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失衡
一、中国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就是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总体构成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日趋合理,图4-1反映的是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三次产业比例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由最初上升趋势逐步转为下降趋势。80年代初期,农村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极大地促进了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8.2%升至1984年的32.1%。但由于体制改革释放的动力逐步减弱,同时,中国经济改革重点发生了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的转向,1984年以后,农业发展放缓,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不断降低,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84年的32.1%下降到2008年的11.3%。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出先抑后扬、逐步到达稳定的趋势。80年代初期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开始出现下降,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47.9%下降到1990年的41.3%。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转而上升,到1995年其增加值占比达到47.2%,之后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2008年达到48.6%。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比重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1978-1984年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23.9%,上升至1984年的24.8%。从1985年开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开始加速上升,其增加值占比由1985年的28.7%上升到2008年的40.1%。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并逐步趋于合理,这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图4-1 1978-2008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变化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十分显著。同时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带动率来看,第二产业也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见图4-2和图4-3)。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体现了我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并且这种地位在我国工业化进程没有结束之前不会发生改变。
(二)三次产业内部构成变化
1.第一产业内部构成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第一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其他农业部门发展落后。随着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第一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和林业、畜牧业、渔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从第一产业结构内部构成比例来看,如图4-4所示,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9.99%、3.44%、14.98%和1.58%转变为2008年的48.35%、3.71%、35.49%和8.97%,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31.64个百分点,畜牧业和渔业的比重分别上升了20.51个百分点和7.39个百分点。
图4-2 1978-2008年中国三次产业的贡献率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图4-3 1978-2008年中国三次产业对GDP带动率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图4-4 1978-2008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种植业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蔬菜及其他农作物全面发展,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80.3%下降到2008年的68.3%,油料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4.1%上升到2008年的8.2%,蔬菜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2.2%上升到2008年的11.4%。我国林业产值由1978年的46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153亿元,增长幅度达到360%。同时,林业产值的构成发生了明显改变,林产品产值比重逐步提高。2008年,主要林产品产值占到林业产值的35%。如图4-5所示,主要林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大幅上涨趋势。我国畜牧业产值由1978年627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7278万吨,增长幅度达到了1060%,人均畜产品占有量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达到55公斤。伴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也相应增长,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种类日益多元化,如图4-6所示,从猪牛羊肉生产变化情况来看,牛羊肉比重上升较快,由1980年的5.9%上升到2008年的17.7%,上升了11.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养殖业逐渐替代捕捞业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最重要部分,并且养殖业在世界众多渔业国家中居于首位,养殖品种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鱼类水产品,还大力发展附加值较高的虾类、蟹类、鲍鱼等高档养殖品种,极大地改善了养殖业品种结构。如图4-7所示,1978年鱼类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6.45%,虾蟹类、贝类等其他水产品占比为23.55%;到2007年,鱼类比重降至58.97%,其他水产品比重上升到41.03%。同时,水产养殖产品质量上乘,大量水产养殖品种出口到商品检验标准较为苛刻的日本和欧盟市场。
图4-5 1978-2007年中国主要林产品产量变化
单位: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图4-6 1978年和2008年猪牛羊肉产量比例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2.第二产业内部构成变化
图4-7 1978年和2007年鱼类及虾蟹、贝类等其他水产品产量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工业在第二产业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中国工业化极大地推动了第二产业发展。而工业结构变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变化。1978年之前,受到体制约束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上失误影响,重工业占据工业发展的主要地位,轻工业发展明显不足。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促进轻工业发展战略调整下,轻工业比重迅速提高,扭转改革开放之前以重工业单边为主的格局,轻重工业比例基本保持平衡,从1981年一直到1992年轻重工业占比几乎是平分秋色。1992年之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需求快速增长,并且国家在这段时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重工业化趋势再次显现,但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失衡状况还不十分严重。1998年我国政府开始推行积极财政政策,与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重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商品出口大幅增长,出口增长对国内投资带动明显,同时,在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也逐渐出现重型化的趋势,轻重工业比例出现较为显著的失衡状况。轻重工业比重由1998年的42.9%∶57.1%变化为2008年的28.9%∶71.1%。[4](见图4-8)
图4-8 1949-2008年中国轻重工业比例变化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第二,工业内部行业构成发生明显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工业结构升级改造,优化工业结构中内部行业构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来看,高端行业占比出现上升趋势,而传统低端行业占比出现下降趋势,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正逐步开始替换传统落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体来看,如表4-1所示,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加值比重变化中,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包括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和通用设备制造等,其中纺织业1985年占比达到16.31%,到2007年已经下降到3.56%,降幅达到12.75%,居各行业之首。与此同时,包括生产和加工石油、煤炭、黑色及有色金属、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制造业以及电气、通信、计算机等机械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比重增加显著,其中,通信、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85年的3.51%增长到2007年的13.4%,提高了9.89个百分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
