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
从不同角度观察,市场可以分为许多类型。但是,按照市场上流通商品属性来进行划分,是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按照市场上的商品属性划分市场类型,可分为一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除生产资料外,还包括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技术信息市场等。
1.消费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也称为最终产品市场,即生活消费品的交换领域和交换关系的总和。生活消费品指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消费品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因为:“生产消费(生产资料的消费)归根到底总是同个人消费联系着。总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
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是:(1)从交易的商品本身来看,它是供人们消费的最终产品,它必然受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文化素养、心理因素等众多的人为因素所制约。因为对商品的花色、品种、规格、材料的要求复杂而多变,许多产品的生命周期都较短,而且许多消费品都可以互相替代,因而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收入需求弹性都很大。(2)从交易的规模和方式来看,消费品市场购买人数众多,交换次数极为频繁而每次交易量又都较零星。因而在整个市场体系中,消费品市场所占用的人力最多,商品机构网点设置最普遍,绝大部分的商品都要经过零售商品市场进入到消费者手中。(3)从购买者行为来看,消费品市场的购买者大多数缺乏专门的商品知识,不十分了解商品的性能和使用、保管、维修的方法,属于非专业购买。购买行为容易受外界因素(如广告、宣传)的影响而引起感情性或冲动性购买。(4)从市场的动态来考察,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复杂而多变且购买力的流动性较大。
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响消费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低是影响消费需求的最基本因素。(2)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地理分布、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等。(3)市场因素,包括市场供给、市场价格、市场秩序等。(4)社会因素,包括众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二是影响消费品市场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价格和成本的因素,这是影响供给的最基本因素。(2)商品生命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周期越长,则供给越多;反之,情况则相反。(3)投资规模和科技水平。
2.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是指为满足社会再生产对物质资料的需要而提供物质条件的商品市场,是生产资料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既是上一个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进行下一个生产过程的物质要素。可见,生产资料的流通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产品通过买卖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并没有真正离开生产领域。
生产资料市场同消费品市场相比有如下特点:(1)市场较集中,交易是在企业间进行的,交易次数少、批量大。(2)产品的专用性强、技术服务要求高,一般对商品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都有严格要求,不能互相替代。(3)供求变动影响的范围较广,因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投入产出链,一种生产资料供求变动往往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4)买卖双方都要具备专门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5)产销关系比较固定。(6)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需求量比较固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影响着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完善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具有重要意义。(1)商品货币关系广泛存在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作为完全形态的商品,有着一般商品所具有的三个特征:一是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可以自由流通,三是进行等价交换。生产资料商品的这三个特征,决定了生产资料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实现其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化。(2)完善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各项经营自主权和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就要求有一个健全的生产资料市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各种规格品种的生产资料,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经济决策权。(3)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理顺生产资料价格,正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搞好企业之间、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如果生产资料价格没有放开、理顺,那么将会影响整个价格体系的调整,各个企业之间也难以展开平等竞争。(4)通过开放的生产资料市场来进行资料配置,比单纯计划配置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是市场配置生产资料可以形成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从供给方面看,只有成本低、质量高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从需求方面看,当产品供不应求时会使价格上涨,这时只有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才能承受起原材料涨价的冲击,并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入;相反,单凭计划配置资源则使许多经济关系模糊起来,常常是限制了先进而保护了落后。
3.金融市场
金融,即资金的融通,是指与货币流通和信用有关的各种金融活动的总称。金融市场是指市场经济主体间相互融通资金的场所和相互关系的总和。由于资金融通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又由于资金融通的主体是多层次的,因而金融市场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可以具体分多种类型。
在金融市场的诸多种类中,最重要的是根据融资期限的长短区分的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也称为货币市场,是进行一年以内的各种资金借贷融通的市场,主要有银行同业拆借,工商企业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和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券等。长期资金市场也称为资本市场,是提供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的市场,主要包括政府的长期公债、公司债券、股票等。
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在生产过程中的实物周转与资金周转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有机统一体。两种相互统一的周转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产生时空上的不一致,特别是在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随着各种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错位加大,以及资金投入、产品销售、资金回收之间的不同步性的增加,再加之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空矛盾的发展,使得资金周转与实物周转日益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运转形式。这就使得每一个企业随着自己生产的扩张与收缩、投入与产出的变化,时而急需从金融市场获得大量资金,时而又出现大量闲置资金有待排出。
金融市场的产生既解决了企业急需资金时的困难,又解决了闲置资金出现时的出路。首先,金融市场在企业需要补充资金时提供帮助,使再生产不会因资金周转的困难而中断;其次,金融市场通过有效地吸收社会游资和闲置资金,并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重新分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规模将更大,分类市场将更加多样化,更加复杂化。如美国著名金融分析家亨利·考夫曼所预言的:“将创造出更多的信用工具,金融机构将进行更频繁、更大幅度的证券资产调整以对价值进行重新排列。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系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改进而扩大。许多办公室服务,包括大部分的交易过程将出包给专家。许多交易将通过账面记录完成,大多数主要市场的实物证券交割也许就不存在了。”
