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度经济学对工业园区的理论支持

制度经济学对工业园区的理论支持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对工业园区的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不仅看重生产力,而且强调生产关系;不仅研究生产方式,而且分析交换关系,即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若将乡镇自行建设的工业园区包括在内,总数已近2000个,布局密集。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对工业园区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不仅看重生产力,而且强调生产关系;不仅研究生产方式,而且分析交换关系,即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它关注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一面,认为后来形成的制度是解决冲突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制度经济学几乎成为一种理论时尚。制度经济学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选择,尤其是有影响的中青年经济学者,他们所涉足的领域几乎以能否与制度经济学沾上边为价值判断。1992年,《经济研究》召开了以制度经济学为主题的研讨会;1990~1994年,上海三联书店一年一度的经济学研讨会多是以制度经济学为主题的;1993年成立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公开宣称,它是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背景的,并开始了对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199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强调以研究过渡经济学为己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新制度经济学最初引起的兴奋开始消退,中国经济学界代之以低调但稳健地前进。在这期间,周其仁、汪丁丁和张维迎等人都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论文,天则研究所的“中国制度变迁案例研究”也完成了三批,并印刷出版了两本论文集。天则研究所还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天则论丛)为题出版了一本制度经济学的论文集。

一、制度创新给工业园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园区经济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特色,从目前广东省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获取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外部性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制度创新构筑园区经济产业集聚平台,是园区经济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拓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在停止审批各类工业园区的背景下,整合园区经济资源的重要途径。

园区经济是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一种模式。所谓“园区经济”是指在划定的区域内,通过合理的规划,完善的设施、优惠的政策和配套的服务等,形成适宜企业成长的“经济大棚”,通过筑巢引凤,吸引外来企业,或通过周边企业的迁移、整合,实现企业、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聚集,从而构筑一个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的企业群体。

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园区经济在区域经济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发达省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据初步统计,在广东省多数县、市,园区经济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超过3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省经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批准并建设的各类工业园区达到818个,规划面积1521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06亿元,工业性投资1448亿元,入园企业3.5万多家。若将乡镇自行建设的工业园区包括在内,总数已近2000个,布局密集。

园区经济模式主要是利用了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外部性。然而,从广东省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看,经济外部性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相对较低的层次上进行,利用园区产业内部各要素的关联、协作获取加乘经济效应则相对薄弱。从广东省园区经济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是在特定的优惠政策背景下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和规划调控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园区或开发区,还是90年代后期以整合农村工业为目的发展起来的产业密集区,都缺乏从加强产业组织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规划。其主要表现在:①区内主导产业不明显,多数园区内企业类型混杂,专业化程度低,产业集中度也相对离散,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产业规划中囊括了所有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园区的产业发展目标并行发展,使园区经济内部缺乏产业专业化分工和价值链关联;②在地理空间上大多园区规模偏小,如818个县级以上的经济园区平均规划面积也仅为1.86平方公里,使园区经济缺乏形成产业集聚的空间;③由于区域的行政壁垒和地方分税留成制度,造成同类工业园区在邻近地域内重复建设,并普遍实行如税费优惠、土地优惠等优惠政策,导致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削弱了企业追求经营的外部规模经济形成向园区经济集聚的市场选择趋势,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同一园区集聚带来困难。

在集群产业的扩展、整合过程中,工业园区永远只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特殊地理载体,而不是产业集群的全部。一个产业集群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园区,但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专业化生产企业及关联企业,金融、物流、培训、设计、行业协会等各类支撑机构,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创新活力赢得竞争优势。在迈向国内乃至世界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过程中,工业园区是这一长路上的车站,它所起的作用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使专业化产业区更好地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更多地生成创新活力,进而推进专业化产业区的升级。

二、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园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制度是指一系列关于产权安排、调整的规则。制度已经成为除要素、禀赋、技术创新和行为偏好以外的奠定经济理论的第四块基石。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的才能只有在合理的制度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制度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产权规则在规范市场经济利益主体行为中起基础性支撑作用,构成整个现代制度经济的要害,如果改变或调整产权规则,就会改变整个制度经济系统。经济要素的集聚状态、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状态归根到底是各种经济主体行为的综合结果。制度经济学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在要素的集聚与分散中引导经济的发展。

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园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诺斯(1981)认为制度变迁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产业网络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一种长期互利互助关系。西方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这种关系的形成及其整体利益的互补性进行了研究,如韦伯的产业区位理论、威廉姆森的社会经济网络、克鲁格曼的地方网络、米切尔的网络组织等。以波特为代表的新产业区理论,对集群经济体内部的产业网络的形成及其产生的经济外部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认为产业网络的形成对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实质是指通过企业间协同或合作,共同对外竞争,构筑起经济体之间的战略竞争联盟,其核心是经济体内成员之间协同、关联和合作。

按照产业网络的自然形成来划分,产业网络包括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垂直网络一般是以产业链或价值链为主导形成的垂直一体化网络生产体系,水平网络一般是以相关企业、互补企业等联结、以共享资源为纽带形成的竞争—互补的网络生产体系。