表4-1 部分年份中国工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第三,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民经济总量小,市场容量有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条块分割严重、市场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对国有企业加强管理和实施战略性改组,抓好大的,放活小的。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批多种所有制格局下跨地区、跨行业具有竞争能力的大企业,优化了我国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过多年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及实现利润上都领先于其他工业企业,2008年,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资产总量为1624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55.8%;实现营业收入1282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9%;实现利润总额91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8%。[5]
3.第三产业内部构成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商业、交通运输、饮食和邮电等传统产业占据第三产业主导,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教文卫等行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空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原来由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承担的服务性职能走向市场化,服务业规模加大,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消费多元化促进了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升级。从各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来看,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批发和零售业由1978年的27.8%变化为2007年的18.2%,下降了9.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由1978年的20.9%变化为2007年的14.6%,下降了6.3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保持平稳,波动幅度很小,由1978年的5.1%变化为2007年的5.7%。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金融业由1978年的7.8%变化为2007年的11.1%,上涨了3.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由1978年的9.2%变化为2007年的11.8%,上涨了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从1978年的29.3%增加到1983年的38.9%,之后出现快速回落,下降到1992的24.3%,之后又开始出现上涨的趋势,直到2007年的38.6%。(见图4-9)
(三)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并且各次产业间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频率加剧。从三次产业劳动力占比变化可以反映出劳动力在各次产业分布状况(见图4-10)。总体上看,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较改革开放前有了较大改善。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自从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除了1999年略有回升之外,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保持长期下降的趋势,并且降幅较大,从1978年的70.53%下降到2008年的39.56%,下降了30.97个百分点。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全球产业转移加速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第二产业就业出现了稳步攀升的格局,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8年的27.24%,上升了9.94个百分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服务业水平大幅提升,第三产业就业则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除了1982年上涨幅度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每年都有增长,并且幅度较大,从1978年的12.18%上升到2008年的33.19%,上升了21.01个百分点。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状况,另一方面也符合世界就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图4-9 1978-2007年中国第三产业内部主要行业增加值占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图4-10 1978-2008年中国三次产业劳动力占比变化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四)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从三次比较劳动生产率各自发展趋势来看,三次产业表现各异。如图4-11所示,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80年代初期,得益我国农村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0.4上升到1984年的0.5,上升幅度达到了25%。1985年后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开始逐年下降,到2008年下降到0.29,比1985年的0.45下降幅度达到36%。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除在改革初期出现下降趋势,其他年份基本保持平稳。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的2.77下降到1985年的2.06,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其指标值基本在平均值2的上下窄幅波动,2008年指标值为1.76。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改革初期基本保持平稳,但到1992年后出现了下滑走势。从1978年到1992年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微小,保持在1.7的平均值左右,但1992年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1.76下降到2008年的1.21,下降幅度达到31%。从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总体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第二产业最高,第三产业处于中间水平。2008年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29、1.76和1.21。
图4-11 1978-2008年中国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五)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状况
从单位GDP能耗水平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水平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如表4-2所示,1978年单位GDP能耗为15.68吨标准煤/万元,198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到9.05吨标准煤/万元,1995年下降到2.26吨标准煤/万吨,到2008年此指标值为0.91吨标准煤/万元。从工业三废排放量变化来看,工业固体废料排放量变化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波动水平较大。具体来看,从1986年到1997年下降趋势非常显著,但在1998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之后又转为下降,到2007年工业固体废料排放量为1196.7万吨,比1986年的13283万吨下降了90.9%。工业废水排放量则出现了先降后升的走势,从1986的2602380万吨下降到1997年的1883296万吨,下降了27.6个百分点,1998年后又开始出现了上升趋势,到2007年达到2466493万吨,比1997年上涨了31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情况变化较为复杂。其中,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除1998年出现大幅波动外,其他年份基本保持平稳的下降趋势。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则保持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91年的1165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2140万吨,上升幅度高达83.7%。(见图4-12)
图4-12 中国部分年份工业三废排放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表4-2 1978-2008中国单位GDP能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二、中国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特征
(一)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例失衡
200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300670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我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3%、48.6%和40.1%。与库兹涅茨标准模式进行比较,我国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水平基本符合标准模式中人均GDP1000美元产值构成,以此标准来判断我国三次产业构成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背离。(见表4-3)
