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加工贸易回顾

中国加工贸易回顾

时间:2023-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加工贸易回顾(一)概述中国加工贸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有研究认为,我国的加工贸易早在1957年就已经出现。两省的加工贸易额在我国全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超过半数。表3-2中列出了中国1981~2004年的出口额和加工贸易出口额,以及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

二、中国加工贸易回顾

(一)概述

中国加工贸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一般认为,加工贸易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针对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低的国情,借鉴新兴工业国家经济起飞的成功经验,利用我国过剩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兴起的。但是有研究认为,我国的加工贸易早在1957年就已经出现(《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课题组,1999)。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物资极端匮乏,为了解决扩大出口所需要的原材料,就实行“以进养出”的外贸方针,先进口原材料(主要是进口棉花、羊毛等纺织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制成品出口换汇。这种以进养出的贸易形式事实上属于进料加工。那时的加工贸易规模很小,仅限于几个主要沿海口岸,由专业外贸公司经营。60年代前期,这种加工贸易业务有所发展,却在“十年动乱”中被中断和破坏。

现代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自国务院1978年制定《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走过了28年的历程,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贸易方式。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借鉴国外加工贸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进行加工贸易试点。当时中国香港的加工贸易非常繁荣,香港厂商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加工订单,有的厂家即使加班加点也无法完成生产任务。广东和福建等地与中国香港、澳、台毗邻,且有大批的华侨,可以充分利用大陆劳动力丰富的优势,从港澳地区转接订单。1979年7月,中央决定给以广东、福建两省以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两省试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79年9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在特殊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再加上毗邻港澳地区的地理优势,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地区。两省的加工贸易额在我国全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超过半数。随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其他地区也都借鉴闽、粤两地的经验,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外资到当地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1986年10月国家制定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198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经贸部《关于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展来料加工装配等业务请示的通知》,两个文件中提出了中国的对外经贸战略,即“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充分发挥我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1992年7月海关总署颁发了《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监管和征免税办法》,这三个政策文件具体规定了对以吸引外商投资为主要目的的加工贸易政策。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img9

图3-4 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1995~2005)。

自1979年到2004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从2.35亿美元增至3279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400倍。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1981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不到5%,而从1996年之后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份额一直维持在55%左右(见图3-4),占据中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从业人员也超过3000万人(《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白皮书》)。表3-2中列出了中国1981~2004年的出口额和加工贸易出口额,以及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中,中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一般贸易,一跃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3-2 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和出口总额

img10

续表

img1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4)。

(二)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划分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1)按照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划分(冯雷、王迎新,2001)。通过图3-5对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比重的变化轨迹的描绘,我们大致可以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期、加速期、盘整期、稳定期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伊始至1985年,表现为加工出口的比重呈稳步增长,年增长率在2个百分点左右。第二阶段是1986~1991年,加工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加工出口在总出口中的份额快速增加,从1986年的18.2%上升至1991年的45.1%。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一阶段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增加速度明显快于第一阶段。第三阶段为1992~1995年,这几年加工贸易增幅不大,而且出现上下起伏,属于快速发展后的盘整阶段。第四阶段则是自1996年至今,1996年加工贸易的发展实现了决定性突破,在总出口中的比重由上年的49%上升到55%,从而使加工贸易成为首要的贸易方式。此后的近十年中,这一份额几乎保持不变,进入了稳定时期。

(2)按照加工贸易中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的相对地位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至1988年,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以来料加工装配为主,作为利用外资、扩大出口的启动模式,显示出与吸收外商投资的相关性。第二阶段是1989~1991年,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向中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区域分布与产品构成上与外商直接投资更加趋于一致。第三个阶段为1992年之后。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更加明确,欧美等大型跨国公司向我国的投资迅速增长,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推动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投资的产业分布和技术水平以及分工层次上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虽然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放慢,但其比重却逐步增加,1996年超过一般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贸易方式(王子先,1998;冯雷、王迎新,2000)。

