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浅析
四川大学统战部 刘玲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张 钰
一、泡沫经济解析
1.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区别
在研究泡沫经济问题时,首先必须对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加以区分。按照比较正式的提法,经济泡沫现象指:“一种或者一系列资产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过度上升,随着最初的价格上升产生对远期价格持续上升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1]因此,可以认为经济泡沫指的是资产价格上涨中来源于对利润预期超过实际利润的部分,并假定其为Pf。Pf并不一定是虚假的,它是资产预期收入的价格,是由买者预支给卖者的,但由于信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放大作用,人们在经济持续增长条件下对资产收入的预期往往是被放大了的。一旦资产收入无法达到预期水平,这部分价格就是虚假的。如果利润率仍然保持在一定水平,Pf由利润率乘以时间来弥补,但当利润为非正和利润率太低而使得必须乘以巨大的时间单位才可以弥补Pf的话,Pf就只能由资产的最终购买者来承担。在大多数非现金交易的情况下,尤其当资产交易利用了一定的金融工具或是以金融机构为媒介进行时,无论资产的最终购买者是谁,Pf都可以表现为银行的贷出款项。
泡沫经济指的是由于Pf对社会有效需求的刺激造成的经济虚假繁荣。经济泡沫只是一种局部的不均衡,无论是破裂或者消除都不会对经济整体造成过大影响,因为市场均衡点仍然存在。但泡沫经济则是超出了市场均衡能力的范围,市场无法通过自发调节来实现均衡。同时,泡沫经济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为特征,资产价格将一直飙升到暴跌以前。
2.泡沫经济的经验定义
泡沫经济有一定的特征,但它是这些特征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从泡沫经济的特征角度对泡沫经济的定义,无法反推。对所谓“经济泡沫”,一般的理解是:资产价格偏离价值较高。如果资产价格偏离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偏离过高,使得总价格超过总价值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经济泡沫普遍化成为当期的经济特征,泡沫经济就出现了。因此,判断一定时期的经济是否属于泡沫经济,关键在于对总价格超过总价值的程度予以定义。
一些关于泡沫经济的定义倾向于将总价格超过总价值的原因归结于投机,并在投机需求后加上虚假需求的注释;同时,金融交易也成为泡沫产生的元凶之一,因为经过金融交易放大以后的资产,很容易被认为是泡沫的载体。但这种看法有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所有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交易都是符合投机的逻辑定义的;另一方面,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巨大交易费用以及能够节省大量交易费用的金融产品,却被忽略了。所以,可以从价格和价值的离差角度来定义,规定当所有因为经济泡沫而产生的价格高出价值的数量总和达到一定程度时,某国或某地区经济符合泡沫经济的定义。从经济运行机制角度出发,着眼于总价格高出总价值的程度,对泡沫经济的经验主义的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资产价格指数往往是不断上涨的,名义总价格也是在不断上涨的;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时候,资产价格指数和名义总价格的增长速度会明显下降;当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后,调低利率却无法使价格指数和名义总价格增长速度明显地回升,价格指数和名义总价格呈大幅下降趋势,此经济就是泡沫经济。简单地说,就是当踩下利率刹车紧缩经济以后,下调利率的货币政策很难对紧缩的经济起到恢复的作用,利率刹车反方向失效时,说明一国经济泡沫情况严重,且已经演变为泡沫经济。
这一经验主义的定义的来源是日本,因为日本的泡沫经济是非常典型的。下面,本文将结合对泡沫经济的经验主义定义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
从日本经济结构角度出发,有利于深入分析日本泡沫经济问题。从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经济泡沫的出现和积累;日本从容地应对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确立了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也是日本经济泡沫演变为泡沫经济的关键时期;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继续增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集中了大量资金,投机增加,泡沫经济出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期(1946~197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生活物资短缺严重。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恢复经济,通过贬值通货和冻结存款,将全国的财力集中到重点行业,这是战后初期日本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困难的时间很短,朝鲜战争爆发后,得到了美军战略物质定购和美国国内紧急生活必需品的定购。不久,日本又得到美军特需供应权,即兵器修理、军需物资和服务。
由战争拉动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这期间,日本经济经历了三次繁荣:神武景气,以日本第一个天皇的名字命名,从1954~1957年共持续31个月;岩户景气,以日本神话中太阳神栖息的岩石屋命名,从1958~1961年共持续42个月;奥运会景气,从1962~1964年共持续24个月。在这一时期,每一次经济繁荣都是随政府宏观政策的紧缩而结束,而一旦政府放松金融政策,降低利率,景气状况便开始好转。这说明,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可以非常容易地调控日本经济,无论是作为刹车还是作为油门使用的利率,都是相当灵敏的。在1965~1970年,日本经济经历了一次长期繁荣,共持续57个月,被称为“伊羿诺景气”。经过这次高增长,日本经济取得极大发展,大型企业开始大规模合并,出现了一批特大型企业。从1955~1970年,日本钢铁产量增长10倍,家用电器产量增加100倍,汽车产量增加159倍。日本工业支柱产业基本形成,钢铁业成为日本经济的核心,汽车、家电和重工业成为日本经济的基础。[2]
