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柠檬市场”模型的演进轨迹

“柠檬市场”模型的演进轨迹

时间:2023-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柠檬市场”模型的演进轨迹1.帕累托效率标准的排序与市场均衡的本质对“柠檬市场”模型的扩展和深化首先表现在对该模型中的前提假设的重新设定。因此,作者认为在逆向选择严重的市场上,商品配置的方式对出价的手段非常敏感。最近,仍然有一些经济学家将对“柠檬”问题的研究视点集中于制度分析。

(一)“柠檬市场”模型的演进轨迹

1.帕累托效率标准的排序与市场均衡的本质

对“柠檬市场”模型的扩展和深化首先表现在对该模型中的前提假设的重新设定。美国威斯康星(Wisconsin)大学经济学教授Wilson(1979)对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模型(简称阿克洛夫模型)进行了改进。Wilson的观点是,当买主们的偏好不一致时,就会有多种瓦尔拉斯均衡,而且可以用帕累托效率标准加以分级。他指出,如果将模型中的前提假设放宽为买主之间存在着消费偏好上的差异以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话,可以得出结论:

(1)与阿克洛夫模型中的单一均衡解的结论不同,在Wilson模型中可能会出现多重瓦尔拉斯均衡(Multiple-Walrasian Equilibrium),也就是说,可能存在多个供求相等的均衡点。因为在Wilson的模型中二手车的平均质量水平不是一个常量,一定范围内的价格水平的上升可能引起更大幅度的二手车加入到供给的行列中来,导致了进入交易的二手车的平均质量和实际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如果需求曲线包含有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它与供给曲线的焦点将不止一个,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多重瓦尔拉斯均衡解或者多重帕累托最优解。

(2)在这些多重瓦尔拉斯均衡中存在着帕累托排序,其中,高价格的均衡(Higher-price Equilibrium)结果优于低价格的均衡结果。Wilson通过分析说明,虽然卖方总是想用尽量高的价格卖掉给定质量水平的汽车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但买方同样也愿意获得较高价格的均衡结果,因为价格的提高引起的平均质量水平的提高足以弥补提高价格给他们带来的效用损失。这样,当买卖双方都倾向于高价格的瓦尔拉斯均衡时,所有人的福利水平都得到了改善。Wilson认为,如果买主在汽车质量与其他商品的消费之间有一个固定的边际替代率的话,每一个买主对一个较高的均衡价格将比对一个较低的更喜欢。这样,就存在着帕累托效率标准(Pareto Criterion)的排序。

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逆向选择条件下的市场结构,Wilson (1980)又进一步分析了在存在逆向选择的市场上市场均衡的本质。通过对阿克洛夫模型的扩展,作者分析了三种情形下市场的均衡:①拍卖人出价;②购买者出价;③销售方出价。通过分析他认为,只有在拍卖人出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单一价格的均衡。不管是买方或是卖方出价,价格的分布都伴随着过量供给的存在。因此,作者认为在逆向选择严重的市场上,商品配置的方式对出价的手段非常敏感。买卖双方都可能更愿意在一个导致永远存在过度供给的市场上交易,而不是选择能使市场达到供求均衡的价格水平(12)

之后,澳大利亚悉尼(Sydney)大学的Rose(1993)以严密的数学方法对Wilson模型中描述的瓦尔拉斯均衡进行了推导和验证。他将二手车的质量假定为五种比较常见的概论分布(Gamma分布、Chi-squared分布、Exponential分布、Lognormal分布和Normal分布),并得出它们的需求曲线,其结论是前四种质量分布由于它们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多重瓦尔拉斯均衡是不存在的,但当质量分布是Normal分布(正态分布)并且在价格水平较低时有可能会出现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情况,这时可能会出现多重瓦尔拉斯均衡点。

另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Kim(1985)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在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由阿克洛夫(1970)和Wilson(1980)所描述的Walrasian范式。首先,他认为虽然阿克洛夫正确地指出了在旧车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但他的分析忽视了市场参加者可以自由角色转换的可能性。第二,作者的模型是建立在把旧车质量作为内生变量的基础之上,以区别于Wilson模型。作者在这里分析了两种差异比较大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下,给定新车价格和市场参加者的类型下存在着惟一的均衡点;第二种情形类似于Akerlof-Wilson模型,不仅“柠檬”原理可能发生而且还会出现Wilson模型中所出现多重瓦尔拉斯均衡。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市场参加者具有可以毫无代价地改变自己角色的能力,它将使得帕累托效率标准(the Pareto Criterion)的排序变得不可能。

