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管理学派
作为传统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和法约尔(Henry Fayol)。他们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科学管理与早期行政管理理论。
虽然人们所关注的是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研究传统的早期管理理论与方法对理解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仍然是有益的。因为,现代管理的很多概念是同传统理论的概念相联系的,不是截然无关的。而且当代管理的很多方法有意无意受到传统理论概念的影响和引导。我们在这一节里不可能完整无遗地讨论所有传统的管理理论,但可以提供作进一步研究的系统框架,作为研究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将分别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传统理论出现的背景;
·科学管理原理;
·行政管理理论(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heory);
·官僚模式组织理论(Bureaucratic Model)。
(一)传统管理理论出现的背景
工业革命与生产规模的扩大是推动管理知识体系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与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使用机器体系和扩大生产规模,它要求为之研究和发展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这就是19世纪后半叶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发生的基本情况,它为管理理论的萌芽形成了适宜的气候与土壤,当时这些国家中的政治哲理与经济理论也为管理理论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那时虽然一些大的工业组织与商业组织相继出现了,但是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是很缓慢的。当时所盛行的是经验管理的方法,管理模式是非常个性化的,在很大程度上凭借工业资本家的个人经验与个性,而不是依靠精确定义的知识体系。管理具有鲜明的个人性质。管理中的知识是靠个人的观察来获得,通过口述、言传教给他人。一个企业的经验不能有效地传输给其他企业,其他企业得从头摸索自己的管理方法。换言之,主要靠业主的个人经验来对组织进行管理。
直到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先后提出了科学管理和早期的管理理论,才发展成了管理的知识体系,为广大组织所采用。
(二)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科学管理作为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动阶段,是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泰勒的倡导下进行的。泰勒作为一个工程师强调实干苦干和合理化运动。他不是提倡一般性的管理,而是着重致力于实验、工程和机械,集中于提高工作者的效率。在其早期著作中,他把自己的思想说成是“对工作的管理”。而直至1910年人们才把它称为“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重点内容是计划、标准化和在操作层次提高人们的工效,达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泰勒的思想是他在钢铁厂工作时根据其实际工作经验产生和形成的。在他的早期工作实践中,他热衷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效,并且认为每项工作均有一种科学的最佳工作方法,采用此法可以提高效率,使得工人与雇主双方得益,借助于科学方法可解决劳动者与雇主间的矛盾。
(三)科学管理的基本论点
泰勒认为工作可以被科学地加以分析和设计,给操作者提供科学的指导,这是管理者的职责。这一思想引向为每种工作发展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法,运用动作与时间研究方法将此操作法标准化,然后选择最适合于作此工作的操作者,通过操作训练让他们掌握完成该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这是一种工程的方法,它把工人当作机器的附属品。这种方法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工人将为更多的经济收入所激励,这种较高的收入又从提高效率中获得回收。这不是一种单因素的作用,而是在自觉的科学管理下的系统组合,这里不再是经验,而是科学。在泰勒的这种管理哲学下,管理的作用比过去更为重要。其中心思想是要使管理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凭借于个人的经验。他为管理设定了如下新的责任:
1.给每一工人的工作设定科学方法而不是老一套的经验工作法;
2.要通过科学地选择工人,加以训练,提高其能力,不能像过去那样任凭他自己按其经验进行任意操作;
3.要与工人进行很好合作,保证所有工作均按照科学的原理进行;
4.在工人与管理者之间规定各自明确的责任。管理者要履行全部的职能,因为工人不可能履行这些职能。
科学管理要求管理作好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绩效。它要求管理上实行新的系统的管理过程。正因如此,推行泰勒的科学管理,阻力主要来自管理部门,因为,实行科学管理要求他们摒弃老一套的经验,采用新的科学的方法。