在以价值链为主导的垂直网络体系中,当产品是由多种零配件组装或由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而且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单独完成或由于成本过高单独完成不经济时,与产品生产有关的企业自然走到一起,形成一个专业化分工的网络生产合作体系。它们将围绕产品生产的进度、质量、供应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典型的产业垂直、上下互动的供应商—生产商联结关系。如绍兴的纺织业,形成了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加工和市场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关联的产业网络,并围绕产业链出现了纺机制造、染料助剂和纺织技术服务业等辅助产业网络,使绍兴纺织形成以产业链为主导联结的“大纺织”概念的产业组织结构。

在相关企业、辅助企业的水平联结网络中,由于经济体内部同类企业的生产具有相似性,产生竞争,同时企业在生产和创新能力上又具有差异性,形成互补,从而形成竞争—互补的产业组织关系。这类企业能够在一定的区域内集聚,主要是相似产品生产过程要素投入的相同和相似为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产生可能,这种资源同时包括有形资源如原材料,更包括无形资源如技术、信息、市场和人力资源等,如永康的五金加工业。

园区经济是一种企业集聚性经济,但是,园区经济并不等于集群经济,集群经济的形成并不是企业简单地在地理区域上的集中,而在更大的程度上强调经济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联或产业网络,包括以产业价值链分工为主导的关联、企业间竞争、合作互动的关联以及生产要素互享、互补等,并由此产生经济体内部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突破园区边界,在园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组织的合理安排,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形成区域的集群性的经济体,在国际上已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具有代表性的是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还有我国台湾新竹、新加坡科技园、韩国大德、日本筑波和我国的中关村的电子信息产业等都是在园区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集群性经济体。因此,在当前广东省园区经济发展主导的背景下,整合园区与园区、园区与周边资源,促进园区经济这种集聚型经济体向产业集群性经济体转变,对于园区经济模式在新阶段的再创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园区经济发展的保证

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并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在自发的制度安排,尤其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变迁中,往往也需要用政府的行动来促进变迁过程。单一的工业园区由于地理空间限制,一般不足以包容一个产业发展所能够体现出产业集群效应特征的发展空间。构建产业网络,目的是拓展园区经济空间的限制,在相对较大的区域内形成有利于园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前向、后向关联,从而在地理空间上构建一个立体的、相互交错的产业集群组。产业区划理论强调集群经济一般出现在一个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的区域,是指这个区域能够包容经济体,能体现出集群效应特征的体内成员甚或体内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包括人文背景、文化渊源等,但是产业网络是体现集群效应生产关系的主体。

在组织形式上,产业网络的构建主体可采用两种模式:以产品为纽带和以技术为纽带。以产品为纽带的产业网络有三种组织方式:一是“中心—卫星”模式。“中心”是指园区内部的竞争优势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技术创新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品牌声誉高并具有较强市场营销网络,而“卫星”则一般是配套企业或辅助企业。丰田模式就是典型的中心—卫星模式,大量的配套企业集聚在50公里半径内为丰田公司提供配套供应。考察各种集群经济的产业生产网络体系,“中心”企业往往不是惟一的,而存在多中心的现象,如底特律汽车城模式、温州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等。“中心—卫星”模式也可以放大应用在区域内园区之间的整合,在这里,“中心”则是产业集聚引力场相对较大的专业化产业园区。二是以价值链为基础的联结模式,即围绕园区主导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整合园区产业,这种联结模式中主要包括产业供应商、生产商和用户三者之间的关联和牵制。三是竞争—合作互动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指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的集聚,大都是同类终端产品的生产,如浙江永康的五金产业,这些企业能形成地方产业网络的原因是同类产品的生产存在形成资源共享的可能,如销售渠道、投入要素的供给、熟练劳动力、生产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共享。

以技术为纽带的产业网络的构建主体是根据产品生产技术的关联加以组织。由于产业发展对技术发展的依赖性,产业网络可以通过区域技术发展的优势加以组合。以技术为纽带构建产业网络的可行性,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内成员能够容易地接近创新资源,推进集群成员创新合作并充分享用创新的外部经济性,提高创新学习效率,加快产业升级,并在产业升级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产业创新网络的发展。如广东省的氟化工产业就可以通过巨化的有机氟加工技术、广东省化工院ODS技术等加以整合,辐射范围包括衢州、东阳、武义、建德、杭州等。由于在技术体系中单元技术内在的关联性及其技术发展的连锁效应,任何一项单元技术的发展,都会打破原来技术系统的平衡,引起其他单元技术发生适应性的调整,从而推动该领域技术体系的升级,并带动产业技术的升级。经济体内的成员便可以通过这种纽带关系从中得到益处。

参考文献:

①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②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http://www.jjxj.com.cn。

③倪树高:《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到先进制造业基地》,http://www.zei.gov.cn/zjeco/0317/17.htm。

④赵吟佳:《产业网络:构筑浙江园区经济新优势》,《新参考》2003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