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设备管理是现场QCD(质量、成本、交期)的保证,也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更是现场安全生产的保证。
根据现代化设备管理的概念,现场设备管理就是对现场所使用的设备,从正式移交到现场投入生产到设备的操作、运行、维护、保养,直至报废或调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
现场设备管理的确切定义就是以设备的从使用到报废为出发点,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功能,最有效地发挥出设备这个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资源等的作用,以达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标的管理活动。
设备是企业现场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中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企业现场主要的生产活动都是由人操纵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直接完成的。使用机器与机器体系来进行现场生产活动,是现代化企业的重要特征。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机器设备,就没有社会化的大生产。
企业现场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保证交货期、保证员工安全、激发员工劳动热情等。而这些产出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力、设备、原材料、资金等。
其中,产量(P)、质量(Q)、成本(C)、交货期(D)、安全(S)、员工情绪(M)等都与设备息息相关,都会受到设备的影响。并且,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场生产的主体日益从生产操作人员转向设备。生产越现代化,这种影响就越大。具体来说,设备管理意义如下:
1.保证现场生产的正常秩序
在现代化社会中,企业现场中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由人操纵设备,然后由设备去完成的。只有加强设备管理,才能使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防止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现场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为均衡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
2.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现代化的生产活动中,机器设备直接参与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产品在质量、数量以及消耗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设备技术状况的制约。
此外,由于机器设备不断趋向大型化和精密化,企业在设备投资方面的各项费用越来越高。设备管理的好坏,间接决定了产品成本的高低。班组长加强现场设备管理,有利于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促进生产手段现代化
生产正迈向现代化,生产手段也必须走向现代化,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现场设备管理,做好现有设备的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能够推动技术的进步,促进现场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加快企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
4.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只有具有现代化知识的人才能操控现代化的设备。班组长加强对现场设备的管理,能够推动员工队伍业务素质、科学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设备管理的地位及意义非常重要。因此,班组长只有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促进现场生产正确使用设备,并精心保养、强化维护、排除故障,才能使设备在现场生产过程中保持完好状态,从而提高现场生产效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思考题:
1.什么是现场设备管理?
2.现场设备能够对哪些内容产生影响?
3.现场设备管理有何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