img12

图3-5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4)。

(3)按照加工贸易政策的取向划分,可以分为试点阶段、鼓励阶段、治理整顿阶段和结构调整阶段。1978~1985年为试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工贸易的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鼓励阶段为1986~1992年,将加工贸易提升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措施。1988年12月初在北京召开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并为实施这项战略作出一系列部署。会议指出,必须千方百计争取1989年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努力提高“两头在外”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无论是为了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改善国内市场供应,还是为了应付偿还外债高峰期的到来,都要求出口创汇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如果出现“滑坡”,势必加重治理、整顿的困难,不利于全国经济的稳定。担负着发展外向型经济任务的沿海开放地区,更要为此作出积极贡献。[1]第三阶段是1993~2000年,主要内容是整顿秩序和加强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于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等进行严厉打击。由于在前一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以超常的速度增长,对于加工贸易的管理相对滞后,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影响了加工贸易和宏观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政策重心从全面促进转为促进和规范并重,通过加强管理整顿加工贸易秩序,改善加工贸易的运行环境。第四阶段是2001年之后,主要内容是结构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从鼓励出口向促进结构优化转变。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加工贸易同样面临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政策重心从促进加工贸易数量增长,逐步向促进结构升级和质量提高的方向过渡。加工贸易政策从片面的数量激励开始回归到理性管理。

(三)中国加工贸易的特征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有以下特征:

1.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

中国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FIE)实现的。近几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一直占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七成左右。[2]FIE之所以在中国加工贸易中承担重要角色和中国政府鼓励FIE从事加工贸易并给以一定的政策优惠紧密相关。1998年,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额达6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66.2%;进口额为48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占加工贸易进口额的70.4%。此后,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虽略有下降,但总量仍不断增长(见表3-3)。

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增长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方式更加向进料加工收敛。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多采用进料加工的形式,从而改变了我国加工贸易方式的构成,进料加工比重不断上升,来料加工比重逐步下降。1988~200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中进料加工的比重由44.7%上升到77.8%,而来料加工的比重则由55.3%降至22.2%。这一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利用外资模式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从事加工贸易的生产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不断增强。

表3-3 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

img13

续表

img14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1)》。

2.中国的加工贸易在地理分布上既有遍地开花的特点,又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任烈、马传杭,1999)

与其他国家设立加工贸易区的方式不同,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并未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从事加工装配生产,而是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加工贸易发生。最近这一局面已经有所改变。为了能够加强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提高效率,减少加工贸易中存在的虚假等问题,中国已经筹建加工贸易区,对加工贸易进行集中管理。另外,中国加工贸易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FIE的数量、加工贸易额以及在FIE的从业人数等方面看,东部沿海地区都占据着绝对地位,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和江苏等沿海省份。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1432.87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7.2%。另外,中国加工贸易的国际市场也相对集中:进料主要来自日、韩、台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3.中国加工贸易的很大部分经由香港转口完成

香港在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80年代之前,通过出口服装、纺织品、玩具、鞋类和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香港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绩效(Findlay and Wellisz,1993; Berger and Lester,1997)。但是当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制造方面比香港更具优势。从1980年开始,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行业开始向大陆转移,而香港本地逐渐转向提供与大陆相关的贸易和投资服务。大陆的出口加工部门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的加工贸易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这与香港在广东的投资有直接的关系。香港具有和广东相毗邻的地理优势,很多香港的企业纷纷把工厂转移到广东,向大陆的工厂提供原材料进行加工,并负责制成品的销售(Sung,1991,1997; Kwok等,1995)。在2001年香港输往内地的全部出口货物中,“有48%是作外发加工用途,以价值计达2596亿港元(333亿美元);至于香港从内地进口的货物中,亦有78%与外发加工贸易有关,以价值计达5320亿港元(682亿美元)”。在2001年,香港是内地货物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占内地出口总额的17.5%(3630亿港元或465亿美元),香港自内地进口的货物总值达6820亿港元(874亿美元),占香港进口总额的43.5%(香港工业贸易署,2002)。

4.加工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以来料加工为主,国有企业是从事来料加工的主体,原材料的进口和最终产品的销售都由外国企业所掌握,国有企业更像一个加工车间,多半丧失了经济自主权,成为外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生产环节。1989年,进料加工超过来料加工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3%。此后,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上升,2004年进料加工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达78%。进料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

进料加工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料加工的方式,因为进料加工对于企业经营而言更具有主动性。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市场,外商投资企业在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同时,也同样注重中国的国内市场,进料加工贸易的灵活性使企业能够同时获得国内外两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国内的加工贸易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生产经验,开通了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转向采用自主性更强的进料加工方式。

