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时间:2023-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管理学基本理论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需要。现代管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明显,管理者必须面对这种趋势思考行动和对策。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定义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即懂得分工与合作,因此,“机构群体”即应运而生。管理就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1.管理的主体。

第一章 管理学基本理论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需要。它是由管理主体、客体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系统。管理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现代管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明显,管理者必须面对这种趋势思考行动和对策。

小贴士 翅膀

有一天,上帝召集了所有动物聚在一起吃饭,取出了一双笨重的翅膀赐给各位,动物们在看了翅膀一眼后,纷纷回到座位上。最后,一只小鸟走过来,心想,上帝是不会亏待动物们的。所以这个看起来笨重的东西,或许是一种恩赐。于是,小鸟背在背上试着挥动翅膀,没想到飞上了天,许多动物目睹此景,心中后悔也来不及了。

管理启示:顾客是不会亏待每一个为他们着想的企业,当市场中有许多未被满足需求的时候,表面上看没有太大的利益,但当企业仔细分析和研究并付诸实施的时候,所获得的利益是竞争对手想象不到的。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定义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即懂得分工与合作,因此,“机构群体”即应运而生。有了“机构”,当然必须有管理,以发挥机构的功效。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即设有各种组织,目的是希望由群体合作,获得较个人分别努力更丰富的成果。例如,政府、军队、教会及企业等,就代表了不同的组织,借以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但是,人类组织是一种由具有不同思想、主张的分子组合而成的。一方面,它不像日月星辰之天体现象,遵循一定轨迹而进行;另一方面,又不像蚂蚁、蜜蜂之类的生物,自然分工有条不紊。因此仅维持组织的形式是不够的,主要的是这一组织能够密切配合、有效合作,以达成预期的目的,故需要有人对组织的构成要素,如人员、物料、器械、资金及工作方法做一致的协调,使其密切配合,此即一般管理(management)。简言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分工合作,因而有组织的诞生,为了使组织能发挥其功效,则必须有管理,管理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不少专家认为,从“管”字的解析来看,上下结构是由“竹+官”构成的,意即文官,是通过文化来统治。“管”包含管制之意;理即条理,土地之王。管理,即通过文化来达到条理化(Management:Man+age+ment——有年纪的人可做官)。什么是管理呢?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管理就是和人打交道,通过组织别人去把某些事情办好;有人把管理和决策、命令、权力联系在一起;还有人认为,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认为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分系统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

泰勒的定义: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Management is the art of knowing what you want to do and then seeing that it is done in the best and cheapest way.)。

管理科学创始人之一的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管理协会的定义: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Management is the accomplishment of result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other people.)。

美国管理学教授罗宾斯在其《管理学》一书中指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其畅销几十年的教科书《管理学》中指出: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组织中高效达成既定目标。可以认为,管理的本质是影响员工的行为。

我们的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行动,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就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二)管理的对象

小贴士

不要以为老板好当,据2002年的一项统计表明,日本中小企业能够维持10年左右的只有18.3%,运营超过20年的只有8.5%,能维持经营30年以上的则不到5%。管理者必须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懂得管理的规律,处理好管理主体同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

老板与员工在公司中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这是事实,原因是各自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就员工来说,其最大风险就是失去工作,但可以另谋高就;就老板来说,其最大风险就是公司破产。两者的代价往往不可同日而语。

1.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

2.管理的客体。即管理者执行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时所作用于的人或事(即管理对象)。

3.管理对象的分类和结构。包括:①人——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②财、物、时间、信息。③人和物质相结合而形成的各种活动(产、供、销等)。

管理是为组织设立目标,探求选择达成目标之策略及详细程序,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注意人员、金钱、物料、机器、方法等构成要素是否相互密切配合;若否,则采取矫正措施,以期顺利实现组织的目标,完成其任务。管理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一种组织活动,但它绝不等价为命令或权力。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只要存在众多人的协同劳动,就需要有管理。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国外管理专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可以不进行管理活动,这些人要么年龄太小(如婴幼儿)或年纪太大,要么就是那些在单位里被认为是无能的人。很自然,一个乐队就需要乐队指挥。人的社会性必然要求人生活于某一个人群组织,参与其中的活动。而把众多的人组织起来以后,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科学的分工和协作,建立一定的相互关系和秩序。同时,参加群体组织的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和目的,个人目的之间、个人与组织目的之间,也常常产生矛盾和冲突。组织中成员的活动内容和目的的差异性与矛盾性,必然客观上要求协调。没有协调,组织就会处于无序状态,单个人的力量便无法形成集体的合力,组织的目标便无法达成,组织便会解体。对组织内不同人群或工作组之间的协调活动,就是管理活动。

(三)管理与领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领导和管理当做同义词,好像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领导者就是管理者。实际上,领导与管理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

从本质上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下属必须遵循管理者的指示。在这过程中,下属可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也可能只尽一部分努力去完成工作。但是,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在于:管理的范围小于领导的范围,而管理者的范围则大于领导者的范围。据研究,主管人员的职权管理只能发挥职工能力的60%左右;主管人员引导和鼓励能力所激发出的职工能力为40%左右。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但是,管理者和领导者两者分离的情况也是有的。一个人可能是领导者但并不是管理者。非正式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就是典型的例子,组织没有赋予他们职位和权力,他们也没有义务去负责企业的计划和组织工作,但他们却能引导和激励甚至命令自己的成员。一个人可能是个管理者,但并不一定是领导者。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具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从企业的工作效果来看,应该选择好的领导者从事管理工作。对非正式组织中有影响力的人参与企业正式组织的管理,会大大有益于管理的成效,对不具备领导才能的人应该从管理人员队伍中剔除或减少。

表1-1 领导行为与管理行为的区别

表1-2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多人组织起来,进行分工都会达到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只要是多人共同活动(即向一共同的目标努力),都需要通过制订计划,确定目标等活动来达到协作的好处,这就需要管理。因此,管理活动存在于组织活动中,或者说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的类型、形式和规模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内部都含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信息(管理的客体、媒介和依据);机构(反映管理上下左右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目的(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的效果与效率有很大影响,外部环境一般包含八个要素,即行业,原材料供应,财政资源,产品市场,技术,经济形势,政治状况及国家法律、规章、条例,社会文化。一般认为,组织内部要素是可以控制的,组织外部要素是部分可以控制的(如产品市场),部分不可以控制的(如国家政策)。

(二)管理主体是管理者

既然管理是让别人和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者就要对管理的效果负重要责任。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管理者的第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管理者的第三个责任是管理工作和工人。

(三)管理职能与层次

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激励。管理者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一个组织通常划分成三个层次,即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四)管理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既是管理中的主体又是管理中的客体,管理的大多数情况是人和人打交道。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多人共同完成目标,因此管理中一定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管理活动具有目的性、有效性、多样性和有界性等特性。任何没有目的的行为不能被称为管理行为。没有目的就没有组织,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不可能有效率。结论是: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企业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企业;一个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会浪费自己的生命。世界上的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若资源无限则不需要管理,没有效率压力也不需要管理。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可以提高效率,这就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活动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任何组织都有管理问题。