(四)科学管理的推行与局限性
泰勒的科学管理对此后的数十年的管理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即使从今天来看,他的基本思想与原理仍构成管理思想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工厂和工业部门。泰勒和他的后继者在科学管理方面发表了大量演说、文章和书籍,传播科学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构成了一个科学管理运动,使之在很多国家中获得推广与应用,对各国的工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同样,科学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于本世纪的40年代传入我国,在我国的一些工业中获得推广与应用,首先用于机械行业与纺织业。应用较多的是其标准化、动作与时间研究、计件工资制等方法。在我国50年代初大量推广的合理化操作运动、工时定额制定法,均含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与方法。
泰勒科学管理的传播与推广不仅影响操作层的工作质量与绩效,并且引起工厂组织结构的变化。因为贯彻标准化与操作定额和计件工资,必然要求改进相应的管理工作,诸如劳动工资(人事)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和质量控制与管理,等等。
一种新思想、新事物的发展与推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科学管理的推广同样遭遇到各方面的反对,反对最强烈的是管理者阶层。因为科学管理迫使他们放弃长期习惯的经验管理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管理方式,科学的管理以科学的分析与设计取代了他们的主观判断和自行决定。
泰勒以为他的科学管理会得到工人的欢迎,以为科学管理能使他们增加收入。实际上,工人们对标准化操作和时间研究是抱反感的。因为,工人们认为:在泰勒的设想中,他们被当作机器的附属品,不再是一个具有思维和自主能动的人了。至于收入的增加,也更是欺人之谈,因为提高工效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其绝大部分被公司、资本家所占有。美国工会也反对泰勒的科学管理,认为它向工会的作用和工会运动提出了挑战。
虽然科学管理遭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非难和反对,但它在美国和英国等工业发展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它不失为当时环境下的重要思想和创新。
科学管理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其单纯的经济观点,把操作者当作“经济人”来对待,认为只要用经济刺激就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没有充分从心理和社会的方面来理解人和工作。它虽在19世纪末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但在今天看来过于简单化。
(五)科学管理与早期的组织理论
泰勒及其后继者是从事实际管理的而不是组织理论工作者,他们没有在早期组织理论方面做出系统的论述。但泰勒在这方面的很多思想却为其后的行政管理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概念的框架,它包括:责权的统一、设计与操作的分工、建立职能机构、采用控制标准、对工人实行奖励制度、管理的例外原则、专业化分工。这些科学管理的思想同以后韦伯的层次模式相类似。他还认为:管理者自己亦应有理性的原则和程序来节制。这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他写道:“我试图指出:老式的经理在科学管理中不复存在。在科学管理中管理者(经营部门的头头)也是受到法规的制约,这种法规是经过上百次实践所验证的,它们类似于为工人确立的标准。”
如果说科学管理着眼于操作层的工作效率,那么组织理论则应用于较高的组织层次(管理层),它着重于发展组织内的宏观概念。有些学者如西蒙(Simon)和马契(March)等,把这一知识体系称作为行政管理理论(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heory)。另一些学者称之为传统的或古典管理理论。这一理论集中在正式的组织结构方面,和一般管理的基本过程相一致。
法约尔是早期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个法国的实业家。他的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1916年出版的著作《工业管理》中,该著作在1949年前一直在欧美很流行,其英译本于1929年出版。他定义管理为五个主要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个要素成为管理功能(基本过程)的基础。他认为这种管理过程和原则不仅适用于一般工业管理组织,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如政府、军队、医院、教会等。法约尔提出了如下14条管理原则:
1.分工原则。这一劳动专业化的原则着眼于提高工效。
2.责权原则。他认为责与权是紧密相连的。权力使管理者可以发号施令,使他人服从自己。责任制是使用权力的回报或滥用权力的惩罚。其后,这一原则被描述为“责权统一”,其意是两者必须平衡。
3.纪律。纪律的本质是“服从、勤奋、精力集中、态度端正、外貌端庄”,由组织和雇员间的合同来规定和约束。
