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集群下的柔性组织的功能研究

产业集群下的柔性组织的功能研究

时间:2023-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由于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能够把企业之间的资源快速整合,能够共享销售网络,协调和管理整个价值链,其所有权优势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最为明显的优势,则表现在区位优势上。笔者认为,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对产

产业集群下的柔性组织的功能研究

罗 屹[1]

摘 要:产业集群下的柔性组织对企业的自组织性、产品的兼容性、文化的融合、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组织结构变革、合作与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本文对此功能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做出了分析,进而对于影响其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柔性组织 功能 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下的柔性组织现象的提出

(一)柔性组织的属性和表象

柔性组织作为自组织形式的一种,是在无特定干预的自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靳涛(2003年)从集体文化传统的角度,提出浙江民营企业通过竞争和协同,形成了与市场体制适应的柔性组织形式。樊纲(1989年)认为,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长期演化发展来看,自组织通过系统各个要素与外部环境的长期磨合,它是自然界各个子系统演化过程中通过自发机制形成的一种非常优化的利用自然资源、物质和能量的演化方式和循环路径。

柔性组织通常表现在人员安排、流动、责任和资源组合,以及产品维系上具有明显的柔性。这种组织不追求形式的完美,而把“有效”和“实用”作为最基本的原则。这种柔性组织的形成和演化总的来说是在地域内交易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引导下形成和演化的。

(二)基于网络的视角看产业集群下的柔性组织

产业集群表现为企业之间关系的网络性的结构形态(蔡宁,2004年)。最优的集群结构是“基于相同的知识技能,集群成员合作开发一定范围的不同产品和服务,以不同渠道和方式提供给不同的客户”(Tichy,1997)。吴德进(2004年)提出产业集群的组织是介于等级制的企业组织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它可以看做是市场中的企业关系网络。

笔者认为,柔性组织正是体现出企业之间弹性的关系网络结构。

从资源的角度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价值链环节中,资产的专用性处于较高和较低的中间状态。因为在较高的资产专用性的情况下,企业组织通过内部集中生产和交易,避免了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同时获取专业化投资的潜在收益。而在较低的资产专用性的情况下,市场交易方便了企业对于标准化零部件的购买。柔性组织中的信息,在网络中可以得到快速的扩散,产生明显的知识外溢现象,笔者认为,这可以看做是网络的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创新技术的扩散和传播;另一方面,它使得创新主体的商业机会大大降低,从而挫伤他们搜索信息的积极性和知识共享意识。

从主体的角度看,柔性组织是介于企业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体制组织,它体现为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在技术、财务、产品等方面相互依赖和支撑。而基于这种分散生产系统的基础,可能是以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地缘、同学等私人关系维系的非扩展信任,因此,它在为产业集群带来便利和交易成本的节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合作半径比较小,突出表现为集中在某一地区,难以实现产业转移。又例如,竞争激烈,引发网络关系不稳定和非常松散的形态。

二、产业集群下的柔性组织具有的基本功能

(一)产业集群下的柔性组织对合作优势的意义

根据合作优势理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是企业进行投资和相互之间合作的基础。所谓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禀赋,包括商标、品牌、资本、专门技能、创造发明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所有权优势有利于企业快速组织和整合资源,建立供应和销售网络,快速进行技术创新,以及协调和管理整个价值链。所谓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的企业为了避免市场不完善而将公司的优势保持在内部所获得的优势。在高端技术和大范围组织管理技能方面,企业的内部化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例如,在IT行业,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的通讯、协调和管理方面的作用,以及技术研发的高成本和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都会促使公司通过内部化尽快获得补偿。所谓区位优势是指一个地区拥有的各种有利条件的总和。

笔者认为,由于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能够把企业之间的资源快速整合,能够共享销售网络,协调和管理整个价值链,其所有权优势表现得十分明显。但是内部化优势在传统行业与所有权优势有一定的冲突,此消彼长。笔者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有力地提升企业的内部化优势,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因此强调内部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原创性的活动获得补偿。而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最为明显的优势,则表现在区位优势上。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单个企业,这包括:①在该地区设立上游或下游的生产,通过地区相邻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②在生产单位之间,研发、技术和销售渠道共享,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且通过合作与分享促进企业的整体创新。③专有知识、商业和政治的关系能够与后续单位分享,大大降低后续单位的经营成本和风险。第二个层次,对地区所有企业,这包括:①通过积聚,企业注重专业分工,核心技术能力集中,通过专业化提高规模经济效应,提升竞争优势。②地区聚集使企业间更容易进行分工合作,与远距离的公司相比,区域相近的企业之间更容易形成持久的信任关系和密切的合作关系。③地区的聚集产生人才的聚集,降低了企业对人才的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④当地的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以及专业性服务部门与公司进行的沟通和合作有助于提高地区整体企业水平的生产率。

(二)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对产品兼容性的意义

兼容的本意是指设备、方法、思想共同存在或共同使用而不会引起问题(刘戒骄,2002年)。产品兼容性,通常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厂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在技术上的相互融合程度,它分为单向兼容和双向兼容。在柔性组织构成的网络中,每个企业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企业的数量,表现为网络效应的经济特征。在网络效应较强的产业中,面对有关技术设置的兼容性问题,企业要考虑其兼容策略对产品价格、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产生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兼容策略保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甚至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兼容策略展开产品和服务标准的竞争。企业甚至也可以在占有了市场绝对优势之后,放弃产品的兼容性,其形成的网络效应足以保证产品的绝对需求,再兼容其他产品反而会给其他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有利机会。