第二节 管理的特性与职能

一、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要求来看,既要遵循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科学性要求,又要体现灵活协调的艺术性要求,这就是管理所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必要性,是指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目的性,是指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一)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由人类活动特点所产生的,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如果没有管理,一切生产、交换、分配活动都不可能正常进行,社会劳动过程就要发生混乱和中断,社会文明就不能继续。这一点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作了有力的论证: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由此可见,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也是由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寓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它是一般职能;但就管理职能本身而言,由于社会的进化,人类分工的发展,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人,从一般社会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就如同有人专门从事围猎,有人专门从事进攻,有人专门从事农业一样。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出现了许多政治家和行政官员,专门从事国家的管理;出现了许多军事家和军官,专门从事军队的管理;出现了许多社会活动家,专门从事各种社会团体的管理;出现了许多商人、厂长、企业家、银行家,专门从事商店、工厂、企业、银行的管理;还有许多人专门从事学校、医院、交通运输和人事的管理等。据保守估计,全体就业人员中,至少有30%~40%的人专门从事各类管理工作,他们的职能就是协调人们的活动,而不是直接从事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产出。因此,管理职能早已成为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任何社会、任何企业,其生产力是否发达,都取决于它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或各种生产要素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取决于从事社会劳动的人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而这两者都有赖于管理。在同样的社会制度下,企业外部环境基本相同,有不少企业其内部条件如资金、设备、能源、原材料、产品及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基本类似,但经营结果、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却相差悬殊。同一个企业有时只是更换了企业主要领导,如换了厂长,企业就可能出现新的面貌。其他社会组织也有类似情况,其原因也在于管理,由于不同的领导人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事实证明管理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需要有效的管理,并且也只有通过管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管理的上述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二)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所进行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谁的预期目的?什么样的预期目的?实质上就是“为谁管理”的问题。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也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国家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概莫能外。以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为例,列宁有过十分深刻的分析:资本家所关心的是怎样为掠夺而管理,怎样借管理来掠夺。因此,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

在中国,公有制实现形式也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其他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正在被愈来愈多的企业所采用。企业管理的形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但管理的社会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协调,所以管理的社会属性与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同。

二、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20世纪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部分内容是科学,部分内容是艺术。经过系统整理的管理知识是科学,管理知识的应用,即管理实践是艺术。

(一)管理的科学性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们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管理是由一些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求管理者必须认真学习管理理论,把握管理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活动的规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而掌握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管理人员在管理中要学会灵活应用管理知识,使组织活动达到最大效果。

(二)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是艺术是因为管理需要创造性,不能机械照搬。管理的艺术性是指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管理者在管理中,既要用到管理知识,又不能完全依赖管理知识,必须发挥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目标。管理人员在管理中要学会灵活应用知识,使组织活动达到最大效果。这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主管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知识在运用时具有较大的技巧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很难用规律或原理把它束缚起来,它有很强的实践性。同一件事情,因时间、地点、人物不同,不能用同一办法来解决。就是说,仅有原理或理论知识还不能保证管理实践的成功。学校是培养不出“成品”经理来的,要成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者,除了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经过管理实践的长期锻炼,必须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因此,管理者在管理中,既要用到管理知识,又不能完全依赖管理知识,必须发挥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三)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知,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因此,二者之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必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活动;而没有掌握管理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主管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必然是靠碰运气,靠直觉或过去的经验办事,很难找到对管理问题可行的、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所以,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主管人员,但却是为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主管人员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培养出色的主管人员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仅凭理论也不足以保证管理的成功,人们还必须懂得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它们,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列文斯敦,在他担任某研究所所长和管理系统公司总经理期间,通过对大量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使用发现,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同管理上获得的业绩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的主管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这一点,可以说是管理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管理的艺术性反映的是千变万化的管理现象,而管理的科学性则反映了纷繁万千现象中的规律,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原理和方法。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管理艺术需要理论指导;而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必须讲究艺术,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也有专家认为:一个管理者的能力=科学知识+管理艺术+经验的积累。并且指出,一个现代管理者如果仅具备管理的艺术和经验,其成功的概率只有50%;如果仅掌握了管理的科学知识,其成功的概率也只有50%。这种观点表明,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三、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计划

计划是指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为组织确定任务、宗旨、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程序以及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和预算。包括:

1.研究活动条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两个方面。

2.制定业务决策。

3.编制行动计划。

(二)组织

组织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战略和内外环境设计组织结构,并为不同岗位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包括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运转和监视组织运行等方面。

(三)领导

领导是指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以推动其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也就是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领导的作用、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如何选择领导模式等环节。

1.领导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指挥作用:认清形势,指明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②协调作用:认识分歧、行动偏离目标的现象不可避免,因此须领导者协调人们的关系和行动。③激励作用: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完全一致,领导者将其结合起来。

2.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具体包括:①政治素质。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政治的品质及民主的作风;实事求是,勇于创新。②业务素质。包括基本经济理论、管理基本知识、其他知识。③业务技能。包括思维(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决策(决策能力等);领导(包括组织、指挥、控制、沟通、协调关系、不断探索和创新等);知人善任的能力。④身体素质:包括心智及体力。

(四)控制

控制是指为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衡量和纠正下属活动,以保证事态发展符合计划要求的过程。

1.控制的目标。包括限制偏差的累积和适应环境的变化两个方面。

2.基本的控制过程。包括确立标准、根据建立的标准衡量实际工作情况、纠正实际执行情况偏离标准和计划的误差三个主要环节。

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根据Fred Luthans的研究,在包含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培训、激励、调节冲突)和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及外界交往等)四大要素中,二者的分布也是有区别的。具体情况如图1-2所示。

图1-1 管理层次与每种职能的时间分布

图1-2 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

四、企业的功能及学习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的功能

企业的使命是为人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形式,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形式。因此,其功能可表述如下:

1.对社会慈善机构及服务机构而言。可提供救济金、奖学金和各种服务基金。

2.对政府而言。按期纳税,执行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政府共谋经济的发展。

3.对股东而言。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分配优厚而平稳的股息,保障股东投资安全。

4.对职工而言。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报酬,提供适当的工作保障,重视工作的安全性,给予员工发表意见的机会。

5.对顾客而言。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或服务,源源不断地供应充足而品质良好的商品。

6.对供应商而言。创造合理的采购条件,准时支付账款。

(二)学习管理的重要性

不少管理专家在总结战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经验后,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二八分”和“三七分”的观点,即这些国家经济成功的经验是20%靠技术,80%靠管理或30%靠技术,70%靠管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系列问题也值得深思:美国为什么领先?为什么如此强大?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国日本其外汇储备为什么能长时间位居世界前列?为什么MBA年薪比博士高并且社会需求如此之高?诸如此类的问题背后,能够看出管理的重要性。破产企业90%是由于管理不善,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0%是管理问题。

1.管理是企业长寿的根基,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的基本活动,企业的主要特征是进行商品生产或提供服务。因此,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生产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就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指标。企业管理就是要把这种处于理想状态的经营目标,通过组织产品制造过程转化为现实。

