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机械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产业转移现状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完善,东部地区劳动力等要素成本逐渐上升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与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地区比较优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部沿海地区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中、西部地区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逐渐提升,机械制造业跨区域产业转移现象开始出现并形成了较大规模。在这个过程中,东部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转移地,中部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在加快。数据显示,从“十五”末的2005年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中部地区机械制造业总产值由9006亿元增加到36714亿元,年均增长32.2%,比同期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速快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机械制造业总产值由4166亿元增加到15473亿元,年均增长30.7%,比同期东部地区快3.5个百分点。到“十一五”末,东、中、西部地区机械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机械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6.4%、15.2%和8.4%。与“十五”末期相比,东部地区在全国的占比下降了6.08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上升4.59个和1.49个百分点(见表11-5)。但是,截至“十一五”末期,东部地区机械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仍然超过3/4,这表明,虽然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促使机械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东部地区完善的产业配套条件和机械制造业出口依存度高的特点决定了东部地区在机械制造业发展方面仍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机械制造业大规模的跨区域产业转移尚未出现,部分子行业还出现了向具有技术优势的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总的来说,迄今为止,中国机械制造业尚未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转移规模相对较小。
表11-5 三大区域在中国机械制造业中的占比变动情况 单位:%
2011年以来,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特色,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方面,国家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也更加重视,中部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务院制定出台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把安徽安庆市的发展摆上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将安庆建设成为“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成为皖江城市带三大产业组团之一、皖江地区六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2011年1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到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先后视察了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联合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及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这三家企业分别从事电能计量仪器仪表研制、生产,超硬材料、超精密研磨抛光材料研发生产与经营,超硬材料刀具产品的生产。在调研过程中,苗圩指出,这三家企业都很重视研发投入并注重技术的应用,从而赢得了较高的行业利润。同时强调,随着沿海地区招工难、商务成本高、土地短缺等问题的出现,现在到了中西部地区大发展的时候。内地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越的投资环境,一部分工厂要陆续从沿海向内陆转移。河南处在联结东、西部地区的位置,再加上劳动力丰富,有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巨大优势,现在是河南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省份也正努力抓住时机承接东部地区的机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河南、安徽及江西等省份,都纷纷加大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和配套措施,吸引东部企业的落户。在2011年7月,安徽安庆市委书记接受记者的采访,就如何承接产业转移展开了论述。他提出了科学承接、合作承接、配套承接、创新承接及绿色承接五个方面的承接方式,针对不同的产业提出了适当承接转移之法。还有中部的其他部分省份也提出了要加大机械制造业的产业配套能力,满足该行业较高的配套要求。
从反映未来产业增长的近三年投资指标看,2008~2010年,东、中、西部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净值分别增长59.2%、59.5%和33.7%,未来几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同时随着中西部地区产业综合配套能力的提高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发生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将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过渡,转移的形式也由生产性环节延伸到其他环节。在此过渡过程中,中国中部地区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转移的特点
1.总体产业转移规模一般,各子行业转移规模不一
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机械制造业总产值分别为69463亿元、9006亿元和4166亿元,2010年分别提高到184808亿元、36714亿元和15473亿元。整个“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地区机械制造业年均增速分别为27.2%、32.2%和30.7%,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从占比看,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机械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机械制造业总产值的占比分别为77.98%、15.49%和6.53%,东部较2005年下降6.08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较2005年分别上升4.59个和1.49个百分点(见图11-4)。整个“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机械制造业的占比年均下降1.22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的占比年均则分别上升0.92个和0.30个百分点。从各子行业看,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转移速度明显快于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也快于整个机械制造业。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的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占比分别下降了7.41个、6.49个和6.65个百分点,明显快于整个机械制造业6.08个百分点的下降速度;而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的占比分别只下降了4.50个、0.14个、3.05个和5.25个百分点,转移速度明显低于整个机械制造业6.08个百分点的下降速度。
图11-4 三大区域在中国机械制造业中的占比变化趋势
2.产业转移空间特点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和近域性
