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和加工贸易的发展

和加工贸易的发展

时间:2023-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FDI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全球FDI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作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不断加强。这些法律都向外国人保证,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中国政府不会国有化或没收外资企业,如果确有必要,也会给予外商适当的补偿。在外资数量越来越多的同时,中国政府开始注意外资的质量,不再鼓励外商投资于房地产和加工工业。

三、FDI和加工贸易的发展

(一)全球FDI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作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不断加强。国际投资一般又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按照IMF的分类,国际资本流动被划分成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证券投资包括股票证券和债务证券(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如期权等。其他投资包括贸易信贷、贷款、金融租赁、货币和存款,主要是短期资产。

1970~1997年的二十几年间,所有三种形式的资本流动都大幅增长。据IMF(1997)统计,1996年,国际资本流动达到17144.9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达到3489.92亿美元,证券投资达到5870.69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其他投资达到7784.32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1970~1994年,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资本流动的份额呈上升趋势,虽然到1995年和1996年有所下降,但其份额仍高于70年代(张兆杰,20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均以高于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速度增长,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达8655亿美元,流出额达7999亿美元。1982~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年均增长率为17.2%,其中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43.8%和27.3%。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占全球资本形成总额的14%。

发达国家在全球直接投资中仍然居于主体地位。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看,1999年发达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6364亿美元,占全球FDI的73.5%;发展中国家为2076亿美元,占24%。在发展中国家内部,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800美元的49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人口数占全世界的10%)只吸收了45亿美元,占全球的0.6%。发达国家1995~1999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年均达34.4%,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14.6%。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看,1999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7318亿美元,占全球的91%,其中仅欧盟15国就占64%;发展中国家为656亿美元,仅占8%。发达国家1995~1999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达25%,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9%(余芳东、寇建明,2001)。

(二)中国吸收FDI的概况

1.中国吸收FDI的三个阶段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吸引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理论界一般把中国吸收外资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85年,是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的改革开放尚处于尝试阶段。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企业,该法案为外国直接投资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标志着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开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尝试和开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几乎完全相同,首先都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试点,并给予这些地区相应的政策优惠和一定的经济自主权。1979~1982年间,只有922个外商投资项目,合同外资金额为60.1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11.7亿美元,平均每年只有几亿美元。1983年,国务院举行了第一次外资工作会议,决定进一步解除对外资的管制。1984年,包括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和广州在内的14个城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开放城市,在对待外资方面,允许这些城市采取与经济特区相同的特殊政策。1985年,扬子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成为沿海经济开发区,中央政府允许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外资和外贸方面有更大的管理权,实行与沿海开放城市相同的政策。这些措施改善了外商投资的环境,当地政府也有积极性提供其他优惠措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以吸引外资。1983~1985年间,外资合同金额达到103.2亿美元,平均每年34.4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额达到35.6亿美元,平均每年11.9亿美元。这段时期外资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项目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项目,还有宾馆、服务设施等第三产业,投资区域大都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及沿海城市。在这一阶段,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中大部分是对外借款,外国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很小。

第二阶段为1986~1991年,是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借鉴第一阶段的经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善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法律环境。1986年4月颁布了《外商独资企业法》,取消了对外资所有权的限制;同年10月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对外商投资举办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给予更为优惠的待遇,改善了外商投资环境。1988年又颁布了《独资企业法》的实施细则以及《合作企业法》。1990年春,中国政府对1979年颁布的《合资企业法》进行修改,放松了对外资企业的限制,包括取消外国人不能担任企业经理的规定,不再规定合资企业的期限。这些法律都向外国人保证,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中国政府不会国有化或没收外资企业,如果确有必要,也会给予外商适当的补偿。同时相继开放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并成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1986~1991年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达到332亿美元,平均每年66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167亿美元,平均每年33亿美元。与第一个阶段相比,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了142%和255.3%。然而在这一阶段中,对外借款仍然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第三阶段则是1992年之后,是高速增长时期。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以后,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打开了新局面。开放地区由沿海地区开始扩展到内陆省市,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使吸收利用外资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外资数量越来越多的同时,中国政府开始注意外资的质量,不再鼓励外商投资于房地产和加工工业。外商投资中房地产的份额从1993年的峰点39.3%下降到1994年的28.7%,在以后的年份中进一步下降。由于投资于房地产的主要是中国香港的企业,因此,来自于中国香港的外资占全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也相应下降,1994年第一次低于60%。来自欧美的跨国公司逐渐多了起来,1994年,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是170万美元,1995年达到280万美元,1996年进一步增加到330万美元,1997年有所下降,为243万美元,1998年又增至263万美元。