笔者认为,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对产品兼容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竞争策略上。采取单向兼容策略,可以保持在特定市场上的优势和领先主导地位。采取双向兼容策略,可以在更广泛的市场上瓜分市场份额。然而,产品的兼容性还必将影响到企业之间合作和分工的问题。这是笔者认为的站在产业集群需要考虑的关键性的问题。在进行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经营的模式上,尤其应该注意分工的类型和所具有的基本定位和产品功能,如果柔性组织中的企业相互采取双向兼容策略,可以有力地促进竞争和产品差异化;如果采取单向兼容,更易于形成围绕某一家大型生产企业,外围形成大量的配套加工生产型、服务型企业的产业格局。这种格局的产业集群,具有比较小的经营风险,产品的加工围绕一家企业,相对单一,而且随着市场需求进行转产的沉没成本相对较大。在技术创新上相对来说缺乏必要的激励和动力。

(三)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对企业自组织性的意义

企业组织有两种发展方式,即横向一体化发展和纵向一体化发展。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不同生产组织方式,构成了产业集群的经济网络特点。企业的纵向链条和横向组织扩展的边界,是根据企业利用市场的收入与成本进行分析的。比如说,企业可以选择内部化过程,把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放在企业内部作为一个生产或服务部门,企业也可以选择外部化过程,把这个环节转移给其他企业经营,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这种服务或生产。当企业把生产或服务活动中的一部分放给其他企业经营,自己通过购买获得,那么这个企业就与其他企业形成了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当企业扩展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强化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那么企业之间就形成了横向联系。

理论界一般认为横向生产组织方式是专业化分工发展的初期阶段,而纵向生产组织方式是进一步专业化分工的结果。迈克尔·波特(M.Porter)提出的“价值链条”,描述了企业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和服务,经过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王君(2002年)认为,由产品分工到产品内的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都是市场交易扩展和竞争的结果。由于市场化分工交易范围还没有演化到比较发达的阶段,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还比较高,所以中国广东的大多数乡镇经济还处于横向组织的阶段,没有选择纵向一体化。

笔者认为,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就是企业在进行内部化与外部化的收入与比较中自然形成的。纵向型生产组织的区域反映了柔性组织的分工效应,即一个产业在区域内存在着上游下游的分工联系。横向型生产组织的区域体现了柔性组织内部的聚集效应,即通过专业化生产、经营,使生产和提供这种产品与服务的外部资源集中。

(四)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对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的意义

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中关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有效实现。企业治理结构关注的是从激励与约束的角度,通过一个委托—代理的链节关系形成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一定的治理结构模式确定了企业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机制与行为方式。其主要功能是确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方式。

笔者认为,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对于企业治理结构变革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从日本的企业相互持股的治理结构可以看出这对稳定企业领导团队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样,在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中,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家,也可以通过在其他企业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发挥其领导才能和艺术水平,提高相关联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绩效。这对于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实现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作用:第一,纵向一体化的条件要求市场化分工交易范围明晰,通过企业之间和企业中间利益主体权力的协调,可以促进有效和明晰的分工,对于企业的市场功能定位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从信任和文化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有利于有协作关系的企业高层领导建立比较持久的稳定的信任关系,具有比较明显的自我约束力和激励作用,尤其是基于地缘、血缘关系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理人与投资人之间的监督和协调成本,委托—代理问题可以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得到缓解或者彻底解决。

(五)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意义

和企业治理结构相区别,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中各机构的设置及其组合形式。企业组织结构是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规定企业中各成员的工作关系,通过一个目标—手段的链节关系形成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是把实现企业目标所要求的任务通过组织规范的形式层层分解,以保证企业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因此企业组织结构的功能是贯彻和执行企业的目标(林志扬,2003年)。

笔者认为,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对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互相学习、比较、模仿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对于大多数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来说,它们具有相类似的组织结构。这会促使产生大量的知识外溢性的现象,原因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频繁的业务活动,必将引致企业的组织结构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灵活地发生变化。网络性的柔性组织,可以很快捷地把信息传递给网络中所有的企业,而只有企业组织结构最为优化的企业才能够最有机会把握住市场的机会,通过集中和适当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把合作的机会、市场的份额扩大。

三、总结

从上文的功能分析看,要发挥产业集群的柔性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最需要重视的是资源的自由流动,包括信息资源、人才资源、专用性资产、管理经验、技术等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笔者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企业的人才资源和专用性资产。人力资源的聚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委托—代理关系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提出的必然要求。只有人才的大量聚集,才能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也只有人才的大量聚集,才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无论在销售渠道、技术、战略制定、交易成本、市场分析等各个环节,降低由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可以看到这对于企业是采取内部化发展还是采取外部化发展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企业集群的发展是向横向型发展还是向纵向型发展则具有间接的影响。总之,笔者认为,资源的自由流动对企业集群中柔性组织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靳涛:《集体主义文化维系下的柔性组织与模糊契约——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自组织模式揭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2.蔡宁、杨闩柱、吴结兵:《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3.吴德进:《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

4.李俊江:《地区聚集和合作优势:以信息产业跨国投资为例》,《世界经济》2004年第9期。

5.刘戒骄:《产品兼容、网络效应与企业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6.王君:《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7.林志扬:《从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互动的角度看企业的组织变革》,《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

【注释】

[1]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昌市,330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