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族与泛家族

家族与泛家族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1.家族与泛家族家是温馨的,那里面有着太多的梦,太多的亲情,太多的回忆。这个条件和环境就是中国的家族文化及其泛家族化的构成,促成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产生,并借助于儒教的发扬光大而演化为泛家族规则。所以,中国基层政权的行政首长在过去被称之为“父母官”,这也是世界上的独一份儿。

91.家族与泛家族

家是温馨的,那里面有着太多的梦,太多的亲情,太多的回忆。不过,梦、亲情与回忆,多是在离家出走多年后才感悟得到的。昔我往兮,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菲菲。这时候人们通常是不会想起那讨厌的家的规矩。提醒人们再一次想起家的规矩时,通常是在成立自己的小家庭时,多半是因为配偶——一个不属于原来家庭的新人进入家族后的感受。

一件奇怪的事是,研究中国家庭的人不少,可研究中国家规的人并不多。家规究竟有多少条,应该有多少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的。在血缘与亲情的包裹下,谁也不去追究家规的合理性。反抗是有的,多半来自家庭的新加入者,但很快会湮灭在浓浓的亲情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并不是每天适用于每一个人的国法有很多的人去研究,不管哪一种政府和哪一级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去宣传去执行;可对于每一天适用于每一个人的家规并不太关心,似乎那纯属私人的事,对社会公众影响并不大。

舍弃了对家的研究,就无法研究中国,就好像舍弃了对基督教的研究就无法研究欧洲和美国一样。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说,不研究中国的家,就根本无法理解中国,既无法理解中国的历史,也无法理解中国的当代,更无法预测中国的未来。当然也就难以理解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组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家庭单因子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家庭,这有些像现代克隆技术。也许纯属巧合,历史上的克隆王朝一而再地在中国出现,并且以中国为最。难怪乎有那么多的人都茫然地面对着同样的难题:中国的封建历史为什么会那么漫长?如果没有欧洲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还会在封建的轨道上走多久?还会克隆出多少代王朝?百思不得其解,吵了100多年,人更替了几代,问题依然还在。

其实,从家的角度来分析国与家,最后形成的国家,问题似乎更简单明了,之所以中国无论什么样的人掌握政权,都无例外地出现前朝克隆,就在于中国有着独特的克隆的条件和环境,在这种条件与环境下甚至不得不克隆。

这个条件和环境就是中国的家族文化及其泛家族化的构成,促成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产生,并借助于儒教的发扬光大而演化为泛家族规则。

儒教,严格地说并不能称之为“教”,其本质内容说穿了,实在就是一种家文化。它之所以被一代代的统治者所接受,并被推崇至极高境地,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因为,这种学说和思想,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都与当时最普通的家庭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相吻合,尤其是在精神方面,可以为最广大的普通百姓接受,也就成了管辖百姓防止造反的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我们常说,没有国哪有家,其实从中国历史的长河来看,恰恰相反,没有家就没有国。国家政权在相当多的方面都是对家的管理形式的模仿,政权的法律相当多的方面都是家族规则的扩张与肯定,政权管理也有相当多的内容是支持与维护家规。所以,中国基层政权的行政首长在过去被称之为“父母官”,这也是世界上的独一份儿。前几年一些县里主要负责人口无遮拦地自称起“本父母官”,被人看不下去,写文章批一通,近两年不大敢说了。而对另一个称呼“大老板”,似乎有些市场经济的味道,又含着全部的家族管理味道,便都洋洋地现代起来,欣然接受。于是,一个县、一个市、一个部门里,“大老板”、“二老板”、“三老板”甚至于“老板娘”的满天飞,至今也没见人反对。实在地说,“大老板”与“父母官”在过去的含义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五四运动,首先喊出反对儒教、打倒孔家店,并不是偶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