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认真借鉴四大新区的建设经验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兰州新区建设都将成为甘肃未来工业区发展的龙头平台。但是,就目前的规划和建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研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兰州新区建设一定要认真借鉴我国其他国家级新区的经验。从先后关系上看,兰州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投资5484亿元,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准、投资6200亿元、重庆两江新区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批准、投资1400亿元,浙江舟山新区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投资700亿元之后,我国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第5个国家级新区。特别是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规划建设时间已经很长,它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总结、研究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甘肃省决策兰州新区发展的有关问题非常重要。以下是七个方面的主要经验。
1.打破行政区设置关系,建立完整的新区行政地理区。通过对四个新区的成长经过考察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设立新区之初,就立即调整与新区相关的行政区划,在行政地理范围上首先保证新区管理权限的一致性和政策执行的统一性。比如浦东新区,在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同时,就撤销了川沙县,将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等都一次性划归新区管理。2009年5月又把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这种突破行政区划的措施,使得土地、政策、资金、竞争等诸多掣肘将迎刃而解。同时创新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如滨海新区组建了中国同级区域中部门最少、最精简的行政架构。两江新区提出新区要执行“一揽子”政策,除享受浦东和滨海所有政策外,还同时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陆保税港区特惠政策以及先行先试权等。市政府还明文规定,将2020年前60%的工业用地、40%的商住用地、60%的公共用地都集中用于两江新区,为新区发展留足了巨大空间。
2.战略定位突出国家导向和国际导向,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这四个新区在发展的战略定位上都突出了高水平和大目标,几乎都是将发展的战略目标瞄准国际一流和国家一流,在投资引导、企业合作、项目实施上多是与世界企业500强、我国企业500强的联合,并且注重对周边区域的辐射性和带动作用。比如,浦东的战略重点是建设六大支柱产业,即以生产“别克”轿车的上海通用汽车合资企业为领袖的汽车产业,以生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中日合资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生产不锈钢的中德合资企业为骨干的钢铁产业,以中德、中美合资企业为主体的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以中日合资企业为代表的家用电器产业,以上海医药工业与一批世界著名医药企业联手发展起来的生物医药产业。再比如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面积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3.产业布局注重优势聚集,有利于形成企业和产业集群。分析四个新区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划特点,主要有:一是主导产业不求多而求精,着力发展全国和国际领先性产业、技术和产品;二是主导产业偏重高科技产业的主导地位,着力提升工业竞争力;三是产业布局突出集聚性和专业性,着力建设大型产业和企业集群;四是产业布局追求互补发展,着力提升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能力;五是循环系统标准很高,着力建设区域内的生态循环系统。比如滨海新区,提出了“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一核”是指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商务、高端商业,建设成为滨海新区的标志区;“双港”是指现在的天津港和正在开发的南港;“九区支撑”是指正在开发建设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心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滨旅游区、中新生态城九个功能区。已经编制完成了9个产业功能区、11个重点地区和12个专项规划,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目前,滨海新区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等八大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已经突显,2011年完成产值11530.8亿元,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6%。
4.资源和发展要素开发立足当地实际条件,有利于迅速形成跨越发展模式。客观地说,这四个新区的资源优势都比较大,比较全,有立体性。在新区资源和要素开发的规划中又都体系了立足当地实际、立足基础产业、立足挖掘潜力的思路。比如舟山新区,舟山市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海洋旅游、海洋渔业为支柱,具有鲜明海洋海岛特色的海洋经济体系。2010年舟山市生产总值633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68%。在舟山新区的资源和要素开发计划重点中,仍然坚持以这些基础性的资源优势为出发点,将开发重点放在推进港口物流、船舶与海洋工程、绿色能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五大海洋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上。将新区的功能定位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我国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我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我国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5.城市功能合理科学配置,力促新区成为世界先进城市示范区。所有四个新区在规划布局上都实际上在原有城市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实际上仍然是城市扩张的一部分。为此,在建设规划中都包括了城市规划的调整内容,但是,又不是一般性地重复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而是在城市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城市规划概念。比如滨海新区就为此而重新编制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将天津的发展布局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一主一副”,调整为“双城”,即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都成为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重庆两江新区在编制新区建设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层次的提升问题,并且对重庆城市区进行了必要的功能分工,老城区定位为消费区、文化区、福利区、旅游区、社交区等,而将新区定位于作业区和经济功能区,提出了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重庆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6.金融体系建设优先进行,迅速形成强大的投资支持能力。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是四个新区战略重点中的重点,这个选择完全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现代经济本身就是金融控制型经济,金融是所有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启动器和调节器。为此,在这四个新区的规划建设工程中,都把优先规划和建设金融中心作为首要措施。比如,滨海新区目前在金融改革创新中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创新型的交易市场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已经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200多家,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占全国24%。建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等8家创新型交易平台。在浦东新区,明确提出了建设银企合作、银政合作的发展机制问题,2011年的银政合作项目累计为新区的企业发放贷款近70亿元,全年完成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到56.3亿元,增长77.3%,为企业减免税收14.08亿元。在重庆两江新区,明确提出要构建“一心四带”的发展格局,即金融商务中心、都市功能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物流加工产业带、先进制造产业带,将金融放在第一位。
7.人才和科技重点开发,形成强有力的发展支撑机制。新区发展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支撑力量,这些力量包括人才、科技、市场、基础设施等。在这四个新区的发展中,都十分重视支撑机制的建设,特别是对人才和科技支撑能力提高问题的解决。比如在浦东新区,目前仅在200家强强联姻的企业中,具有自我设计和开发能力的中方人才结构大约是:200名副总经理、1000名部门经理、3000名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30000名熟练工人,这是支撑浦东产业高地的人才基础。除此之外,浦东、滨海和舟山新区等还把高级人才发展的开发重点瞄准发达国家,瞄准主导产业,瞄准关键技术,通过招聘、特聘的方式吸引人才。同时,浦东新区还将科技创新列为核心战略,把建立政策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支撑“三高”的新机制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措施,并用规划和政策规定明确公布,制订了《上海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上海浦东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财政扶持办法》、《上海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预计达到1900件,增长25%,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370件。再比如滨海新区,在其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在“十二五”规划期内,要新引进省部级以上研发中心20家、总部企业研发中心10家,突破1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发100个有影响力的战略产品和核心装备,争取100个以上“863”计划规模项目落地转化,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小巨人企业达到350家,可见决心之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