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化的内涵
(一)发生在本土的国际化
中国市场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在中国市场上进行国际化是中国品牌和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土市场的国际化运作有两个主要模式,一是市场在中国,研发、供应链等业务环节“走出去”的国际化;二是在本土以紧密合作的方式,运作真正的国际品牌。
中国市场之大,为本土企业和品牌的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利用国际资源做好中国市场,是走向国际化的开端。
(二)走出国门的国际化
打开国际市场大门是很多中国企业的追求目标。产品行销海外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产品供销国际化;二是品牌渠道国际化。
产品供销国际化,是企业以“国际采购商”身份,作为国际品牌与国际加工商、供应商之间的“供需桥梁”,将国际各方资源加以整合、匹配、组合,并引导其流动,最终使一个国家合适的产品在其他国家合适的市场上实现销售。香港有很多国际“买手”和国际采购公司,其中享誉全球的利丰行便是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这类企业需要对全球纺织和服装产业格局了如指掌,善于沟通、善于组织、善于发现新资源和新需求、善于成本和质量控制,其掌握着订单商品的整个进程——协助品牌企业设计创意,再将设计所表达的抽象创意落实到具体生产中,最后将合格的成品按时运抵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从纺纱、织布、印染乃至成衣制造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在不同国家地区完成。供应链国际化在这个几乎“全流程”的领域中能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品牌渠道国际化即品牌服装行销海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品牌“走出去”已经开始成为现实。比如以纯十年前已经在东南亚开设加盟店;江南布衣2008年进入欧洲市场,目前在法国、俄罗斯等地开设形象店;李宁通过多年努力在羽毛球等专业领域和国际专业运动品牌平起平坐;美特斯邦威与eBay合作,打开一个面向国际的窗口等。不断提高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是中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的目标和考核标准之一,在这一方向上,中国服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内外融合的国际化
所谓“内外融合”是指一个企业在内部体制上实现了国际化,即营运模式国际化、员工构成国际化、资本结构国际化、企业文化国际化等,总之已经从业务模块国际化通过内外资源的“联姻”升级为一个国界模糊的跨国企业。很多成功的跨国集团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又在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人才互补、文化借鉴等实现了本土化。这些企业有民族化的核心灵魂,不论分支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保持战略统一、步调一致、风格鲜明的整体,而表象的“形”则灵活多变,适应性很强。这些拥有国际化内核的跨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的调配整合,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成就真正意义的国际化企业,是中国服装行业国际化的重要目标和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