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州沿海开发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自然资源
台州,位于浙东沿海中部,东面临海,南连温州,西接丽水、金华,北邻宁波、绍兴,拥有丰富的海岸港口资源和充沛的电力能源供给。台州海岸线漫长,达800多公里,沿海浅港湾众多,滩涂宽广,20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达8万平方公里。台州拥有较为丰富的港口资源,可开发港口岸线长96.23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港口的岸线长达30.75公里,全市目前共有15个主要港口,其中头门港和大麦屿港自然条件突出。
头门港区地处我国南北航线与长江航线的“T”形黄金水道交会点,港区距国际主航道仅13.5海里,至上海229海里,至宁波127海里,至温州82海里,至福州249海里,近洋航线中距韩国、日本、我国香港和我国台湾等地仅400~800海里,头门港出海口比上海要近大约120公里。经专业测定,头门港具备20万吨级建港条件,可规划码头岸线22公里,布置5万~20万吨级泊位58个,吞吐能力可达1.68亿吨,通过围涂可形成陆域面积92平方公里,发展前景广阔。
大麦屿港是宁波北仑港到福建湄洲湾之间不可多见的可建10万吨级泊位的深水良港,也是台州唯一可直接建第四代集装箱码头的陆基港区。南距台湾基隆163海里,同厦门至高雄、福州至基隆等距离,2008年,大麦屿港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并作为台州港的组成港区列入首批对台直航港口。2009年6月和7月分别开通了对台海上货运和客运直航,2009年12月国家商务部批准设立海峡两岸(玉环)商品交易物流中心。2009年全年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已分别达到2000万吨和3万多标箱,大麦屿港正日益成为对台交流的重要基地。
台州自明代弘治年间起就有“围海造田”的习惯,通过向大海扩展延伸陆地,增强区域发展的空间优势。目前,台州列入浙江省2005~2020年滩涂围垦规划的滩涂面积达69.74万亩,可为沿海产业带的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土地资源。
台州市能源事业发达,集火电、核电、抽水蓄能、水电、风电及潮汐发电于一体,随着台州湾综合能源小区、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括苍山风力发电场、华能玉环火电工程、天台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台州将形成以核电为主,火电、水电为辅,抽水蓄能发电配套,风电、潮汐电互补的能源格局,2015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可达1500万千瓦,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丰富的海岸港口资源和充沛的电力能源供给为台州的沿海产业带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2.优良的文化传统
台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独特的台州地形酝酿着独特的台州文化。山的文化,养成了台州人不等不靠、独立自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硬气”——白手起家、门前开店、屋后办厂、起早摸黑、长途贩运、不怕挫折、屡败屡战。而与海为伴,台州人又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渔民海上作业,出没于汹涌波涛之间,生命安全系于千钧一发,这使得台州人不仅有较强的商品意识,也具有较强的冒险、闯荡精神,富有进取性、开拓性。山的“硬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交融,使台州文化不仅包含了独立自主、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硬气”,而且拥有敢冒风险、勇于开拓、机灵应变、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台州相对封闭环境下生成的文化,又形成了台州人默默奉献,不好张扬的性格特征,这使台州人容易结交各界朋友,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巨大空间,即人的“和气”。
正是在台州优良文化传统的熏陶下,台州人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70万劳务大军闯世界的成功,今天,台州的人文精神——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更培养、造就了台州强大的企业家资源。台州拥有120万在市外创业的台州商人,富于创造力的台州人,把在外创业的台州商人称作“青藤经济”,而在市政府引导、支持下建立的异地商会则是“青藤经济”的枝干,她的枝叶茂盛,联结着台州人在外创办的3万多家企业和25万户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总量达到2700多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台州。截至2009年上半年,台州已组建了市级异地商会43家,加上县(市、区)级47家,共有异地商会90家。[1]
台州市政府通过异地商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活动,如2006年成功举办了“青藤经济”上海高峰论坛,2007年在武汉举行了“市外台州”建设研讨会,2008年6月,又在沈阳举行了“市外台州”建设推进会,这些活动为凝聚在外的台州商人心和有所作为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外台州商人踊跃资助家乡的公益事业和各种慈善事业,捐款、投资额达8亿多元,同时,大批在外台州商人响应家乡召唤,参与家乡“回归工程”。近两年来,由各地商会组织的回乡投资考察活动就达50多批800多人次,回乡投资项目150多个,投资额150多亿元。一个数量庞大、实力雄厚而且有组织的在外商人群体,必定能够为实现台州的沿海产业带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这是台州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独特的巨大优势。
3.扎实的产业基础
台州扎实的产业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台州已形成了以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塑料及模具、缝制设备、家用电器、船舶制造六大主导行业为主导的块状经济;二是台州已蓬勃兴起了循环经济,与六大主导产业携手并进,繁荣发展。
