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集群经济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集群经济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时间:2023-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集群经济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集群,可以形成大于单个企业相加的竞争力。并且,有利于提升集群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通过多种途径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可以为集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价格优势。

二、集群经济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集群,可以形成大于单个企业相加的竞争力。并且,有利于提升集群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1.产业集群加剧同一地区同类企业间的竞争,推动集群内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求生存,刺激企业不断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地理空间上的接近使企业对竞争的压力感受更直接。由于空间位置上的接近,企业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其产品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程度等信息较透明,容易形成评判标准。同时,由于集群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应突出,无形中给集群内其他企业以更大的压力,甚至在非竞争者或非直接竞争者之间,因共同的压力使得竞争性压力增大。这种内在压力,使群内企业获得了单个游离企业难以获得的追赶效应,持续不断的创新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种竞争迫使企业不仅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价格来决胜,而且通过创造差异化产品来超越其他企业。比如,温州金属打火机款式品种成千上万、五花八门,但每个企业生产的款式基本不会雷同,而且几乎每个企业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温州打火机产业几乎每天都有3~4个新款问世。

2.产业集群能产生集聚效应,降低集群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首先,企业通过地理集中,可以充分利用公共物品和其他机构提供的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

其次,大量上、下游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利用空间接近性,大大降低采购原材料、销售产品所花费的运输成本的支出。通过共建批发市场或形成销售中心,可以降低集群企业的运输、库存费用。

第三,集群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可以节省市场交易费用。集群企业采取外包、卡特尔联合体等协作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会形成比较发达的信用经济,可以增进企业间的信任,减少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形成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从而大大降低合约的签订、执行和监督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第四,集群企业通过发达的产业价值链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研发与生产环节的成本。通过深度专业化分工协作,把附加值低、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给群内企业,可以减少生产场地、研发设施、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从而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型企业的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还可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灵活性。

第五,大量企业集群在一起,容易形成稳定充裕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从而降低企业配置人力资源所花费的成本和费用。企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可为当地开展规模性人力资源培训创造市场条件,从而相对降低劳动力培训成本;集群内区域劳动力市场供应充足,劳动力自由流动性强,可以减少到外地寻找劳动力和人才的成本;企业还可以在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市场条件下,减少人力资源的“储备”,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少(季节性)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支出。

产业集群通过多种途径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可以为集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价格优势。以温州打火机产业群为例,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温州产打火机的出口价格在1~2欧元之间,而欧洲产同类打火机至少10欧元,多则几十欧元甚至更贵。温州打火机之所以如此低廉,秘诀就在于其至少有28道工序(零部件)的深度产业价值链分工,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使生产成本得到了极大的降低。根据有关资料,打火机的配件中,一只电子点火器,单个企业生产每只需要1~2元,而专业工厂生产每只需0.2~0.3元;每只打火机需要5~8只密封圈,单个企业生产一只需要0.05元,而专业工厂生产一只仅需0.005元。可见,集群企业生产的产品同“全能厂”相比,其成本要低廉得多。若是一只至少有28个零部件的普通打火机生产,由“全能厂”来“包揽”,则其成本之惊人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产业集群直接创造了集群企业的成本优势。

3.产业集群为企业创造专业化市场营销优势

产业集群对原材料的大宗购买以及集群造就的多品种产品优势和服务体系,发展繁荣了专业化的原材料、产品和相关的服务市场。

首先,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大规模集聚,可以产生销售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原因在于:单个中小企业最终产品产量很少,建立自己独立的销售网络具有不经济性;而大量中小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大规模集聚则为共享销售网络组织——专业市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着产业集群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专业市场提供数量大、品种多和价格低的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从而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持。在浙江,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往往相伴而生,有竞争力的专业市场大多是以批发地产品为主的产地型批发市场,产地化是专业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参见表3-2)。

专业化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专业化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共享销售网络支持。它通过市场需求的集聚作用,使得产业集群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张,并使集群企业享受到专业市场带来的诸多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聚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关系如图3-5所示。

表3-2 浙江专业化产业区与专业市场

img46

资料来源:《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研究》。

img47

图3-5 专业化产业区与专业市场的契合与互动

资料来源:《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

其次,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化营销机构的建立。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市场,催生一大批专门为生产企业经销、代销为主的经营公司、贸易公司。并且,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一些背靠产业集群的专业市场开始走向信息网络化,建立了专业网站。例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城、余姚塑料品商城等专业市场,都已成立了信息网络公司。这些专业网站既提供某一产品系列的详细信息,又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有均等的市场机会,同时也方便了客户获取信息,使买卖双方信息完备,沟通了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联系,为集群企业开辟广阔的国内、国外市场创造了更佳的营销条件。

第三,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化公共关系的开展。集群企业可以根据生产规模的扩大,自发联合起来,开展共同的营销活动。或者,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通过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强化对外宣传与推广,拓展生存空间。在“珠三角”集群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相继举办了一系列的博览会、文化节等产业营销活动,包括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惠州国际数码节、顺德国际家电博览会等。这些专业化公共关系营销对于推动当地集群企业走向全国、走向全球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