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营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看企业家掘金手段
一般来讲,我国早期的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吃饭阶段、致富阶段、体面阶段、责任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同步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家庭吃不饱,有些南方省份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以街边食品小摊、家庭小作坊、货郎等模式开始经营。这些聪明的农村穷人被生活所迫,开始做一些小买卖、小生意以图生计。这个时候的民营经济还处于摸索阶段,谈不上企业化经营,企业(如果可以叫做企业的话)内部没有明显的人员分工是这个阶段民营经济最主要的特征。这是第一个阶段,称为吃饭阶段,掘到的都是一些散金碎银。目前,全国有名的浙江正泰电器集团公司的主人南存辉自己说:就是在没有饭吃的情况下开始自己创事业。
吃饭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民营企业家的温饱问题,当温饱问题解决了以后,企业家已经具备了在市场中讨生活的本领,也积累了一些资金,于是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将目光放到了发家致富上面,这样我国早期的民营企业开始出现,民营企业家在致富阶段不单单考虑的是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快速致富。这个阶段可以称为致富阶段。企业家带领自己身边的一帮人开始干事业,全国各地到处跑,什么赚钱做什么,哪里有金就到哪里去掘。这个阶段的民营企业仅仅是开始发展,企业内部的人员分工开始明晰,尽管企业内部的人员还是以亲戚朋友为主,但分工明确和讲究协作已经在企业内部形成。
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第三个阶段,谓之体面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时期由于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开始逐步抬高,民营企业开始大量出现。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民营企业家历经风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被社会承认和追捧,甚至有些国家机关人员包括国企的工人都看不起“民企一代”,于是为了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就是为了自己的体面生活,民营企业家开始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加上国家的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掘到了真金白银,赚得盆满钵满。这个阶段对于“民企一代”来讲是最为关键和冒险的,如果投资或者运作失败,“民企一代”又将会一无所有,有些人在这个阶段就会收手,变得满足。这个阶段的民营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大,因为企业管理要规范,而“民企一代”本人从来就没有经历过正规化的管理培训和经历,因此,大量外聘人员管理企业是这个阶段民营企业的特点。南方民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高薪搜罗人才的现象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在这个阶段,宣告了“民企一代”以“帽子戏法”为特征的“政治经济学”走向终结。
1998年以来,一场甄别民营企业经济性质,解决各种虚假挂靠、摘掉“帽子”的行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刚刚浮出经济舞台台面的“民企二代”对“摘帽”表现积极。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民企“摘帽”现象,标志着“民企二代”的企业发展战略决策思维与“民企一代”进行彻底的决裂。
改革开放的前20年,民营企业由于在政治待遇、贷款、税收、购销以及人事管理等各方面受到歧视,相当一部分“民企一代”选择了“戴帽”——俯下身子寻求挂靠单位,以求生存发展。主要表现为:
1.挂靠乡镇集体企业,通常称戴“红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国内出现了姓“社”姓“资”的争论,有人提出民营经济的性质姓“社”还是姓“资”,使民营企业承受了巨大压力。当时民营企业家们最害怕“变天”,“担心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会变”。为了寻求安全“待遇”突破困境,从1989年起,民企掀起争戴集体企业“红帽子”热潮,将企业挂靠到乡、镇集体企业名下。以创造中国民营经济的“晋江模式”的晋江民营企业为例,统计表明,截至1992年,在晋江市工商局核准登记注册的7611家内资企业中,集体所有制企业达到7308家,占96%多。这些集体企业实际上大都是个人办的民营企业。
2.设法造成合资假象,称为戴“洋帽”
1992年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又一轮戴“帽”淘金起始年。当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紧接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鼓励外商投资,并在税收、土地等政策上采取了优惠政策。从1992年起,许多稍微上点规模的民营企业纷纷找海外的亲戚、朋友投资,或变相到海外注册公司再回来投资,都挂上中外合资、外资、港资的牌子,实际上还是民营企业。有关资料显示,在此后10年的时间里,福建晋江“三资”企业由1992年年初的505家发展到近2000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营企业在国外的“大气候”与国内的“小气候”中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戴“帽”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弊端凸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共十五大以后,个体、私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与国有、集体经济同样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戴“帽”已显得无其必要性。作为“民企二代”的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丁志忠这样评价“摘帽”的意义:“摘帽”使民营企业明晰了企业产权,逐步回归市场本原,将以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身份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第四个阶段是责任阶段。民营企业经历了前面的三个阶段,财富和社会地位都有了,于是民营企业开始考虑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这个时候民营企业家会在追求自己财富的同时把对社会的责任也放在突出位置。这个阶段的民企明显的特征是在某一行业里面已经牢牢扎稳根基,在行业内或者社会公众面前享有很高的威望。当然,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民营企业可以直接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力量。然而,有些“民企一代”在刚刚进入这个阶段,或者还没能赶上这个阶段连一块金子都没掘到就已经老去,看来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靠“民企二代”来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