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时间:2023-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1.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尖锐矛盾。就业形势严峻还不仅仅是国有经济系统要减少冗员,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一、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尖锐矛盾。我国人多地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全国农民均承包耕地仅7亩多,其中14个省区人均耕地低于1亩,土地承载压力过大,难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业效益低下。因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唯一出路。只有通过大量减少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广泛地采用现代化机械、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灌溉技术,才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彻底改变靠天吃饭、靠人畜耕作的传统农业生产面貌,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据调查,2001年四川省出省务工的农民560万人,打工收入400亿元,全省农民均增收72元,其中出省打工收入增加35元。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多地少、人增地减是中国的国情,也是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在城市就业,为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为种田能手腾出了土地,为发展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目前1亿左右的农民向外流动并在非农产业就业,从而使全国减少了约1/5的农业劳动力,缓解了资源不足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在现阶段,城镇化每年可以为农村提供1亿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以为农村增加7000亿元以上的非农业收入,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城镇化。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外出一人,全家脱贫,外出二人,全家致富,外出一批,带动一地”,到1993年,全国贫困人口下降到8000万人,比1978年2.5亿人下降68%,贫困发生率为8.8%。

就整个国家的发展要求来看,还应该把转移农村人口作为当前城镇化的第一要务来考虑。如果中国农村仍然是八九亿的人口,仅仅靠这么一点农地资源的话,农民的富裕是很困难的。中国大多数的农民人口富裕不起来,我们国家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基本现代化,难度就相当大。所以要把当前的城镇化问题,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结合起来,通过城镇化来缓解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江泽民同志的报告中,把加快推进城镇化放在繁荣农村经济的部分,所以,尽管中国的城镇化肩负着很多的使命,但是就现阶段来说,必须把转移农业人口、促进农村发展作为中国城镇化当今应当肩负的一大重任。

就业形势严峻还不仅仅是国有经济系统要减少冗员,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开拓农村市场人们容易想到,不容易想到的是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其实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也容易想到。我们在九五计划期间,尽管不断地提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简单说,在这5年中农民的年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始终是连续下降的。并不是农民没增收,是增收的速度连年下降。2000年,甚至一些粮棉主产区的农民年均纯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没钱。一方面收入预期不能支撑,另一方面消费环境也没有条件让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工业产品。农村市场没开拓出来。怎样就能够持续地、长期地、稳定地使农民增收问题得到解决呢?我们认为应该“减少农民”。为什么减少农民才能持续地、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呢?是因为一个经济学道理。从经济学意义上说,一个人种一亩地打500斤粮食,理论上的解释是人均年实物生产率500斤,两个人种一亩地打了600斤,用经济学理论化的语言解释说,叫人均年实物生产率300斤,生产率反而大规模下降了。收入提高最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率提高,那么显而易见,这第二个人应该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投入到别的领域中去。投入到哪去?投入到非农产业,投入到城市中去。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据调查,目前全国外出务工农民的人均收入是务农收入的2~3倍。有的地方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百人脱贫一村,劳务输出已成为一些省份及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据调查,民工汇回家的现金,大约50%用于生产经营,直接转变为对农业和二、三产业的投资,从而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劳务输出获得的成功突破了贫困地区的“纳克斯恶性循环”。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收益分为三个部分:(1)货币性收益。农村进城劳动力的货币性收益,即其在城市就业所获得的工资和其他货币收入。由于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工资水平比农村要高,因而对农村劳动力有强大的进城拉动力。(2)技能性收益。即在城市务工的各项劳动中所获得的工作技能以及有关的各种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他们进城后所获得的不用自己投资的无形人力资本。许多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在积累了一定的技能性收益后,返回家乡开办企业,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推动力。(3)文化性收益。农村进城劳动力的文化货币性收益,指在城市中所分享到的城市文化环境及其他方面的收益。

2.有利于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非农业转移,为工业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廉价劳动力,是推进工业化的最重要动力,可以有效降低工业成本,提高竞争力。我国有着世界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由于主要在农村,属于低收入阶层。这种资源促使农业中隐蔽失业的劳动力不断注入工业,将大大降低工业化成本,成为资本积累和工业扩张的动力源泉。在国际市场上,有利于我国劳动密集产品增强竞争力;有利于先进技术与劳动密集产业的结合,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份额;有利于吸收国外资本,使国外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向我国转移。

