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约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继续较快转移的因素分析
(一)中西部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
改革开放之初,大量外资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选择到东部沿海地区投资,重要原因是这类企业采取订单型生产,交货地点大都在中国香港地区,然后转向世界各地,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具有区位优势。换句话说,加工贸易型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发挥劳动力优势和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相结合的产物。目前,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有相当多的仍然属于加工贸易型企业。根据海关数据,2010年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数量约12.6万家,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大多数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区位劣势,大多数地区远离世界人口和经济中心,对外贸易机会相对较少,交易成本高。在要素供给条件恶化后,这类企业尽管属于要素约束型,但考虑到物流成本和时效问题,通常不会向区位条件较差、远离交货地点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内部存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生活习俗相近等原因,部分企业选择就近转移,另一部分企业选择以“机器代替工人”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22],还有部分则会选择到东南亚地区进行生产。除非现有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为内需型企业,把市场目标从国际转向国内,部分企业才有可能转移到内地。
(二)中西部地区高素质人才供给不足
一个地区高素质生产要素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程度。东部地区拥有富足的技术、人才等高素质生产要素,以市场扩张型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素质要素约束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仍有留在东部地区发展的动力,技术密集型产业甚至还出现向东部集中态势。与之相对应,中西部地区人才供给不足,制约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们可以通过省际大学毕业就业净流入率反映当前中国人才流动的方向(见表6-7),从而侧面判断各省市的高
表6-7 2008年省际大学毕业就业净流入率 单位:%
注:流入率等于在外省读书到本地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除以本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总人数,反映了地区对外省应届大学生的吸引力;流出率等于在本省读书到外省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除以本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总人数,反映一省对本省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吸引力;净流入率等于流入率减去流出率,它反映了一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吸纳力。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新疆5个地区样本较少,表中数据中并未包含这5个地区。
资料来源: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素质要素的供给状况。其中净流入率大于0的地区一共有10个,而这10个地区中除云南、内蒙古以外均为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之下,众多中西部地区大学毕业生的流出率较高。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进和人才向东部地区集聚的矛盾日益深化。
(三)中西部地区要素供给条件日趋紧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日益增加,劳动力供给紧张态势已经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民工荒”成为一个全国性问题,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同样面临“招工难”问题[23]。东部地区劳动力工资差距和中西部地区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4],从而阻碍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四)中西部地区市场容量有限
市场空间的大小一定程度影响到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的状况。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消费能力强,投资需求保持旺盛态势,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落后于东部地区,市场空间相对较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地区投资规模、储蓄水平、人们的消费性支出等指标比较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大小。从表6-8可以发现,无论是地区投资在建规模、人民币储蓄总额,还是人均消费性支出等,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落后于东部地区。中国产业的市场(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目前主要还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对于市场扩张型转移的吸引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表6-8 2010年投资在建规模、城乡居民储蓄总额、人均消费支出区域比较
注:*人均消费支出数据项中,东部地区不含辽宁,中部地区不含吉林和黑龙江。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整理。
当前中国消费的主体仍然是城镇,城镇化率高低一定程度也可以反映当地消费需求大小。东部地区沿海省份城镇化率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较低。2008年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化率分别为54.6%、40.4%、35.7%,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是中部地区的1.4倍、西部地区的1.5倍[25]。而且,东部地区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等一大批超大城市,并已经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和城市群相对较少。
(五)中西部地区配套能力较弱
产业配套是产业分工深化的结果。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行业通过垂直分离生产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而言,过去由企业内部进行生产的非关键环节,转而由外部企业进行配套生产[26]。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许多产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大量产业集群,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企业发展大多数是各自为战,企业关联性偏弱,产业集群少。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产业链配套的缺失是导致产业转移效果不佳、规模不大的重要原因。在中西部地区调研中,有许多机械和电子制造企业向课题组反映,转移过来的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企业负担增加,抵消了承接地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许多企业因此不愿意进一步扩大投资。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整体偏弱,制约承接机械、电子等配套要求高的产业跨区域转移。
(六)中西部地区的软环境相对落后
一是政府行为不够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差,政府办公效率低,行政成本高。调研发现,一个企业在东部地区从申报到成立各种手续,需要15天左右,而到中部地区则需要2个月,到西部地区还需要更长时间。二是服务环境差。表现为:金融、财务、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较为落后。三是政府的服务意识差,各种摊派仍然存在。调研发现,东部地区企业基本上不接待本地政府安排的各种检查;在中部省份的某些地区,一个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平均一个月有20天接受各类检查和参观。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摊派各种费用和税负,使依靠资源和劳动要素优势转移而来的企业,其生产成本高于预期,所谓的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成本优势。四是政策环境还不完善。有些地方政府承诺税收减免或者财政补贴等政策不予兑现;对转移企业的技术支持、区域人才培养以及融资优惠等方面的后续政策跟进不足;产业链配套政策重视不足。
(七)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干预产业转移
经济指标仍是当前各级政府政绩评价最主要的指标。对很多地方政府而言,承接(或留住)产业转移不仅是拉动地方GDP、增加税收和就业岗位的重要手段,更是上级政府考核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政绩又直接影响政府官员个人职位和待遇的升降。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财税收入,一般不鼓励企业转移搬迁至其他区域。在企业发展面临要素约束、亟须转移搬迁时,通常鼓励企业就地转移升级,或转移搬迁至省内其他区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跨区域转移。从东部沿海地区调研发现,大多数地方政府更重视企业就地转型升级,许多地方甚至给予优惠政策乃至资金扶持,进一步扩大企业发展空间。
(八)国家产业政策对区域发展差异性考虑不足
中国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区域均质性特征。在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环境排放标准、投资强度等方面对大多数行业采取全国“一刀切”政策,即采取“鼓励某个产业发展全国都鼓励,限制某个产业发展全国都限制”的政策。与此同时,中国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东部地区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要素供给紧张、要素价格偏高、环境容量小,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西部地区产业规模总量小,产业层次相对偏低,还处于扩大产业规模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发展阶段,但要素供给条件客观上比东部地区更优越,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给来源相对较好,环境容量大。推动要素约束型转移向中西部地区推进的关键动力在于区域间要素条件存在差异。加快推进产业跨区域转移,从理论上讲,应该创造区域间更大的要素条件差距,从而使承接地对转出地具有更大吸引力。国家在同一产业的土地使用、产业技术、环境政策等方面[27]采取全国“一刀切”的做法,导致中西部地区要素供给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甚至使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要素条件的优势缩小。统一的产业发展政策影响要素约束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