在这一时期,日本形成了最重要的经济特点——出口。在出口的支撑下,日本以弹丸之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时间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2.经济泡沫积聚期(1973~1985年)
度过了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日本出口经济进一步发展,但经济泡沫也开始积聚。石油危机初时,日本的工业、铁路、发电厂和家庭用燃料大多为石油,对进口能源已经占到所消耗能源的90%左右。石油价格的猛涨,带动了物价的上涨。日本开始紧缩财政和信用。但石油危机并不是因为缺乏石油造成的,其原因在于石油价格上涨过快。以出口作为生存方式的日本,需要压低成本,消化石油价格上涨部分。因此,日本政府开始努力开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以钢铁工业为例,日本通过循环使用超高温瓦斯和“连铸”技术的采用,将生产钢铁的能源消耗降低了66%。同时,日本政府开始增加劳动密集型的机械工业生产,发展一些能源消耗量不大的产业,如汽车、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数控机床等。另一方面,日本采用压低工人收入,增加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等方法,进一步降低成本。70年代,日本工人的名义工资收入已经毫无疑问地进入世界高水平范围。但由于日本的物价较高,加之日本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远大于欧洲和美国,日本单位劳动时间的工资购买力仅占西欧的50%、美国的40%。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此项指标为最低。根据日本经济联合会劳动经济特别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显示,日本1978年工人全年人平均劳动时间为2146小时,比同期民主德国多418小时,比法国多347小时,比美国多212小时、比英国多189小时。
同时,日本工人工资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小企业工人工资收入差距较大。日本企业的常见生产模式是,大企业把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发包给中小企业,并尽量压低价格。因此,日本中小企业工人的工资就远低于大企业工人。以1989年的数据为例,以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工人工资为基数P0,员工总数在500~1000的企业工资水平P0的80%左右,员工总数在200~300的企业工资水平为P0的70%左右,员工总数在50~100的企业工资水平为P0的60%左右。
正是由于技术革新和低工资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日本很快摆脱能源危机的困扰,经济继续增长。同时,由于欧洲和美国无法和日本一样迅速果断地处理能源危机,其产品价格随石油价格上涨大幅上涨,失去了和日本产品的竞争能力。日本在70年代的能源危机中抓住了机遇,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贸易份额,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强了生产能力。但扩大的产能,却正是经济泡沫的来源。因为强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直接导致资产交易中对未来资产收入预期过高。日本在克服石油危机的同时,扩大了产能和出口——这与欧洲和美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欧美国家的生产和出口在石油危机中备受打击。一旦欧美国家摆脱了石油的困扰,开始设法恢复生产并关注出口的话,日本要收缩扩大以后并已经在资本市场预支了的产能,却并不容易。
3.泡沫经济时期(1985~1991年)
从1985~1991年,日本经济经历了一次强增长,出口增加,物价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出口带动经济恢复和发展,并通过克服石油危机扩大出口,取得经济大国的日本开始大量积聚经济泡沫。
经济泡沫的直接来源是对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良好预期,是经济景气的结果。在景气条件下,尽管当期资产价格已经高于前期,但由于对下期价格的上涨预期,资产仍然被大量交易。在这一时期,由于日本出口不断增长,厂商对出口增长的预期甚至超过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因此,日本的生产能力仍然在不断扩张中。但是,对于全球经济体系而言,大量的生产被集中在缺乏资源的太平洋东海岸的一个岛国,是不经济的。此时处于出口扩张状态的日本经济,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一方面,任何生产资料和各种资源充裕的国家,一旦决定从事与日本类似的生产,将会对日本带来极大挑战——因为这些国家往往是日本出口的对象;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正逐渐从能源危机中恢复过来,开始对国际贸易体系做出调整。
由于在这一时期,经济强力持续增长,对资产利润的预期良好,日本资产交易中的投机活动非常频繁。一面是政府持续执行到1989年上半年的低利率政策;另一方面是企业债券,包括投机性较强的可置换债券的发行,以股票和土地投资为主的投机活动使日本社会总财富迅速增长。1989~1990年,日本GNP总额为1806万亿日元,日本土地和股票资产价格却上涨了1892万亿日元,股票和土地价格上涨数度远远超过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从1989年开始,日本政府为了降低土地价格,开始加息。1990年日本央行又两次加息,利率高达6%,土地和股票价格开始猛跌,泡沫经济爆发了。之后,日本政府调低利率,却无法使经济恢复增长,股票和土地价格均下跌一半以上。
1991年开始,日本泡沫经济爆裂,投机市场价格大跌,经济增长开始停滞,泡沫经济的危害显现无遗。1991年以后的日本进入了泡沫经济爆裂后的恢复期,故在本文中不必赘述。
