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区域的发展筹划
区域经济战略在分解落实宏观经济战略任务的同时,也就基本上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然而这些目标可否实现得更好,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又以怎样的模式、途径、措施、步骤去实现这些目标等,这则是区域经济战略的又一个任务。
区域经济战略要为区域的发展制定总体目标及领域目标,使该区域明确自己今后一段时间内在科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目标。如经济方面的产业结构、利税、财政收入等;科技方面的科技队伍结构、科技人员的比例、科技成果的数量及应用率等;社会方面的人均占有公园数量和绿地面积、人均医疗床位、人均文化体育设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总目标明确、各领域目标清楚,区域的发展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区域经济战略不仅要为区域的发展制定总体的发展目标,而且还要制定区域各行业的发展目标,如工业发展子目标、农业发展子目标、文化和体育发展子目标等。用各行业的子目标分解落实好区域的整体发展目标,使区域发展总体目标能稳固地建立在行业子目标的基础之上,从而保证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不论是制定区域的总体目标还是区域的行业子目标,都必须以宏观经济战略为指导,充分了解并掌握不同区域的“区情”,使区域的总目标和行业子目标都建立在区域的客观实际之上。任何与区域的客观实际相脱离的发展目标都是难以实现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当然,与区域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实事求是的目标,同时还必须是有进取奋进精神的目标,只有把实事求是与进取向上结合起来的目标,才是切实可行而又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目标。
为了使区域经济战略的目标既切实可行,又充满进取性与创造精神,还必须充分考察和了解与本区域有联系、对本区域的发展有影响的其他区域乃至国际的、全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动态,使本区域的发展顺应国际、国内的发展大环境与大背景,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进一步形成和拓展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又避免与别的区域雷同,以免出现对原料、市场等的不必要的过度竞争,使自己“蹊径独辟”,发展有道。
确立了区域的发展目标后,就要为区域的发展选择重点,把准对区域发展起支配作用的行业、领域、部门、单位、项目等,以通过这些重点问题的解决来触发、带动、加速区域整体目标和行业子目标的实现。如湖北英山县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通过对县情的了解,发现缺电是制约该县农村乃至城镇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因素,而该县小水电资源又极为丰富,于是,它们就把发展小水电工程作为全县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重点,通过找准并主攻这一重点,从而带动了全县经济、科技、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了湖北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区域经济战略不仅要为区域的发展确立目标、重点,而且要为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寻求模式,只有找到了可行的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20世纪80年代,武汉市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通过对武汉位于华中腹地、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与东西黄金水道——长江在此交汇、市场广阔、人口众多等条件的分析,就曾确立了“两通(交通、流通)起飞”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使武汉在搞活交通与流通的过程中,为武汉市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如今,这一模式又适时地发展到了把武汉建设成“国际性大都市”及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撑点的新阶段。可以预料,通过搞活“两通”,并在此基础之上的国际大都市及“中部崛起”支撑点的建设,武汉的经济、科技、社会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区域经济战略对区域发展进行筹划,还包括筹划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措施、对策和步骤,这样,一个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重点、可行的模式、有效的措施及适当的步骤的区域经济战略,就为区域的发展做了全方位的筹划,使得区域能在区域经济战略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有序地发展。湖北省宜昌市由于三峡工程大坝位于其境内,它们制定发展战略时,就把三峡工程作为自己千载难逢的机遇,把为三峡工程提供后勤服务、大力发展为三峡工程服务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由三峡带动的旅游业,作为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不难预料这也将是一条有效的措施,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建成及运行,这一措施对宜昌市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