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大平台

构建大平台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构建大平台为加快推进台州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空间布局优化,应加快构筑六大平台,为沿海产业带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统一的领导协调机制、统筹的建设推进机制和创新的开发建设体制等,进一步强化合力、强调协同,推进台州沿海的加快发展。

四、构建大平台

为加快推进台州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空间布局优化,应加快构筑六大平台,为沿海产业带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撑。注重基础先行、功能强化,加快建设大项目;注重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加快打造大产业;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区域内外协作;注重建设行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提升城市功能与品位。

1.基础设施支撑平台

从服务、引导和促进沿海产业带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筑加强综合交通网建设、能源供应网建设、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网建设、防灾减灾网建设和社会公共设施网等网络体系。近期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建设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沿海综合交通网络为重点,使之成为服务沿海地区发展、拓展沿海产业带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提高和壮大台州的综合运输通达能力,为台州实现跨越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综合运输通达能力支撑。突出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有利于降低产业带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增强区域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

2.项目带动支撑平台

以大项目投资为重点,推进投资结构调整,提升沿海产业带整体开发水平和档次,重点推进一批高科技、高效益、低排放、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国字号、省字号以及符合台州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重中之重是争取浙江(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切实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向重点领域集聚,促进沿海产业带投资结构优化,以增强重大项目对台州沿海产业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3.区域创新支撑平台

加快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面向块状经济、中小企业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立稳定的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整合科技资源,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的科技合作。支持信息、医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等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加强高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造就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区域协作支撑平台

加强台州沿海产业带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特别要强调与周边区域相衔接,统筹考虑城镇、产业上的合理布局、功能上的相互配套、资源上的共同分享,增强产业间协调配套能力,进一步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加强台州与台湾、上海、杭州、温州、宁波等地区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协调,推进跨省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和协同建设,通畅港口与腹地的通道。统筹协调区域内对台交流合作的功能分工,提升台州沿海产业带与台湾地区的对接能力。通过统一的领导协调机制、统筹的建设推进机制和创新的开发建设体制等,进一步强化合力、强调协同,推进台州沿海的加快发展。

5.空间集聚支撑平台

围绕台州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建设开发导向,对产业内上、下游关联性较高的企业,或产业间互动性强的企业,尽量就近集中安排,促进提升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在产业链上集合,在空间布局上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协作、信息共享、网络共建,增加自主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吸引国际资本,发展大产业、完善大配套,加快发展具有空间集聚优势的大产业,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加快建设一批空间集聚支撑平台。

6.总部经济支撑平台

构建区域性总部基地平台、发展总部经济成为台州核心区突破空间有限性,打造一个塑造形象、彰显实力、获取高端战略资源的良好平台,也是企业寻求资源最优配置,解决人才、技术需求,加强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提升城市功能和促进产业升级。按照积极服务好本地企业总部、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的企业总部的工作思路,集中建设行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适宜总部经济发展的营商商务和人文环境,在营造合适自身总部企业培育、发展和根植的内聚效应的同时,积极“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和资源空间,延伸产业和价值链条,形成优势互补、务实互利和开放互动的总部经济外联发展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