三、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日本经济泡沫的来源是生产能力的过分扩大。由于出口的大量增长,造成国内资本交易市场对资本收益的预期过大,从而引起股票和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由于股票和土地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其交易总价格远远超过了引起其价格上涨的生产和出口的增长总量,因而成为一种虚假增长。泡沫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表现,仍然可以用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来解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仍然存在并以新的形式存在。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使社会生产的能力不断加强,生产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仍然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仍然存在。日本为扩大出口而不断增长的产能,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生产能力过剩的基础上,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为普遍
为了克服石油危机带来的萧条,把经济推向景气,日本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税收不足的情况下投入大量公共事业建设资金。为了弥补因此产生的财政赤字,日本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国债,刺激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时,由于国债在市场上是一种自由利率的商品,其大量发行和流动极大地促进了投资和投机。由于当时日本的土地价格一路攀升,大量资金融入房地产业,银行也不断向房地产行业增加贷款;大量贷款和融资又反过来推动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在1986年11月至1991年4月的超长期景气中,日本国内房地产抵押贷款增加一倍以上。在1984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年房地产贷款在日本全国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为17%,达71.83万亿日元;到1992年初,这个比例达到35.5%,达150万亿日元。企业广泛采用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权益融资来进行融资。1985年全日本权益融资共计4万亿日元,到1989年,全日本权益融资达26万亿日元。大量企业和银行资金被用于土地和金融投机,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生产性投资的利润减少。银行和企业的资金大量参与地产投机,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直接原因。
2.央行政策抬高土地价格并影响股市
为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日本央行的贴现率一直较低。从1985年开始,日本货币供给量开始呈现出一种扩张趋势。到1987年初,日本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10%,在理论上已经有一定数量超出实际经济运行需要的货币存在。这部分货币并没有被用于与生产消费密切相关的实际经济领域,而成为投机市场的资金来源。同时,低贴现率也促使银行进一步增加了对土地和资产的贷款发放。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生产性投资的利润下降的情况下,银行的大量贷款便自然地集中到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和那些在股市的投机买卖中表现优秀的企业中。在央行政策的支持下,日本的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不断膨胀,将日本推向泡沫经济。
3.税收和政策促进投机
日本从明治天皇时期开始,就有保护租权的习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政府明确规定,土地的地产所有者不得终止租约或大幅度提高租金来驱逐承租方。这样的政策使本来土地就稀缺的日本的土地供给更加不足,造成地价上涨,引起投机。在税收制度上,日本的固定资产税、继承税和转让所得税是投机的重要推动力量。日本的固定资产税率标准为1.4%,但实际有效税率非常低,仅为0.2%~0.3%。这使得大量资金被投入以土地为主的固定资产。在继承税方面,虽然日本政府规定的地产继承税率较高,但在执行时是以远低于市场地产价格的官方公布价格为标准的,这在事实上降低了遗产税;同时,日本政府还有一系列减免遗产税的优惠政策,这就使得土地所有者倾向于继续持有土地所有权和资产所有权,也促进了资金流入以地产市场为主的资产市场。日本的转让所得税较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从1988年10月开始,政府对持有时间低于两年的土地转让收益收取最高达96%的所得税,以平抑地价。但在泡沫经济条件下,这样的政策只能抑制土地交易和减少了土地供给,无法压制资产投资和投机过热,反而大大推高了土地价格。
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经过长期积累,最终形成泡沫经济。鉴于泡沫经济对经济健康发展的高危害性,处于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中国应当以日本为诫,警惕泡沫经济的形成,并把泡沫经济消除在经济泡沫的积聚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扈文秀、席酉民:《经济泡沫向泡沫经济的演变机理》,《经济学家》2001年第4期。
2.三木谷良一:《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崩溃与金融改革》,《金融研究》1998年第6期。
3.刘敏:《泡沫经济与日本经济政策分析》,《亚太经济》2004年第1期。
4.邵学峰:《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税收政策评析》,《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1期。
5.乌旸丹丹:《引发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因素及其启示》,《日本研究》2003年第3期。
6.裴桂芬、马文秀:《战后日本的资产税改革与泡沫经济形成》,《日本学刊》2007年第2期。
7.周建平:《日本世纪末经济大萧条透析》,《亚太经济》2000年第5期。
【注释】
[1]扈文秀、席酉民:《经济泡沫向泡沫经济的演变机理》,《经济学家》2001年第4期。
[2]林直道:《怎样看日本经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