4.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流动和交换的场所及劳动交换关系的总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就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劳动力市场具有客观必然性:第一,建立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是促进社会化大生产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二,建立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三,建立劳动力市场有利于激发和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劳动者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
建立劳动力市场,坚持的主要原则是:个人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企业有用人自主权,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择优录用,上级机关和劳动人事部门不能搞感情分配;应允许劳动者按协议合同的有关规定在地区、单位之间合理流动,废除终身制,打破“铁饭碗”。
在我国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统包统配的劳动力管理体制的突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以及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转移,劳动力市场迅速发展。到1998年,在国有经济单位、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和其他经济单位职工总数中,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劳动力,占到了劳动力总数的30%。但是,从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来看,目前仍处于发育的初期。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自主权仍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劳动力流动还受到政策、体制因素的制约,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市场管理体制和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健全等。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具有相对滞后性,这是由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由于我们就业人口基数大、增长率快,且其中非熟练劳动者占多数,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在现有社会福利制度下,劳动者对失业的承受能力很弱;户籍制度也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
5.技术、信息市场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信息的竞争。企业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创新”,包括创造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能源,创造新的样式等等。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而要创新就要不断获取新的技术成果和信息。但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和信息作为一种劳动成果不能是无偿提供的,而是一种商品,从而要求建立技术、信息市场。
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技术成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换进行广泛传播,是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技术作为一种无形的商品,是复杂劳动的结晶,它本身不仅有使用价值,同时也有价值。技术市场作为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般商品市场的共同特征,但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其特征表现在:(1)技术市场仅限于知识形态商品的交易。(2)由于技术商品必须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品种数量的单一性,因而技术市场交易具有专业性特点。(3)技术商品出让人不因出让行为而丧失对技术的所有权,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丧失对技术的垄断,出让的技术同时为双方当事人所共有。
为使我国技术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们要继续扶植各类技术市场主体,丰富技术市场的功能;要建立健全保证技术市场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法律体系,使技术市场置于法制的约束之下;要建立信息系统和风险投资机制,加快技术应用;要根据国家各项政策变化调整技术市场政策,以进一步繁荣信息技术市场;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我国技术市场的国际化。
信息市场是指专门进行信息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信息是表示事物特征内涵的信号、数据、指令、程序、消息和情报的总称。信息也是一种商品,因为一方面,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储存和传递需要投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因而具有价值;另一方面,对使用信息的单位和个人来说,信息能给他们带来某种经济效益,因而信息也具有使用价值。信息市场按信息商品的最终用途大致分为商品信息市场、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业的物质手段和信息业服务市场三类。
信息交易方式主要表现为有偿转让信息、有偿收集和加工信息、有偿传递信息等。信息市场不受具体场所的限制,它借助现代通讯设备作为流通渠道,往往形成两端直接通向众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网络状态。
信息市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市场为社会生产和流通提供了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信息市场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市场需求信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能力和应变能力;信息市场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供应的信息,从而成为促进商品销售的手段;信息市场是沟通产、供、销的桥梁,有利于微观经济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
信息市场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市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主体的信息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世界信息产业保持15%~20%的高速增长率,其年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到2005年前后,个人通信系统在语言通信领域将占有10%的市场份额,娱乐点播、网络出版、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和远程信息应用等信息产业都将出现比较成熟的市场。
6.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是指进行房地产交易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房地产市场一般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除了买卖和租赁两种基本方式外,还存在典卖、抵押、转租等派生交易方式。房地产指土地、土地上的附着物如建筑物、桥梁、基础设施等,以及与土地、附着物有关的各种权益。其中房产和地产是它的主要内容。
房产市场是住房的买卖、转让、出租、抵押等交换关系和交换场所的总称。房产市场所交换的物质对象是房屋。无论是作为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房屋都是商品。按用途的不同,房屋分为住宅、生产经营用房和非生产经营用房。我国目前房产市场的经营对象主要是写字楼和住宅。房产市场的建立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房产产权明确;二是房产的商品化。
地产市场也叫土地市场,它是指对土地的买卖、转让、出租、抵押等交换关系和交换场所的总称。地产市场进行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和转让。它同一般的商品市场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般的商品流通是所有权的流通,土地市场上则是土地使用权的流通,而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让渡。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流转,承认土地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但国家或集体并不放弃土地所有权。一般商品买卖是永久的和无限期的,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有期限的,它限制在一定期限内,不可一次购买、永久使用。
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征是:(1)交易客体是不能移动的,它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通过运输集中在某个场所进行交易。(2)房产与地产通常合一交易,不是地随房走,就是房随地走。(3)交易客体千姿百态,具有非标准化特点,价格确定相当复杂。
房地产市场的组织可划分为土地的一级市场、房地产开发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商品房销售市场、房地产金融市场、涉外房地产市场。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开放和建立房地产市场的实质,就是要变土地的无偿划拨为有偿使用与转让。这有利于节约使用土地,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的综合效益。随着住房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的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发育成长,房地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