4.命令的统一。每个人只能有一个上司。
5.管理的统一。要求每个管理人员和一个计划对所有的作业具有统一的目标。
6.个人利益服从于共同目标。组织的目标应高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
7.按劳付酬原则。对所有雇员应按劳付酬。劳动报酬应做到:(1)公平合理;(2)具有鼓励作用,使今后工作更出色;(3)不应超过合理的界限。
8.集中原则。权力的集中是一个组织的自然趋向,因为所有的重要决策总是由少数人在最高管理层次结构上做出的。
9.层次结构。也称等级链。这是一种组织内自上而下的分层次的宝塔状结构,以保证组织内命令的统一和组织内有信息沟通的正式渠道。
10.有序原则。物有其所,物处其所,使事事秩序井然。
11.平等。只有在友谊与公正同在时,平等才得以实现。
12.专职人员稳定原则。要使一个职能人员胜任其工作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而组织应鼓励专职人员能长期稳定下来。
13.主动性。主动性就是敢于想又能使之付诸实施。
14.企业精神。合作的精神来自组织成员的齐心协力。
这里所提到的管理原则并不是法约尔管理原理的全部内容,只是列举了最常用的部分原则。
(六)法约尔与其后继者的贡献与局限性
1920~1930年以后的十余年内,以卢梭·古立克(Luther Gulick)和伦岱尔·乌尔维克(Lyndall Urwick)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继法约尔之后发展了其早期的组织理论,特别是以企业和政府的管理经验发展了其组织理论与原则,1937年编著了《论管理科学》的论文集,提出了如下的管理原则:(1)使人们同组织结构相适应;(2)确立最高管理者的权威,作为一切权力之源;(3)服从统一指挥;(4)使用一般的管理者和专责管理者;(5)按目标、过程、人员和地区进行分部门管理;(6)授权和运用“例外原则”;(7)做到责任与权力相一致;(8)考虑适当的管理幅度。
在这个时期中,另一个作出贡献的是玛丽·派克·福兰特(Mary Park Follete)。她在政府和企业管理方面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和著作,建立了管理哲学(原理),她特别强调了管理的社会与心理方面,把管理视作一个社会过程,并把组织视作一个社会系统。她有许多独到的管理思想,如承认权威、重视横向合作、组织成员间的一体化、动态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化等,是她的独特贡献。根据她的贡献,可以把她视作行政管理理论学派与行为科学学派之间的桥梁。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高层经理詹姆斯·莫奈(James D. Mooney)与阿伦·瑞莱(Alan C. Reiley)提出管理原则:(1)协调原理,以达到统一行动和目标;(2)层次组织形式和权力;(3)功能原则,按工作组成部门;(4)职能原理,在确立直线管理的基础上,组成为生产指挥提供咨询和信息的职能人员。他们的这些思想发展为:由一个配合直线权力系统、有专门分工、进行协调活动和利用专职系统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他们的思想和管理实践对美国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行政管理理论工作者可以说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先驱。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理论方法是把管理过程分解为:计划、组织、配备职能人员、指挥与控制,并且据以设立各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为早期组织管理理论学派提供了理论的框架和思想基础。法约尔并指出这些原理原则不是绝对的、不可变动的,又指出他不可能穷尽这些原则,应根据管理实践补充新的原则。他写道:“原则是柔性的并能根据需要来应用;要懂得如何应用这些原则,这是一种复杂的艺术,需要智能、经验、决策和匀称。”
以法约尔为首的行政管理理论学派对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很多理论与原理原则至今仍在应用,如金字塔形的层次结构、层次原理、统一命令、例外原则、授权、管理辖度、分部门管理等等。许多近代管理学者都还保持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并把它与近代发展的行为管理和管理科学相结合起来。他们往往利用古典管理理论作为他们发展组织和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方法,然后根据最近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发展,加以补充与修改。
(七)官僚模式的组织理论
这是古典组织理论的第三个分支学派,创始人是韦伯(Max Weber)。必须说明,这里的官僚的意义与我们常用的官僚主义有不同的含义。这里“官”是官员、主管的意思,“僚”是指幕僚,系指专职人员,这里的官僚,不要理解为贬义词。它是指一种特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广泛地用于复杂的组织中,如大企业、政府机构、军事机构。运用得好,这是一种有效的复杂组织形式,是近代社会中不可少的一种组织形式。
韦伯是近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他对经济、社会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均有贡献。他不仅研究行政管理,而且对宏观经济学和社会政治结构均有研究兴趣。他对于官僚组织的思想是其整个社会理论的一个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