构差异,必然会引发国际收支逆差产生。
二、国内学者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成因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贸易模式角度
刘华、卢孔标(2006)全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战略,指出出口创汇一直是整个贸易战略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出口成为最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外向型特征十分显著,对出口部门的依赖严重,结果导致对外贸易发展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在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理念牵引下出口部门超长发展导致经济不平衡增长结果。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我国处于低端位置,加工贸易成为出口的主要力量,劳动密集型产品构成了出口产品主体。从全球产业转移轨迹来看,劳动力成本是制约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转移目的地选择偏好的最重要因素,而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显著,在国民经济增长缺乏内在动力条件下,正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佳首选地;在后工业化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发达国家开始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集中资源致力于更高档次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进而实现改善贸易条件,营造新的比较优势,同时加快传统产业向海外转移,最终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不平衡的扩大。
(二)资本管制角度
黄瑞玲、黄忠平(2004)认为一国人均GDP与其相应的国际投资地位有着恰当的正向匹配关系,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及其优势决定了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约翰·邓宁的国际投资周期理论显示对外直接投资按照人均GDP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按照投资发展周期的阶段划分,我国正处在对外直接投资处于净额为负值的较低水平之上的第二个阶段。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存在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双顺差”现象,同时双顺差下80%的流入又在净误差与遗漏账户中流出,表明我国国际收支同时存在外资流入与资本外逃。另外,鹏兴韵(2006)认为,本币和外币的割裂管理弱化了我国外汇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导致违规资金和境外游资避开资本管制,通过各种途径逃避处罚进入我国境内。同时,资本管制使得人民币的价值不能得到真实反映,本币的价值扭曲增加了本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导致人民币并未随中国经济规模膨胀和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而成为强势货币。
(三)国际产业转移角度
唐建伟(2007)梳理了90年代中期后十多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通过分析发现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是双边贸易顺差最主要来源地,而同一时期对亚洲地区的顺差转变为逆差;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上,轻纺和机电产品工业制成品是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主要构成,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由顺差转变为逆差;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其顺差规模大幅超过一般贸易;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成为进出口最重要主体,其原先贸易逆差也已转变为顺差。亚洲其他经济体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将位于全球分工产业链的最末端加工环节转移到中国,使得中国的进出口顺差出现了叠加式的增长。所以,全球分工调整和产业转移,直接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
(四)主要贸易伙伴失衡角度
王晓雷(2006)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长期以来保持贸易逆差,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中国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也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美国内外经济的失衡加剧了我国贸易失衡。长期以来贸易逆差并未使美国经济和就业出现恶化,而美国对贸易逆差贸易的治理完全依赖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实际上美国贸易逆差根源在于长期的储蓄—投资缺口存在,如果不能对逆差本身做出准确分析,则无法从根本上化解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相关实证研究显示,美国就业结构改善与贸易逆差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据1990-2003年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与贸易逆差呈反方向波动变化,失业率的下降与贸易收支的恶化联系在一起,失业率的上升则与贸易收支的改善密切相关。此段时间内失业率下降加速阶段与美国贸易收支“急剧恶化”的时期完全拟合。因此,贸易逆差成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偏好,美国政府对于由此而形成的内外经济失衡以及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大量的顺差积累视而不见。所以说由于主要贸易伙伴外部失衡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全球经济失衡角度
公衍照、任启平(2006)提出了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放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框架中,主要研究了全球经济失衡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关联机制,重点分析了混乱的汇率制度、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协调机制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其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发生的深刻变化,牙买加体系替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在混乱的汇率制度下滋生的美元本位导致国际货币协调机制失灵,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朱民(2005)指出全球经济失衡一方面表现为虚拟经济发展超过实体经济需求,金融过度发展使得全球经济金融主导的特征日益显著,由于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使其金融部门得到超常发展,全球金融资产向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集中,美国在全球金融霸主的地位得以确立;另一方面是财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结果是全球经济受到财富过度集中下少数富有国家的政策及行为的左右。尽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和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泉,但二者都存在内部经济失衡,美国经济失衡在于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消费构成中借贷消费占比日益扩大,借贷消费在推动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美国贸易和财政“双赤字”的出现,并且“双赤字”随着消费借贷规模的膨胀有日益恶化的趋势。中国经济的失衡在于投资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由于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只能通过出口得以消化,从而形成了以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为主导的结构性失衡。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增长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盈余不断扩大,使得全球贸易顺差方和逆差方的缺口不断扩大,形成了巨额顺差和巨额逆差并存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
三、对国际收支失衡研究文献的评价
本书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国际收支失衡成因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国外学者从贸易余额、储蓄投资、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内需求等角度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分析,还是国内学者从贸易模式、资本管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贸易伙伴失衡和全球经济失衡等角度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分析,上述文献大多关注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政策去解决失衡,而不是解释失衡本身。笔者认为若要对国际收支失衡本身进行解释,必须将国际收支失衡看作是一种外生现象,外部经济失衡是由内部经济失衡所决定的。经济结构失衡属于经济内部失衡的范畴,由其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当然是一种外生现象。
以往学者也从经济结构的视角研究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将国际收支结构失衡原因归结为经济结构失衡,主张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改善国际收支失衡,提出加大投资,使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领域集中,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和进口替代水平。但经济发展现实与上述理论却出现了背离。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结构表现为“老化、单一、落后”的亚洲国家,在贸易账户上长期保持盈余,而拥有先进经济结构的发达国家,一直难以摆脱贸易账户的赤字。所以,把经济结构失衡单纯定义在经济结构老化、单一、落后,其理论误区在于把产业结构失衡与经济结构失衡等同起来,实际上经济结构失衡应该具有更为宽泛的范畴,正如本书中所强调经济结构失衡不是单一的范畴,而是由一系列局部失衡围合而成的整体。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失衡的核心矛盾也不尽一致,在性质和程度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具体来看,我们将经济结构失衡的范畴划分为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消费结构失衡、金融结构失衡。以往学者的研究为我们对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国际收支结构失衡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结构问题。
【注释】
[1]弗里德曼(1953)提出当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相同。这揭示了国内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一个基本联系,即各自不同国家商品或金融产品价格保持在同一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