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内外部条件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内外部条件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内外部条件中国首个自贸区试点落户上海主要考虑了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上海具有较好的基础、较成熟的监管制度和管理经验以及较好的区位优势。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腹地经济发展对上海自贸区建设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而上海自贸区设立能够引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内外部条件

中国首个自贸区试点落户上海主要考虑了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上海具有较好的基础、较成熟的监管制度和管理经验以及较好的区位优势。[21]本节对上海成为中国首个自贸区试点的条件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

一、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

近百年来,在国内和国际经济中,上海始终保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为自贸区建设积累了难得的历史财富和过硬的现实基础。

(一)近代上海享有“东方巴黎”、“西方纽约”之美誉[22]

近代是上海经济发展中最辉煌的时期,上海经济占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近代上海是远东地区的第一大都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之一,对远东乃至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上海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具有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23]自1843年开埠以来,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轮船运输业。到19世纪60年代后,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呈扇状排列的国内外商业航运网络,[24]成为中国和远东国际航运中心;其国际航运中心进而带动了国际贸易、国内埠际贸易及上海本地商业的空前繁荣,使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和远东的贸易中心;其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又进一步带动了上海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到1936年,上海成为全国金融业务的中心和远东国际金融中心。同时,近代上海租界为上海经济贸易中心形成提供了特殊的制度条件。[25]虽然近代租界与自由港制度完全不同。但是,租界享受的“治外法权”与自由港的“境内关外”的特点与作用有一致性。因此,近代上海为现代自贸区建设提供了诸多方面的历史借鉴经验和基础。

(二)现代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

现在,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首要特征是“经济加速器”。解放后,上海走出了一条特大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上海还是一座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作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开放型经济规模大,与国内外经济联系面广,国际化企业集聚度高。上海吸引各类投资企业120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230个项目,2012年进出口贸易额为1130亿美元。这里拥有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仅浦东新区内集聚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洋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国家级的临港装备产业基地。上海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门户和理想的投资目的地,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具有良好的开放型经济基础和管理体制机制基础,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为自贸区先行先试提供了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

二、上海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一)上海拥有优良的港口

上海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门户之一,目前上海港是全国吞吐量最大、运营水平最高的综合性枢纽港口,位于全国最繁忙的长江航道入海交汇处。上海港拥有深浅配套、功能齐全的码头泊位、相应的装卸设备和堆存设施,以及适应现代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深水航道,集疏运体系发达。上海洋山深水港是上海的深水良港,洋山深水港的建设使上海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前三甲。上海在港口运营、管理和业务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争创世界一流大港,提供全国最完善的管理和服务,打造全国最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已经具备集装箱、散货、油品、杂货等全面航运功能,内陆水运航线、众多国际航线航班联系世界各国,与国际著名大港和自由贸易区有着密切联系。据统计,2012年上海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达3.6亿吨,同比增长5.9%,上海港继续保持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地位;外高桥港区完成1536万标准箱,连续八年蝉联全国国际船舶吞吐量最高的港区。[26]同时,上海口岸还以贸易便利化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与口岸单位的联动,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实现新拓展,最大限度地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法规制度,为旅客、货物、船舶的进出和资金融通提供最大的便利。

(二)上海拥有强大的经济腹地

宽广的腹地经济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条件。自贸区通过对其广阔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其连接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整体效能。从国内腹地来看,上海背靠江浙,依托长三角,广泛联系中西部广阔的经济地带,拥有强大的腹地经济支撑。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概念。[27]根据《长三角区域规划》[28],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吸引了众多世界级经济巨人的目光,成为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但是,由于受自主创新能力、资源环境、改革攻坚、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促进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长三角区域规划》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长三角区域布局是: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29]这将为上海“四个中心”[30]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坚实的腹地基础,也有利于发挥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快速有序发展。同时,从全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域最为广阔、腹地经济实力最为强劲,位于沿海中点、连通全中国,能够推进全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腹地经济发展对上海自贸区建设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而上海自贸区设立能够引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三、上海具有超群的经济实力和生产要素条件