2.市场力量对比的变化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是生产型管理。因为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够卖出去。企业管理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对商品的要求出现多元化趋势,不但要求品种多、质量高,而且要价格便宜、服务周到、交货准时,这种对产品需求的变化,无疑对企业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3.领导角色的转化要求强化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应集中精力,作好和企业的长期发展密切相关的经营决策。这需要有一套健全有力的企业管理系统作为保证;否则,如果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纠缠于日常管理活动,则难以作好企业的宏观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属于企业发展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节 企业与管理综述

一、企业的概念

(一)企业的含义

企业(Enterprise)是指集合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创造利润的动机和承担风险的环境中,对某种事业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为生存它必须创造利润;为创造利润它必须承受环境的考验,必须承担风险;为降低风险,增加利润,它必须讲求效率,要求效率高,则必须注意经营方法,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有效的控制。构成企业的要素如图1-3所示。

图1-3 构成企业的要素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经济单位。企业是一个和商品生产相联系的历史概念。它经历了家庭生产时期、手工业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和现代企业时期等发展阶段,世界上第一个工厂企业是1771年在英国建立的。企业的使命是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盈利,即“顾客满意+合理利润”。

综上所述,可将企业的含义归纳成如下几个要点:

1.企业是个经济单位。或为工业,或为商业,在一定时期内,自负盈亏。

2.从事经济活动。集合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创造货物及劳务,以满足顾客需要。

3.企业是一种盈利组织。其生存的前提在于“利润的创造”。

(二)企业系统

现代企业具有明显的系统特征,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动态环境适应性等特征。因此,可以把企业看成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开放式循环体。其中企业的输入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一切要素资源,转换和输出是企业合理地配置这些资源要素,运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按照预定的目标向消费者生产或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实现物质变换和增值,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经济效益。

企业系统的基本资源要素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包括机器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体和灵魂,人的素质高低将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

2.物力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建筑物和各种物质要素,也就是企业生存的物质环境。包括机器设备、仪表、工具等劳动手段;天然资源或外购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属于劳动对象。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物质要素。

3.财力。即资金,这是物的价值转化形态,资金周转状况,是反映企业经营好坏的晴雨表。

4.信息。包括各种情报、数据、资料、图纸、指令、规章制度等。它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神经细胞。企业信息吞吐量是企业对外适应能力的综合反映,信息的时效性可以使企业获得利润或产生损失。

企业系统是由人设计和控制的系统。它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多层、多元的大系统。企业系统过程如图1-4所示。

图1-4 企业系统运行过程

(三)企业家与资本家

企业家是指集合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事生产或分配的人,也是实际从事企业经营的人,利用其管理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等)以提高效率,增加利润;资本家是指提供生产要素“资本”的人。资本是增加收入帮助生产的蓄积之财。

资本家与企业家不能混为一谈。在近代,管理权与所有权逐渐分离,经营企业者,不一定是出资的人;出资的资本家,不一定实际经营企业。

(四)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是:

1.企业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其中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

2.企业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必须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取得社会的承认,履行义务,拥有相应的权利,并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3.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等领域,铁路、民航、银行、矿山、农场、电站、轮船制造等都是企业。它区别于学校、医院、政府机构、慈善机构、教会等非经济组织。

二、近代企业发展的原因与企业精神

(一)近代企业发展的原因

企业的发展,到了近代演变得最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1.民主政治的影响。表现在:

(1)私有财产制度的建立。私有财产制度,为巨大资金的来源拓展了一条康庄大道,使得大规模的企业得以借此巨大资金而加速发展。

(2)选择职业的自由。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其专长,而不再被某种特殊的权力所抑制。

(3)经营的自由。企业有自行决策的自由,企业主能在对其最有利的条件下经营企业。

(4)市场竞争的自由。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企业为生存,必须不断研究并改进技术,生产因此而更为发达,企业组织的规模也日益庞大。

(5)消费的自由。消费的自由给市场带来了无穷的需要,给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6)企业享有利润的自由。使资本的积聚日益增大,企业规模也因此得以扩充。

2.生产技术的改进。产业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生产技术上的这种变革引起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变革,为近代企业奠定了扩张的基础。

(1)分工制度的实施。这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大量资金的积聚。这为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

(3)有效的劳工市场。工人脱离了生产工具,而成为完全的自由劳工,于是为劳工市场建立了一种有效的供给制度。

(4)金融制度的建立。货币制度及银行制度的建立,创造了一个有效的资本供给市场,使得企业易于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5)股份的证券化。这给予资金需求者许多方便,投资者也可随时在证券市场上找到优良资金的去路,也是促成现代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的原因。

(二)近代企业精神的特色

1.劳动精神。认为劳动为神圣,不劳而获是耻辱、是社会的累赘。因此,工人不以劳动为耻,而以完成责任为荣。此种观念的转变,不仅使劳动量大增,而且劳动心也不断加强。在工业发达国家,此种观念更为显著;相反,在落后地区,鄙视劳动的士大夫封建观念则到处充斥。

2.刻苦自制精神。在生活方面俭省节约,资本才能迅速累积,能自制负责,方能使每个人都努力不懈地去完成他的使命。

3.创造发展精神。近代管理大师杜拉克有句话:“不创新,就死亡。”说明现代企业要想永续存在,不但要在生产技术方面不断改进,不断研究发展,而且应主动去了解顾客,满足顾客需要,进而创造顾客的需要,否则必遭淘汰。

4.服务精神。现代企业家,常抱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观念,因此,捐献慈善活动比比皆是,且更重视对顾客的服务。莫不重视品质的提高,售价的合理降低,利润与顾客分享及售后服务,这些都构成了近代企业精神的特质。

5.冒险奋斗精神。企业经营无不带有风险,有些虽可利用营运管理技术加以降低或避免,但有些则是无法控制的。因风险而遭受损失,则应再接再厉,以起死回生,这就是奋斗精神。

三、企业发展的历史时期及阶段性特征

企业的发展,可依各个时代的经济活动特征,如原料取得、生产情况、销售特征及财务结构等,分成如下五个时期:

1.家庭生产时期。这时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其产品供家人消费为主,偶尔有剩余,也和邻人交换。

2.手工业生产时期。此时生产者都属于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劳动者,其产品以“为主顾而生产”为主,销售对象较前一个时期为广。

3.过渡时期。这是发展到工厂生产时期的前一阶段,阶段性特征表现为:①生产与销售逐渐分离,由商人购买原料,委托生产者加工制造,然后由商人收回产品,向市场推销。②工资报酬可能全部为商人给付之金钱,但也有以其所制造的部分产品抵充工资的情况。③生产者。除由委托制造之商人供给原料外,也有由其供给工具及设备的。因此,生产者与生产工具之所有者逐渐分离。

4.工厂生产时期。18世纪后期,由于工业革命的结果,生产技术大量用于生产过程,大规模工厂随之产生,进入工厂生产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为:工厂资本雄厚,小型生产者不易与之抗衡;机械生产节省人力;手工业者失业;工业垄断之情形发生;工会组织产生。

5.现代企业时期。管理权与所有权逐渐分离,公司组织兴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改变,管理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四、现代企业的特征