2.博弈分析与抵消制度

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经济学教授Heal(1976)以博弈论为工具对阿克洛夫模型及其结论进行了分析。他将每个产品销售商所采取的营销策略分为销售“高”质量和“低”质量两种,通过分析发现只要市场参与者所进行的博弈不是一次博弈而是无限次重复博弈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合作的纳什均衡。他的结论就是只有当销售商极端短视(Sufficiently Shortsighted),也就是说只看重当前的利益时,才会出现“次品驱逐良品”的现象,否则市场参加者都愿意以高质量的产品进行交易。针对Heal的质疑,阿克洛夫(1976)教授进行了回答。他指出,虽然市场参加者为了避免由“柠檬”问题所带来的市场失灵会发生作者所说的合作的博弈,但是这种博弈的发生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它的作用就是将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而使这种博弈行为不断地发生并重复下去。

以上的争论实际上进一步印证了阿克洛夫教授在那篇经典论文中所提出的“抵消制度(Counteracting Institutions)”的作用。正如阿克洛夫教授在论文中所指出的那样,许多市场机制其实是为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而出现的,因为经济主体有强烈的动力去抵消有关市场效率问题的逆向选择。比如在交易中提供担保、通过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认同、通过设立连锁店建立信誉和提供证明合格的服务记录等正是起到了这个作用。Heal教授所说的博弈要进行下去恰恰需要这种制度的保证。Heal教授与阿克洛夫教授的争论说明了制度在解决逆向选择中的作用。

最近,仍然有一些经济学家将对“柠檬”问题的研究视点集中于制度分析。比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Hendel和Lizzei(1999,2002)在将“柠檬市场”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的过程中,就非常强调非市场制度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的作用,这些非市场制度包括认证中介和租赁合同等。

3.实验研究

实验经济学的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说服力。一些经济学家运用实验的方法对阿克洛夫模型进行了深化与扩展。

纽约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Bond(1982)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论文——《对柠檬市场模型的直接检验:二手敞篷小型载货卡车市场》。作者通过实验后得出结论,如果汽车保养的时间或寿命能够被控制的话,那么旧车和新车没有什么区别。作者认为,对这种现象可能的解释有两种:第一种解释就是由阿克洛夫教授所说的抵消制度在发生作用并且被发展了;第二种解释就是购买者能够通过搜寻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减少信息的非对称性。但如果减少信息的非对称性比如通过抵消制度或通过搜寻需要很高的成本时,这个市场仍然是低效率的。因此,Bond教授对阿克洛夫模型的实验性研究说明,旧车和新车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在于车的“新”与“旧”,而在于抵消制度的作用,以及搜寻的效率和成本。

近年来,经济学家对“柠檬”问题的实验更加集中在对某些具有特色的个别市场的研究。比如,美国圣劳伦斯(St.Lawrence)大学的Chezum和Wimmer(1997)对一岁种马拍卖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使用了来自于Keeneland种马拍卖市场的数据。在这个市场上,销售者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赛马者只卖出一部分自己所饲养的种马,另一类是作为专门的饲养者将卖出全部的种马。显然,第一类销售者比第二类更有激励训练自己的种马。如果购买者不能确认销售者的类型,他们对种马的质量只能寄予较低的期望,其结果导致第一类销售者得到比较低的价格。

Gardes and Thepaut(1996)运用享乐价格(Hedonic Price)模型对1991~1992年法国汽车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市场的环境和安全特征以及对消费者的拖延都会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他通过分析可感知的质量和部分市场的价格之间关系,证明了在法国汽车市场存在阿克洛夫效应,而这种效应是不能用通货膨胀来解释的。

另外,美国维吉尼亚(Virginia)大学的经济学教授Hotl (1999)还将“柠檬”带入到课堂实验中。在实验中,学生被分为两组“质量—价格”等级。实验表明,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市场价格和等级可以很快地到达最有效率的水平,大家可以得到最大剩余;但如果只有价格而不是等级对购买者是已知时,等级和价格就降低到了次优效率水平。作者指出,这种实验结果可以激励有关非对称信息、市场失灵以及补救措施如质量标准和担保等专题的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