表4-4显示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较改革开放之初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或者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其比重仍然偏高。第二产业产值偏高的程度更为显著,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会逐渐降低,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会逐渐上升,并在三次产业的构成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重化工业发展远远快于服务业的发展。2008年,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8.6%,第三产业占比为40.1%。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印度进行比较,2008年印度人均GDP为1070美元,不到我国的1/3,而印度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仅为29%,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3%。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尤其是2002年以来,第二产业更是出现了非合理不断上升趋势,与之相反,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同时期持续下降。这充分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状况不相适应,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结构失衡现象较为明显。
表4-3 库兹涅茨三次产业产值构成计算表
资料来源:郭万达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辞典》,中信出版社,1991年第1版
表4-4 世界主要国家部分年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整理而得。
(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失衡
首先,第一产业内农产品优质率较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质量档次较低,尽管有部分农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但出口农产品仍然以价格低廉为主要竞争优势,而缺乏附加值高的优良品种。农业产业链条短,我国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发展还不成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加工体系,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其次,第二产业内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轻重工业的比例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2年以来,重工业超常发展导致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状况再次趋于显著。产品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工业产品附加值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所占比例过大,产能过剩现象显著。最后,服务业行业发展失衡,产品创新不足。服务业行业发展失衡,低端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高端服务业比重不高,发展滞后。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6]
(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过大
按照国际经验的一般情况,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产业偏离度I项指标为负值,产业偏离度II指标为正值;第二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则高于1,产业结构偏离度I项指标为正值,产业偏离度II项指标为负值。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在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达到一定极限之后,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开始逐步攀升向1靠近,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出现下降趋势,也向1靠近。从表4-5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出现了与国际经验相背离的走势。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逐渐扩大,除了在80年代初期偏离程度有所缩窄之外,其他年份一直处于扩大趋势。尤其是在2003年以后,第二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出现短期峰值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却没有出现上升走势。中国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步扩大的趋势充分证明了第一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背离程度,同时,也反映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现实。
表4-6所显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根据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存在差别的40个国家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标准模式。按照库兹涅茨标准模式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不大,其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值较大;经济落后国家则表现相反。表4-6中数据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国家与经济最落后国家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分组1中经济最发达国家第一与第二、三产业的比值为0.84,而分组7中的经济最落后国家这一比值仅为0.24,不到经济最发达国家的1/3。这一差距反映出在分组7国家产业结构比例失衡的状况,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比过大,并且生产效率低下。同时,由于二、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第一产业中积聚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相对于第二、三产业而言,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缓慢,导致第一产业产值增长落后于第二、三产业的增长,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劳动力占比上却没有变化,进而导致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对照库兹涅茨的标准模式,中国的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分布与分组7中的经济最落后国家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不断扩大,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对比,中国的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布存在不合理结构,并会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
表4-5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表4-6 库兹涅茨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标准模式
资料来源: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第118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
(四)能源效益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一方面,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能源利用效益低下。按照国际经验,单位GDP消耗水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不断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单位GDP能耗虽然在不断下降,但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系数值仍然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如表4-7所示,2004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9.3吨标准煤/万美元,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还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印度。此外,其他反映能源消费的指标也显示出中国能源利用的效率水平。如图4-13所示,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在1980-1998年保持了较低的增长水平,但在1998年后这两个指标都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趋势,特别是2002-2004年更是出现了超出常规的增长状况,其中,能源增长速度在2003年和2004年超过当年GDP增长的水平,分别达到了15.3%和16.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2003年和2004年远远超过正常值1的水平,达到了1.53和1.59。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以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远偏离于正常值,说明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高能耗部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低能耗部门所占比例出现下降,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降低。另一方面,粗放型的产业模式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大量使用化学物质的现代农业和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缺乏对环境污染的制约,环境的承受力不断下降,环境污染压力不断增加。目前,我国遭受污染的江河水系比例达到70%,其中,城市河流污染状况更为严峻,严重污染比例到达95%;我国有16个城市被列入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城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部分大中城市阴霾天数占到全年的2/3; 70%癌症死亡比例与环境污染有关。由此可见,改变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势在必行。[7]
表4-7 部分年份世界主要国家单位GDP能耗比较
