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休闲的时代特征
休闲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大体表现在:[28]
首先,人类对“进步”的定义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进步”往往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今,当物质财富得以较大满足时,人们便渴望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进步”将越来越意味着不断地提高生命质量,讲求生活品位,并希望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方式生存下去。几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改造世界,而在新的世纪中,人类将会更多地致力于改造自身。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看,休闲显然也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成为社会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生活标志着人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标志着人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地转向消费—生产的模式;标志着人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的历史阶段。
其次,传统的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模糊。休闲在未来社会中将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建制化的事物。通常的情况下,人既是在工作,也是在休闲;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对劳动力价值的维护。早在20多年前,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就指出:“大批工人早已从事每周平均只有3~4天有报酬的劳动,他们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接受教育,或者娱乐消遣。一旦我们认识到,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用品和劳务。产消结合时,旧的工作和空闲时间的区别和界限就消失了”。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50个国家实行了每周五天工作制,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有可能进一步缩短工作制。成思危教授曾说:“随着知识经济向我们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已发生了变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好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三,传统的“先生产,后消费”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所以,多年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也主要放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老百姓也长期在物质短缺的状况下艰苦度日。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过剩经济”的到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发展经济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书中曾指出:“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而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因而“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而研究休闲的西方学者则说:由于有利于生产,休闲一直是合理的—如果没有夜生活和周末,娱乐业将会崩溃;如果没有假期,旅游业就会衰落。实际上,是休闲而不是劳动使得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在此,休闲新的合理性便展现出来。
第四,国家越富有,休闲时间就越多,人的文明程度越高。马克思曾对休闲时间的增多所产生的意义做了这样的论述:“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发展生产力主要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以社会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其途径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管理,完善劳动方式;二是以人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个人能力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上,“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5页)随着社会的进步,非生产性的消费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休闲消费将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透过休闲和休闲消费可以看到这一活动背后人的存在状态,促进我们重新认识生命存在的本质和意义,重新对待人与物的关系世界,重新树立人类的社会理想。
总之,现代社会中人的闲暇消费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由从众型向个性化,由物质型向精神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因而,人们的世界观以及生活态度、生活方式都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