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会原材料的使用原则
2008年9月,继“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三鹿“毒奶粉”事件的爆发,又一次“震撼”了13亿国人的心,而且这一事件愈演愈烈,从奶粉到液态奶,包括光明、伊利、蒙牛等国内各大品牌都纷纷落马。
2008年3月,南京首先出现了患有肾病的婴儿;7月16日,甘肃卫生厅接到了多起患病报告;9月1日,湖北同济医院小儿科也接收了3名患有肾病的婴儿;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接收了一名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病症的8个月大的婴儿,这是该院自6月28日以来收治的第14名患有相同疾病的不满周岁的婴儿;9月9日,甘肃省卫生厅再次接到解放军第一医院的电话报告,该院收治的婴儿患肾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9月10日,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孙西钊教授陆续接到了南京儿童医院送来的10例泌尿结石样本;9月11日,甘肃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1例,分布在24个县区。
截至2008年12月16日,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食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的婴幼儿近万名,临床诊断患儿1253名,其中2名已死亡。
经国内先进的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分析,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结石。据有关医务人员介绍,近几年来,他们分析过全国各地的结石成分近5000例,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病例,而且都发生在尚在喝奶的婴儿身上。
三鹿集团作为“毒奶粉”的源头,被媒体曝光,被网络炒作,被法律制裁,社会哗然。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史无先例”的事件,却没有想到其实导致这样一个负面影响极大、牵涉面极广的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三鹿公司没有把好原材料关。
据三鹿集团品牌管理部部长苏长生分析,由于饲料等各种原材料都在涨价,奶农养牛的成本也不断增高,而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几乎无味道,添加进蛋白粉或奶粉中,能够造成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使蛋白质含量增高1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用真实蛋白原料的1/5。
于是,奶农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之中,从而导致奶粉中也含有了三聚氰胺,三鹿“毒奶粉”事件最终爆发。
“毒奶粉”事件虽然结束了,但三鹿集团也为所有的生产企业上了一堂“合理使用原材料”的意义非常的课。
思考题:
1.三鹿为什么会倒闭?
2.原材料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