现代工业又称“大机器工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现代企业比较普遍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采用现代机器体系和高技术含量的劳动手段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社会化、机械化(Machinlization)、自动化(Automatization)、电脑化(Computer System)程度较高,并比较系统地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

(二)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日趋严密

内部分工协作的规模和细密程度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

(三)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盈利性

现代企业必须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借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标。经济性是现代企业的显著特征。因为,企业的基本功能就是从事商品生产、交换或提供服务,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将有限的资源转换为有用的商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和顾客的需要,所以,一切不具备经济性的组织不能称为现代企业。盈利性是构成现代企业的根本标志。现代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它是为盈利而开展商品生产、交换或从事服务活动,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主要依据。

(四)现代企业的环境适应性

现代企业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任何企业都不能孤立存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所以,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和外部环境存在着相互交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必须从外部环境接受人力、资金、材料、技术、信息等因素的投入,然后通过企业内部的转换系统,把这些投入物转换成产品、劳务以及企业成员所需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作为产出离开企业系统,从而完成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换过程。

现代管理系统理论的主要代表者,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将企业外部环境划分为一般外部环境和特殊外部环境两个层次。生存环境对企业成长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否及时地做出反应和做出何种反应,决定于他对外部环境的察觉和认知。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对外部环境的调查、预测和决策的过程。调查即收集外部环境的信息。企业的生存环境还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如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等;企业的公共关系,就是和社会利益集团即社会公众(即股东、工会、债权人、消费者、政府和社区等)建立起一种互相了解、互相信赖的关系。

(五)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形成特有的企业精神

现代企业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要想谋求长远发展,必须得到股东、员工、顾客及社会公众的支持。因此,利润、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构成了企业存续的三个基本因素。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尤其是扩展,无不借资金以成之,而资金最可靠的来源,乃是企业的盈余,企业的利润是企业存续的第一要素;企业是生产设备和员工组成的一种经济组织,而人是机器设备的主宰者,生产效率的高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因此现代企业为求生存,必须尊重员工之人性,重视员工的福利,以提高士气,建立互信。企业是构成整个社会的一部分,若不重视社会大众的利益,甚或剥夺其利益,妨害社会安宁,污染环境,则必遭到谴责和抵制,以致不能生存。因此,现代的企业管理者,无不重视社会责任。

现代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传统企业相比,较好地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与传统企业相比,区别如表1-3所示。

表1-3 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

五、企业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企业管理的概念及目的

1.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包括工业及商业,是指为人类求生存所应允而生的一种“社会机构”。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随着生产精细化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科学化管理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构成企业的要素,有所谓的7M,即人员(Men)、金钱(Money)、方法(Methods)、机器(Machines)、物料(Material)、市场(Market)及工作精神(Morale)。企业所要管理的对象,就是这7个要素,因其性质的不同,故可将管理分成8类,名之为功能性管理,实则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保养及安全管理、物料管理、营销管理、事务管理和企业关系管理。

现将各子目列举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工作分析及职位分类、工作评价及员工待遇福利、员工之招募及甄选、员工之教育及训练、人员之考核及奖惩、升迁、任免、抚恤等。

(2)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的取得、资金的运用(投资决策)、预算及折旧、成本控制、财务分析等。

(3)生产管理。包括厂房的布置、产品设计及研究发展、制造管理及生产控制、品质管制等。

(4)保养及安全管理。包括保养工作人员的督导管理、保养成本分析、意外危险预防及安全维护、员工保健卫生等。

(5)物料管理。包括物料采购、验收、储存、搬运、预算及存量控制等。

(6)营销管理。包括市场需要分析、产品策略、定价策略、配销策略等。

(7)事务管理。包括文书及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总务、宿舍管理、保卫及工人管理等。

(8)企业关系管理。包括劳工关系、公共关系、政府及法令等。

2.企业管理的目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可以表述为:

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工作标准

工作成果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数量、实际品质、实际速度及实际成本而言;工作标准是指从事某项工作前所预定的具体化目标,是将目标以数量或其他测度量表示出来。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提高工作成果,而提高工作成果,则必须达成下列要求:

(1)达成预定的产品数量。事先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量标准,使全体员工以此为目标,并奋力实现,要据此严格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并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

(2)达成预定的产品品质。依据科学方法,事先制定员工所应达成的品质标准,使员工以此为目标,努力实现。若不能达成此目标,则应采取矫正措施。

(3)如期完成任务。对每件工作,应事先安排其进度表,使员工以此为目标,在工作中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切实按此进度如期完成任务。

(4)减少费用支出。为降低成本,应减少费用支出。但减少费用支出,并非就表面数字着眼,切不可不顾实际需要,硬性核减各种支出数字,而应考虑此项数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若有则不应减少,若否则应减少或取消。

(二)企业管理的发展

工业革命之后,企业管理突飞猛进,原因可分述如下:

1.工业发展的结果。自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技术与工作的本质已发生变化,因此各部门的生产控制必须预先设计、计划,以减少各方面的浪费,并增进协调,如此方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于是工商业者便致力于改进管理之道。

2.交通的进步与商业的扩张。由于交通发达,物质及产品之交流数量及速度均增加,人类生活的范围也日见扩大,对于商品之需求日益繁多,促使工商业者必须以种种方式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生产、销售的工商业莫不日益扩展,于是不得不加以有效的组织、规划、领导及控制,以应付社会的需要。

3.机械的发明及动力的改进。工业革命之后,工业生产使用机动力量,产量为之大增,生产组织庞大,分工更加精细复杂,于是材料、机械、员工、储运等,均须精密计划与控制。

企业管理在工业革命后,因为国土风情及研究途径等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了所谓“美国经营管理学”及“德国经营经济学”两派之分。

美国经营管理学成立的基础,在于大规模经营的发展。其特色表现在:①作为养成经营管理者的学问来发展。②以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实践为内容,作为管理的科学来发展。所以,它是在大规模经营下所需要经营管理的学问,也可以说是经营者的管理学。因此,美国人研究态度,极富于实践并重视实际的问题,却忽视了理论体系的研究。代表人物为泰勒(F.W.Taylor)。

德国学者一向注重理论推演,他们一反美国学者的研究重点,专事理论研究,并将研究重点置于资本问题,即所谓之“费用理论”,而忽略劳务问题研究。代表人物为爱柏巴哈(G.A.Eberbach)。

企业管理的发展,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为分界点,在此以前,即一般“经验管理”,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泰勒时代以前,学者皆以其本身经年累月之经验,归纳成管理规则,教其他管理人员遵行之。这些管理规则,多缺乏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即泰勒时代的科学管理制度。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乃以工场管理为中心的部门管理为对象,缺乏整体化及一般化。

第三阶段:由于泰勒科学管理制度的缺点,此后科学管理逐渐由生产管理发展到一般化,即后人所说的“总合管理”(Integral Management)。总合管理在美国是始于1919年,由杜邦公司及通用汽车公司为推广的先驱。但其确立则延至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为其转机。

第四阶段:早在1926年,人际关系已被采用到企业管理,其开端是西屋电气公司(Westhouse Electronic Corp.)的霍桑工厂(Hawthorne plant)对于劳动生产所进行的霍桑试验(Hawthorne Experiment)。至于一般采用人际关系揭开企业管理的第四个发展阶段,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这一时期,除了人际关系(Human Relation)外,更有数量方法之引用,即一般“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及“数学”的引用,为这一阶段之特色。

