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工贸易发展的动因

加工贸易发展的动因

时间:2023-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加工贸易发展的动因加工贸易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巨大发展有着深刻的原因,其中既有不同国家各自的内部原因,同时也有世界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从内因来看,是各个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而制定特殊政策发展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不失为增加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加工贸易发展的动因

加工贸易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巨大发展有着深刻的原因,其中既有不同国家各自的内部原因,同时也有世界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

从内因来看,是各个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而制定特殊政策发展加工贸易。20世纪60年代后设立出口加工区的国家和地区大多具有土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本国市场规模较小,劳动力严重过剩等共同特征。为了发展本国经济,解决就业问题,这些国家和地区面向国际市场,设立出口加工区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选择。采取这种措施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国内经济。

第一,可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1965年美国停止了对中国台湾的援助,台湾当局为了防止美援断绝后投资减少对经济造成冲击,设立了出口加工区发展加工贸易,以此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韩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一直都是依赖外国贷款支撑其经济发展,60年代中期后,累积债务规模急剧扩大,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为了摆脱困境,韩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从依靠借款来发展经济转向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来发展和稳定经济,并建立了马山出口加工区。菲律宾的巴丹出口加工区实际上也是支持军事管制体制的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也是促进外国投资。

第二,通过加工贸易赚取外汇。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主要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贸易条件恶化;进口粮食和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所需的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引起了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弥补外汇短缺,平衡贸易收支,很多国家开始积极发展加工贸易,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吸引外国投资建立出口加工企业,依靠外资企业在生产、经验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出口,赚取外汇。

第三,可以解决政府面临的就业难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是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短缺。由于受到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相对狭小,根本无法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偏向于就业吸收能力很低的农业(占50%以上),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时又侧重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其间劳动人口增长了5.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5%,而就业年均增长率却不到2%,劳动力严重过剩。发展加工贸易不失为增加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四,为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弥补本国资本不足的缺口,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学中的钱纳里“双缺口”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着资本和外汇短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原本资本就相对稀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需要进行大量投资,从而产生资本短缺;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需要从外国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而外汇短缺则是另一个难题。外国直接投资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困境。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比不需要东道国直接支付利息,而且同时伴随直接投资而来的还有外国的技术和管理,对本国的企业能够带来示范效应,通过技术扩散以及同本国企业前后向的联系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课题组,1999)。

(一)技术进步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

纵观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历史,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要素和原材料的投入到最终产品的完成,一般都是在同一个地区之内进行,而商品贸易也大多是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贸易,中间产品几乎是不可贸易的。这主要是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一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不能分割,二是高昂的运输成本和通信条件的制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①技术的进步使生产过程可以分割成不同的生产环节,分工进一步细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技术的一个革命性突破是产品生产的集成化、模块化,许多产品都可以通过模块化的中间产品组装生产。因此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进行分解,零部件、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生产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在不同的地区完成。②运输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流通,在一个地区生产,在另一个地区加工和消费。③以网络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管理效率,使企业的管理及协调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拓展了企业协调管理的地理范围,使企业对分布在全球的生产网络进行管理协调成为可能。这些都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企业可以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将技术和资本密集的生产环节安排在发达国家进行,而将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阶段安排在劳动力充裕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奉行进口替代战略,尤其是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著名的拉美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Prebisch)和纳克斯(Nurkse)是进口替代战略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们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因此,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只能导致贫困化增长。在发展战略上,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然而进入70年代之后,奉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大多陷入困境,而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则取得了卓著的发展绩效,尤其以亚洲“四小龙”更为突出。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转而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一般都具有资本技术短缺而劳动力丰富的特征,各国政府纷纷建立出口加工区,将其作为吸引外国投资、促进本国就业和增加外汇收入的一种有效手段。发展中国家的战略转变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三)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也是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冲击,特别是来自新兴工业国的进口。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丧失,因此发达国家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的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经过几十年持续的高速发展时期,在新兴工业国的竞争压力下,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部门不得不向境外转移。首先,日本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劳动增长速度,造成了工资的全面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抵消工资成本上涨的影响。面对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廉价产品的强力竞争,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被大幅削弱。其次,日本的土地价格飙升导致的商务成本增加。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日本的房地产价格也迅速攀升。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此外,日元的升值也促使了日本企业寻求海外投资。1985年日本与美、欧签订“广场协定”,决定日元升值。此后,日元相对于美元等主要货币一路走高,增加了日本企业的出口成本。同时,由于进口增加,进口竞争部门承受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向海外转移。由于地理、文化等方面相近,以及具有劳动力丰富的优势,亚洲地区成为日本转移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首要地区。韩国和中国台湾是日本投资的主要地区。墨西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曾经是美国的主要投资地区,但是随着墨西哥工资的上涨,美国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由墨西哥扩展到了以亚洲“四小龙”为中心的亚洲地区,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球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48~1973年,国际贸易进入黄金时期,世界出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达到7.8%,同期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为6.1%。1973~1982年,主要经济体普遍陷入滞胀,国际贸易受到很大影响。1973~1978年,世界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下降至2.4%,低于同期工业生产2.9%的增长速度。1983年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快速回升,1990~2000年,世界货物出口年均增长率为6.8%,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3%。[3]