(一)上海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

上海是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其经济总量(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常住人口数量均列全国第一。据统计,2008年上海GDP达11765亿元,是中国首个GDP超万亿元的城市,超过了新加坡;2009年GDP达14900.93亿元,超过了中国香港;2013年GDP为21602.12亿元,超过了丹麦。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一直位列全国前茅,2013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851元,比上年增长9.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8元,同比增长10.4%。[31]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达2371万,外来常住人口超965万,保持年均增速10%。[32]据测算,若上海GDP维持7%至8%增长,未来7至8年,经济总量可居国际大都市排名前五。

(二)上海具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基本建成了“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建成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上海先后建成了两大国际机场、四座航站楼,基础设施条件达到世界级大型航空枢纽水平;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陆续建成了洋山深水港一期到三期、外高桥一至六期,港口年货物吞吐量逾6亿吨、集装箱约2900万标箱,位居世界前列;沪宁城际、沪杭客专、京沪高铁等建成通车,形成了铁路“2主3辅”5个客运站格局,铁路客运能力大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含磁浮)形成了12条运营线路,452.6公里运营里程的基本网络,在世界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基本建成市域高等级干道网络,尤其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运,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的高效利用和集约管理,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沿海其他港口城市相比,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最为完备。[33]海陆空立体化密集的交通网络,将上海与全国、与世界紧密地融合为一体,对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上海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

(三)上海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上海作为直辖市,一直是中国著名的商贸中心、综合工业城市、现代制造业和研发基地,工业基础雄厚。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增长率平均10%以上,综合实力列全国首位。同时,上海提出“长期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长期坚持二、三产业同时推动经济增长”和“优先发展现代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在此期间,上海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转型。第一次是产业结构由“轻”变“重”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为以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为主导;第二次是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由“重”向“轻”的回归,由重工业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效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上海经济增长格局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共同推动,初步实现了三、二、一产业发展目标。2000年,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50%,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这一比重提高到60%,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大型客机、风电设备、核电装备等一批国家重大装备制造项目落地。经济发展对投资、房地产业、重化工业、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性减弱,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4760项。[34]2013年,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到62.2%,并且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上海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了-2.9%、6.1%、8.8%。[35]

目前,上海正处于后工业化社会转换的过渡阶段,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方针,对经济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调整。上海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现代化的工业。上海不断优化的产业基础为自贸区的设立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四)上海具有素质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上海高校林立,科研院所种类繁多,其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仅次于北京,位居沿海港口城市之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闻名海内外,培养了大量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同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有着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和注重人才的传统,为各类人才在上海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宽松、适宜的环境。例如,上海积极实施了“不唯国籍、不唯文凭、不唯职称、不唯身份”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具有真才实学的境内外人才开辟来沪创业和发展的渠道。这使上海占据了全国国际化人才的最高峰,保证上海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中所需的各种类型、素质和数量的劳动力资源,这也为上海自贸区试点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

(五)上海具有国际化的金融保险业

曾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辉煌历史、开放型城市的特殊地理位置与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资源。近年来,上海采取一系列改革政策重建国际金融中心,使上海初具国际金融中心的雏形。目前,上海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在全国发育最好,是国内外金融机构最集中、金融业务量最大且运作最为规范的城市;在金融人才和技术优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和保险市场;住房抵押市场、商品期货等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最规范的市场。[36]《“十二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显示,“十一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为重点,取得显著进展。

一是上海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居全球第三,年末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六;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年末债券托管余额位居全球第五;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合约数量居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所第二位,成为全球三大有色金属的定价中心之一;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量居全球第一。

二是上海金融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集聚的同时,其他各类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2010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1049家,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4万亿元。

三是上海金融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稳步提高。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2010年末,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21家;合资证券公司5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2家;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8家;合资寿险公司11家。金融业务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证券市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数量和投资额度进一步增加;境外机构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启动;货币、外汇、黄金等市场稳步有序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境内金融机构稳步拓展海外业务,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正式推出。

另据《上海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37]显示,“十一五”期间上海保险业形成了数量众多,功能齐全,资本结构多元化、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的市场体系。一是上海保险市场规模不断增大。2010年上海保险业保费收入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6.57%,上海市保险密度和深度居全国前列。2010年末,上海共有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其当年营业收入占全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营业收入的38.25%。二是上海保险市场的总部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保险市场主体平稳增加,2010年末,全市共有分公司以上级保险机构115家,在沪外资保险机构代表处43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302家。

