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时间:2023-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_中国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报告三、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1.长三角经济增速放缓现象2002年以来,尽管长三角地区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长速度相对其他东部和中部地区有所下降。2.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既是宏观调控预期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等结构性矛盾积累的必然显现。

三、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1.长三角经济增速放缓现象

2002年以来,尽管长三角地区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长速度相对其他东部和中部地区有所下降。例如,2001年,上海、江苏、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比山东高0.1、0.1和0.4个百分点;到2004年,上海、江苏、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却分别低于山东1.7、0.4和1个百分点。2005年,上海、江苏、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信贷五大核心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整体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长三角制造”效益下降,库存上升,亏损扩大。这是近10年来长三角经济首次出现整体增速下滑迹象。分地区来看,2005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增幅同比回落6.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5%,低于2004年近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与2004年基本持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比2004年回落3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2005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也比2004年下降了2.54个百分点。

2.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既是宏观调控预期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等结构性矛盾积累的必然显现。

第一,本轮经济过热的明显特征是上游产品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而长三角地区的产品结构以中下游为主,价格不易上升。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造成企业成本上涨,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第二,20世纪中后期以来,我国出现重工业高速增长的趋势,2000年到2005年,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62.54%上升到69.01%。长三角地区重工业发展的速度更快,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五年增加8.4个百分点。实施宏观调控以来,长三角地区大多数城市重工业增长速度开始走低,从而导致经济增速回落。

第三,长三角地区自然资源贫乏,土地面积相对狭小。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仅占全国储量的0.96%、0.10%和0.73%,但其能源消费总量2003年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6%,能源和上游原材料主要依靠外省调入。特别是近两年在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的宏观经济条件下,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供求矛盾更为突出,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现象,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运行。

第四,长三角虽是闻名遐迩的水乡,但由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长三角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19%,但其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比重达到22.46%,太湖流域呈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上海、江苏、浙江近海沿岸海域均处于严重污染水平。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水质性缺水给长三角经济发展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第五,在国家严格保护农业用地的政策下,土地资源短缺问题非常突出。例如,按目前用地水平,浙江可供建设用地只够七年使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和上海绿地建设规划要求,上海到2020年土地缺口将达到800平方公里。土地紧张不但抬高了土地价格,而且使长三角各地开发区纷纷调高投资强度的“门槛”,将一些项目拒之门外,电力紧张、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还促使一些企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从而导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幅趋缓。

第六,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升级又推动对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熟练工人和高级技工需求的上升,部分地区出现招工难、缺员率增加的情况。

长三角地区经济增幅回落既是“拼土地、拼劳动力、靠投资拉动”的外延增长方式的结果,也是对不合理产业结构的一种调整。2005年,长三角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为18.87%,比上年同期下降1.33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7%,占全国比重增加了0.8个百分点,出口商品总值同比增长33.7%,占全国比重增加了1.52个百分点。长三角经济增长开始呈现从投资拉动向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过渡的趋势。

长三角两省一市2005年人均GDP达到2.61万元,约合3200美元,如果按照钱纳里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长三角整体上应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按照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认为长三角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过程中。因此,长三角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工业增长的重点开始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领域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