在这一阶段的外国直接投资中,资金、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明显增加,投资区域分布开始由沿海向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辐射;投资行业涉及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尤其是航空、运输、商业、保险、会计事务所等第三产业开始试点引进外商投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不断增加。在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1993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利用外资的比重为69%,1994年为78.2%,1995年为78%,1996年为76.1%,1997年由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的影响,该比例有所下降,为70.3%,1998年又上升到77.6%。截至1998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24620家,合同外资金额5724.9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71.09亿美元(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1999)。

表5-7 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img10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

2.中国的FDI总量和地区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快速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几乎根本没有外国直接投资,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对外借款。1979年之后,中国利用外资的数量逐步增多,而外国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成为中国最为主要的利用外资的方式。据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0年10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统计,1979~1999年期间,中国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约306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0%,占新兴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总额的30%,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下降51%的情况下,中国在2001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由2000年的第九位升至第六位,并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之首(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在1992年以前,外资流入中国的主要形式是贷款,这一部分约占总额的60%,而在1992年以后,外国直接投资取而代之,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流入外资总额的70%(如表5-7所示)。中国吸收的FDI总量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但是它在地区分布上的特征却并不平衡,而是呈现出了严重的地区倾斜现象,即中国吸收的FDI绝大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FDI却寥寥可数。FDI的地区分布具有和加工贸易相同的特征。表5-8和表5-9分别列出了各省自1995~2000年的FDI以及每年各省的FDI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从1995~2000年中,东部地区每年实际利用FDI占全国的比重都保持在80%以上,在1999年和2000年东部地区所占比重还略有增加;中西部地区这一比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甚至略有下降。

表5-8 各省实际利用FDI(1995~2000年) 单位:万美元

img109

续表

img11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1)。

表5-9 各省实际利用FDI的比重(1995~2000年) 单位:%

img111

续表

img112

资料来源:根据表5-8计算。

(三)FDI与加工贸易的实证分析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的一体化,即贸易和投资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我国的加工贸易充分体现了这一关系。在我国加工贸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贸易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与FDI紧密相连,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也逐渐崛起,并且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表5-10列出了1990~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及其在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表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包含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两种类型,不包含中外合作企业。从表中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逐步攀升,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口额是60.21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口的32.1%;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为66.91亿美元,所占比重是26.28%。到了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口额为647.89亿美元,所占比重达68.9%,加工贸易出口额为986.3亿美元,所占比重达66.9%。另外,如果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国有企业或个体企业等内资企业的来料加工主要是由外资企业经营管理的,因此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的90%左右”(邵祥林等,2001)。汪五一(1999)也得出相同的结论,认为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87.4%和90.8%。显然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表5-10 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及所占比重

img113

续表

img114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1)。

戚自科(1999)的研究注意到了中国FDI的加工贸易倾向。他认为由于国家外资政策对于外资工业企业有明显的出口鼓励倾向(如在出口退税和通关手续上予以优待等),因而外资企业产品的大约60%用于出口。同时,我国对于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和设备进口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因此伴随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外商投资进出口总额也快速增长,比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速还快。通过对数据的考察,他发现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从总体来讲是一种大进大出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上是以加工组装业为主,这正是加工工业的特点。

在理论模型中,我们使用特定要素模型分析了FDI直接进入加工部门带来的影响。在假定国内需求不变的条件下,我们证明了如果加工贸易部门的FDI增加,本国的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都会同时增加,从而推动加工贸易的增长。此外,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各地区的区位优势具有很大的关系。这在上一节中已经有所论述。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无疑是导致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接下来我们将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计量方程采用如下形式:

lnpxit= a0+ a1t lnFDIit+ a2t diit

其中lnpxit和lnFDIit分别表示身份i在t年的加工贸易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对数值,di是表示区位的虚拟变量。因为加工贸易的分布明显和地理位置相关,因此我们引入一个虚拟变量表示各省的区位优势,东南沿海各省虚拟变量的取值定义为1,中西部地区各省相应的变量值定义为0。

对上式进行回归分析时我们使用包括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95~2001年的面板数据。在回归方程式中的FDI值应当使用投资在加工贸易部门的数据最为恰当,但由于统计数据分离的困难,我们使用各省的FDI总值作为替代变量。而且外商投资企业的全部产品中有60%用于出口,加工贸易出口又一直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出口形式,所占比重达80%以上(戚自科,1999)。因此,我们使用每年各省吸收的FDI总值代替投资于加工部门的FDI是可行的。

回归结果列于表5-11中,其中a列是普通混合数据回归结果,b列是广义加权回归结果。从表中的回归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国直接投资和地理区位都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FDI投资的增长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增长,这一结果与统计数据显示的加工贸易主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事实相符合。然而在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诸因素中,地理区位的作用似乎更加重要。

表5-11 FDI与加工贸易的回归结果

img115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明确的结论:中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直接动因来自于FDI。在地区分布上的同构是中国的加工贸易和FDI之间紧密联系的外在表象。中国吸收的FDI超过80%流向了东部沿海地区,而加工贸易的90%同样集中在东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证实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FDI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