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秉持,勿忘乎所以
这里其实还是讲自律的问题。前面是讲自律很重要,必须自律。这里进一步说明如何自律。
自律就要身先士卒。这是创业者自律最基本的要求。不要把自己当成初创企业中拥有特权的人,而要把自己当成团队中的一员,至于这一员有何与众不同,那只是在于负有特殊使命,就是要带领这个团队去争取创业的成功。初创企业一般规模都很小,领导者大量的工作状态是与团队,与员工在一起。因此领导者的状态往往直接决定士气高低。领导者要与员工一起干,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领导者最好能亲临现场;最重要的环节,领导者要亲自掌握;自己的薪酬,由于是在还没有获得效益的初创阶段,也对士气有微妙影响,很多企业领导人在这个阶段主动压低自己的工资,甚至不领最高工资,这对激励士气应该说也是有正面作用的。企业的秩序虽然有要求服从的基本面,但以德服人却是这种基本面得以维持的前提性的东西,而身先士卒也是以德服人的基本条件。
自律就应当有所敬畏。这也是创业者应当保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态。由于现在是自己做主了,似乎没有什么人管得了自己了,内心缺乏定力与约束,因而人变得张狂。在这种心态支使下,往往可能做出一些脱轨的事情,其后果极其有害,甚至会很危险。这是创业者事先一定要想明白的事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定要有所秉持,有所敬畏。必须遵守国家法纪,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做人的道德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泯灭良知,冒犯天条。当代中国人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当从外部灌输的信条逐渐消解之后,人们似乎没有了信仰。加之目前又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各样的诱惑很多,许多骇人的社会现象就源自缺乏信仰,无所敬畏,内心失去应有的把持。这也导致一些创业者在自认为有力量的时候往往做出许多荒唐的甚至疯狂的事情,总以为自己可以例外,可以幸免,可以不用付出代价。市场经济的大潮难免泥沙俱下,多少名声显赫的企业家先后身陷牢狱,其中不少人其实本身不一定坏,只是失戒失律,又无人能及时约束规劝而走上不归之途。
自律就一定要接受监管。个人的力量或心智是有限的,自律者也有可能会失范,所以外部的监管必不可少。企业本来是有制度的,领导者的自觉遵守和维护是制度生效的重要前提。一定要认识到规章不是只对别人的,自己就可以例外。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自己的行为或权力给予制度的约束,看起来自己失去了一点自由,但其实对自己和对企业是有好处的,可以少犯很多错。所以,企业领导人如果处于无人可管的状态,这一定是不正常的,而且也是危险的,应立即去改变这种状态。实际上,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就看我们自己是否愿意去建设它了。
强调自律,有所秉持,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为了创业者个人的风险保护。商场凶险、利益诱人,有时犯错只在片刻之间,但却不一定还拥有改错的机会,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是也,而这和创业的初衷是相反的。二是为了初创企业的风险保护。企业在初创阶段往往很难与创业者切割,创业者的灾难往往就是企业的灾难。很多初创企业本来发展得很好,已经有很好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却因为领导者出了问题而遭受灭顶之灾。必须通过领导人的自律、秉持和被监管使企业运行保持一个安全的边界,不因领导者个人的过错而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