促使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发展之因素有两个方面:①生产方法及制度的改变。18世纪后,因为工业革命的结果,大规模的生产,使工厂范围日益扩大,业务日趋复杂,于是管理学家遂想出一些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这种新方法便是科学管理。故科学管理,是随工业制度的发达应运而生的产物。②管理学者的辈出及其研究。泰勒创始“科学管理”(Sclentific Management),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除了研究“工作方法”,加以改良,取消不必要的步骤,用同样的力量可以获致较大的生产量外,并主张采用差别工资制度。由此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基础。甘特(H.L.Cantt)原本与泰勒共同工作,对泰勒的研究协助颇多,并发表《工业领袖》与《工作组织》两本书,以说明管理者之责任与技术。吉尔布勒斯夫妇(F.B.Gilberth and L.M.Gilberth),两位也可说是动作与时间分析的创始人,自其《应用动作分析》一书出版后,核定工作标准的方法完全确定,而科学管理之基础更为牢固。

(三)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1.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者要对管理的效果负重要责任。其职能可归纳如下:

(1)确立企业的目标与计划。企业管理都有其既定的最终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就要使之具体化,形成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经营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总体目标与部门目标。企业经营者通过确立企业的目标和计划来统一企业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引导企业通过最有利的途径来实现其既定的目标。目标和计划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关系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它是企业经营者的首要职能。

作为企业经营者来说,要正确制定企业的目标和计划,必须正确分析和判断企业的各种环境因素,善于估量市场的需求趋势,竞争企业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及时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巧妙地回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善于利用企业各级主管人员的经验和智慧,以便作出最佳决策。

(2)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其各自作用,并保证企业整体发挥最大的效用,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因此,任何企业的组织机构必须适应企业目标或任务的需要,而且还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

(3)配备重要的企业主管人员。企业经营者必须充分重视人才的质量,因而,就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充分重视人才的考核与评价。因为它是人才的选拔、提升、确定报酬和奖励的依据,否则容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项工作必须经常化;必须充分重视人才的培训,它是人才选拔、提升的可靠基础。

(4)实现对企业全局的有效领导。一个优秀的经营者必须同时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学会运用诱因去激励下属人员的行为动机,使其心甘情愿、满腔热情地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5)实现对企业经营全局的有效控制。企业经营者在确定企业的目标和计划后,就要发动和指挥企业全体成员去执行这些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其控制的职能就在于保证人们的执行活动始终不会偏离目标和计划的要求,从而保证其得以顺利地实现。

(6)实现对企业经营整体的有效协调。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部门、环节和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在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使这种相互关系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作为经营者来说,其协调职能就是要设法解决这些矛盾,保证企业的生产活动始终处于协调状态,从而保证企业计划和预期目标能顺利实现。

2.现代企业管理追求多目标的经营管理,倡导自由式经营管理和动态管理。利用集体的智慧,强调创新,注重激发员工的潜在智能,在管理中引进数量分析的方法,使决策更具合理性,并追求“多目标”(Multi-target)经营,其目的在于为满足顾客追求多样化的需要,满足顾客愈来愈复杂的需要,求得更多的利润,也是为适应激烈的竞争情况。当今社会,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单一产品之产销,易招致淘汰之运,故为避免此种危险,以求企业之生存,唯有走上“多目标”经营之道。此外,企业的内部经济原理要求走上多目标经营之道,不但在原料的采购上得到某些方便与利益,并可充分利用副产品与废料。

3.管理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大多数情况是人和人打交道。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多人共同完成目标,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千万不要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第四节 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

一、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一般用概括的语言或数量指标加以表示。企业目标既要包含组织发展目标,又要反映个人发展目标。例如,发展生产、扩大市场、革新技术、增加盈利、提高职工收入和培训职工等方面,都要用目标表示出来。一个企业,要实现一定的目的和追求,通常是将这些目的和追求转化为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规定性成果——目标,并通过达到这些成果去实现企业的目的。

目标对于人们开展活动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它可以统一和协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活动有明确方向;可以激发人们的努力;可以衡量人们的工作成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明确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没有方向,管理就会杂乱无章,企业就不能指望其活动获得良好成效。

企业目标一般通过一定的规定性项目和标准来表达。它可以定性描述,也可以定量描述。任何目标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对目标进行定性描述,可以阐明目标的性质与范围;对目标进行定量性描述,可以阐明目标的数量标准。企业目标往往是一个目标体系。从目标的结构看,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习惯上划分为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目标、市场目标、发展目标和企业利润目标等方面,具体可表现为产品品种、产量、质量、固定资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利润额、上缴税金和福利基金等。

利润永远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赚钱多了以后,是否该想想为人类做点好事?制定目标的SMART法则:Specific(明确)、Measurable(可测量)、Attainable(可达到)、Relevant(相关的)、Time-scoped(有时间限度的)下属必须积极参与目标的确定。

(一)社会贡献目标

对社会贡献目标应是现代企业的首要目标。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取决于它是否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社会有所贡献。企业能否发展,取决于企业生产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是通过它为社会创造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来表现的。因为,企业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就是由于它能够为社会做出某种贡献;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所以,每个企业在制定目标时,必须根据自己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确定其对社会的贡献目标。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是通过为社会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表现的,因此,贡献目标可以表现为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缴纳税金等。

(二)市场目标

市场是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紧密联系。确定市场目标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方面。广阔的市场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和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要千方百计扩大市场销售半径,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目标可用销售收入总额来表示。为了保证销售总额实现,企业可制定某些产品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作为辅助目标。企业经营能力大小,要看其占有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市场范围和市场占有率大小。市场目标既包括新市场开发和传统市场纵向渗透,也包括市场占有份额增加。对有条件的企业,应把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列为一项重要目标。

(三)利益与发展目标

利益目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利益目标直接表现为利润总额、利润率和由此所决定的公益金的多少。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和税金后的差额。无论是企业的传统产品还是新产品,其竞争能力都受到价格影响。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职工的物质利益,必须预测出未来各个时期的目标利润。企业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利润,应通过两个基本途径:①发展新产品,充分采用先进技术,创名牌产品,取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②改善经营管理,采取薄利多销,把成本降到社会平均水平之下。对于企业来说,前者需要较高的技术,难度较大;后者能够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长期稳定的利润率,而且能给消费者带来直接利益。所以目标利润是带有综合性的指标,是企业综合效益的表现。利益目标不仅关系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决定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动力,是它的物质利益和发展目标。企业要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利益与发展目标。

(四)成本目标

成本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目标利润,在产品成本上达到的水平。它是用数字表示的一种产品成本的发展趋势,是根据所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的预测和目标利润等资料来确定的,是成本管理的奋斗目标。确定目标成本时,要对市场的需要、产品的销价、原材料、能源、包装物等价格的变动情况和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企业今后一定时期内在品种、产量、利润等方面的目标,以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上的重要技术组织措施,从中找出过去和当前与成本有关的因素,取得必要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和企业本身将要采取的降低成本措施,制定出近期和远期的成本目标。

