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工贸易的概念
(一)加工贸易概念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关于加工贸易还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虽然近半个世纪以来加工贸易快速增长,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很多文献中对于加工贸易的理解并不十分明确,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加工贸易的界定存在巨大差异。有两种概念较为常见:一是从企业的业务形式的角度对加工贸易加以界定,认为加工贸易是企业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二是从贸易统计的角度出发,加工贸易被定义为对外贸易统计中的一个特殊范畴。如果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配件是为了将其加工成制成品再出口,那么这个由进口、加工和出口构成的统一的过程就是贸易统计中所说的“加工贸易”(左大培,1997)。在中国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统计中所运用的一个特殊范畴,是和一般贸易相对应的。这一概念来自于海关业务,特指以保税方式从国外进口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经加工为成品后再出口的贸易方式。根据1994年外经贸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对外贸易业务统计制度》中的规定,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两种类型。但是在很多国家的对外贸易统计中,并没有将加工贸易作为单独一项加以区分。
一项研究对几种不同的“加工贸易”概念进行了综合,认为“加工贸易”这一概念可以用来说明三个完全不同层面的问题:在第一个层面上,加工贸易指的是国际贸易中所表现的一种国际分工,是一种贸易方式。在这种国际分工中,进行加工贸易的国家从外国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后再将最终产品或半成品出口。这是宏观意义上的加工贸易。在第二个层面上,加工贸易指的是对外贸易厂商从事的一种特定的业务形式。厂商在这种业务中进口原材料和中间部件,经加工后再将产品复出口。这是微观意义上的加工贸易。在第三个层面上,加工贸易是指一国政策给予特殊待遇的那些加工贸易业务形式。这是政策意义上的加工贸易(《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课题组,1999)。
为了对加工贸易问题进行准确深入的研究,我们有必要对加工贸易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所谓“加工贸易”是一种国际贸易方式,是国际分工关系的体现。事实上,加工贸易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是由内向加工贸易和外向加工贸易两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其一,内向加工贸易,即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在当地经过加工组装之后再将制成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加工贸易;其二,外向加工贸易,发达国家的企业只保留其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将其他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将优势中间产品出口,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装配。这也是当前我国正在积极鼓励发展的境外加工贸易方式。图2-1显示完整的加工贸易流程示意图。假设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割成4个生产环节,A国在环节1和2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环节3和4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A国将环节2生产出的中间产品出口到B国,B国企业将进口的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并将生产的最终产品复出口,出口的目标市场既可以是A国,也可以是第三方市场。其中,A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构成了外向加工贸易,B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构成了内向加工贸易。
图2-1 加工贸易流程图
在现实经济中,有些产品的加工贸易流程可能更加复杂。有的产品生产过程由多个国家共同参与,有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多次进出一个国家。例如美国波音客机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美国波音公司首先进行飞机的设计和模拟试验,设计完成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环节。波音公司自行生产发动机等主要的部件,而将其他环节转移给其他厂商,如在日本生产机翼,在中国生产方向舵,波音客机所有零部件的生产涉及70多个国家,最后再由波音公司将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出最终产品,出口到世界市场。波音客机的生产过程构成了一个全球的生产网络。
发达国家对于加工贸易的重视并不亚于发展中国家。欧盟对其成员国的出口加工(outward processing)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对这一经济行为进行了定义(Economic Bulletin for Europe,1995)。欧盟认为出口加工是和生产的国际化密切相关的,当工业企业将其部分或全部的生产行为转移到外国时就形成了出口加工,转移的部分与生产系统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垂直的,也可能是水平的。企业实行出口加工战略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市场导向战略(market-oriented strategy),即企业为了扩大其在贸易壁垒较高的国家中的市场份额;第二则是生产导向战略(production-lead strategy),即企业将部分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以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关于加工贸易的概念有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阐述:①加工贸易涉及的产品,既可以是货物也可以是服务,因此加工贸易既可以是有形贸易,也可以是无形贸易。在当前的众多文献中,研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制造业的加工贸易,而对于服务业则重视不够。事实上,服务业的加工贸易早已出现,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以印度为例,作为印度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软件服务业,加工贸易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印度软件业每年从美国接收大量的软件编程订单,根据美国公司提供的软件设计流程和模块要求编制程序,美国则将这些模块进行整合加工成应用软件。印度的数据处理公司则是从美国接收原始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由美国公司进行分析计算。可以预期,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服务业的加工贸易将会日益重要。②加工贸易并不局限于原材料和最终产品。本国进口的既可以是原材料也可以是中间产品,加工后出口的产品同样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中间产品。只要是将进口产品经过加工后复出口就形成加工贸易。③加工贸易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出口,而不是进入本国市场。加工贸易是与传统的一般贸易相对应的贸易形式。长期以来,在一般贸易方式下,一个国家从外国进口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或者是作为生产的资本投入。而加工贸易则根本不同,从外国的进口不是为了满足本国的消费或者生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口。
(二)加工贸易的国际分工性质
国际贸易是与国际分工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国际分工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国际贸易方式,而国际贸易方式的变化也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开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先后经历了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从产品间分工到产品内分工的演进过程。在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初期,即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直到“二战”之前,国际分工模式一直以产业间分工为主,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由于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及资源禀赋的差异,在不同的产业间进行分工。发达国家主要从事技术先进的制造业,而落后国家主要从事农业、矿业等资源型产品和初级产品的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重大突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业内分工成为日益重要的国际分工模式。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分工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同一产业内,不同的国家在同类产品中的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产品上进行专业化分工。以汽车产业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德国生产高级轿车,而日本则生产经济型轿车,并且相互出口,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产业内分工推动了产业内贸易的增长,国际分工发展为产业内的产品间分工。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达到了一半的份额。
加工贸易的发展则使国际分工的层次进一步细化,从产业层面深入到产品层面,从产品间分工深入到了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方式的产生标志着国际分工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加工贸易方式下的国际分工是一种产品内分工,这种分工既可能是垂直的,也可能是水平的。首先,加工贸易是与产品内分工相对应的。加工贸易是在一个产品的生产流程内,依据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配,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次,加工贸易既可能是垂直分工也可能是水平分工。在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不同的生产环节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如果某两个环节的技术水平相当,而两个国家由于规模经济等因素分别在这两个环节上具有优势,从而各自在其中一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国际分工是水平分工。更为引人关注的,是不同生产环节上技术的差异,某些环节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另一些环节则是劳动密集型的,从而产生不同生产环节间的垂直分工。[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