“一县一业”、“一乡一品”模式的块状经济逐步成为支撑台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截至2008年底,全市产值超百亿元的块状经济达20个,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040亿元。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占台州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典型的有玉环的阀门和家具,温岭的水泵和鞋帽,黄岩的塑料模具和饮料罐头,路桥的汽车及配件、家用电器,椒江的医药化工和缝制设备,临海的医药化工和休闲用品,天台的橡胶和汽车用品,仙居的医药化工和工艺礼品,三门的橡胶制品,等等。先后有“中国工艺礼品之都”、“中国缝制设备之都”、“中国阀门之都”等35个国家级产品基地落户台州,74个工业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涌现出了吉利汽车、苏泊尔电器、飞跃缝纫机、海正药业等全国知名品牌。这些块状经济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块状经济已成为工业的重要支撑,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正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这为沿海产业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台州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优势。2009年台州的废旧回收与资源利用企业发展至235家,销售产值达230多亿元,年产铝35万吨、铜60万吨、钢100多万吨。在矿产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废杂金属再生利用的优点十分明显,再生金属业的发展为台州带来了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节约了资源。以废铝加工为例,每生产1吨原生铝耗电1.6万度,而生产1吨再生铝耗电仅147.8度且不产生淤泥。又以目前国内最大的进口废金属回收企业之——台州齐合天地公司为例,该公司对废旧金属的利用率已达98%,按该企业2008年产铜4万吨计算,可配套生产汽车200多万辆或空调机600多万台,可节约2400万吨水,少排10万吨二氧化硫。这样的数字对于资源匮乏、正在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台州来说,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二是为其他产业提供了便宜的工业原料。据了解,台州拆解企业拆解回收获得的铜、铝以及可利用的硅钢片、塑料以及不锈钢资源等,每吨价格一般要比原生金属便宜2000~3000元,大都直接成为台州工业的原材料。据悉,台州支柱产业汽摩及零部件、缝制设备、家电等产业发展都受益于再生金属资源,生产所需的70%的铜、铝、不锈钢等原材料都来自金属再生,仅玉环县铜球阀和汽摩配企业每年就要从金属再生基地购买废杂钢60多万吨。再生金属业的发展使一个原本矿产资源极度匮乏的台州有了充足、便宜的金属原料,而且原料上的价格优势使台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上风,形成了“温台模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台州制造”从起步阶段就打上了鲜明的循环经济的烙印,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4.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
台州的公共科技平台搭建已形成了“市场化、多形式、小规模、富实效”的建设特点。
(1)“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主要是政府出资,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为新技术、新成果研究开发直接提供人才、技术、设备等配套装备的设施或基地。如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中科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台州(上海)科技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
(2)科技“孵化器”。台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共有40家企业入驻孵化,目前“在孵”企业25家。台州已运行的“孵化器”还有路桥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军民两用临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爱华科技创业中心和椒江区科技“孵化器”。
(3)企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目前,台州共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海正,浙江唯一设在企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家(吉利、海正、飞跃、钱江、华海)、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研发中心111家。
(4)科技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等。该平台突出以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科研、攻关为重点,帮助整个行业和企业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已创建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区域创新平台3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5家。这些服务平台每年为近5000家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已逐步成为台州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
此外,台州科技部门还采用了财政补贴等政策引导本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
“引进来”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和大企业、大集团,共建研发机构等各种形式的创新载体,目前已成功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165家,集聚高素质科技人才929人,大批科技成果向台州民营企业转移。