(五)人员培训目标

提高企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文化、政治素养。企业贡献大小,企业的兴旺发达都与此有关。要使员工具有专业技术的开发能力,就要在员工培训上下工夫。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明确以后,需要有相应素质的人来实施完成。所以,企业一定时期的员工培养目标是保证各项新技术和其他各个经营目标实现的根本条件。

二、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是构成现代社会经济的细胞,谋求企业长寿是所有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企业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废品、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社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这些负面影响,树立社会责任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1997年,全球第一个关于企业道德的自愿性国际标准——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标准)出台,内容涉及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歧视、惩戒性措施、劳动时间、工资、管理体系等方面。其宗旨是通过发展和实施社会责任标准,促进工人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增进劳资双方的理解。1999年,美国推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2001年,澳大利亚推出社会信誉指数。2002年,联合国推出呼吁全球企业界遵守社会责任的《联合国全球协约》。“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商业惯例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由欧洲发达国家提出,近些年来这一思想广为流行,连《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西方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争取自身生存发展过程中,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企业不仅要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和居民的责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企业作为一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的义务就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它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必须对国家、社会各方面承担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环境和社会的贡献。

(二)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意义

重视社会责任是企业长寿的重要基因。从企业本身的性质讲,它是现代社会中从事生产、流通、服务和社会生活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其活动并不是绝对独立的,从生产经营的客观因素上讲,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企业是生长在一个庞大环境系统中的生命体,其生命力直接受到各个环境因子的影响。企业要保持生命力,必须与周围环境进行经常的物质、能量和情报交流,适应环境动态,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就必须灵活地加以应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否则,企业的生命力就难以维持。从这个角度讲,企业绝不是独立的“小王国”。

对一个企业来讲,周围环境的好坏并不是由它自身决定的,而是由政府、居民、企业共同创造的,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没有全社会范围内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价值观的教育,没有国家的扶植和资助,没有社会居民提供的劳动力和消费能力,一个企业要想顺利成长是不可能的,这是企业必须讲求社会责任的外部原因。从企业本身来讲,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企业除要重视经济效益之外,还必须讲求社会效益,重视社会责任。

图1-5 企业的生存环境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现代企业莫不以成长为其最高目标,企业家必须明白,有财富没有责任,有资本没有道德,有地位没有良知,都是残缺不全的社会力量。只有财富和社会责任的结合才能真正赢得社会尊重。

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厉以宁教授(2005)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①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出人才、出经验。企业出了好产品、出了好成果,这样增加了社会的就业。②企业必须重视经济增加的质量。因为经济增加质量最重要的是资源消耗不断降低,如果只顾自己产量上去而资源消耗量扩大,应该说这样是违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的。③企业社会责任要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因为企业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社会当中、社区当中,企业必须关心社会群体。

魏杰教授(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一般应包括三大内容,即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具体的内容有很多,主要社会责任包括:

1.企业对员工和股东的责任。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员工的同时,要肩负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培养和提高员工政治、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素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责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合理的工作报酬,适当的工作保障,重视工作的安全性。对股东而言,报道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业务实况,分配优厚而平稳的股息,保障投资安全。

2.企业对社区的责任。企业对企业所处的社区有维护社区正常环境,适当参与社区教育文化发展、环境卫生、治安、支持社区公益事业等责任。

3.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企业应当为所在的社区、区域、国家或社会,乃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负起责任。企业作为自然资源(能源、水源、矿产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应当承担起节约自然资源、开发资源、保护资源的责任。企业应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要整治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环境道德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问题特别突出。而传统的经营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环境伦理和环境道德。现代社会,企业生产经营的理念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有害于环境的行为仍然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己主义行为和短期行为。企业利己主义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考虑自己的利润,而不考虑环境代价或环境成本,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存有潜在威胁。只要能产生一点点利润,即便消耗大量的资源,也会乐此不疲。利己主义行为动机和企业本位主义思想使企业不可能站在社会角度考虑这些问题。

4.企业对国家的责任。企业对国家的责任涉及社会生活中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如企业对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政策的遵守;遵守国家财务、劳动工资、物价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接受财税、审计部门的监督;自觉照章纳税;贯彻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与政府共谋经济的发展。

5.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能使消费者满意,并重视消费者即社会的长期福利,致力于社会效益的提高,如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信息,注意消费品安全,强调广告责任,维护社会公德等,都是企业对消费者应尽的责任。近代管理大师德鲁克(Peter.F.Drucker)有句名言:“不创新,就死亡。”就是说,现代企业要想永远存续,不但需要在技术方面不断改进、不断研究发展,而且要主动去了解顾客,满足顾客的需要,更进而创造顾客的需要,否则必遭淘汰。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慈善公益又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福布斯慈善榜说,10年里,美国富豪的慈善捐款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比尔·盖茨捐赠230亿美元,占其净资产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中国1000万家注册登记的企业中,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足1%,中华慈善总会所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国内富豪们的捐赠不到15%。

利润、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构成了企业存续的三个基本因素。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尤其是扩展,无不借资金以成之,而资金最可靠的来源是企业的盈余,企业的利润是企业存续的第一要素;企业是生产设备和员工组成的一种经济组织,而人是机器设备的主宰者,生产效率的高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因此现代企业为求生存,必须尊重员工之人性,照应员工的福利,以提高士气,建立互信。企业是构成整个社会的一部分,若不重视社会大众的利益,甚或剥夺其利益,妨害社会安宁,污染环境,则必遭到谴责和抵制,以致不能生存。

中国企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历史阶段。如何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到底应该肩负起哪些社会责任?对这些问题还处于觉醒期。当前不少企业,除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很少考虑社会责任。最突出的问题大体表现在如下方面:①无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起的作用,尽量逃避税收以及社保缴费。②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③一些企业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④依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所有者谋利润,企业主堕落成资本的奴隶,赚钱的机器。⑤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⑥一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垄断企业,大量侵吞垄断利润,并极力排斥市场竞争。⑦普遍缺少诚信,国有企业对国家缺少诚信。目前这些问题相当严重。而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企业不守信用。一切以赚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的国度里,市场经济运转所必备的条件将无法建立。

必须看到,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企业也难以生存。企业的生死存亡、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由社会来承接它失败的代价。因此,企业与社会有一个共荣的关系,企业必须重视其社会责任。任何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赢得竞争优势,保持良好的成长性、稳定性、收益性和安全性,必须牢固树立信用意识,重视社会责任。

第五节 现代管理原理

管理原理是指经营和管理企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最基本的管理理念和规则。目前,对于管理基本原理的表述,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意见颇不一致。本书仅介绍其中的主要观点。

一、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①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②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③整体具有新功能和性质。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的构成包含三要素,即要素、系统和环境。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从管理的角度看,系统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目的性。系统期望达到的结果。任何系统的存在,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必有其特定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整体目的和分目的两个方面。

2.整体性。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任何系统都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各个要素按照总体系统的同一目的,遵循一定规则组成的有机整体。依据总体要求协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系统整体功能达到最优。

3.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层次分明、主次分明的。任何系统都是由分系统构成,分系统又由子系统构成。最下层的子系统是由组成该系统基础单元的各个部分组成。