《“十二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与《上海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坚持“一个核心、两个重点”[38]的推进思路、“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推进方向,按照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要求,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内涵和全球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随着上海金融保险市场体系和人民币市场的建设与完善,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金融保险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上海金融中心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将不断提升。随着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法规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上海的金融发展环境将更具国际竞争力,而这些不仅是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也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条件。

四、上海具有我国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经验与能力

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上海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世界级企业的进驻,激活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潜能,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进一步增强,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与统筹发展。从此,上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前沿”,多次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战略重任,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记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监管制度、管理机构和积累了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

(一)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这是中国首个保税区。其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濒临长江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经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探索,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已经成为集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保税区,成为上海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进出口贸易基地和微电子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第一个区港联动的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39]

200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采用在保税港区划出专门保税物流园区的方式在保税区和港区之间建立直通式通道,实现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区的区位优势互补,形成“前港后区”联系密切、“境内关外”、运转自由、高效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高桥保税区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开放度、自由度和便利化程度,其经济总量在全国保税区中位列前茅。

(三)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航运市场正迅速走向一体化、网络化,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集中于争夺航运中心地位,抢占航运制高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但因为没有深水港,长期陷于箱源充足却做不了全球航线网“母港”——枢纽港的尴尬。2002年国务院批准启动建设洋山深水港。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正式开港,结束了上海没有深水港的历史,提升了上海港的枢纽地位,为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硬设施条件。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既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也是国内实行类似自由港和保税区政策的初始样板。它集中了我国港口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所有核心政策,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优化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洋山深水港区与洋山保税港区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提升了航运基础设施的能级,增加了我国与周边国家港口竞争的优势,引起国际航运格局重新“洗牌”。

(四)中国第一个综保区管理委员会——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关于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中提出“借鉴国际自由港政策,拓展洋山保税港区功能”,在洋山港“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同时,上海市政府把打造“自由港”视为综合试验区的最终目标。先以洋山保税港区为核心,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再把该政策推广到上海“三港三区”[40]及周边临港新城等航运服务集聚区。2009年11月18日,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其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位于浦东新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的“三区”与“三港”的所有事务,实质性启动了“三港三区”联动发展。

(五)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成立大浦东新区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浦东”显然不仅在于区界及人口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国家战略整体功能提升的使命。从此,在中国海岸线的中点与长江出海口的南侧,在“陆家嘴—外高桥—洋山港”所构成的逾千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土地上实现了统一的行政区划,浦东开发开放、综合配套改革、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等三大国家战略聚焦,金融、航运、贸易、行政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先行先试政策汇聚,这为自贸区设立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由于自贸区是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区域,试行最开放最自由的政策。因此,一般需要设置隔离标志,实行园区封闭管理。尤其是作为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所有制度规则等要在试验区内先行先试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完善和防范风险。所以,实行区域封闭管理更是必须。而上海大小洋山是两个四面环水的岛屿,上海外高桥港区也是一个便于封闭管理的半岛,两者通过唯一的东海大桥联为一体也便于封闭管理。同时,上海洋山港、上海外高桥港区、上海浦东机场保税区等本身就是封闭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备建立自贸区封闭管理的优越条件,也具有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经验、政策和机构等。这些能使按国际惯例建立“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自贸区建设具有更扎实的基础,减少自贸区试点风险,扩大自贸区试点效应。

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到上海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始终贯穿着上海建设“自由贸易园区”的规划和梦想。在上海综合保税区2011年企业大会上,时任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的杨雄表示:“上海综合保税区要深化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向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41]2011年11月,第11届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大会在外高桥召开。这一全球自由贸易园区最高层次的活动,首次选择在中国上海举行,无疑向外界宣布建立自贸区的决心。时任浦东新区副区长、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和世界自由贸易区协会主席格拉汉姆·马瑟在共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内首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保税区,其和上海机场综合保税区以及洋山港保税区共同构成了“上海综合保税区”,正努力转型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作为保税区的升级版,需要有很多领域的突破,比如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42]

可见,中央选择上海设立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是重大科学决策。上海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条件,无人比肩。因此,上海将不辱使命,再次奏响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的号角,率先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自贸区,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立探寻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