3.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成为繁荣输入地经济的一大重要因素。其一,民工是一种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除补充了劳动力不足外,还降低了当地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工资成本,增强了当地产品的竞争力和资本的积累能力;其二,流入到城市和工业区的民工一部分从事农业,填补了当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缓解了“有田无人种、有田无力种”的矛盾,保证城市农产品供给;其三,亿万民工的生活消费增加了城市的商品和服务等市场需求,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工功不可没。

填补城市要素的空缺。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都应当是具备的、均衡的。社会劳动的多样性和分层性,要求作为劳动者的“人”的劳动要素供给也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在城市的“就业岗位”问题上,农村进城劳动力进入的大多是城市人不愿意去的工作岗位,是对这些岗位劳动力供给短缺状态的积极填补。一般来说,农村进城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所处的就业岗位具有工作环境差、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少的特点,例如建筑工人、城市保洁员、非技术工人等,也有相当多的外来人口自己摆摊开店,从事商业、餐饮、服务、缝纫等服务性劳动。上述岗位往往是城市当地的劳动者不愿意从事的,但又为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所必须,即他们是在填补本地劳动力供给的空缺,显然这种“补缺”性就业对城市是有益的。

节约城市的人工成本。农村进城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往往工资低且吃苦耐劳,用人单位使用他们“物美价廉”、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近年许多国有企业不景气,农村进城劳动力替代国企职工就业,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有利于其维持生产和取得经济效益。

城市的发展,以一定的投资增长和集中为前提。城市的发展,又反过来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新的投资和消费。城市化对市场需求扩张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城市化的快慢,决定着需求扩张的快慢;城市化发展到何种程度,需求扩张到何种程度;城市化的阶段性,决定着需求扩张的阶段性。没有城市化或城市化缓慢,需求扩张源泉枯竭,需求扩张必然受阻,难以为继,久而久之,必然积累成严重的需求不足。在当前我国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形势下,研究市场需求扩张的源泉和规律性,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如何带动市场需求的扩张呢?

(1)假定人们的收入水平不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市场需求会扩大。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与农村社会极不相同,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即使其收入水平不变,市场需求也会扩大。假定A在农村时年收入为10000元(不仅包括实物收入,也包括货币收入),他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后,其年收入仍然是10000元。但是,他一旦迁移到城市,他生活所需的柴米油菜等食品马上就得到市场上去买,必然扩大市场需求。不仅如此,A由农民变为市民,增加了对农副产品的购买,也就扩大了农产品市场,那些还留在农村的人口的农产品就更容易出售,农民的货币收入也随之增强,农民的购买力增加,农村市场也得到扩张。

(2)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其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会以更大的程度扩张。前面假定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转移到城市的人口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实际情况是,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其收入水平一般也不断提高。因为城市是现代第二、三产业的集中地,转移到城市的人口主要在第二、三产业就业,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力远远高于农业,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口的收入远高于农民的收入。从1990年到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由30191万人,增加到37942万人。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87元提高到5425元。由此可见,人口城市化是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同步增长的。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更随着他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更快扩张,在质量上也不断提高。

(3)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对投资需求的扩张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农村人口进城是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同步进行的,农村人口进城必然伴随着农村企业和个人向城市投资,从而会带动投资的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带动农村人口进城,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其次,正如上面所分析,农村人口进城,推动消费需求扩张,而衣、食、住、行、教育、文化需求的扩张,又刺激和带动一系列行业投资的扩张。最后,农村人口进城,现代城市的迅猛的发展,必然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度增长。当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来自政府,但由此绝不能得出结论说,城市的大发展必然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大发展,城市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大幅度增长。是城市人口发展了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养活了城市政府,而不是相反。无论如何,上海市政府的财政收入比郑州市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得多。当然,我们要承认,如果城市人口在短时间内过度膨胀,尤其是城市中非生产性人员过多,会给政府乃至社会带来很多负担,但这是人口城市化中的不正常现象,这与以大工业为主要动力的人口城市化过程是不相容的,这是我们要竭力克服和避免的现象。

