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以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
如果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科技放在首位、把教育放在首位之首位是区域经济战略的特点,那么区域经济战略最根本的特点还不仅于此,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协调的发展战略不同于宏观经济战略和行业发展战略及微观经济战略的根本特点,还在于它必须以区域的整个社会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区域经济的显著增长固然是可喜的,也是需要的,但如果只有经济的增长则是不够的,那还不是发展。科技、教育的快速改观也是值得称赞和极力争取的,但如只有科技、教育的改观那也不是发展,而只是科技、教育的进步。只有区域系统的经济、科技、社会三大领域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才是区域经济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才是区域经济战略不同于行业战略、部门战略、微观战略的最本质的特征。
为了实现经济、科技、社会三大领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就要应用唯物辩证法和系统方法,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既牵住牛鼻子,又不忘牛全身,既扭住中心不放,又不忽视一般。
为了使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甚至超前发展区域的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车站、码头、空港、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拓展长期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为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充分的保证。在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时,要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区域的政府财政更要向这些行业倾斜,而把零售商业、日用工业品等更多的交由个体和集体去办,政府的财力、物力应重点投向这些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多、见效慢,但又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举足轻重的方面,以便使区域的发展后劲长久,底气不衰。当然,这倒不是说所有的区域都要不切实际地争相上航空、铺铁路等。
由于兴建基础设施资金需求多,而区域又存在资金紧缺的困难,这就势必存在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可以开动脑筋多渠道设法予以解决。比如,让出一部分利益吸引外资开发,向区域的企业和个人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等,把分散的资金,特别是超前消费的消费资金吸纳到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上来。
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区域的城市、农村建设有明显的改观,使城市、乡村建设既注入现代社会的气息,又保持祖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既兼顾居民个人的意志和情趣,又有统一的布局和协调的风格,使城镇、乡村的面貌有一个大改观。特别是对乡村更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我国南方一些市、县,农村经济已相当发达,乡村已逐步城镇化,新盖楼宇鳞次栉比,但很多却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房子为房子所包围,不通风,不见阳,路不畅,人难行,高大宽敞、流光溢彩的楼宇仍不能给人外观协调、内居舒适、进出方便之享受。此问题已到了在区域经济战略中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并着力解决的时候了。这种虽然有了新房子,但没有规划、没有美感的房屋堆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是不相符的。
在发展经济、开发建设,尤其是应用科学技术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可耕地的保护。沿海部分地区在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仅由于缺乏统一布局而又大量兴建住房就使得大片可耕地消失,加之各地一度兴起的开发区热,更是吞食了大片的可耕地。由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劳动密集型、耗能型、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国内也与此相伴随,此类产业也正逐渐从大城市转移到小城镇乃至乡村。转移到小城镇和乡村的这些污染型产业,由于无钱进行有效的处理,加之污染问题没有在城市时那样引人注目,失去了社会舆论界的强力监督,于是一些原来就有污染的产业和新开发的生产中要产生污染的产业在小城镇、近郊乃至乡村迅速蔓延开来,污染顺着水流、气流漂(飘)向四面八方。面对开发建设的步步升级,乡村逐步城镇化和农村逐步工厂化,一些珍稀物种急剧减少乃至濒临灭绝,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也对各区域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时,把生态、环境、耕地的保护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绝不能以生态、环境、耕地的破坏为代价来换取区域一时的短期经济增长,铸成千古罪过,这也正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单一的经济增长战略的不同之处。发达国家走过的污染与增长同步、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我们绝不能再走,我们要认真吸取他们的教训,积极地处理这一问题,在两者有矛盾时要以经济速度的相对放慢为代价来实现对环境、生态、耕地的保护;而不能相反,绝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福利为代价来换得当代人的眼前利益。当然也不能走到机械保护论的另一个极端。
要使区域协调、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要坚持改革与开放的方针,大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经济、科技、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成果,使我们少走弯路,少花探索时间,更快地登上世界文明的高峰。同时,又要严厉打击各种丑恶现象和各种犯罪活动,绝对不允许任何有碍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肆意滋生蔓延。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改革开放的“门窗”上布起一道牢固的法制之“纱网”,并在上面涂上“防蚊药”,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把可恶的“苍蝇、蚊子”挡住并杀死。因有害虫就把门窗关紧不开,或开门就允许害虫与清新空气一起混入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要使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两种生产的关系,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资源、可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各区域包括边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都应把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得掉以轻心。如果人口过快增长,经济增长的速度不能大于乃至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社会何以协调全面地发展?就连经济的实质性增长都难以做到。当然具体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时也要根据沿海、内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的实际情况和民族习惯区别对待。我们一方面要控制人口增长,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提高人口质量,这就要求优生优育,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搞好卫生保健事业。
为了使区域协调发展,在努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努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又分为精神文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包括宣传手段、文化娱乐设施等,如影剧院、歌舞厅、图书馆、书刊报纸、电影、广播及生活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衣着服饰乃至闲暇、休憩的场所等。软件包括人们的精神风貌、思想境界、生活习俗,如科学进步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文明的语言与雅致的风姿等。区域经济战略必须做到使区域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伴发展,精神文明的软件与硬件协调进步。那种物质文明提高了,道德风貌反而沦丧了;精神文明硬件发展了,精神品位反而下降了;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就封建迷信泛滥成灾和腐朽愚昧的世界观沉渣泛起的做法,是绝对不该出现也不允许出现的,应极力避免和杜绝。
要使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那种从事金融工作的说钱是区域发展的关键,从事农业工作的说农业是区域发展的命脉……各说各重要,谁都要求向自己多倾斜的做法。要看到区域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必然要求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都良性互动、紧密配合,同时又抓住中心、舞活龙头、兼顾全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