GATT和WTO将全球贸易纳入了共同的机制,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使世界经济联系得更加紧密。企业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而且还有更为广大的国际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使企业在生产中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把生产环节进行分割,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比较优势选择生产区位。琼斯(Jones,2000)在研究国际贸易中中间产品比重增加的趋势时提出,规模经济导致了生产过程在全球分割的细化。琼斯认为在工业生产的初期,从原料供给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几乎都是在同一个地区内完成的,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地区完成会增加商品的运输成本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成本。生产过程的分割程度越细成本越高。但是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成本就越小。如图2-3所示,1、2、3三条直线分别表示生产过程分割为1、2、3个环节时的总成本曲线。当产出小于A时,企业不对生产过程进行分割成本最小;当产出处于A与B范围内时,企业则会将生产过程分割为2个环节;当产量超过B时,企业把生产过程进一步细分为3个环节才会保证成本最小。

img4

图2-3 分割程度和产出规模

资料来源: Ronald W. Jones,2000,Globalization and the Theory of Input Trade,The MIT Press.

(五)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是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主力军,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力量。2001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数量为65000家,在全球的子公司达到850000家,海外子公司拥有员工54000人,总产值占世界GDP的10%。当年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出口额为26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出口总额的1/3,涉及跨国公司的贸易大约占全球贸易的2/3。此外,跨国公司还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贸易的主体。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422家跨国公司掌握和控制了90%的技术和3/4的技术贸易。[4]

由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指导下的直接投资始终是理论研究和政策调控的重要内容。较早的对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研究包括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和生产折中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跨国公司拥有特定的垄断优势,从而能够抵消与东道国企业竞争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另外,对外直接投资需要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从而使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能够得以保持。

弗农(Vernoo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周期的角度研究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路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诞生首先是从满足国内需求出发的,在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不完善并处于改进阶段,产品的市场以当地市场为主;当技术经过完善步入成熟阶段后,跨国公司则会将产品向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出口,或者直接在目标市场国投资生产;当产品的生产技术已经实现标准化,在行业内不再处于领先地位时,企业只有通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为了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跨国公司通常将技术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内部化理论认为从市场不完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和市场失效,中间产品(如知识、技术、信息等)市场通常是不完全的。为了防止扩散,保持竞争力,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市场,从而产生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而不是直接的出口。

邓宁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生产折中理论,事实上是对其他理论的综合,对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动机、区位选择做出了解释。他认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3个条件,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以最终产品的生产为单位,将整套生产线或生产技术转移到东道国。上述的跨国投资理论都是以当时的跨国投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当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占领东道国的市场。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是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更加贴近当地市场,及时掌握当地的市场需求动态。二是为了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然而,这个时期的直接投资特别是技术转移通常都是以产品的生产链条整体转移为特征的。

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出现了新的特征——跨国公司的业务外包和产品生产环节的垂直一体化。跨国公司这两个特征的出现都是以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割为前提的。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产品的生产链条可以拆分成多个的相互独立的生产环节,各个生产环节所需的技术和要素的投入不同,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有的生产环节可能并不具有优势。另一方面,贸易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贸易壁垒(尤其是制造业)被大幅度削减。因此,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重新安排各个生产环节,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和中间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产品和市场环节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生产,从而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注释】

[1]有的文献认为,价格贸易既有水平分工的成分,又有垂直分工的成分,因此,将加工贸易看做是一种混合型的国际分工。但是,这种理解通常是从产业层次和产品层次两个不同的尺度进行衡量的,即从产业层次看,加工贸易属于产业内分工,是水平的;从产品层次看,加工贸易是产品内垂直分工。本书的理解是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出发的。

[2]自由贸易区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即由若干国家通过协定建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域,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限额,实行自由贸易,但对外部国家仍保留各自的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

[3]陈同仇、张锡暇编著:《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30页。

[4]陈同仇、张锡暇编著:《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