(4)城市化对农村市场需求变化也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二重性:一是替代效应或称为收缩效应。同一个人,他到城市生活,在城市购买,就不能同时在农村购买,农村的市场需求必然收缩。其实这种收缩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仍然留在农村的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会不断扩大,户均农产品收入会大幅度增加,加之城市人口增长,对农产品需求增加,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农民销售农产品所得货币收入会大幅度增加,农民的购买力必然大大提高,一方面扩大了他们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扩大了公共消费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响的另一要性:扩张效应或称为激励效应。城市化对农村市场需求,既有收缩效应,又有扩张效应,两种效应的强弱,由农村人口减少幅度和农村人口收入提高幅度之比较而定。如果农村人口减少速度大于农村人口收入提高速度,收缩效应强;如果农村人口减少速度小于农村人口收入提高速度,则扩张效应强。一般情况下,随着农村人口进城即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收入的提高速度将更快,因此,人口城市化对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张效应更大。不管怎样,人口城市化引起的城市市场需求扩张加上农村市场需求扩张,即社会总需求的扩张,远远大于农村市场需求的收缩。

(5)城市化形成市场需求扩张的良性循环,推动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加之其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需求(包括对农产品的需求)成倍扩张,而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对农产品需求的扩大,必然使农村居民的货币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对城市工业品(包括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又推动城市大工业以及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由此形成市场需求扩张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4.有利于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为发展农村经济培育了人才。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接受现代工业、商业和城市文明的洗礼和熏陶,不仅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而且学会和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素质,达到了“借地育才”的目的。他们把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文明带回农村,把获得的经济技术信息用以指导家乡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实现社会安定、提高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

1.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安定

如果不让或者阻碍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某一个时点上可能积累收入差距压力过大,形成突发和猛烈性的人口流动,反而造成社会动荡,进而增加由于无序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允许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将大大减轻政府对农业的救济和保护性支出,也将减轻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负担。如果劳动力不转移,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和收入差距,就要由政府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负担来平衡。就现实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在大中城市务工几年后,积累了一定的收入后,或者向小城镇迁移,或者回乡村搞规模的农业经营,这对于未来社会的稳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迟滞了20年,“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这种城乡隔离观念已经不能够再继续下去了。这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而且是缓解日益尖锐的城乡矛盾的要求。中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只能在中国这个经济系统内部去找办法,只能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人们按照简单、常识性逻辑的想像没地种的农民才叫过剩劳动力,而是如果这个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导致平均生产率降低,这个劳动力就是过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收入增长能够跟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利益矛盾不致激化。

农民工能以廉价的劳动力,从事城里人不愿从事但对城市运行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现有条件下,这是城乡双方都能接受和都能受益的基本方式。它既是过去那种城乡隔绝状态的一种历史进步,又是城乡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第二,由于中国农业经济的脆弱性和人口问题的爆炸性,目前的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关系格局有利于政府对城乡关系保持较高的调控能力,同时实施调控的社会代价也相对较低。

2.有利于转变社会观念,提高社会文明

如果从文化视角分析,可以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现代化水平和改变旧意识观念的良好途径: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从事各种非农产业,在提供自身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必然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分享现代文明生活,接受现代化的熏陶。从而开阔眼界、转变观念、逐步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观、价值观、财富观、人才观、竞争观、风险观、劳动观、时间观、道德观、平等观、知识观等。其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得到提高,又会对传统的宗法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

它为发达地区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亿万民工的辛勤劳动,究竟对全国GDP的增长有多大贡献,没有统计,谁也说不清楚。仅以广东省为例,据有关部门估算,全省有农民工2000多万人,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超过25%以上。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农民的流动,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由政府决策为主转变为由市场配置为主的机制,从而推动了用工制度、工资制度、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育和成长。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它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因此,鼓励并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条件,促进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与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活相融合,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考虑,都是十分重要的。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表明,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最本质的产物,没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不可能使城市化健康顺利地发展。城市化不仅仅意味着人们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加入城市的有组织的生活过程,而且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通过城市各种制度的作用,使人们由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的城市生活方式变化的过程。因而,农村劳动力进城转移,不仅不会导致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降,相反,会促使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城市相融合,进而缩小城乡差别,带动社会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冲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的封闭状态,而且大大冲击了同样处于封闭状态的城市社会,它是城乡结合共同创造和发展社会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正是我国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才促使人们认识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那种不可缺少的内在的天然的联系。这是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及其相关问题必须持有的一个基本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