4.独立性。任何系统不能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只有适应环境,既受环境影响,又不受环境左右而独立存在的系统,才是具有充分活力的系统。

5.开放性与环境适应性。系统必须适应环境并满足环境的要求,管理过程必须不断地与外部社会环境交换能量与信息。

6.交换性。管理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组织本身也存在变革。

7.相互依存性。管理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而且管理活动与社会相关活动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

8.控制性。有效管理系统必须有畅通信息与反馈机制,使各项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控制。

小贴士 皇宫修复工程

宋真宗祥符年间,由于皇城失火,宫殿被全部烧光,皇帝命一个名叫丁渭的大臣全权负责皇宫的修复工程,怎样才能修复得又快又好呢?经过反复考虑,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首先,把皇宫前面原有的一条大街挖成沟渠,用挖出的土烧砖,从而就地就近解决部分建筑材料问题;其次,再利用这条沟渠,同开封附近的汴水接通,形成航道,运进沙石木材等,使用了当时最经济有效的运送方式——水运,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最后,在皇宫修复后撤水,并用废弃物填沟,修复了原大街,第三次利用了这条沟渠,处理了废物,又节约了运输,其中所体现出的系统思想是极其典型的。它自始至终将皇宫的修复工程看成一个整体,把快、好、省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有步骤地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三)企业管理系统的特点

企业管理系统是一个多级多目标的大系统。它本身又是国民经济庞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企业管理系统具有统一的生产经营目标。这就是生产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管理系统的总体具有可分性。即将企业管理工作按照不同的业务需要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分系统或子系统,使各个分系统、子系统互相衔接、协调,以生产协同效应。

3.企业管理系统的建立要有层次性。各层次的系统组成部分必须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具有各层次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高层次功能必须统率其隶属的下层次功能,下层次功能必须为上层次功能的有效发挥竭尽全力。

4.企业管理系统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任何企业管理系统都是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之中。因此,必须适应这个环境,但又要独立于这个环境,才能使企业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企业管理系统之最终目的——获利。

二、分工原理

分工原理产生于系统原理之前,但其基本思想却在承认企业及企业管理是一个可分的有机系统前提下,对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与业务按照一定的标志进行适当分类,并由相应的单位或人员来承担各类工作,这就是管理的分工原理。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早在17世纪机器工业开始形成时期,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的理论,20世纪初,泰勒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分工的主要好处是: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分工可以减少工作损失时间。劳动分工使工人长时间从事单一的工作项目,中间不用或减少变换工作而损失时间。

3.分工有利于技术革新。劳动分工可以简化劳动,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对象上,有利于劳动者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4.分工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从泰勒将管理业务从生产现场分离出来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管理业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划分,并成立了相应的职能部门,配备了有关专业人员,从而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分工原理适用范围广泛。分工要讲究实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要实事求是。一般企业内部分工既要职责分明,又要团结协作,在分工协作的同时要注意建立必要的制约关系。分工不宜过细,界面必须清楚,才能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出现。在专业分工的前提下,按岗位要求配备相应技术人员,是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措施。

三、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在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有能力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管理上所表现出的灵活的可调节性。现代企业是国民经济巨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它的投入与生产都离不开国民经济这个巨系统。它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由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向其投入,它所生产的产品又需要向其他部门输出。可见,国民经济巨系统是企业系统的外部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企业内部条件则是企业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内部条件来适应这种变化,以保证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

弹性原理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范围很广。计划工作中留有余地的思想,仓储管理中保险储备量的确定,新产品开发中技术储备的构想,劳动管理中弹性工作时间的应用等,都在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取得较好的成果。

四、效益原理

(一)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的核心就是在一切工作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和耗费,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效益是指某一特定系统运转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利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基本公式为:

价值=效用/耗费

苛希纳定律。这是西方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定律,其基本含义是: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

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每个企业的基本职责。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设法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又要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保证质量,增加附加值。从节约和增产两个方面来提高经济效益,以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社会效益。一般情况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一般情况下,企业应从大局出发,首先要满足社会效益,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

(二)追求效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效率与效益的关系。

效益=正确的目标×效率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

3.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关系。

4.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小贴士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渔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净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他还没走到大海,就饿死在路上了。

管理启示:一个只顾眼前利益的人或企业,得到的只能是短暂的欢愉;一个想着长远利益而不顾眼前利益的人或企业,也会遇到现实的窘迫和困难。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成功。公司的成功也会有你的成功。

五、以人为本的原理

(一)人性观的演变

1.经济人的观点。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取报酬、满足私利(X理论)。

2.社会人的观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而物质刺激则是次要因素。

3.自我实现人的观点。认为人是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

4.复杂人的观点。认为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将呈现出不同的人性特点。

(二)以人为本原理的内容

1.人的双重身份。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

2.人是复杂人。

3.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有效管理的前提。

4.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

(三)坚持以人为本应遵循的原则

1.能级原则。知人善任、动态对应、责权利对等。

2.动力原则。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等。

3.民主与集中。既要坚持民主管理,又要坚持统一的命令和指挥。

六、激励原理

激励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每个人都能在组织中尽其所能,展其所长,为完成组织规定的目标而自觉努力勤奋地工作。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创造团结和谐的环境,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正确运用奖惩办法,实行合理的按劳分配制度,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等,都是激励原理的具体应用,都能较好地调动人的劳动热情,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之目的。

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等。严格地说,激励有两种模式,即正激励和负激励。对工作业绩有贡献的个人实行奖励,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其积极性,完成更艰巨的任务,属于正激励;对于个人原因而使工作失误且造成一定损失的人实行惩罚,迫使其吸取经验教训,做好工作,完成任务,属于负激励。在管理实践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原则,正确运用这两种激励模式,可以较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七、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是指企业管理系统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为达此目的,必须相应改变有关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适应。企业在发展,事业在前进,管理跟得上,关键在更新。运动是绝对的,不动是相对的,因此企业既要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变更自己的经营方法,又要保持管理业务上的适当稳定,没有相对稳定的企业管理秩序,也就失去了高质量的管理基础。

八、创新原理

创新原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内外环境变化的实际,按照科学态度,不断否定自己,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思想、新思路、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并加以组织实施。

企业创新,一般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等。产品创新主要是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创立名牌;技术创新主要是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和职工队伍素质;市场创新主要是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努力开拓新市场;组织创新主要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切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方法创新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九、可持续发展原理

可持续发展原理是指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以适应变化了的外界环境,从而使企业始终处于兴旺发达的发展阶段。现代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不是企业一时的兴盛,而是长盛不衰。这就需要按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从历史和未来的高度,全盘考虑企业资源的合理安排,既要保证近期利益,又要保证后续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

第六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管理学及其特点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它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性。管理学试图从各种不同的组织中概括、抽象、提炼出一般共同的东西,并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2.多样性。管理学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属于边缘性科学。

3.历史性。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知识。

4.实践性。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同时,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只有通过一大批企业家实践,才能带来实效,发挥其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并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完善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管理活动和过程。大体可以分三个层次或侧重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特点。研究内容可分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企业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着重从管理者的工作或职能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方法等问题。