5.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形成了一些产业聚集区

产业聚集是指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在我国加工贸易发达的地区,在主导企业的凝聚下,产生了一批具有经济活力的产业聚集区。如广东顺德的小家电生产、东莞的打印机、深圳的IT产业。在顺德勒流镇聚集的与小家电相关的生产企业有4000多家,东菱公司专为欧洲市场做小家电的贴牌生产,其中80%以上的零部件可以就近采购。东莞的打印机生产也是如此。美能达打印机起初是在东莞进行来料加工生产,发现当地生产成本很低后,总装厂也迁入东莞,并带来了更多的配套厂家。在竞争压力下,美能达的主要竞争对手佳能、理光也陆续进入这一地区,从而形成了打印机产业聚集区。[3]

(四)中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1.沿海地区的区位、劳动力、人文优势,是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

一是我国沿海地区地理区位、劳动力以及语言、宗教和文化相近的优势,促进了港澳台地区、韩国和日本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从事加工贸易。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沿海经济高速发展,而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由于连续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导致汇率上升,进一步促使这些国家的传统产业向我国转移。中国台湾的大部分和中国香港70%以上的加工业迁往内地。二是由于我国基础工业相对比较薄弱,相当部分需要进行结构升级和更新换代。扩大出口、增加收汇、政策上鼓励开展“两头在外”业务也就顺理成章。三是由于我国价格体系没有理顺,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加上在财政包干体制下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争夺原材料,也进一步刺激了沿海地区转向“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业务。价格放开后,国产料件价格又高于国际市场,供应不足、交易方式落后、交易时间不准确等原因也使本来经营一般贸易出口的企业采用进口料件。

2.政策的扶植是加工贸易迅猛发展的前提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带动了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三资”企业(加工贸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出口退税”。政策客观上刺激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按照出口退税政策,一般贸易基本不享受退税。而加工贸易则有“免、抵、退”,简言之,即对于来料加工商品进不征、出不退,仍可维持零税率,对于进料加工实行先征后退。进口料件保税政策,降低了生产出口产品的成本,企业倾向于利用进口料件加工产品出口。二是原有的以进养出周转外汇用汇分成政策,鼓励外贸企业开展以进养出进料加工业务。特别是来料加工统计制度改为进出口全额统计,对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利。在资金紧张、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工贸易是企业摆脱困境的一条有效措施。三是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

此外,由于监管不严,出口退税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利用加工贸易骗取出口退税的现象相当普遍,使得很多出口企业乐此不疲,利用加工贸易优势,大肆经营加工贸易业务。1995年下半年以来,加工贸易比重的上升与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也有一定的关系。

3.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和高关税也是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我国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与国际上一般采取的出口加工区的方式不同,原则上没有地域的限制,国内任何地方均可投资设厂,开展加工贸易。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这种开放的监管模式有利于各地区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的加工贸易产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开放的模式客观上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高关税为加工贸易提供了套利空间。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时期内,我国仍然实行高关税制度和进出口双重管制的外贸体制,国内经济体制和政策不完全配套。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基本上摆脱了关税和贸易管制的限制,具有一般贸易无法企及的巨大优势和便利。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不平等竞争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合法的套利机会,于是高关税商品的加工贸易大量发展。一些企业甚至利用加工贸易渠道,通过“串料”、“飞料”等变相倒卖保税原料进行违法走私活动,人为地扩大了加工贸易。

4.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契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我国认清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实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80年代新材料、生物和电子技术取得了崭新的突破,通信和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曾经以加工工业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亚洲“四小龙”,不同程度地面临本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导致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力不断削弱。在本国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这些国家和地区原来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的企业纷纷转向海外寻找更有利的生产基地。中国大陆与亚洲“四小龙”在地理位置上毗邻而居,同时又具有相同的文化传统和劳动力充裕的要素禀赋结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亚洲“四小龙”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1992年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走出了前两年的低迷状态,开创了崭新的局面。除了“亚洲四小龙”继续向大陆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欧美发达国家中的一些跨国公司也将部分标准化的生产环节和加工工序转移到我国进行生产,使我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分工体系,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领域和深度都有了新的提高,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注释】

[1]《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1989年1月13日。

[2]外经贸部高虎城部长助理在加工贸易有关政策和出口通关便利措施宣讲会上的讲话。

[3]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国研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