“走出去”方面,一是引导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已有海正药业、华海药业、星星便洁宝、东邦制药、银轮机械等8家企业与美、日、韩等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二是鼓励企业到科技资源丰富的区域设立研发机构,引进科技人才。典型的如吉利集团成功收购了“沃尔沃”和澳大利亚DSI公司;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国收购了世界知名自动裁床企业Bullmer(奔马)和Topcut(拓卡)。
在台州市政府的支持推动下,通过政策有效激励,台州出现了省、市、县(区)共同投入建设科技平台,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将科技平台建设与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势头,为台州的沿海产业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创新保障。
5.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
台州市政府构建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开放初期,台州市政府大胆冲破“左”的思想禁锢,为民营经济提供了生存空间。首先,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政府行为诱发民间制度创新,促进了地方市场与家庭作坊的兴起;其次,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股份合作制为载体,通过政府和企业的互动,促进民营企业由量的扩展进入质的提高。台州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摆正了自己的定位,在民营经济发展之初,并没有急着收取各项费用和税收,而是千方百计地为民营经济服务,不与民争利,舍得让利于民,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夯实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放水养鱼”的角色是非常成功的。
(2)近年来,台州市政府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发展机会。当地政府制定政策放手让民营企业参与城镇供水与供气、公共交通、垃圾与污水处理、发电行业等领域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经营电信增值业务。如天天控股集团就参与了海岸线资源开发,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台州市2008年在电力、燃气、水等传统垄断行业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相关配套企业中新注册的民营企业达139家,远远超过一般的中小城市。
(3)金融危机中,台州市政府果断出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主要采用以下方式:①推动金融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一些民营企业突然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就是受企业互保链牵连,出现资金危机。为此,政府一方面通过引进中投公司担保、实施企业会员制担保等办法,割断企业互保链;另一方面成立浙江省首家村镇银行,完成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工商注册登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②改善股权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台州市政府推进产权重组,改变民营企业“一股独大”的传统产权结构。其产权重组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推动同行业重组,实现股权多元化,如由政府引导中捷缝纫机、新杰克缝纫机等企业对飞跃集团成功进行了核心业务重组;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民资与国资、外资融合,如苏泊尔被法国SEB公司并购后控股,引进对方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了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不仅如此,政府还引导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民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吉利集团、中捷集团等民营企业从全球化视角引进职业经理人,三友控股集团还提出人才持股方案。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台州民营企业渡过金融危机。
(4)台州市政府着眼长远发展,推动民营企业上市。台州有中小企业3万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00多家,构成了台州上市庞大的企业资源库。从长远来看,上市对规范民营企业发展,改善股权结构,防范资金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效用。台州市政府自1999年以来就将民营企业上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台州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大了推动台州企业上市的工作力度。2009年11月以来,永太科技、仙琚制药、伟星新材IPO融资25.1亿元,海正药业公开增发融资6.7亿元,直接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而随着爱仕达电器2010年4月在深交所的中小板上市,台州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8家,据介绍,台州市上市公司总数在浙江省内排杭州、宁波、绍兴之后,居第四位,中小板上市公司13家,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居第二位。
政府通过引导企业开展资本经营,以上市直接融资为突破口提升管理,做大做强,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实现民营经济在新起点上的新飞跃。
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能够举全市之力,集合各方面力量来推进发展,这是推进台州沿海产业带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