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职业病预防
某职业病专家组通过对一家生产企业的调查发现,该企业的员工长期在铅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工作且各种防护措施都不到位,该企业员工说该企业自成立以来从来没有给员工做过体检。通过对生产车间和全体员工的测试发现,车间空气中铅含量严重超标,全厂200多名员工中有100多人体内的铅含量超标。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很多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管理不到位。员工职业健康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企业都应该重视起来,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企业在预防职业病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
1.采取职工健康管理制度
防治职业病需要企业加强对职工的健康管理,把职工健康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是企业防治职业病的关键。
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对职工定期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地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争取治疗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对企业安排职工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对于新入厂的员工可以根据健康检查结果查看其是否适合所安排的工作,如果不适宜,应另作安排。
对从事危险性较高工种职业的员工,要做定期检查,以便查看其健康状况是否还可以胜任该份工作,如果员工的身体状况已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企业要对员工另作安排,以防员工受到更大的伤害。
除定期检查之外,企业还要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健康档案起到了追踪员工健康的作用。员工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与职业病的资料。这些资料企业要为员工妥善保管,按规定档案的保存时间为10年。
2.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1)防护用品的发放。
各单位必须根据安全生产和防止职业危害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劳动条件、不同的工种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指为了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劳动防护品的发放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规范企业劳动防护品的发放,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且“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企业要增强对防护用品重要性的认识。劳动防护用品主要分为两类: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①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这类劳动防护用品是目前未纳入工业生产许可证的范围和不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总称。
②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这类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过质量认证,并实行工业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标志的管理制度。凡列入工业生产许可证或安全标志管理目录的产品,称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3.各类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的选用
(1)从事下列工作的人员发放防护服或围裙,且根据需要提供口罩、手套、套袖等防护品:
①从事井下作业;
②从事有强烈辐射或有烧灼危险的工作;
③从事可能因刺割、绞碾、钩挂磨损衣服而引起外伤的工作;
④从事有毒物和粉尘危险的工作;
⑤从事有辐射或对皮肤有刺激的工作;
⑥从事具有腐蚀性危险的工作;
⑦从事特别肮脏的工作;
⑧从事具有触电危险的工作。
(2)对从事下列工作的人员发放具有保暖效果的棉防护服,包括棉大衣、棉上衣和棉裤:
①从事煤矿井下作业和露天作业;
②从事高山、高处、野外露天作业;
③从事低温(温度在-10℃以下)、水上作业。
(3)对从事有烫伤、刺割、触电、腐蚀、磨损脚部危险的职工要发放防护鞋。按实际工作需要发放耐高温鞋、防砸鞋、绝缘鞋、防水胶鞋(靴)、防油鞋、防酸碱鞋和登山鞋。
(4)对从事有被物体打击、发辫绞碾、烫伤和粉尘危险工作的员工要发放安全帽、布工作帽、女工帽、防尘帽、防晒帽和棉帽等。
(5)对从事高空作业,有坠落、悬空危险的工作的员工要发放安全带。
思考题:
1.企业预防职业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2.如何选用防护用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