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中经济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日中经济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中经济关系的现状与展望——在四川大学110周年校庆“日中经济论坛”上的讲话日本驻重庆总领事 冨田昌宏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创立于1896年的四川大学迎来了110周年华诞。

日中经济关系的现状与展望——在四川大学110周年校庆“日中经济论坛”上的讲话

日本驻重庆总领事 冨田昌宏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创立于1896年的四川大学迎来了110周年华诞。我首先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值此日中经济国际学术论坛召开之际,我想以“日中经济关系的现状与展望”为题,发表我的一些看法。

一、日中经济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日中两国的经济关系呈顺利扩大和发展之势。去年,也就是在2005年里,日中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不含港澳地区)约为189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2.7%,而2006年1~6月,则达到了998亿美元左右,创纪录地增长了20.4%。对日本来说,中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对中国来说,日本是仅次于欧盟、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另外,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数为3269项,实际投资金额达65.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9.8%。

日本对华出口的主要品种为电机、一般机械、化学制品、金属及金属制品、精密机械等。这主要缘于近年来中国旺盛的基础设施投资、设备投资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品种有机械及机器、纤维制品、食品、金属及金属制品、化学制品等。这表明,设立在中国的外资IT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大量出口日本的同时,纤维制品、农产品等传统品种对日出口也在增加。

在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方面,对日本企业来说,近年来,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重要性显著提高,这一点值得关注。2001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为2626亿美元,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5.6%,列日本对外投资的第4位,排在英国、美国、荷兰之后。但到了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就飙升至7262亿美元,占总体的14.4%,一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位投资目的地。

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中经济关系

日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扩大的转折点始于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先生对此功不可没。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出席“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书互换仪式。他参观访问了日产汽车公司的工厂,并挥毫题词:“中日友好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日产汽车公司赠送了我国一台轿车。那时,中国还没有一家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当时我作为日方的翻译,参加了邓小平访日代表团一行的接待工作,我感到,以改革开放为契机,日中经济关系将迎来转机。

大家知道,邦交正常化之后,日中贸易主要是中国从日本进口工业产品,日本从中国进口纤维制品、百货等,属于互补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众多外资企业纷纷到沿海地区投资,开始生产高级的工业产品。这样,日本企业与中国的贸易增加了加工贸易这种方式。在1992年邓小平先生的“南方讲话”、“先富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表之后,日资企业的投资和贸易再次得到了促进,日中经济关系的纽带进一步得以加强。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开始走向全球化,限制被逐步取消,经济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开始做大做强,城市消费不断扩大,这一切带来的结果就是,在华外资制造企业开始加大生产以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的产品。众所周知,汽车制造业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例子。

三、日本的软件相关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开展

现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任务,软件开发就是其中最重要而且很有希望的产业领域之一。日本很多软件相关企业都以各种形式在中国开展业务。说到中国最新的日中企业合作的案例,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软件产业领域。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日本的四川省等西南地区,软件企业是在扩大日中企业合作方面最具可能性的领域。

日本的软件相关企业大多数都投资于大连、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其中,大连的日中软件产业的合作表现得最为抢眼。

大连软件园是中国11个国家级软件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2005年软件销售收入为50亿美元,出口额达2亿美元,被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在园区内280家企业中,有世界500强企业30家,其中日资企业数量最多。在该园区出口的产品中,90%都是面向日本的。

但是近年来,日本的软件企业开始将其软件外包基地从大连等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这个动向值得关注。主要理由我认为有以下3点:①劳务费、管理费等成本飞涨。②今后日本软件企业的外包业务预计将会扩大,因此希望到新的地方开展业务。③软件产品不存在运输成本的问题,选择距离遥远的地方也无损其优势。因此,今后日本的软件企业也将很有可能进入以四川省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开展软件外包业务。

辽宁省的国有企业——东软集团,拥有从业人员达5000名,开展国际性的软件业务,是中国软件外包的龙头企业。该集团在都江堰市修建的“成都东软软件园”定于2006年9月竣工。在该软件园里,东软集团将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开展解决方案、软件外包、IT服务等业务。

前面讲过,总部在沈阳、以大连为业务基地的东软集团,其软件业务的相当一部分都是以日本为对象,过去通过来自日本的软件外包业务,到现在已经有13年的合作业绩了。该集团不仅在日本有子公司,还作为黄金赞助厂家,参加每年在东京举办的“iEXPO”综合性IT展览会。

我期待今后成都东软软件园在正式开展业务的同时,四川省与日本之间在IT、软件开发方面的合作也得到扩大和发展。

四、日本对华ODA的评价

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对日中经济的促进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根据1979年大平正芳总理访华时达成的一致,日本国开始对华提供日元贷款,这标志着日本的ODA正式开始实施。截至2004年,累计实施总额约为1651亿元。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实施对象主要是沿海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1年以后,根据日本政府的“对华经济合作计划”,环境保护对策、人才培养等成了实施的重点领域。

在四川省也有不少这样的项目。1994~1995年,日本政府对我国经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提供了日元贷款,该项目实施范围为包括四川省在内的21个省市,总额达203亿日元(16.5亿元)。1999年,对成都市城市供水项目提供了73亿日元(5.9亿元)贷款。之后,日元贷款转向了人才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项目。2000年,对四川省紫坪铺水资源开发项目提供了322亿日元(23.2亿元)的贷款。该项目将于2006年年底全面完工,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批开工建设的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完工后每年将为四川省提供电34亿千瓦时,同时还将发挥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另外,在2001年,对四川省人才培养项目提供了约61亿日元(3.8亿元)的贷款,2004年对四川省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提供了65亿日元(5.18亿元)的贷款。

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偿资金援助在医疗、卫生、环境、人才培养、教育等各个领域实施,截至2004年,在中国实施的总金额达到了1457亿日元(115.9亿元)。

利民工程无偿资金援助是日本政府以提高发展中国家基础性的基层社会福利为目的,对每个项目实施最高金额为1000万日元(约68万元)的一种小规模赠款,由总领事馆直接受理申请,经由外务省决定后实施。2004年在四川省实施的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改造项目就是这种援助的代表。

根据两国政府协商的结果,对华日元贷款将在2008年停止实施新的项目,但以实施贴近人们生活的项目为目标的利民工程无偿资金援助,在这之后将继续实施。

五、今后日中经济关系的展望

日本经济开始从20世纪90年代的长期不景气中摆脱出来,最近4年来呈现出复苏的态势。同时,中国经济长时间保持了高速增长。展望今后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长期保持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成为世界性课题。另外,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中东的地区冲突导致了石油价格飞涨,这也成了一个大问题,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这样的形势下,在思考今后的日中经济关系时,两国的经济界在环保和节能领域进行产业合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今后的发展也可预见。

大家知道,在中国,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各地发生了严重的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情况。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方案,这在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已经有详尽的对策。日本也有过这方面的经历,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高速增长下,发生了严重的破坏自然、破坏环境的情况,但最终这个难题被战胜了。另外,日本与中国相比,国土面积小,资源贫乏,因此,日本人自古就认识到在节约资源的条件下发展经济的必要性,很多企业都自觉地开发追求节约能源资源、提高效率的技术。

日中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方面已经有通过ODA实施的援助和企业间的合作,今后,两国在节能和环保领域的产业合作中也有着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