资料来源:项俊波,《结构经济学-从结构视角看中国经济》,第14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三、中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投资结构的非均衡性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之间关系密切。投资结构决定了社会资本的流向,控制资源在各部门的分配对产业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过去的投资决定了现实的产业结构,现实的投资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一方面投资增长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不尽合理的投资结构也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首先,投资主体结构失衡导致产业垄断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决定了全社会投资主体构成以国有部门为主,而其他经济部门在整个社会投资中不仅所占比例小,并且在客观上面临着投资壁垒,例如,在产业市场准入的政策上,对非国有经济部门施行诸多限制。国有经济为主的投资主体结构导致诸多产业领域内国有经济一枝独大,进而形成某些产业领域的垄断局面。其次,投资流向结构失衡导致产业构成失衡。在对产业投资流向上,我国大部分投资流向制造业,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相对不足,使得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构成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过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投资效率低致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1997年以来,在积极财政政策刺激下,我国投资规模迅速膨胀,并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大量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等低效率投资存在使得产业发展失衡,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度,并在某些行业中出现恶性竞争的格局,结果是产业发展步伐缓慢、结构升级压力日趋加大。
图4-13 1980-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二)资源短缺、配置效率低
首先,从人力资源来看,中国劳动力数量巨大,但质量不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要素因素存在着密切关系。在当今知识经济兴起时代,人力资源禀赋状况根本上决定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一方面,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07年总人口达到13.2亿人,人力资源总量巨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支持了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高,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低下,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从土地资源来看,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三位,但可利用土地十分稀少,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只占到总国土面积的11.9%。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可利用土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国土面积人均占有率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0%;耕地人均占有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森林人均占有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草地人均占有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6%。由于农村人口众多,2008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5.06%,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一产业比较生产率提高受制于土地资源的相对短缺。同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土地资源浪费的状况日趋严重,大量的盲目重复建设、无序开发和粗放利用致使土地资源匮乏,限制和延缓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其结果必然是产业结构失衡状况的出现。例如,由于土地供应紧张,土地成本快速上升,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暴涨,进而导致房地产供需失衡,造成了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最后,从矿产资源来看,中国矿产资源相对稀缺,能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很多矿产的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矿产资源的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虽然中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在巨大人口基数上,除稀土及少量有色金属矿之外,其他人均矿产资源的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并且矿产资源种类多、储藏分散,很多矿产分布在交通不发达地区,开采成本高。大多数矿产品位低,多为共生和伴生矿床,开采难度较高。同时,受到管理和技术水平低、资金不足以及设备落后等生产条件的限制,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存在开发规模小、开采率低、破坏性开采现象严重,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目前我国经济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但能源利用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能源消耗系数过高。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和速度的提升,中国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中比重不断扩大,而重化工业又占据了第二产业的主导,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粗放型模式下,以高能耗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失衡现象显著。[8]
(三)国际垂直分工的不利地位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外围格局决定了国际分工演进路径。特别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制度性缺失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地位被进一步强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强化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心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中心国家通过大力发展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掌握了国际分工利益分配的主导权力,与此同时,还把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围国家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逐渐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十分活跃,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加速增长且规模也不断扩大,在国际分工中的参与度得到显著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获取了由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成果。外国资本进入尤其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迅速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外资在中国各个产业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领域。外资介入对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强化了中国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则被相对弱化。与此同时,在国际分工垂直网络格局中,中国制造业部门位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三来一补”是外商直接投资所采取的最主要的贸易形式,“三来一补”主要包括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以及补偿贸易,其生产环节主要为整个价值链中低附加值部分,即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部分,技术含量最低的部分,[9]其运作模式主要依赖于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担加工、装配等非关键技术的生产环节。这些环节对石油、煤炭、钢铁、电力等上游部门产品需求旺盛,进而使这个时期中国的重工业快速发展,造成工业部门内部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同时,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使得对下游生产部门的产品需求不足,导致整个工业高度水平受到限制。产业链过短而使得工业化深化程度不足,工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联系并不密切,尤其是对服务业拉动效果不显著,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制造业发展,这导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差距被拉大,产业结构表现为工业制造业发展过剩而服务发展不足的失衡现象出现。
(四)产业技术水平落后
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因素,推动技术进步的核心动力关键在于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由于产业研发投入缺口不能被有效弥补,使得产业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低下。2008年,我国产业研发投入仅占全球的0.3%,与主要发达国家2%占比有较大差距,而同期我国制造业总量占全球的6%,制造业产出规模与研发投入规模之间的不对称程度十分显著。由于产业技术落后造成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日趋严重。首先,产业技术水平落后,企业难以取得技术竞争优势,只能采取廉价扩张策略,这极易引发市场竞争过度,最终导致整体产业效益水平下降。其次,产业技术水平落后,使传统产业缺乏技术支持而升级缓慢,致使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存在技术断裂关系,传统产业基础配套功能缺失,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最后,产业技术落后,导致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低下,生产过程具有显著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