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三角地区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义
1.发展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减轻长三角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长三角是我国能源与资源比较贫乏、环境容量拥挤的地区。资源与环境已成为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必须要选择一些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的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中资源消耗最小、污染排放最少的产业。据有关统计数据,装备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仅占制造业能源消耗的7%左右,而增加值却占40%以上。其中电气机械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不到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的1%,增加值的比重却占6%和10%左右。装备制造业还是低排放的产业,其所产出的废料、废气、废水大大低于石化、冶金等过程工业,装备制造业产生的“三废”最高占制造业“三废”的7%。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将是这一阶段不可规避的产业选择。然而,长三角由于资源与环境的限制,必须要有选择地发展制造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是长三角在资源环境的压力下寻求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发展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增加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装备制造业是科技投入需求较高、产品更新速度较快的行业。从新产品的开发项目来看,装备制造业的新开发产品的项目数占制造业的62.2%,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科技投入与新产品开发方面均列制造业之首,新产品开发项目占制造业的50%以上。装备制造业的发明专利占制造业的66.49%,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发明专利就占制造业的55.55%。发展装备制造业会制造大量的科技需求,刺激科技创新,促进本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拉动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外,装备制造业通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新产品,提升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装备制造业的科技要素的投入密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按R&D活动全时当量计算,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占制造业的科技投入59%,按R&D活动经费支出计算,装备制造业的R&D活动经费支出占制造业的62.04%。大量的科技投入必然会增加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新产品开发。
3.发展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增加长三角的就业机会
装备制造业虽然是资金与技术密集行业,但是装备制造业属于加工组装工业,与过程工业相比,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例如,装备制造业每万元固定资产吸纳的劳动力为0.13人,而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每万元固定资产吸纳的劳动力只有0.05人。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工作岗位,解决长三角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