从转移的空间特点看,中国机械制造业跨区域产业转移具有较明显的梯度性和近域性。产业转移的梯度性表现在:在跨区域转移过程中,东部地区的机械制造业并不是以同样的规模和速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明显要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上存在明显的梯度差。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机械制造业的占比年均下降1.2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年均提高0.92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年均只提高0.3个百分点。同时,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在空间上还具有近域性,即就近转移的特性。以长三角为例,2005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浙江机械制造业各子行业的占比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其近邻安徽各子行业则在明显上升。较之2005年,2010年浙江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下降3.01个、4.59个、2.12个、1.37个、2.07个和0.29个百分点,仅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上升了0.57个百分点,而安徽7个子行业分别上升了0.99个、1.12个、1.07个、0.73个、1.56个、0.23个和0.63个百分点,两地的产值占比变动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根据计算,二者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62。另外,环渤海地区机械制造业的转移和承接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近域性特点,其中,山东与安徽,天津与山西均表现出明显的转移与承接转移的关系,其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66和0.57。
3.产业转移结构层次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呈现非均衡转移趋势
从产业转移的内部结构看,中国机械制造业呈现非均衡的转移态势。一方面,具有较高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优势的东北和长江沿线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具有的较高技术优势,一些技术密集型机械制造业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东部地区仍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这些行业的跨区际转移规模相对较小,速度相对较慢,使产业转移在行业结构上出现不均衡状态。与2005年相比,2010年,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的金属制品业占比都上升了0.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辽宁上升了2.7个百分点,安徽、湖北和湖南也上升了1个百分点左右,而同期东部地区的上海、浙江和广东则分别出现了4.52个、3.01个和2.05个百分点的降幅(见表11-6)。与此同时,通用设备制造业在河北、辽宁、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和四川等省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占比上升,其中,辽宁占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上海和浙江则分别出现了4.77个和4.59个百分点的降幅。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变动则呈现明显的梯度转移现象,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和广东等省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吉林、安徽、湖南和四川则分别上升了0.71个、1.07个、4.28个和1.11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出现了向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部分省市集聚的现象,其中,江苏和山东的占比分别上升3.97个和1.56个百分点,其他省份如江西、湖北和四川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电气机械及器材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也出现较明显的继续向东部集聚的现象。相比之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没有出现明显的产业转移,仅出现东部地区间的省份间转移。
表11-6 2005~2010年各省市区机械制造业各子行业占比变化情况 单位:%
续表
注:西藏地区统计数据不全,未计算在内,但其数据量较小,对统计结果影响甚微。
4.产业转移形式以生产性转移为主,其他环节转移相对较少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总体以生产性转移为主,各子行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性。如表11-7所示,中国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形式分整体转移、生产环节转移、部分服务职能转移以及市场开拓型投资等,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占比为9.8%、44.7%、20.6%和18.4%。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转移形式主要发生在生产性环节,研发等环节的转移相对较少。在承接地,这些转移的企业主要是在新市场设立营销部门、在新市场直接生产投资和参股或并购当地企业,说明多数企业是从自身发展战略出发,或是拓展发展空间,或是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转移部分产能,很少选择具有较高风险的整体转移,且在承接地的建设也多在生产领域。相比之下,处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产业转移更多的是采用经济、技术合作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和乡镇企业之间的技术协作与技术转移,获得某种利益驱动和竞争机制,在推动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上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各子行业要素需求的差异以及自身特性等,各子行业转移形式上各有侧重。金属制品业转移集中于生产环节,对于东部地区的资本仍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等对于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其仍存在东部的集聚特性,仅有部分技术要求较低的产业链转移向中西部地区。
表11-7 珠三角地区企业迁移模式 单位:%
注:制造业在所调查的企业数量占比为53.1%。
资料来源:刘力、张建:《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国际经济探索》2008年第10期。
5.市场扩张型转移特征明显
从产业转移的动因看,近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带有明显的市场扩张性,进行产业转移的子行业大多以接近市场、开拓市场为目标,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的特征明显。根据对中国浙江、江西等地企业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对产业转移对象区域的选择与其产品的市场分布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即现阶段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市场扩张型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对象区域选择往往与企业市场的开拓或者巩固有较大的关系。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三一重工,推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扩张。为了不断扩大自身在机械行业的市场份额,三一重工在全国的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7年,三一重工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全资收购了北京三一重工,从而确立了集团在桩基业务上的市场地位。2008年,三一重工定向增发收购三一重机,到2009年底成功完成收购,使三一重工牢牢抓住了国内挖掘机市场扩张的机遇,迅速崛起,集团全部挖掘机生产基地及部分工程机械业务搬迁至昆山产业园,使昆山产业园成为中国沿海一带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中心之一;2010年,三一重工又收购湖南汽车与三一汽车,延伸了产业链,实现了关联企业的布局,确保了工程机械混凝土搅拌车辆底盘等部件的有效供应。到目前为止,通过扩张型的产业转移,三一重工在国内已建成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五大产业基地,实现了机械制造由一般化向专业化、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涵盖混凝土机械、挖掘机、起重机等多产品线业务的多元化的国际知名公司。另外,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业的比亚迪,其产业转移同样透出明显的市场扩张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