(三)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重要性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管理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从历史上看,经过了两次转折,管理学才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第一次转折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意在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管理在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次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看到,不依照管理规律办事,就无法使企业兴旺发达,因此要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这促进了管理学的发展。管理也日益表现出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管理是促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键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关键是由于管理落后。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判定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是管理者的管理成果。通过实践可验证管理是否有效,因此,实践是培养管理者的重要一环。而学习、研究管理学也是培养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并可缩短或加速管理者的成长过程。目前中国的管理人才,尤其是合格的管理人才是缺乏的。因此,学习、研究管理学,培养高质量的管理者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会日益复杂,而日新月异的社会将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因此,管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关系非常密切。计划、组织、分析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在总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实践的经验一旦被总结成为理论和指导原则,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回到实践的循环是企业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途径,也是研究企业管理所应采取的方法。

(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是现代管理的特征之一。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传统的办法是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定性的分析。定性分析对于处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不可控的、难以度量的、无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划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宏观经济的景气状况、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只能依靠人们的经验、学识来分析和判断。但是,定性分析也存在缺乏科学依据、主观性强、容易导致个人独断专权等缺点,需要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最初的定量分析是利用初等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划,与定性分析关系不紧密。随着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电子计算机等的产生和发展,定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张,而且定量分析也越来越细,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定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有利于取长补短,能有效组织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发展。

(三)系统分析的方法

系统分析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从管理的角度看,系统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一个实体;二是指一种方法或手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系统分析的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系统作为一种方法,在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具备以下的观点:

1.整体观点。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整体大于部分”的效果。

2.开放性。管理过程必须不断地与外部社会环境交换能量与信息。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凡封闭的系统,都具有消亡的倾向。

4.模糊分界的观点。将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分开的“分界线”往往是模糊的。

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开放的系统要生存下去,至少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足够的投入物来补偿它的产出物和其自身在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

6.信息反馈观点。系统要达到体内动态平衡,就必须有信息反馈。

7.分级观点。每个系统都有子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等级形态。

8.相互依存性观点。管理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而且管理活动与社会相关活动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

9.等效观点。在一个社会系统内,可以用不同的输入或不同的过程去实现同一个目标,不存在唯一的、最好的方式。

企业管理是一门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以上所列三种研究方法只是企业管理中最常用、最典型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全部。例如,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更多地会用到统计的方法。这要求读者在学习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使用。

案例 英特尔首席责任官的工作素描

一个普通工作日,杨钟仁异常繁忙,社会责任小组的“外派”成员提交了许多来自一线的实践情况,这些白纸黑字需要尽快消化掉,然后召开沟通会,跟踪上一个工作流程中的社会责任目标,并就下一个阶段的指标进行讨论。“这就是我日常工作的全部内容,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把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战略和各个部门的业务结合起来,确保社会责任战略深入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作为英特尔首席企业责任官,杨钟仁把自己比喻成责任战略和业务部门之间的纽带。当然,在这个纽带上,杨钟仁发挥的是枢纽的作用。在英特尔,每个部门都有一个专门的人负责社会责任工作。这个人和社会责任部门一起定期开会沟通各部门的情况,看公司在CSR方面的整体战略要素是否在部门内得到了落实。

此外,英特尔社会责任部门的工作还包括要和人力资源部沟通,让责任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还需要和PR部门沟通,让责任成为品牌策略的一部分。这些方方面面的沟通和反馈都被留存下来,成为英特尔内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构成。

“我们的社会责任报告,主要不是针对外界做一个PI的工具,而是对我们员工的一些汇报,在CSR里面员工是我们英特尔很重要的一个利益相关者,我们把每年做的一些事情做一个总结,对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这是英特尔在过去一段历程里面所得到的最宝贵经验之一。”杨钟仁认为员工的参与才是责任战略落实的关键。

促进责任战略融合到文化理念中去也是杨钟仁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英特尔董事会或者CEO,或者任何管理阶层,都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全球道德标准,整个CSR的管理,都是基于公司的文化理念。

另外,英特尔社会责任部门似乎也扮演着资源整合中心的角色。杨钟仁说英特尔把自己在责任方面的动作告诉给公众,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得到品牌方面的影响,而是希望得到社会的反馈,根据公众的意见改进工作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好。杨钟仁把这种共同进步的方式称为英特尔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

讨论题:

1.英特尔推进社会责任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2.英特尔为了推进社会责任,做了哪些工作?

模拟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组织的外部要素是( )。

A.可以控制的

B.无法控制的

C.部分可控的

D.不可以控制的

2.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 )。

A.系统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唯物辩证法

D.比较分析法

3.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指( )。

A.管理的目的性

B.管理的必要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民主性

4.决定学习、研究管理必要性的是( )。

A.管理的自然性

B.管理的社会性

C.管理的重要性

D.管理的历史性

5.管理学应属于( )。

A.社会科学

B.边缘科学

C.经济学

D.自然科学

6.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

A.复杂性

B.有效性

C.实践性

D.精确性

7.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B.处理好人际关系

C.组织

D.控制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4. A 5. B 6. C 7. B)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内部要素包括( )。

A.目标

B.信息

C.机构

D.人

E.物

2.( )是系统的特征。

A.整体性

B.复杂性

C.模糊性

D.控制性

E.目的性

3.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职能是( )。

A.计划

B.组织

C.人员配备

D.指导和领导

E.控制

4.管理学的特点有( )。

A.一般性

B.边缘性

C.历史性

D.多样性

E.实践性

5.组织外部环境包括的要素有( )。

A.行业

B.原材料供应

C.产品市场

D.政治状况

E.社会文化

6.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

A.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B.有机构

C.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D.有管理者

E.有各种资源

7.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

A.科学性

B.自然属性

C.艺术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8.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 )责任。

A.管理一个组织

B.管理管理者

C.管理工作和人

D.决策

E.计划

(参考答案:1. ABCDE 2. ADE 3. ABCDE 4. ABCE 5. ABCDE 6.ACD 7. BD 8. ABC)

三、填空题

1.管理的载体是_______。

2.管理的______是管理者。

3.管理作为一种艺术,强调运用管理的______性,要求管理者具备一定的______。

4.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1.组织2.主体3.实践性素质4.管理活动管理过程)

四、名词解释

1.管理

2.管理学

3.系统

(参考答案:1.管理: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

1.简述管理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①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②管理主体是管理者。③管理任务、职能与层次。④管理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简述系统的观点。

(参考答案:①整体观点。②开放性与封闭性的观点。③封闭则消亡的观点。④模糊分界的观点。⑤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⑥信息反馈观点。⑦分级观点。⑧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⑨等效的观点。)

六、论述思考题

1.简述管理的二重性,联系实际试论述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2.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3.什么是管理?如何认识管理的定义?

4.你是怎样看待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5.简述企业的类型及其特点。

6.简述管理的基本原理。

7.简述企业经营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

8.分别分析一个管理不善和管理成功的例子。

9.管理者与普通员工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管理者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0.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当你的下属做事让你感到不放心时,你通常是如何处理的?

11.如何理解管理者应该履行的基本职能?

(参考答案:1~11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